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19 6:49:40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经济分析>>经济分析
国家“开绿灯” 百亿大品种领衔一致性评价
 

国家“开绿灯” 百亿大品种领衔一致性评价


  医药网4月9日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医改办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意见》,此消息瞬间刷爆朋友圈。意见明确全面落实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后续落地政策,从采购、医保、税收、宣传等各方面全面给予优秀仿制药支持,并对仿制药研发、疗效等提出要求,促进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替代使用。
 
  截至目前,共计14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涉及企业11家,华海、京新、信立泰等均在列,其中华海以7个品种、9个品规成最大赢家。2017年我国西药进口额为1158.4亿元,前十品种多为专利到期药物,这引发药企们纷纷布局,力争打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第一炮。
 
  多举措支持仿制替代原研,破解“大而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仿制药生产领域缺乏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全行业普遍低成本运行,导致获批上市的部分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质量普遍不高,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而原研药在招标采购一品两规的规则下,不仅能够保持高昂的价格,而且还能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所以过去多年,很多在全球市销售极度萎缩的产品却能够在中国持续大放异彩。据医保商会2017年进出口数据,我国西药进口额为171.57亿美元,核算人民币1158.4亿元,前十品种多为专利到期药物。
 
  大力发展高质量仿制药,是制药大国的必然选择,它能有效降低药品费用,提升药品的可及和可负担性,从而保障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我国仿制药“大而不强”的局面,国务院出台了鼓励仿制药发展的政策文件,该文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内外兼修,从临床到产业,从国内到国外,从采购、支付,临床指引、知识产权、宣传等各个角度的全面系统安排。那么如何判断该仿制药是否优质呢?最大的标准就是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目前,共两批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涉及14个产品)被公开。
 
  14个一致性评价品种,10个销售破10亿


  表1:14个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情况
 
(来源:CFDA官网、米内网数据库)


  截至目前为止,CFDA共发布了2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产品,涉及14个产品,其中5个289基药目录品种,占约1/3的比例。根据规定,2018年底要完成289基药目录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而非289基药目录品种则没有时间上的规定,相比之下,289基药目录的一致性评价条件似乎更为苛刻,于是药企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到其他潜力大品种,试图抢先拿到一致性评价入场券,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14个产品,涉及企业11家,其中华海药业以7个品种、9个受理号成为最大赢家,海正辉瑞制药以1个品种,3个受理号紧接其后,浙江京新药业以1个品种,2个受理号排位第三,剩下药企均有1个品种,以1个受理号通过一致性评价。
 
  瑞舒伐他汀钙片有3个规格,2家企业获批,分别为南京正大天晴制药与浙江京新药业,其中浙江京新药业有2个规格获批;厄贝沙坦片有3个规格,2家企业获批,分别为浙江华海药业与海正辉瑞制药,其中海正辉瑞制药包揽了全部规格;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有1个规格,2家企业获批,分别为成都倍特药业和齐鲁制药。
 
  14个产品涵盖血液和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全身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心血管系统等多个领域,其中7个属于心血管系统药物,以50%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别产品,神经系统药物有3个,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有2个,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


图1:一致性评价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产品销售情况(单位:亿元)
 
(来源:米内网数据库)


  据米内网数据,14个已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中,2016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以及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合计销售额超过百亿的产品有1个,为深圳信立泰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合计销售额超过10亿元(包含百亿大品种)的产品共10个,分别为盐酸帕罗西汀片、头孢呋辛酯片、吉非替尼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厄贝沙坦片、氯沙坦钾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氯吡格雷:三足鼎立,原研占据半壁江山


图2: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及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氯吡格雷格局
 
(来源:米内网数据库)


  氯吡格雷,心脑血管领域的经典抗凝药,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及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氯吡格雷销售额分别为100.84亿元、18.60亿元,合计119.44亿元。
 
  目前国内仅有3家企业生产氯吡格雷,分别为赛诺菲、信立泰和乐普药业,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中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及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作为原研厂家的赛诺菲,在氯吡格雷总体市场都占据主要地位,随着信立泰的75mg的氯吡格雷通过一致性评价,其市场份额有望大幅度提升。
 
  氨氯地平:黄河药业抢占先机,原研占60.99%


图3: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氨氯地平格局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氨氯地平,钙离子拮抗剂,在单独或合并其他药物治疗高血压、心绞痛时,对肾脏能起一定保护作用。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及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氨氯地平销售额分别为52.27亿元、18.2亿元,合计销售额70.47亿元。
 
  除了原研厂家辉瑞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外,其他药企之间所占份额比例相差不大,竞争比较激烈。2016年,江苏黄河药业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还未跻身氨氯地平品牌TOP20中,但作为唯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289基药目录品种,在未来三年将不会有同类产品被受理,黄河药业的氨氯地平抢占先机,相信很快就能分食一杯羹。
 
  瑞舒伐他汀:原研占比逐年下降,京新、正大天晴抢食


图4: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瑞舒伐他汀格局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瑞舒他汀钙,对肝脏具有高选择性,降脂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对中枢神经的副作用较其他他汀较低。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瑞舒伐他汀钙片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达42.06亿元,在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达6.96亿元。近年,阿斯利康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2014年63.5%下滑至2016年55.47%。
 
  据米内网全球药品研发库,阿斯利康的瑞舒他汀钙在2016年的全球销售额为3807.5百万美元,南京正大天晴制药及京新药业的瑞舒伐他汀钙片顺利通过一致性评价,跻身分食“大蛋糕”行列。
 
  进口化药品牌TOP10,多为专利过期产品


图5:2013-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进口化药品牌TOP10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阿托伐他汀钙片:国产品牌的“弑神”之路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是一代“神药”,自问世到现在,为其开发公司辉瑞赚取了上千亿美元,成为全球药品销售神话。随着2012年5月全球药品市场的专利保护到期,该药全球销售额呈现断崖式下跌,市场萎缩严重,但在中国却依旧能保持良好的市场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位居进口品牌前列。2016年立普妥国内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达到60.86亿美元,占据69.26%的市场份额,而排在第二位的国产品牌北京嘉林的“阿乐”仅占据27.74%,悬殊颇大。通过米内网MED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2.0显示,北京嘉林药业、浙江新东港药业均已开展了阿托伐他汀钙片一致性评价,相信在国产品牌完成一致性评价之后,辉瑞的市场份额将会在未来几年出现极大的下滑,一家独大终会成为历史。


图6: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阿托伐他汀钙片格局
 
 
阿卡波糖片:国产领头兵——杭州中美华东制药


  阿卡波糖由拜耳开发,最早于1975年在瑞士上市,是世界上第一款被批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由于优秀的降糖效果,该药目前已被推荐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线药。阿卡波糖全球专利早已过期,但国内目前取得阿卡波糖片批文的仅杭州中美华东制药一家。2016年拜耳阿卡波糖片(拜唐苹)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市场销售额为38.87亿,占据68.56%的份额,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占据31.44%。目前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正在积极开展一致性评价,且国内也有众多药企布局该药的仿制,这一庞大的降糖市场,就引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图7:2016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阿卡波糖片格局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信立泰终将 “逆袭”
 
  氯吡格雷是由赛诺菲和施贵宝联合开发的新一代抗凝血剂,氯吡格雷于1997年在美国率先上市,凭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上市第4年销售额就已接近20亿美元,2011年全球销售额接近100亿美元。但是自2012年5月17日美国核心化合物专利到期后,销售额断崖式下滑。中国市场上目前共有3家企业生产氯吡格雷制剂产品。信立泰的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于2000年获批上市,原研药波立维取得行政保护后于2001年上市,由于特定历史原因,泰嘉得以与原研药在中国市场长期共存,第2家国产氯吡格雷一直到2012年才进入市场。赛诺菲的波立维在国内市场多年来一直处于一家独大的局面,2016年国内市场份额为59.62%,信立泰的泰嘉为30.36%,乐普药业占据10.01%。在第一批公布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名单中,信立泰的泰嘉赫然在列,而乐普药业也在积极开展在一致性评价,国产品牌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已成必然。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均属于独家产品,目前国内仅有外企销售,且2016年市场份额分别位于进口品牌的第三、第五位。通过米内网MED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2.0显示,国内目前仿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企业仅两家,且距离上市仍有很长一段时间。由此可看出,阿斯利康将长时间稳居布地奈德药物市场的霸主位置。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目前仅诺和诺德一家生产销售,占据绝对比重。但是珠海联邦已于2018年1月提交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上市申请,预计今年便可上市;同时甘李药业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研发进度也属于国内前列的企业,预计2019年之前该产品能上市。在未来较长时间,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市场,国产品牌很难撼动原研药的地位。
  数据来源:米内网数据库、CDE官网、新华网等
 

(2018/6/20 11:18:45  米内网    阅读6537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