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19 14:39:51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医药网7月2日讯 河南省聚焦化药、中药、生物药和医疗器械,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并集聚一批太龙、辅仁、羚锐、安图、华兰等龙头企业。2019年河南省提出聚焦生物医药等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四大领域,作为十大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中高端研发生产基地。
 
  一、产业规模
 
  2017年,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7〕41号),提出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等10个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突出发展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生物技术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到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018年底河南省印发《河南省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聚焦生物医药等四大领域,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中高端研发生产基地。2019年初,河南省确定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作为10个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根据河南省制药工业协会公开发表的《2018年一季度河南省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河南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为691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去年增速降低2.6%,规模落后于上海、江苏、山东、广东,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医药工业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12.1%,比2017年增速降低5.5%,高于全国生物医药工业增速。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10余万家产业主体,分布在种植、研发、生产、服务和商贸流通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生产研发类企业2000多家。其中主板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20余家,创业板1家。
 
  二、产业链
 
  河南省聚焦化药、中药、生物药和医疗器械,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并集聚一批太龙、辅仁、羚锐、安图、华兰等龙头企业。中药领域,依托丰富的药用资源,河南省大力打造中药材产地,其中山茱萸、山药、丹参、金银花、地黄和冬凌草6种中药材基地已通过国家GAP认证。生物制品领域,血液制品、人免疫球蛋白、疫苗形成一定优势。医疗器械领域,微创介入、检测诊断试剂及设备、医用卫材、输注、理疗和康复器材等医疗器械领域发展较快。
 
表 1 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部分重点企业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编制
 
  三、空间链
 
  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以郑州、新乡生物医药基地为重点集聚区,以鹿邑县、南阳、内黄等多点特色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郑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郑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初步形成航空港实验区、新郑市、高新区“一基地两园区”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
 
  1. 航空港实验区
 
  作为全国首个国际级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挂牌航空港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是港区重点发展的5+3核心产业之一,核心板块位于实验区南部双鹤湖核心区,以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为支撑,目前航空港实验区已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研发与生产为主,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的生物产业集群,并落户包括百桥生物、海恩药业、优特生物、中科干细胞和越人医药等项目。
 
  作为航空港实验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立足区域规划,以企业落地和成长需求为导向,服务产业,参与产业,形成三大核心竞争力——专业化物业和配套、生物医药产业全流程支撑体系、生物医药企业全周期金融支撑体系。
 
  同时,园区瞄准产业制高点,布局创新药、细胞技术、IVD/第三方检测和医疗器械四大核心产业,投资7.5亿元建设符合FDA、NMPA标准的产业化支撑平台——“新药筛选检测平台、药物临床前研究动物房、小分子CMC制剂生产服务平台、大分子中试及大规模生产服务平台、细胞技术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流程的创新研发生产支撑。通过搭建VIC体系开拓市场化运作模式,汇聚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本、人才、技术、平台等核心要素,构建充分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政企园”利益共同体,强力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生物产业基地。目前已落户赛默飞世尔、鸿运华宁、嘉宝仁和等国内外生物医药各领域领军企业。
 
  2. 新郑市
 
  目前新郑市以新港产业集聚区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主要载体,2018年积极推动建设南片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园,依托遂成药业、润弘药业、中德医疗产业园、瑞孚医疗产业园等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产业,推动传统医药产业向现代生物医药、健康生命产业转变。
 
  3. 高新区
 
  目前高新区以郑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主要载体,重点支持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制品、中药现代化、农业生物工程、高新科技种业、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产业,集聚了一批重点企业。包括以华美生物、博赛生物、理利生物为代表诊断试剂企业,以竹林众生、仲景药业、环科药业为代表现代中药企业,以河医大制药、瑞康制药、永和制药为代表的化学制药企业,以普新生物、海星邦和、生物化工厂等为代表的生物制品企业,以华南医电、华盛医疗电器、赛福特电子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以瑞达制药、森隆兽药、科美兽药为代表的兽药企业。
 
  4. 其他区域
 
  此外,其他区域形成多点布局,中牟县依托辅仁药业集团、熙德隆公司、豫港制药等企业,发展化学创新药及制剂、生物制药等领域;荥阳市依托瑞龙制药等企业发展现代中药领域;登封市依托慧宝源、仲景药业等企业发展健康产品、中药领域。
 
   (二)新乡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新乡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目前初步形成了生物技术企业在高新区、平原示范区集聚发展,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企业在新乡县、辉县市、经开区集聚发展,现代中药企业在辉县、封丘集聚发展的态势。
 
  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形成了以华兰生物、拓新生化、海滨药业、华隆生物、佐今明等为重点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其中华兰生物成为全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和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拓新生化有限公司核苷及核苷酸系列产品在国际同行业排名第一,并成为全市第一批新三板挂牌企业。
 
  平原示范区的大健康产业片区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制造等产业。目前,总规划面积4.27平方公里的市生物和新医药专业园区已启动建设,园区龙头企业——华兰生物研发中试基地已建成,7个单抗项目已入驻,新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2018年6月北京亦创生物技术产业研究院正式落户新乡平原示范区,研究院计划5年内引进15~20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入驻,形成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创新跨越发展,促进高端人才和团队引进、核心技术平台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打造河南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硅谷”。
 
  化学原料药、制剂及中药产业集聚区。辉县市建有1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是中国中药材基地暨常年展,是河南省柴胡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已入驻百泉制药、新辉制药、常乐制药等知名医药企业,未来重点引进中成药、生物制药、抗生素、医药中间体等细分产业。
 
   (三)其他多点支撑的产业集聚区
 
  化学制药产业集聚区。依托辅仁药业、乐普药业、天方药业等化学制药重点企业,周口、商丘等地区逐渐形成化学制药产业集聚区。
 
  中药产业集聚区。以南阳、信阳和禹州、汤阴等地为主,依托区域特色中药材资源,形成中药产业集聚区,并集聚一批包括南阳仲景宛西制药、信阳羚锐制药等龙头企业。
 
  四、创新链分析
 
  1. 创新平台
 
  截至目前,依托郑州、新乡等重点集聚区,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创新平台超过200家,其中郑州市生物医药创新平台近150多家,包括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42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1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58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乡市拥有5家国家级研发平台,35家省级研发平台。
 
  2. 创新成果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计获批国产药品3366件,其中包括化药2283件,治疗用生物制品97件,中药862件等。累计获批国产医疗器械10633件,其中包括一类医疗器械2696件、二类医疗器械7127件和三类医疗器械810件。
 
  3. 创新资本
 
  根据火石创造数据库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累计发生并购事件55起,累计发生融资事件10起。
 
  五、产业政策
 
  根据《行动方案》,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引进培育优势企业、支持产品创新及应用、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完善现代医药流通体系等五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其中对在全国同品种前3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以及按期通过评价的企业,省财政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此外,省内其他重点集聚区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其中,郑州市构建专项资金申报企业库,鼓励生物医药企业申报国家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专项、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新乡市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按评价成本10%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由市、县两级财政按50%的比例负担。
 
  六、小结
 
  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并培育了一批本土龙头企业,但是总体来看,产业发展缺乏特色,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压力。未来需要在汇聚产业发展高端要素、建设产业发展高端平台、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水平、制定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等层面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8/1 14:32:43  火石创造    阅读1621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