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0 12:11:32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未来10年,这五个因素会影响肿瘤药品企业的创新模式
尽管过去50年,我们在抗肿瘤药品方面获得了不少成功,但是仍然有着诸多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近日,有公司发表了名为Delivering innovation: 2020 oncology market outlook的文章,对未来10年的全球肿瘤药品市场做了展望。
报告认为,未来10年,抗肿瘤药仍将占据药品市场的最大份额,但是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的激烈。抗肿瘤药品市场也会涵盖多种不同适应症,企业也将更加关注药品的研发和创新。报告中列出了五种因素,认为它们将很大的改变现有医药企业的创新模式和格局。
1.新的细胞和基因疗法
在过去五年里,细胞疗法、病毒载体、RNA疗法和干细胞疗法等新治疗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两款CAR-T产品Kymriah和Yescarta的获批上市。虽然目前市场上获批的CAR-T产品不多,但目前有超过数百种产品正在研发过程中,未来的市场增长潜力很大。
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兴起,会极大的改变医药企业现有的模式,因为它们对于相应的生产过程和供应链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怎样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如何寻找合适的市场进入时机都是医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使得医药企业在研发和业务模式上作出相应的改变。
2.精准医疗
肿瘤学无疑是精准医疗应用最前沿的领域之一。除了多种癌症常见的共同靶点(比如ALK基因,KRAS基因等),医药企业越来越关注某些癌症特有的靶点。想要更加快速的推进精准医疗,鼓励更多人接受相关测试,增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以及加强对患者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在经营模式上,一种精准疗法受用的患者群体往往会更小,医药企业如何稳步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3.更快的开发周期
随着更多企业关注肿瘤药品的开发,对于常见靶点药品的开发也会更受到关注。可以遇见,产品的开发周期会变得更短,新上市的产品也会面临其他公司相似产品的竞争。在这种模式下,医药公司会更强调早期试验的成功率和扩大药品适应症的范围,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4.肿瘤免疫联合疗法
医药公司在肿瘤免疫联合疗法上的投入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和PD-1或CTLA-4相关的联合疗法,目前医药公司接近一半的研发管线都与之相关。然而,联合疗法的广泛使用使得相关临床试验的设计更加复杂,特别是如果两个疗法还没获批或者需要通过购买获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企业的稳步成长,企业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
5.新的市场进入模型
不断变化的市场使得医药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向医生和患者提供药品。更复杂的治疗法案,更小的药品患者群体,更复杂的决策模型,同时医药企业需要为患者提供除药品以外更多的支持,更高的单次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都使得医药企业需要在药品的市场进入模型上作出改变。
总体来说,未来10年,抗肿瘤药品领域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医药公司也需要积极的做出改变。我们也期待会有更多新的药品获批,造福更多的患者。
(信息来源:创鉴汇)
 
多重分化显现,本土龙头药企在布什么样的局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在8月刚刚落下帷幕,194家药企共递交了354个品种的报价,最终123家企业191个品种中标。此次入围的191个品种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
通过几轮国家集采,我们可以观察到愈发明显的一点是,与跨国药企不同,本土药企参与集采的态度更加积极,顺应政策、主动降价、争取中选。例如在第三批集采中摘得桂冠的齐鲁制药,8个品种全部中选,位列第一,中选率100%,而且其中7个品种均以第一顺位中选。
此外,石药、华海、科伦、中国生物制药、恒瑞等传统龙头企业,在三批集采中,也都有大量产品中选,本土龙头企业们在集采中的态度愈发积极主动,中选产品数量上也与中小企业形成了对比。
那么,是什么样的底气使这些龙头企业能够大幅降价、连连中选?集采常态化之后,他们又给自己规划了怎样的未来?
01.龙头的盛宴
三批集采推行下来,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国内龙头企业的盛宴。
单就在品种数量最多的第三批集采中,石药和齐鲁8个品种全中,为中选数量最多的企业,此外还有华海、信立泰、海正100%中选,而豪森是6中5、科伦5中4、上药8中6,本土龙头企业品种数量和中选率都颇高,而背后正是这些企业对于集采政策的重视与投入。
齐鲁制药无疑是其中颇受关注的药企之一。首先,此次集采中8个品种全部中选,7个产品取得第一顺位,充分显示了齐鲁制药对报量市场势在必夺的决心。
从前几批集采结果来看,齐鲁制药一直积极参与带量采购工作,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2019年9月24日的“4+7”集采扩围中,齐鲁制药生产的5个药品中选;在2020年1月21日的第二批国家集采中,齐鲁制药再次中选4个药品。到目前,齐鲁制药已累计中选17个产品,数量上处于TOP3的水平。此外,华海、石药等本土龙头企业也都收获了十余个产品中选的佳绩。
而未来,这些本土龙头的优势或将逐渐放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0日主持召开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会上韩正强调,要抓紧巩固完善制度成果,形成更加规范的制度体系,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并要加快扩大集采范围。
对于药品集采,中央提出“加快”、“扩大”等等字眼,无疑将利好拥有规模和速度的企业。
02.夺标的底气在哪?
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对原研药品的临床替代、降低整体药品价格水平。所以对参与集采的药企而言,首先就需要在成本端上拥有优势,且不被上游牵着鼻子走,那么,对原料药的争夺将成为重点:未将原料药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的企业,处境将难免被动。原料药价格的频繁波动将直接影响企业在参与集采时的报价“底气”,更可能在集采中直接出局。
因而对于原料和规模的掌控,成为了企业的战略重点。例如17个药品中选的齐鲁制药,就一直在打造仿制药方面的规模以及先发优势,不断扩大其在原料药和制剂方面的投入,目前已有十个生产基地。
而在具体产品层面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212个药品批件,涉及146个品种,齐鲁制药成为最大赢家,共有9个仿制药品种获批上市,位居榜首,其次分别为中国生物制药、华海药业、科伦药业等本土巨头。
2016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开以来,齐鲁制药集团共有38个药品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位居前列,其中22个更为国内首家过评,打造了强大的产品线。以齐鲁、华海等企业为代表的本土龙头,在产品上正在快速扩充。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的产品通过海外监管机构审批,销往全球,而这样的产品往往在一致性评价政策中享有优势。
例如华海、东阳光、齐鲁等都在海外市场打下了一片天下,而产品能够获得多国监管机构的认可,无疑是对质量的肯定。齐鲁中选的奥氮平、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吉非替尼片等均已获得美国FDA认证,并将在英国上市销售,齐鲁目前已经实现14个制剂对美出口。而东阳光等企业本身海外市场就占其重要营收来源。国际化也是本土龙头的优势与底气。
韩正在上述会议上,也强调要加强中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依法依规查处。质量已成集采政策的重点目标。
03.仿创如何结合
国际化和创新驱动是目前国内不少龙头企业的新战略,但与跨国巨头不同的是,本土企业在仿制药、原料药方面建立产能、市场优势同时,加速国际化与创新能力建设,也就是常常说的仿创结合、走出国门的路子。
“在世界医药产业加速全球化的今天,眼睛向内只盯着本土竞争对手,跟在国际原研巨头身后,单靠首仿、抢仿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道,全球竞争环境下,企业要立足,就必须走创新的路子,要坚定地走下去。
目前,中国医药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在不断加大,虽然与跨国公司仍然存在差距,但差距逐渐缩小。截至2016年底,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238家,当年的研发支出为231.51亿元,而到了2020年上半年,虽然上市公司仅增加到278余家,但研发投入已经远超2016年全年的数据,达到了350亿元。
其中,恒瑞、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半年的研发投入全部超过14亿元,占营收比重也都超过10%,而未上市的齐鲁制药,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也超过20亿元,占营收比重在10%左右。
这些头部企业依靠庞大的研发支出形成了仿制+创新的实力管线。其中发展较好的,基本能够实现每一到两年一个创新产品上市的速度。这些创新产品将与格局良好的仿制药产品共同为企业造血。
2008年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以来,我国的生物医药研发全面发力,正由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大国加快转型。而这些在集采中频频中选的本土龙头企业,也正是我国医药产业转型的排头兵之一。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
 
药典标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国造”药品走向国际
“得标准者得天下”,药品标准是国际医药贸易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国家药典委员会积极参与药典标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国际成熟技术标准的借鉴和转化,不断推进与各国药典标准的协调。
2020年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新版药典)编制过程中,国家药典委员会始终坚持“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中药标准以我为主,引领国际发展”的工作方针,力争使药品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和生产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同时兼具中国特色。
■国际合作驶入“快车道”
加强各国在药品标准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是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家药典委员会积极拓展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药典委员会(USP)、欧洲药典委员会(EP)、英国药典委员会(BP)、日本药典委员会(JP)等机构的交流合作和标准认证活动。2016~2017年,相继与EP、BP、JP和哈萨克斯坦药典委员会首次签署双边合作备忘录,并第三次与USP续签双边合作备忘录,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标准合作和技术交流,在WHO主导的国际药品标准合作协调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看到,在国际药品标准的舞台上,不仅有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身影,部分国内专家也参与到了细分领域国际药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介绍说,随着近年来多双边合作的增多,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中国药典》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在不断提升。
“《中国药典》的国际合作已经驶入快车道。”国家药典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国药典》在国际药典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为“中国造”药品走向国际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
■寻找标准协调的“平衡点”
按照ICH章程规定,ICH成员应在5年内全面实施二级指导原则。
我国药品监管部门以加入ICH为契机,积极推进与国际通用性技术要求的统一和协调。上述国家药典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药典参考ICH相关指导原则,新增了遗传毒性杂质控制指导原则,修订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分析方法验证等指导原则,新增溶出度测定流池法、堆密度和振实密度测定法,修订残留溶剂测定法等,逐步推进ICH相关指导原则在《中国药典》的转化实施。他指出,实施中国药品标准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于我们不断借鉴国外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药品质控水平提升、完善我国药品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悉,我国已完成了与ICH Q4有关药典检验方法的对比和评估,制定了标准实施工作路线和工作时限,并正在按计划开展标准的协调和研究工作。“协调”并非一字不差地照搬,而是在我国标准与ICH标准统一协调的过程中,既要逐步实现与国际通用标准的靠拢和趋同,也要保证国内产品质控稳步实施,找到一个平衡点。
此外,在加强国际交流、逐步转化ICH相关指导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药典》还与WHO合作共同建立药典交换机制和多国药典比对信息平台,为推进国际药典协调奠定技术基础,并以药品进出口贸易需求为导向开展标准协调工作。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行业动态
 
224种药品被清理!地方增补医保目录将退出历史舞台
前几年,我国医保药品考虑到地方情况,允许以省为单位在国家目录基础上适当增加地方品种。由于地方有了这样的“权力”,各地增加品种数差距比较大,实践证明也不利于全国统一管理和异地就医报销。
因此,去年7月国家医保局在《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即提出要统一全国医保用药目录,今后不再允许地方增补医保目录品种,原有增补品目给三年过渡期,按照第一年40%、第二年40%、第三年20%的比例全部清理完毕,最终实现全国医保药品目录的统一。
最近,北京出了个通知,将224种药品调出医保目录,据说这是北京市第一次开出医保药品目录调出单子,实际上各地也陆续在进行。实际上这一动作也是在落实去年做出的医保目录调整意见,并没有什么新情况。
1.地方品种调出是大趋势
但国家医保局这个统一目录的三年过渡期推进似乎并不理想。为什么这么说,从北京等地最近才陆续出台第一批调出地方目录来看,地方医保部门并不积极。但从国家医保局要努力推进医疗保障系统化标准化来看,应该是大势所趋。
2017人社部版医保目录中,要求“规范各省药品目录调整”,当时提出的意见是:各省(区、市)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对《药品目录》甲类药品不得进行调整,并应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进行乙类药品调整,调整幅度是不得超过15%。
实际上,如果各省市按照2017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另加上2017年人社部36个谈判药品、2018年国家医保局17个抗癌药品,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临床应用,不需要再由地方进行额外“增补”,因此2019年国家医保局在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时,在“药品目录”部分特别强调:国家统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各地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执行,原则上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这实际上意味着,地方增补的医保目录将退出历史舞台。
2.统一医保药品目录有利于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
20196月2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2019]39号)。指导意见认为,加快推进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是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的一部分,标准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制定各项医疗保障标准,推动标准实施,最终形成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标准化体系,是新时代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医保标准化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在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逐步实现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等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落地使用,形成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共建共享、相关部门单位衔接交换的“通用语言”。在15项编码标准中药品分类编码是第一批四项核心编码之一,如果医保药品目录不统一,就难以实现全国统一的编码。
(信息来源:看医界)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曙方医药与Minoryx就创新罕见病药物Leriglitazone达成协议
923日,曙方医药(Sperogenix Therapeutics)与Minoryx Therapeutics今日宣布就创新罕见病药物Leriglitazone达成独家授权协议。Leriglitazone是Minoryx的一种可穿透血脑屏障的具有疾病修饰能力的PPAR gamma激动剂。
根据协议条款,曙方医药将获得Leriglitazone治疗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Minoryx将获得最高78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两位数比例的年净销售额分成。
Leriglitazone是一款新型口服选择性PPAR gamma激动剂,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填补X-ALD疾病领域空白的治疗药物,此前已在美国和欧洲分别获得治疗X-ALD的孤儿药认定,并在美国FDA获得快速通道认定和儿科罕见疾病认定。一项评估Leriglitazone治疗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MN)的成人X-ALD患者的关键注册临床试验(ADVANCE)正在美国和欧洲同步进行,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2/3期临床试验结果预计于2020年末公布。另一项评估Leriglitazone治疗儿童脑型X-ALD疗效的开放标签2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正在欧洲进行,初步结果预计于2021年年中公布。
(信息来源:美通社)
 
资本竞合
4.48亿美元预付款!罗氏收购Inflazome
据外媒报道,Inflazome于昨日宣布,该公司已与罗氏达成收购协议。目前,该公司已经收到罗氏3.8亿欧元(约4.48亿美元)的预付款,并且还将有资格获得额外的里程碑款项。
据悉,Inflazome是一家开发炎症小体抑制剂的行业领先企业,于2016年成立。此前,Inflazome已从Forbion、Longitude Capital、Fountain Healthcare Partners和Novartis Venture Fund等投资者中获得了5500万欧元的融资。
Inflazome开发的口服药物旨在通过针对炎症小体来解决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未满足需求。其产品组合由临床和临床前口服的小分子NLRP3抑制剂组成。而激活的NLRP3炎症小体作为体内的“危险传感器”,与多种慢性炎症疾病有关,包括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哮喘、炎性肠病、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和NASH。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凯瑞康宁完成4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凯瑞康宁(XWPharma)近日宣布完成4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Panacea Venture领投,华创毅达生医基金、东方弘泰资本和三一创新跟投。现有投资方强生创新(JJDC)、中经合集团、药明康德和KTB Network也参与了此轮投资。
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该公司两个领先的研究项目XW10172和XW10508的临床开发。XW10172是一种GABAB受体激动剂,拟开发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引发的睡眠障碍。XW10508是一种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和AMPA受体激活剂,拟开发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和慢性疼痛患者。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嘉和生物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923日,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药物的研发的正在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计划。
公司将于2020年9月23日上午9时开始于香港公开发售,至2020年9月28日中午12时截止。股份预计将于2020年10月7日开始于联交所进行买卖,股份代号为6998。股票将以每手买卖单位500股股份进行买卖。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发售股份22.15港元(即发售价范围的中位数及超额配股权并无获行使),经扣除包销费用及佣金,以及就全球发售应付的估计开支后,全球发售的应收所得款项净额约2,480.8百万港元。公司计划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以下用途。
所得款项用途及占所得集资净额的百分比(%):
用于为核心产品的研发活动提供资金,包括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展及注册备案筹备以及商业化(约42%)。
用于为其他主要产品的研发活动提供资金,包括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展及注册备案筹备(约23%)。
用于为管线中其他候选药物正在进行及计划中的临床试验、适应症扩展及注册备案筹备提供资金(约15%)。
用于拨资扩充我们的研发药物管线(约10%)。
用于一般企业用途(约10%)。
(信息来源:财见)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罗氏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胶质母细胞瘤适应症获批
921日,罗氏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安维汀®(英文商品名:Avastin;通用名: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用于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治疗。目前,安维汀®已先后在国内获批联合化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以及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信息来源:生物谷)
 
新华制药:盐酸地尔硫䓬片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921日,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新华制药(高密)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盐酸地尔硫䓬片(30mg)(“该产品”)《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产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高密公司成为国内盐酸地尔硫䓬片(30mg)首家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
地尔硫䓬片是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为处方药品。地尔硫䓬为苯并噻氮䓬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第三代抗心绞痛药和第四代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以及轻、中度高血压,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
据米内网数据库统计,中国境内上市的盐酸地尔硫䓬片生产厂家26家,申请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有2家,新华制药(高密)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审评审批。盐酸地尔硫䓬片2018年、2019年在国内重要城市医院用药金额分别为7,751万元、7,823万元;2017年、2018年全球销售额分别为7.39亿美元、6.60亿美元。
截至本公告日,用于盐酸地尔硫䓬片的一致性评价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人民币1,007万元(未经审计)。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全球上市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获毛里求斯中成药注册批文
922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毛里求斯卫生健康部核准签发的中成药注册批准文件,批准公司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毛里求斯中成药标准注册。
截止目前,连花清瘟胶囊已在中国的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厄瓜多尔、新加坡、老挝、吉尔吉斯斯坦、菲律宾、科威特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现代植物药”、“天然药物”等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目前海外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比例较低,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科技研发
 
天境生物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晚期淋巴瘤TJC4获NMPA批准临床试验
921日,天境生物(“公司”)宣布其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晚期淋巴瘤患者的在研新药lemzoparlimab(也称为TJC4)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开展1期临床试验(CXSL2000206)。这是lemzoparlimab在中国获批的首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也是在中国第二个获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申请。目前,lemzoparlimab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r/r AML)患者的中国1/2a期临床试验(CXSL1900039;NCT04202003)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1年初获得临床结果。
Lemzoparlimab是由天境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种高度差异化的CD47单克隆抗体。其创新点在于lemzoparlimab在保留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与正常红细胞结合,从而减少临床严重贫血的发生,这一独特优势使其在全球CD47抗体的研发队列中脱颖而出。
(信息来源:美通社)
 
康哲药业/太阳制药替拉珠单抗启动III期临床,治疗中重度银屑病
921日,Insight数据库显示,康哲药业/太阳制药Tildrakizumab(替拉珠单抗)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III期临床首次公示。
Tildrakiz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IgG1/k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高亲和力结合白细胞介素23(IL-23)的p19亚基,抑制其与IL-23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用于银屑病的治疗。
该药最早由默沙东研制,太阳制药(Sun Pharma)于2014年9月以8000万美元预付款拿下其全球独家权益。目前tildrakizumab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获批,商品名为Ilumya(欧洲为Ilumetri)。在国内,康哲药业于2019年6月与太阳制药签订协议,获得了该药大中华区独家权益。
目前,根据Insight,国内共有9个IL-23单抗品种,包括2款已上市药乌司奴单抗和古塞奇尤单抗,6款处于临床阶段,1款已批准临床。其中,除本次启动III期临床的替拉珠单抗外,艾伯维的risankizumab和礼来的mirikizumab也处于临床III期。
(信息来源:Insight 数据库)
 
三生国健抗IL-4Rα单抗临床试验获NMPA批准
922日,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三生制药宣布,旗下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抗白介素4受体alpha(IL-4Rα)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于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开展需要系统性治疗的成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试验。此外,该产品在美国临床I期试验近日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IL-4Rα是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的信号传导复合体的一部分,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611能够通过抑制IL-4Rα,阻断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达到缓解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作用。611作为三生国健自主研发设计、筛选的人源化抗IL-4Rα单克隆抗体,具有全新的氨基酸序列,将有望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美通社)
 
信立泰1类新药SAL007获批临床,为其首个中美双报创新生物药
918日,CDE官网显示,信立泰1类新药「重组人神经调节蛋白1-抗HER3抗体融合蛋白注射液」获批临床,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NYHA II-III类)。
重组人神经调节蛋白1-抗HER3抗体融合蛋白注射液(研发代号SAL007)是由信立泰全资孙公司美国Salubris自主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NRG-1(神经调节蛋白-1)融合抗体药物。该产品是信立泰第一个中美双报的创新生物药,已于2020年2月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目前正在美国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NRG-1是一组含有表皮样生长因子结构域蛋白,它通过激活酪氨酸激酶蛋白受体(HER3、HER4)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包括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发育及功能产生重要作用。SAL007分子设计独特,解决了重组NRG-1蛋白疗法的局限性,在不影响HER4激活的情况下阻断HER3受体功能,大幅提高了产品的成药性和安全性。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运作管理
 
药价一降再降,药企如何应对
黑龙江11地已经就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的挂网问题发布文件,部分地区明确第三批国采中选结果的正式执行时间为11月1日。
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进展到第三轮,集采常态化、制度化的诉求显现。多家研究机构表示,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降价逐渐趋于稳定,平均在50%左右。
国内仿制药企业开始进入微利时代已经成为共识。据此,众信资本合伙人徐晓阳在由赛柏蓝、医师服务承办的“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八届二次会长(扩大)会议暨第三十七届中国医疗产业高峰论坛”上指出:
与国际市场相比,目前国内仿制药的销售数量仍然偏低,而金额占比却偏高。在未来,医保支付价将进一步对于仿制药的销售金额占比发挥作用,随着医保支付价的确立,仿制药的销售金额占比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20193月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提出,要妥善做好集中采购药品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的协同,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原则上以集中采购中选价作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医保基金按相同的支付标准进行结算。
“对部分价格与中选药品价格差异较大的药品,试点地区可按照‘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原则,渐进调整支付标准,在2—3年内调整到位”。
一位行业专家此前也表示,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的摸索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品被纳入集采,一批药品的医保支付价将浮出水面,在医保支付价的制约下,无论是否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中选药品,或许都会被倒逼进一步降价,以向医保支付价靠拢。
IQVIA预测,到2025年,中国医药市场药品销售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仿制药的份额占比会进一步加大,但是销售金额的占比会有所下行——“仿制药仍为销售主体,或贡献40%的销售金额和63%的销量;中药和辅助药物销售持续萎缩;创新药销售额占比远高于销量占比,本土企业创新实力大幅提升,创新药销售额占比仅小幅落后于跨国药企”。
差异化的仿制与创新都是可探寻的路径。
兴业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分析指出——未来,我国仿制药市场会逐步和海外趋同,从长期来看,产业升级趋势不变,创新药是我国药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核心路径。
徐晓阳表示,未来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常态化开展,国内药品市场的结构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仿制药的数量会增加,价格进一步下降,本土企业的仿制药占比会相应上升。
而外企会更多的投向创新药领域,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在医保支付、药品专利、药监注册等方面,没有统一协调的支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的方案的话,国内药企在创新药这部分的竞争力可能会降低。数据显示,近年来,本土药企的增速持续低于跨国药企。
从医保支付的角度看,目前对于创新药的支持仍然有提升的空间,近日发布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规定8月17日之前上市的新药,药企都可以自主申报参与医保谈判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另一方面,和国际市场创新药自主定价的情况相比,国家医保谈判针对创新药产生的价格压力也比较大。
从药监注册的角度看,目前很多新药,还没有上市,在临床阶段已经出现了扎堆现象,最终到底有多少药企能够成功收回成本,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徐晓阳进一步说,其实所谓创新,小到改剂型大到全球新,可以有多个理解的层次和维度。从立足仿制的角度出发,他认为,针对首仿和me better或者是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政策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
颇为振奋的是,就鼓励首仿的问题,近日也传出了利好的消息——9月11日,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规定:
为鼓励仿制药高质量发展,对首个挑战专利成功且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仿制药申请人给予鼓励措施,在12个月内不再批准其他相同品种的化学仿制药上市。
进一步来看,目前国内的仿制药领域,缺乏细分,主要还是在进行同质化的竞争,对于先行者的支持不够,对于技术的升级、剂型的改进等情况也缺乏足够的肯定。其实从首仿、一致性评价、剂型、技术改良等角度都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
拿差比价规则来说,不同的剂型之间应该形成合理的差比价关系。以往的针对不同剂型的差比价规定主要是为了遏制企业随意更改剂型的乱象,对于剂型的描述比较陈旧,没有充分考虑到支持剂型创新的问题。其实不同的剂型之间,可以更多的考虑临床效果、成本价值和技术水平的因素,对于有价值的创新剂型给予相应的肯定和支持。
在仿制药的无序竞争以及政策压价下,目前行业内出现了一些企业直接停掉仿制药投入或者不做一致性评价等现象,值得关注。
至于真正的创新药发展,除了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外,国际经验显示,国家加大投入开展基础研究,创造条件便利科研成果的转化,医保支付(政府保险和商业保险)进一步提高支付能力也十分重要。
从医保支付这一点来说,在国家医保保基本的情况下,商业保险的发展对于创新药的支付其实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以反哺商业保险的发展,以及国家医保支付给予民营医疗机构更多支持,对于创新药的报销都有积极意义。
(信息来源:赛柏蓝)
 
 
 


市场分析
 
特色原料药行业长周期大变革开启
“特色原料药具有成长性,一些优质企业在二级市场将迎来可观的投资回报。”日前,在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与各大证券公司(资本)携手推出的“对话·医药资本圈”系列直播节目中,太平洋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周豫深入剖析特色原料药行业市场形势和政策动因,认为近年来受环保、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关联审评审批以及国家集采等政策的影响,特色原料药行业长周期大变革正在开启,将进入“高壁垒、高投入、高回报”的“三高”时代。
■多因素催化变革发生
特色原料药行业的长周期大变革究竟因何而起?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和观察,周豫认为,环保、一致性评价、关联审评审批等要求的持续提升,提高了原料药行业的壁垒,并催化行业供给侧改革。
20201月,国家药监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原料药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管理标准评价体系,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步下降等目标。周豫列举了2016~2020年的相关环保政策。他认为,不论是环保政策,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药政部门对企业的监管,抑或是下游制剂企业对原料药企业的审计,都对环境保护和三废处理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这提高了原料药行业的准入门槛,环保成本激增成为趋势。一些小企业在高成本面前望而却步,逐渐退出市场。
同时,一致性评价促进原料药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出台,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稳步推进。截至今年8月1日,已有1002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100个品规有3家以上企业过评。我国对于过评品种的质量要求向美国FDA的审评审批标准看齐,这对国内企业相关口服固体制剂、注射剂的原料药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周豫预计,一些产品质控能力不强、技术相对落后的原料药企业或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此外,原料药和制剂实行关联审评审批,也将促进原料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原料药质量负责,使原料药质量与制剂质量不再“脱节”,高质量的制剂需要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原料药,缺乏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难以立足。
周豫形象地将原料药企业比作一个个“摊位”,原有的供应体系和自由竞争的格局已被改变,制剂企业只能与两三个“摊位”构建联系,上下游关系更加紧密,原料药产品价格弹性也将减弱。
■利润向前端转移
资本市场主要43家制剂上市企业和27家原料药上市企业的经营数据显示,制剂企业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已从2016年的12.49%快速下降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3.24%,固定资产增速出现快速下滑并维持较低水平。而原料药企业的固定资产增速则从2017年的5.67%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18.71%及2019年上半年的16.75%,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
周豫分析认为,原料药企业扩张快于下游制剂企业,药品行业产业链利润将向前端转移。
一般情况下,行业最下游的品牌厂商获利更高。然而随着带量采购的全面推行,仿制药领域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品牌优势也随着大力提倡通用名用药而逐渐褪去。周豫表示,成本管控能力将成为未来仿制药品种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特色原料药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并占据较高的市场地位,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周豫预测,优质原料药行业产能扩张速度或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且高于制剂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这种高增速一方面来自成本控制下的制剂企业对原料药外购意愿的增强;另一方面来自原料药企业向下游进行制剂一体化的产业延展。
原料药企业的投资周期较长,从最开始立项、研发设计反应路线算起,到最终实现规范市场商业化销售获得高额回报,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周豫表示,原料药行业是一个逐步实现高回报的行业,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当原料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提速,其高额投资回报或需3年左右。例如,原料药企业自2018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业绩的高回报将在未来1-2年逐步兑现。
那么,特色原料药的价格是否会受到制剂大幅降价的影响?对此,周豫认为,2016~2018年特色原料药价格缓步提升的主要原因为合成特色原料药所需的上游化工产品价格出现了较明显涨幅,属于输入型“通胀”,而未来特色原料药价格的变化将来自需求拉动型“通胀”。
周豫从“存量”和“增量”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带量采购影响下,仿制药高毛利时代结束,制剂乃至其原料药国产化率将会大幅提升。同时,带量采购的中标企业多为国内药企,随着国产制剂快速替代进口,国内制剂企业原料药需求会进一步提升。此外,带量采购更多地影响制剂价格,原料药作为制造成本项,影响相对较小。对比国际主要仿制药企业成本占比情况,我国制剂企业制造成本约为24%,低于国际水平(约50%)。周豫预测,未来,我国制剂企业制造成本可能还会上升,并接近国际水平。
■产业升级进行时
成长性行业是指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技术应用从示范化进入市场化和规模化,产品销量迅速增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行业利润也快速增长,且投入大量资本来支撑高速成长的行业。特色原料药行业属于成长性行业,具有技术驱动的成长属性。
我国特色原料药产业生产工艺不断进步,生产质量管理加速与国际接轨,产业升级正在推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周豫认为,技术进步打开了行业天花板,高端特色原料药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随着前期研发投入初见成果,企业随后会将研发成果快速落实到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新厂房、新设备以及新订单接踵而至,驱动特色原料药行业逐步进入收获期,利润将加速兑现。
除了技术的推动,产品线延展与扩充也在刺激特色原料药企业产能提速。以印度仿制药巨头Dr.Reddy为例,讲述了从原料药向制剂的产业延展。他表示,我国原料药企业正在进行从主要中间体供应商向全球主要特色原料药供应商,甚至全球主要制剂生产供应商的角色转变。此外,特色原料药品种也从单品种向相关多品种扩充。
对于未来特色原料药企业的利润情况,周豫持乐观态度。他分析认为,2013~2018年我国11家特色原料药企业的净利润皆出现持续性增长。2013年以来,特色原料药行业持续性供给侧改革、品种获得DMF数量及通过海外审计次数不断增加,部分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的业绩出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行业成长性凸显。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趋势仍将随着现有大幅固定资产投入转化为产能,而继续推动企业业绩快速增长。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9月23日快讯
白豆蔻:近日市场来货量不多,市场库存薄弱,有商家寻购货源,部分持货商家要价坚挺,行情进一步上涨,目前市场白豆蔻统货售价230-235元/千克,包含量的选装货要价270元左右。
无花果:近日市场来货量有增,货源实际需求用量一般,行情暂时以稳为主,目前市场无花果价格在26-28元/千克。
吴茱萸:市场可供货源库存有量,整体需求用量有限,购销平稳,行情疲软,目前市场吴茱萸大花价格在28元/千克,中花35元上下,小花30元左右。
蜈蚣:近期市场货源走动尚可,不断有商家小批量购进货源,行情暂稳,目前市场蜈蚣大条货售价2.7元/条,中条售价1.8元上下,小条售价0.8元上下;蜈蚣皮1700元上下。
五倍子:近期市场有商家咨询购货,零星货源成交为主,整体行情暂时走稳,目前市场五倍子统货肚贝售价20元上下,角贝19元上下。
五谷虫:市场经营商家不多,整体需求用量有限,货源以零星交易为主,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五谷虫统货售价30-32元/千克。
五加皮:近期市场来货量不多,货源以零星需求交易为主,整体购销平稳,行情暂稳,目前市场五加皮统货售价29-30元/千克。
五指毛桃:市场来货量不多,少商经营,可供货源有限,需求欠佳,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五指毛桃根统货售价32-35元/千克。
五味子:近日市场关注商家较多,进入产新初期,目前上市的多是前期货,质量欠佳,行情疲软,现市场东北五味子统货售价在50元/千克,优质货60-65元。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9月23日快讯
麦冬:麦冬前期产地多雨成灾,行情短暂上行后又转稳,时下随着用药旺季来临,产地购货商有所增多,有减产利好,产地商一直惜售,时下在需求拉动下,产地价涨,市场价格以坚挺为主,现市场价格在45-48元,后市看实际需求。
黄连:黄连产地已有少量产新,行情波动并不大,现市场鸡爪连价格稳于110-115元,此品属于周期性波动品种,人气易聚集,行情易波动,虽然近两年行情未能大突破,但商家仍有一定关注力度,后市还要看产新情况进一步明朗。
当归:当归因说今年长势不佳,时下行情虽未有大波动,但时有看好商家深入调研,市场关注力度较大,现价格暂稳于23-25元,随着产新明朗,后市行情仍有波动可能。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0/9/24 12:37:06      阅读3337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