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5 16:01:44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产业大势
 
商务部发布《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7月30日,商务部官网发布《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下称《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的整体规模、企业效益、销售区域分布所有制结构、医药电商运营、上市企业、注册执业药师等十大维度的发展情况以及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这是时隔3年后,商务部再次发布药品流通报告。查询官网显示,此前最近的报告是于2018年发布的《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此次《报告》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2020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放慢6.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511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
从整体运行特点来看,药品流通行业四大类型企业的表现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销售呈现回升态势;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稳中有升,增幅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医药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供应链协同发展;医药电商销售增长,与线下融合进入发展新阶段。
■三大品类销售占比下降
广东继续蝉联销冠
从全行业的销售品类结构来看,西药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1.5%,其次是中成药类占14.1%,中药材类占2.3%,以上三类占比合计为87.9%;医疗器材类占7.4%,化学试剂类占0.7%,玻璃仪器类占比不足0.1%,其他类占4.0%。可以看到,同2019年数据相比,在政策作用下,西药类、中成药和中药材类三大品类的销售占比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不过在销售区域分布上的变化并不大,2020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华东36.1%,中南27.0%,华北15.2%,西南13.3%,东北4.4%,西北4.0%。其中前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78.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三大经济区药品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京津冀经济区12.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26.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0.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同比下降的情况下,珠江三角洲正在全力追赶。
从2020年区域总销售额看,广东省以近2560亿元的市场体量继续蝉联冠军,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四川、湖北跻身前十榜单。《报告》指出,同2019年相比,除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位序略有升降外,其余各省位序保持稳定;上述省市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5.3%,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在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影响下,明年省市的前十榜单是否会继续生变,拭目以待。
■零售企业增幅高于整体水平
未来须创新模式满足需求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带来不小冲击,药品流通行业同样难以独善其身,承受销售量下滑的巨大压力。与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速放缓不同,2020年的药品零售企业全年销售运行稳中有升、态势良好。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1806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5.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前10位销售总额1071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0.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愈发清晰。
药品零售企业增幅领跑显然是得益于其在疫情期间成为百姓购买防疫所需医疗防护物资和相关药品的重要场所。《报告》认为,药品零售企业及时调整品类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家庭医疗器械类和大健康保健类品种销售出现显著增长。与此同时,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建立专业药房,提供健康咨询等特色药学服务;借助数字信息和智能化手段,为消费者提供B2C、O2O以及“互联网+”等多业态的线上线下增值服务,拉动了零售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全新起点,《报告》预测,2021年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预防性需求增长,以及互联网+医保支付、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等政策落地,为零售药店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跨界资本进入,以及医药电商发展等,使得药品零售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因此《报告》建议,企业要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以匹配不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继续创新经营模式,发展专业药房、智慧药房等多种模式,提供健康监测、器械康复、医疗延伸、慢病管理等服务功能,以满足消费者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医药电商销售额占比翻番
业务费用率高居不下
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以医药电商为代表的“第四终端”正在快速崛起,医药电商的运行情况成为此次《报告》最令产业关注的一大焦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达1778亿元(含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4%,相较于2017年的数据实现翻番。
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708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39.8%;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销售额1003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6.4%;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67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3.8%。可以看到,现阶段的B2B业务仍是医药电商板块的主力军,而B2C业务相对处于劣势。不过从网站活跃用户量来看,B2C网站以4953万的活跃用户量一马当先,潜力巨大。
当前,B2B与B2C销售结构差异仍然较为明显。《报告》指出,B2B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其次是中成药;而B2C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医疗器材类,其次则是包含保健品类、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计划生育及成人用品等在内的其他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B2B和B2C的电商业务费用率依旧高居不下,分别达到7.3%和16.3%,均高于行业平均费用率6.8%。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处方药网售政策未来靴子落地,“第四终端”势必将迎来新阶段的发展契机。《报告》预判,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医药电商将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未来社会资本也会持续进入医药电商领域,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竞争局面。传统药品流通企业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快零售业务由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方向转变,形成与医药电商融合与竞争发展的新格局。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全国药店数量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提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到中国连锁药店百强榜单发布,行业对标时。针对市场关切,标点副总裁、21世纪药店报执行总编程谋在7月23日的米思会上,作了题为《2021年医药零售市场及连锁百强结构分析》的重磅报告。
程谋在介绍了2020年全国药店的基本概况后,以最新发布的《2020~2021年度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为切入点,通过一手的翔实数据,向大家展示了一幅药品零售企业逐鹿江湖、备受考验的现实画卷。
在报告中,程谋对行业存在的经营成本持续上涨,过度竞争有增无减,内卷加剧,零售生态的破坏性重构行为愈演愈烈等现象表示了担忧,并提出了个人见解与针对性建议。
■全国基本概况:药店数量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提升
2020年全国药店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55.3万家,比2019年增加了3万家,增长率5.4%;连锁门店与单体药店齐增长,但连锁门店的增长率为7.9%,数量由29万家增加2.3万家至31.3万家;单体门店的增长率为3.0%,数量从23.4万家增加0.7万家到24.1万家。
药店数量提升,连锁率也提升至56.5%;但并购让连锁企业数量由2019年末的6701家下降为6298家,减少了403家。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普查人口数增加,不过开店数增加更快,店均服务人数由2019年的约2700人,进一步下降至2552人。
在分布上,广东、四川、山东的药店数最多,分别为53672、46278、41017家。连锁率上海、四川最高,上海92.05%,四川87.08%。店均服务人数方面,西藏、上海最多,均超6000人;除东三省、内蒙和宁夏等地广人稀的地区外,四川店均服务人数最低,仅1808人。由于不同地区的连锁生存状态差异较大,他们的竞争策略选择重心不一。
在众多的省级市场中,“四川特色”尤其突出。药店数量多,仅次于广东,全国排名第二;连锁率高,仅次于上海,同样位居第二;但与“多”“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店均服务人数的“低”得可怜,竞争之白热化可想而知。
■百强透视:百强的背后,是“不易”二字
对比今年与去年的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可以发现前5位的排名江山依旧,国大稳居榜首,大参林紧跟其后,接着是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历经刮骨疗伤的海王星辰,在走过一段时期的低谷后,近年来排位持续提升,今年位居第6。DTP药房占比较高的连锁排位,例如华润北京德信行医保全新大药房等,比去年提升较多。
“百强作为全国6298家连锁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多数心存扩张的积极想法。但即使是百强,也有部分连锁迫于竞争压力或为谋取更大的发展,在寻求被更大连锁收购或合作。”程谋的一席话,道出了百强荣耀背后的奋发与不易。
■百强连锁地区分布
各地药店数、经济发展水平、药店经营氛围带来的要素资源集中等,共同作用于百强连锁地区分布。总体上,药店大省经济大省产生的百强连锁会更多一些,比如广东、山东、浙江。浙江经济发达,百强连锁较多;不过,可能与不同地区经营文化氛围有关,同样经济发达的江苏则百强连锁较少;河南、江苏、河北、辽宁等药店大省的百强连锁也较少,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发展史与跨地区经营
百强连锁中,最长的已有40年的发展史,最短的为3年,平均17.73年。其中20余家经过了超过20年的长期沉淀和积累。本世纪初,先是密集涌现一批民营连锁,紧跟着一批国企设立,之后在产业资本和私募财团等助力之下又产生一批。
消费习惯、市场竞争、政策差异使得省内跨市、跨省经营成为连锁扩张的两道关键门槛;省内跨市、跨省经营、全国布局,并非严格的前后步骤,百强连锁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战略选择,可能跨步骤或同步发力。在资本助力下,聚焦市场层级而非地理区域快速抢占地盘再做份额渗透,也是与对手抢时间的一种选择,但对消化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无集团资源支撑或外部资本干预下,聚焦区域先做深、做透再走出去(先做深再做广)依然是最普遍、最稳扎的主流扩张路径。
■门店集中情况与扩张方式
百强门店扩张速度显著快于其他连锁。门店向百强连锁快速集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百强连锁门店总数10.13万家,占全国门店总数55.3万家的18.3%,占连锁门店总数31.3万家的32%。
百强连锁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门店进一步向头部连锁集中。9家跨10省经营连锁门店增加7800余家,占百强新增门店总数的49%;基于基础体量,增速19%。22家跨省连锁新增门店4800余家,占百强新增门店总数的30%,增速高达29%。69家省内连锁新增门店3300余家,占百强新增门店总数的21%,扩展速度相对较慢,增速12%。
省内经营为主的百强,在门店扩张时,采用自建的方式占了70%;开始跨省经营,但尚未覆盖全国的百强连锁,对效率追求更高,在门店扩张时,采用了更多的收购方式。几乎不约而同,2020年百强连锁纷纷采取更多的加盟方式来扩充市场。
■关店比例与医保定点情况
药店开关平常事,不过2020年的药店圈很是热闹。一边是新开门店、不断增长的数字,一边是越来越多的门店关停消息。市场沉浮,冷暖自知。数据显示,地区覆盖越广泛的连锁,关店比例越高。百强连锁在通过自建或并购方式快速开店的同时,也关闭了一批经营状况不良的门店。总的来说,省内为主的百强连锁,关店比例显著低于全国扩张的连锁。地区覆盖广泛的连锁关店比例高,也有其在覆盖地区将并购门店合理布局的考量。
百强连锁的医保定点率进一步提升,新增门店的医保定点率显著高于存量店。新开门店通常按照更符合医保定点要求的条件开设,也更容易获得定点资格。医保店占比呈“省内为主>跨省经营>全国布局”的状况。是否具有医保定点资格,是百强连锁筛选评估并购对象的考量之一。
■员工配置与流失率、执业药师配备
近7成百强连锁店均设置了4-5名员工。根据店面大小、店型业态、所处位置等不同,百强连锁对单个店面设置了3-8名不等的正式员工,但部分连锁存在非正式员工和厂家派驻促销员降低人力成本的情况。
药店员工平均流失率9.56%,数字远高于其他服务业水平。越是跨区域经营范围越广,流失率越低;从薪酬水平、人效、省份等角度,均未发现与流失率的显著相关性;从培训来看,受训员工比例越高,员工流失率越低。但整体上,百强连锁均比较重视培训投入,员工受训率普遍在95%以上,员工流失率可能与培训的内容和效果相关。
7成以上百强连锁执业药师配备率大于1名/店。浙江英特怡年、宁波四明、成都泉源堂、嘉兴老百姓等百强连锁店均配备超过2名执业药师,他们的共同特征为DTP药房销售占比较高;四川、贵州、新疆、云南等地区还有少数百强连锁执业药师配备率低于0.5名/店。据了解,这些地区均有“远程审方”等类似的平台来解决这一需求,时间窗口一般到2025年。
■店均单产与坪效人效
区域聚焦的百强连锁,店均单产相对较高。百强连锁2020年店均单产220万,是全国100万的两倍多;经营区域跨度越大的百强连锁,其店均单产也越低;大多数百强连锁店均单产在100-300万之间。
百强连锁日均坪效52.42元。以总部所在地统计,北京地区日均坪效最高,主要由德信行医保全新拉高。不跨省百强日均坪效48.68元,小于跨省大连锁。排除跨省经营连锁,上海地区日均坪效最高。
DTP药房、院边店比重高以及主要经营地区发达等能大幅提高连锁总坪效。坪效最高的浙江英特怡年,其DTP药房占总门店数比例30%,院边店占总门店数66%。德信行、万泽、嘉兴老百姓、浙江华通等均有较高比例的院边店或DTP药房。除此以外,上海华氏地处全国店均服务人数最高、经济也最发达的上海。
客流与高毛都能提高坪效。毛利率最低的20家连锁,坪效远超平均数,与其DTP药房占比高相关;毛利率与坪效分布呈“u”型。
人效方面:百强连锁人工效率差异较大,人力成本平均为8.5%,过半百强员工平均单产低于50万。员工单产300万以上的两家连锁主要为DTP药房;排除掉2家DTP药房占比高的连锁外,其余98家连锁员工平均单产54.78万元。
■客单价与会员销售占比
百强的客单价平均数146元,70-90元是百强连锁客单价密集区间。客单价最高的近800元,来自两家DTP药房占比高的连锁;过半百强连锁客单价在50-100元,其中在70-90之间的36家。
超过7成百强连锁会员销售占比超过50%。山东燕喜堂、河北唐人等8家百强在会员忠诚度培养上具有良好效果,会员销售占比超过85%;大多数百强连锁会员销售占比在58%-80%之间;尚有少数连锁会员销售占比低于10%,可能与会员建档和管理不完善有关。
■毛利率与净利率、自有品牌
受集采、自有品牌扩充等综合因素影响,百强连锁平均毛利率32.08%,同比下降0.16%(算术平均)。百强连锁基本都是工业KA,在供应价格上差距不大,跨省经营与省内经营毛利率相差不大;近7成百强连锁毛利率在30%-38%之间;毛利率主要和连锁品种结构选择有关。
百强连锁平均净利率5.03%(算数平均),规模效应能提升净利率。跨地区经营的连锁通常在费用分摊上比区域内连锁有优势,净利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开始跨省和跨10个省以上的净利率水平差距不大,表明在费用分摊上的挖掘达到了临界值。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能显著提高连锁毛利率。百强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总计11.8%;毛利率高低与之密切相关,总体上自有品牌越高,毛利率越高。不过,在企业终极追求的利润总额增长率指标上,取得利润正增长的百强连锁总体呈现出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越高,利润增长反而不理想的结果。
■利润总额增长与毛利率、门店扩充比例
毛利率在20%以下的百强连锁(DTP药房占比高),利润总额获得超高增长;毛利率在20%-30%的百强连锁(DTP药房、线上、医保占比较高),利润总额增长也较高。利润总额增长更多取决于各类因素带来的流量,根据经营特色选择适合的毛利区间做到和流量的平衡是最优选择。
总体上,扩充门店数能够提升连锁整体利润总额。在利润总额增长低于20%的区间,利润总额增长率小于店面扩充速度,表明这一区间连锁存量店利润下滑;甚至有部分连锁受扩充后的整合等因素影响,利润总额下降;利润增长比例最高的连锁其主要增长并非来自门店扩充,这些连锁多数是积极转型,在DTP药房、院边店、电商、对接处方流转平台等新型业态模式上占比高,但同时又是毛利率低的。
■处方来源及引流、新零售情况
多数百强连锁已与各类互联网医院开展合作或正在洽谈合作,合规处方来源;与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合作也正在增加;不过,对接处方流转平台的情况还仅有三分之一,与处方流转平台环境尚未成熟有关。
56家有反馈的百强连锁网上经营规模平均增长106%,远高于线下;平均毛利率为19.03%,远低于线下。增速超过100%的有青岛同方、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漱玉平民等26家,这26家平均增长184%;根据合作对象和合作方式不同,56家合作的平台费占比差异较大,从1%到30%不等。
■思考与建议
在对百强连锁进行全面解读后,程谋郑重提醒药品零售企业深刻认识行业形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策。他对如何解决行业内卷加剧与药店如何进行资本筹划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对连锁与平台“公域”“私域”流量问题的解决路径提出了大胆设想。
如何避免陷入“内卷”泥潭
当前,行业内卷加剧,低水平的无序竞争表现突出。比如:眼热别人的业态模式,低水平模仿和复制;竞争对手新开一个门店搞开业活动,其他药店围着降价;依然买药送鸡蛋变着花样搞买赠等。
“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程谋认为,开放借力外部资源是打破“内卷”的有效手段。企业在进行内部改革全体系专业化打造的同时,应坚持外部开放,与同行抱团,上下、左右资源整合。聚力上游工业和代理的力量,品牌共建、商品共建、顾客共建、模式共建;各种方式导流,对接共享流量(OTO平台、BTC平台、电子处方平台、互联网医院、社区、诊所、直播平台);拥抱各类赋能机构,如培训机构、数据信息公司等;响应号召,承担社会责任,如政府和协会组织的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社区服务;借助资本的力量,获取资金为并购和经营提供支撑,获取由资本整合带来的互联网医院对接、并购机会等各类资源,获取资本带来的可供参考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高端管理人才。
对于企业的内部改革,他认为围绕提升顾客体验对全体系改革优化是优先目标和战略重点。应在多点获客、线下线上融合、消费者分析与洞察、数字化精准营销、客户体验提升等领域发力;应让专业化成为生产力,开展专业服务,提升专业形象,加强顾客黏性,打造私域流量;开展慢病管理,为慢病患者建档、跟踪、制定并开展慢病管理方案;国家意志和社会共识带来中医药的前景无限,要做好中医药教育工作,拓宽药店的中药商品线,用中医思维指导中药的专业销售。
慎重资本筹划&必然趋势
程谋建议药店根据发展需求慎重选择出资方。是为了获取资金支持?还是供应链共享,采购价格、独特品规、促销政策?为了背景加持,小微企业税收、承兑汇票信誉?抑或资源协同,区域并购平台、互联网资源、部分高端人才?……应根据需求慎重选择并决策,与出资方做好约定。
当前,药店卖不卖?全卖还是卖一部分?让不少中小药店老板费思量。无论做出何种选择,程谋认为无可厚非。但他建议药店老板多看看自己现在的状态,想想未来的趋势,想想自己的应对。
程谋指出,行业格局进一步集中是必然规律。监管进一步规范,经营成本全面提升,带量采购带来价格挤压,电商、百货、油站、邮政等外来者跨界进入竞争,资本的觊觎等,给药店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大连锁对中小连锁有比较优势。
另外,赢者通吃是标准化、可复制、无显著核心差异的必由之路,美日前3连锁占据超70%市场份额的发展史可供借鉴;我国百强连锁TOP10规模占比从10%上升至20%,门店增量占比超过总增门店40%也已充分说明这一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药店没有未来。“他表示。
“公域”“私域”流量问题的解决路径
而对线上线下合作带来的连锁对平台“情感复杂”的问题,程谋表示其最大的顾虑是:所谓的“公域流量”都是平台的“私域流量”。“公域”的“公”面向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对所有药店开放,也对自营开放;在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中,平台自营占据了主要流量,药店“私域”流量空间被严重挤压,而且获取的成本过高;近年医药O2O“30分钟配送”更好地满足了“急客”等的需求,支撑了医药O2O快速崛起。在医药O2O发展的初期,平台主要依赖遍布面广的实体店作为配送点,不过随着平台自营业务的开展,不断开设前置仓,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平台对药店的依赖性,进一步强化其公域流量的优势,成为实体药店的竞争对手。
对此,程谋提出了个人的思考与大胆设想:“线下线上被时代大浪驱赶到同一条赛道,巨头转身有痛,后浪亦同样带伤!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反垄断背景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域’是否可行?”
(信息来源:米内网)
 
 


行业动态
 
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举办
7月28日至30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开幕。论坛主题为“传承、创新、发展、互鉴”,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沈跃跃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巴卡绍娃,白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斯诺普科夫,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萨义德佐达,阿富汗驻华大使卡伊姆,亚美尼亚驻华大使谢尔盖·马纳萨良,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热洛霍夫采夫,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苏珊娜·雅克布,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发布《关于开展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合作的南昌倡议》并作主旨报告。江西省省长易炼红主持开幕式。
沈跃跃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去年上合组织峰会上强调,传统医学在抗击疫情中显示出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各方要以人为本,深化合作,守正创新,交流互鉴,推动中医药与各国传统医学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余艳红指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对推动各国团结抗疫,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科学发展、交流互鉴、同舟共济,促进传统医学共同进步,为更多民众谋幸福、护健康,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于文明表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发展实践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方案”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中国愿与上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为共建共享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吉尔吉斯共和国副总理巴卡绍娃表示,中医药临床效果显著,广受民众欢迎,通过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这个平台探讨应用传统医学,交流经验和先进做法,有助于提高民众健康水平,推动现代医学发展。
白俄罗斯共和国第一副总理斯诺普科夫表示,中医药是经验和创新的融合,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向白俄罗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援助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用实力展现了独特的有效性。
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萨义德佐达表示,通过传统医学论坛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合作,已经成为双边合作的重要补充。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两国紧密团结合作,加强传统医药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共同致力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阿富汗驻华大使卡伊姆表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医药。中医药在几千年发展中不断传承、创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了独特优势和作用,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和经验分享。
亚美尼亚驻华大使谢尔盖·马纳萨良表示,要纠正中医药是替代医学的错误思想。中医药是医学和哲学的有机统一,深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在亚美尼亚有广泛的民众需求,希望继续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合作,造福人民健康。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表示,传统医学论坛是展示传统医学成就的平台,对于进一步探讨发展传统医学、深化传统医学知识经验交流有重要意义,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有利于降低医疗卫生系统压力,为巩固各国民众健康作出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苏珊娜·雅克布表示,通过传统医学论坛这个平台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团结合作,探讨传统医学应用,分享经验、知识、资源和技术,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健康。
论坛上,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共同发布《关于开展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合作的南昌倡议》表示,将持续推动各国间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友好往来,积极开展传统医学领域的广泛交流与深入合作,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开幕式后,举行了全体会议和四个分论坛。吉尔吉斯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别伊舍纳利耶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哈吉巴耶夫、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家卫生事务特别助理费萨尔·苏尔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吉尼亚特·阿扎尔、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第一副部长穆赫辛佐达、印度共和国传统医学部国际合作司研究员拉胡尔·贾恩、俄罗斯儿童基金会副主席利哈诺夫、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药物事务厅厅长蔡炳祥介绍了当地传统医药发展情况以及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姚新生等专家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医学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传统医学发展情况,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应对变异病毒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围绕传统医学与人类健康、产业发展等开展学术研讨,就未来开展传统医学交流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井冈山和瑞金等地。
据悉,上海合作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这是第二次举办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夏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江西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姚增科,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吴浩,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力平,江西省副省长孙菊生、陈小平,上合组织国家驻华使节、卫生部门负责人、传统医学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各省中医药主管部门、相关机构、高校、企业等代表出席论坛。
(信息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创客昌平大赛预选赛暨2021生物医药精品项目路演会在线上举行
7月28日下午,创客昌平大赛预选赛暨2021生物医药精品项目路演会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路演活动是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科技孵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北京基金小镇共同承办。
据悉,此次路演会共吸引了通过中关村发展集团科技金融超市所筛选的近60家投资机构。通过本次活动,这些投资机构代表在线上与企业展开充分沟通,部分企业收到了大量投资机构进一步的沟通意向。
本次路演会正式亮相的7家企业,包括主攻新药研发的北京清辉联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拓领博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基因筛查的北京果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高端医疗仪器的北京唯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等。
(信息来源:生物谷)
 
2021年(第38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20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会在济南举办
8月1日,2021年(第38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20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会在济南开幕。大会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名单,神威药业集团榜上有名。
据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是依据工信部的《中国医药统计年报》进行的排名,《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是年度出版的、反映国家医药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唯一官方资料。
(信息来源:长城网)
 
创新中国行之2021年中国(山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生物医药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大会在济南举办
7月29日上午,创新中国行之2021年中国(山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生物医药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大会在济南开幕。本次论坛由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与北京简优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指导。
论坛上,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产业专家以及学者们就生物医药行业“细胞与基因药物”以及“小核酸药物”开发等关键技术以及“医保准入策略”、“罕见病创新支付”等热门话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论坛分会场进行了项目路演,高度选择性抗房颤和心肌保护1.1类新药-阿克辛定、优质505(b)2项目:PEG纳米氧化铁、健康900服务系统简介等药物和服务系统的项目,吸引了投资者们的关注。
路演项目
1、高度选择性抗房颤和心肌保护1.1类新药-阿克辛定
2、优质505(b)2项目:PEG纳米氧化铁
3、CRO企业优质合作项目推介以及企业融资需求介绍
4、广谱抗病毒-CGA创新药物
5、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三七总皂苷眼用原位凝胶
6、以尿酸转运蛋白为靶标的抗痛风药物
7、健康900服务系统简介
论坛期间,业界专家接受专访,专家们对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技术及热点话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对各类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
高峰论坛最后一环,关于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专题座谈会暨中关村领创空间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签约仪式在7月30日上午移步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一楼大厅举行。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与华诺通(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诚远嘉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简优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天诚新药评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约定在生物医药产业加强合作、相互扶持、协同进步。
(信息来源:网易)
 
“赢在大同”医药产业创新合作高峰论坛在大同举办
7月27日,由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国药威奇达承办、健康未来企业家协会和山西新国大置业有限公司支持的“赢在大同”医药产业创新合作高峰论坛,在大同市举办。据悉,论坛以“融合创新 聚力共赢”为主题,旨在融汇各方力量,共促大同市医药产业发展。
“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健康意识日益加强,以及国家医疗改革计划实施,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论坛上,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雁林如是说。
相关负责人说,此次论坛将极大地推动大同市医药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高效融合互通,做大做强大同市医药产业,实现医药全产业链合作发展共赢。通过此活动,将“筑巢引凤”,吸引更多有识之士与优秀企业来同投资兴业,为大同市现代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论坛期间,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医药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信息来源:山西新闻网)
 
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峰会暨第四届中医药科技创新与服务发展大会在陕西杨凌召开
7月25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中医药与大健康工作委员会、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承办,好医生集团协办的“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峰会暨第四届中医药科技创新与服务发展大会”在陕西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国家药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名誉会长张文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技术培训处处长王铮,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温长路,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于远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好医生集团总助沈咏梅,好医生清宫药业总经理刘汉军等领导专家以及全国1000名基层医生代表共赴大会现场,共话中医药行业新发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王仁杰、杨新波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大会主论坛。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在大会上讲到,中医药要振兴发展,科技创新必须先行。当前,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在体系、人才、质量、创新等方面还有一定的短板。我们要更加关注中医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医药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名誉会长张文周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我国当今的医药领域正处于医药创新和防治并举阶段,特别是生物医药的创新,已进入“快车道”阶段。我国医药产业工程技术和材料创新,也正在努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医药也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医药理念,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内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中医药的战略部署,共同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文化在中华大地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技术培训处处长王铮强调,我国中医药文化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双向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希望广大基层医师凝心聚力,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共同为“健康中国”做出重大贡献。
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于远望在大会中表示,本次大会可总结出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新时代”、“中医药”、“健康产业”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我们应该积极落实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遵循中医药的传承和守正,注重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解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原理,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好医生集团总助沈咏梅在致辞中表示,好医生集团一直牢固树立匠心精神,把人才建设、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前进的源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医药未来发展道路上,好医生集团有充分的信心,发挥好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中医发展促进会专业委员会平台优势,继续秉承协会“学术立会,科技强会,服务兴会”的指导思想,坚持“读懂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让世界共享中医药”的宗旨,积极推进新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慢病防治能力,共商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医药的发展以及基层慢病的防治和管理。大会期间,同时举办了新中医发展促进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第二届中医药国际慢病论坛。分论坛由好医生集团、沈阳清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王仁杰、杨新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技术培训处处长王铮,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李佃贵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樊代明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曹兰秀等学者专家、全国基层名医代表参加了年会论坛。
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技术培训处处长王铮针对中医药新政策与基层医疗新机遇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中医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待改善。他从“发展方向”、“回顾既往”、“新政措施”、“凝练自身”四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认真总结并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破解存在的诸多问题,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对后疫情时代中医药科技创新作了阐述,并与现场基层医师们共同探讨中医药在抗疫中所做的突出贡献。黄正明会长表示,大疫出良方。通过已知的众多资料和实践经验中得出结论,我国中医药在治疗参与率、有效率有足够的诊治优势。多项实例举证,中医药在抗疫期间彰显出非凡的成绩与贡献,坚信通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中医药的突出作用对振兴、创新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效果,进一步确立了中西医并重的地位,完善了互补而不可缺的中医药治疗体系。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自身多年的从医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享,并在大会现场针对浊毒理论的健康观进行了全新的描述。他表示浊毒为人体病理产物之一,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与肺脾肾关系甚为密切。“浊毒理论”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治愈率上,而是一种方法论,是研究怎么治疗疾病的问题,更是它所体现的中医药发展的与时俱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樊代明教授在现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就“整合医学纵论”进行了阐述,强调整合医学在未来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表示,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各种医学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唯有中医药学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体系,历经风雨不倒,不断发展完善。中医药最可贵之处是“治未病”,调节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最突出的是注重整体的理念,从大量实践出发,不断修正,经历了千百年考验,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和深刻启示。我们要以更主动有效的策略来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其他慢病的威胁,才能更有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真正保证人类的健康福祉。
本次大会还举办了隆重的清宫战略合伙人颁奖仪式,由黄正明会长、王仁杰副会长、杨兴波副会长、曹兰秀教授、刘汉军总经理为六十位清宫战略合伙人颁奖绶带。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三届甘肃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兰州举办
近日,由甘肃省药学学会、甘肃省药品质量协会、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协会主办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三届甘肃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兰州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聚焦甘肃产业现状,共谋中医药创新发展,构筑未来健康生活”为主题,邀请医药行业专家学者、医药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分别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与生产、中医药产业发展以及中国药品审评制度改革及技术要求进展等为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和专题报告。
会上,甘肃省药监局、兰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共同签署了合作共建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中心协议。协议的签署,对于推进药品监管科学发展、药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药中生集团、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昂立康药业等20余家企业负责人,生物医药研究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相关企业及其他方面代表共5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信息来源:每日甘肃)
 
全国细胞与健康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医药表型组学院士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为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内蒙古细胞生物学学会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细胞生物学会、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鄂尔多斯科技局等多单位协办的全国细胞与健康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医药表型组学院士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苏秀兰、副理事长王海生主持了开幕式。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陈晔光,内蒙古自治区科协主席赵吉,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云山,附属医院院长赵海平分别发表了致辞。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
 
第二届高原医学高峰论坛在西宁召开
8月3日至4日,由青海大学主办,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高原医学高峰论坛在西宁召开。大会致力于为全球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研究机构搭建学术、技术交流平台。
据了解,本次论坛分设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两个板块。论坛邀请国际高原医学专家,以及国内医学遗传学、高原医学、病理生理学等研究方向的260余名专家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以“高原医学前沿进展”为主题,共同探索高原医学发展新趋势,共有学术报告67个。
论坛中专家教授围绕高原低氧适应机制,急、慢性低氧损伤分子机制,急、慢性高原病发生干预措施,高原精准转化医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及最新方法展开交流研讨。
此次论坛恰逢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与会人员表示,举办高原医学高峰论坛,对于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产出一批看得准用得上的科研成果,守护好扎根高原、旅居高原的各族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获取本领域最前沿的科技资讯同时,更加深了对高原医学重要性的认识,共同为推动国内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信息来源:青海新闻网)
 
敦化市第六届医药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举办
8月1日,敦化市第六届医药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在敦化大剧院开幕,这是敦化市第三届企业家节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全省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的具体实践。
论坛以“绿色转型开新篇·创新驱动促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龙头企业,论坛上,中国陆军军医大学微生态研发中心主任、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副主席吴力克以“发酵工程在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题;上海市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工院化学制药新技术中心课题组长刘育以“化学药物创新药的研究进展及策略”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报告。
当天下午,还同时举行了“绿色转型开新篇·创新驱动促发展”主题论坛、迎接新时代GAP论坛暨北方道地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研讨会,以及医疗机构制剂发展暨研发备案主题论坛。
(信息来源:吉林日报)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韩国韩美药品总部及北京韩美药品和LegoChemBio将共同开发一个双重免疫抗体ADC抗癌药物
韩国韩美药品总部、北京韩美药品、LegoChemBio于7月22日表示,已签署了共同研究开发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协议。北京韩美药品开发的双特异抗体平台“Pentambody”将应用于ADC。
北京韩美药品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抗体平台“Pentambody”是一种下一代抗体技术,让一种抗体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靶标,具有免疫原性好、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目前,北京韩美药品正在利用Pentambody技术开发多种免疫肿瘤药物。
使用双特异抗体的ADC通过识别存在于同一癌细胞中的两种不同的癌症特异性抗原,提高了癌细胞的特异性,并将正常细胞中的毒性降至最低。它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治疗单抗体ADC难以治疗的癌症。
三家公司将在签署协议后立即开始对候选物质的确认进行全面研究,集中研究力量,力争明年进行临床前研究。韩国韩美药品总部和北京韩美药品计划对多种候选物质进行共同临床开发,并将在开发过程中单独行使全球商用化的技术转让权。
(信息来源:韩美药品)
 
22亿美元!Alnylam与PeptiDream达成战略合作:开发肽-siRNA偶联物,向肝外组织定向递送siRNA疗法
RNAi治疗公司Alnylam与行业领先的肽基药物发现公司PeptiDream近日宣布了一项许可及合作协议,发现和开发肽-siRNA偶联药物,创造多种机会,为肝外组织递送RNAi疗法。通过这一合作,2家公司将合作选择和优化肽,通过与靶细胞上表达的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将小干扰RNA(siRNA)分子定向输送到多种类型细胞和组织。
双方并没有披露将要研究的确切疾病,其目的是为肝脏以外的组织提供RNAi治疗。Alnylam公司有4个战略治疗领域:基因药物、心脏代谢疾病、传染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眼部疾病。
根据联盟条款,Alnylam将选定一组受体,用于PeptiDream公司的肽发现平台。PeptiDream将为每一个受体选择、优化和合成肽。然后,Alnylam将生成肽-siRNA偶联物,并进行体外和体内研究,以支持最终的肽选择。这项合作有潜力通过在多种组织类型中靶向致病mRNA转录物来产生多种治疗机会。
根据协议条款,PeptiDream将从Alnylam获得一笔未公开的预付款以及研究合作期间的研发资金。PeptiDream还有资格根据特定开发、监管、商业里程碑的实现情况获得里程碑付款,潜在总额高达22亿美元。此外,PeptiDream还有资格就任何合作产生的Alnylam任何产品的销售获取低至中个位数的特许权使用费。
(信息来源:生物谷)
 
20亿美元!礼来与Kumquat Biosciences达成独家合作:开发小分子免疫肿瘤学(IO)药物
礼来旗下肿瘤学公司Loxo Oncology与Kumquat Biosciences近日宣布一项独家合作,专注于发现、开发、商业化可刺激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新型小分子药物。
通过这项多年的合作,Kumquat将利用其小分子免疫肿瘤学(IO)平台发现新的临床候选药物,礼来有权选择一定数量的候选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不包括大中华区。Kumquat保留了礼来选定的每种候选药物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但礼来有权选择在大中华区共同商业化。此外,Kumquat还可以选择在美国共同开发和共同商业化礼来选择的一定数量的候选药物。
根据协议条款,Kumquat将获得总额7000万美元的现金预付款和股权投资。Kumquat还有资格获得超过20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这将基于临床前、开发和未来商业里程碑的实现。此外,Kumquat还有资格获得基于合作产生的商业化产品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
(信息来源:生物谷)
 
1200万元!方盛制药转让2款儿童药所有权
8月2日,方盛制药与控股子公司小熊猫药业签订了《药品上市许可转让协议书》,决定以人民币1200万元转让“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小儿四维葡钙颗粒”2个药品品种的所有权。上述药品品种所有权包括但不限于该品种的研制原始资料、药品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再注册资料及新药证书等生产技术和知识产权。
公告表示,本次药品转让有利于控股子公司小熊猫药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凭借“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大力推进“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运营模式进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信息来源:米内网)
资本竞合
 
麓鹏制药完成3500万美元Pre-B轮融资
7月28日,广州麓鹏制药完成合计3500万美元的Pre-B轮融资。本次Pre-B轮融资由淡马锡领投,清池资本、礼来亚洲基金(LAV)、丰川资本等其他战略投资者跟投。
本轮融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该公司领先产品LP-108(选择性BCL-2抑制剂)、LP-118、LP-168、LP-128、LP-169的临床研究以及多个临床前项目的开发。
(信息来源:创鉴汇)
 
正腾康生物宣布完成7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8月3日,正腾康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腾康生物)宣布成功完成7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创始投资人OrbiMed Advisors Asia和Tybourne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Avidity Partners、Casdin Capital、Surveyor Capital(隶属于Citadel公司)、Farallon Capital Management、Lilly Asia Ventures(LAV)、Logos Capital、Perceptive Advisors、Redmile Group和Viking Global跟投。正腾康生物是由Zentalis Pharmaceuticals, Inc.(Nasdaq:ZNTL)创立的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开发癌症治疗药物。
正腾康生物计划将本轮融资用于推进三种Zentalis候选药物在中国的临床开发,包括WEE1抑制剂ZN-c3、口服SERD药物ZN-c5和BCL-2抑制剂ZN-d5,并将通过更多业务拓展为其在中国及全球扩大产品管线。迄今为止,正腾康生物已经有四项临床试验申请(CTA)在中国获得批准。
(信息来源:生物谷)
 
安进25亿美元收购Teneobio:获得双/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新型T细胞接合器平台
安进(Amgen)与Teneobio近日宣布达成一项收购协议。根据该协议,安进将收购Teneobio,这是一家私人控股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新一类的生物制剂,称为人类重链抗体(Human Heavy-Chain Antibodies)。根据协议条款,安进将以9亿美元的预付现金收购Teneobio的所有流通股。此外,安进还同意在未来以现金形式向Teneobio股东支付潜在价值16亿美元的或有里程碑付款。
此次收购包括Teneobio专有的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技术,这将大大加快和提高发现和开发新分子的效率,这些新分子有潜力在安进的核心治疗领域治疗广泛的重要疾病。这些平台将补充安进现有的抗体能力,增加一个重链平台,该平台允许对目标结合物采用一种简化的、基于序列的发现方法。此外,Teneobio的新型T细胞接合器平台,通过为安进目前的BiTE®平台提供差异化但互补的方法,将扩大安进在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领域的现有领导地位。
此次收购还将带来TNB-585(一款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处于1期临床开发,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以及一些临床前肿瘤管线资产,这些资产有潜力在近期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TNB-585补充了安进现有的前列腺癌投资组合,其中包括acapatamab(前称AMG 160)和AMG 509,后2个均处于1期临床,这3种研究疗法中的每一种都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一种高度流行、迫切需要型治疗方案的疾病。
(信息来源:生物谷)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山东中药新药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两款中药1类新药技术审评结束
日前,从山东省药监局传出消息,在今年初启动的“中药突破”计划推动下,山东省中药新药研发结出了阶段性成果。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结合传统中药与现代化制剂技术研发的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两款中药1类新药,目前已完成国家新药“三合一”审评,技术审评均已结束。上述两款新药从中药材黄蜀葵花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有效部位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制成包含含药层(亲水层)与隔离层(疏水层)的双层口腔贴片。两款新药研发项目均于2001年立项。项目负责人表示,中药材所含成分多,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确定、分离、纯化复杂,该项目采用先进工艺路线和关键技术,得到有效成分纯度高的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研制出中药双层口腔贴片,对中药制剂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年初,山东省药监局等10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山东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强中药质量源头管理,从种植环节源头确保中药材质量。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研发项目负责人介绍,黄蜀葵花的花瓣厚度、颜色,以及气候、降水等因素都影响中药材中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含量,研发团队严格控制黄蜀葵花的外观性状、采摘时间、干燥方式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
近年来,山东省药监局大力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在源头治理、政策扶持、质量监管等方面推出系列创新性政策。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山东省相继诞生了宣肺败毒颗粒、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等中药创新成果。其中,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和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研发项目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两款多发性硬化新药国内上市
8月1日,渤健旗下两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药——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特菲达)和氨吡啶缓释片(复彼能)双产品上市会召开,宣布两款新药在国内正式上市,开启我国多发性硬化治疗新时代。这两款药物均可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以下简称MS),前者兼具良好疗效及安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MS患者对治疗的不同需求;后者则是我国首个用于改善MS成人患者步行能力的治疗方法,实现了治疗零突破。
(信息来源:生物谷)
 
全球上市
 
美国FDA扩大Incyte/礼来JAK抑制剂Olumiant(巴瑞替尼)紧急使用授权
近日,礼来(Eli Lilly)与合作伙伴Incyte联合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扩大了口服JAK抑制剂Olumiant(中文商品名:艾乐明,通用名:baricitinib,巴瑞替尼)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允许联用或不联用瑞德西韦(remdesivir)进行治疗,而EUA此前仅限于与瑞德西韦联合使用。
2020年11月,美国FDA授予Olumiant EUA:将Olumiant联合Veklury(remdesivir,瑞德西韦),用于疑似或经实验室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需要补氧/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年龄≥2岁的住院成人和儿科患者。EUA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4mg剂量Olumiant,持续14天或直至出院。
FDA扩大Olumiant EUA,基于治疗住院COVID-19患者3期COV-BARRIER(NCT04421027)研究的数据。该研究结果于今年4月公布,数据显示:到第28天,虽然研究没有达到主要终点,但与安慰剂+标准护理(SoC,包括皮质类固醇和瑞德西韦)相比,Olumiant+标准护理将死亡风险降低了39%(p=0.0018)。
Olumiant的活性药物成分为baricitinib,该药是一种每日口服一次的选择性、可逆性JAK1和JAK2抑制剂,目前处于临床开发,用于多种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银屑病、糖尿病肾病、特应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JAK酶有4种,分别为JAK1、JAK2、JAK3和TYK2。JAK-依赖性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提示JAK抑制剂或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在激酶检测试验中,baricitinib针对JAK1和JAK2表现出的抑制强度要比JAK3高出100倍。
(信息来源:生物谷)
 
美国FDA更新抗体鸡尾酒REGEN-COV授权:第一个用于暴露后预防的抗体疗法
近日,再生元(Regeneron)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更新COVID-19抗体鸡尾酒疗法REGEN-COV(casirivimab和imdevimab)的紧急使用授权(EUA)。该授权现在包括:有高风险发展为严重COVID-19的人群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这些人群未完全接种疫苗或预计不会对接种疫苗产生充分免疫应答、接触过SARS-CoV-2感染者、或者由于感染发生在同一机构环境(如疗养院或监狱)因此与感染者接触的风险很高。
对于那些因为持续暴露而需要重复给药的人群,REGEN-COV现在也可以每月给药一次。这项针对12岁及以上人群的新适应症,是对先前授权治疗非住院COVID-19患者的补充。REGEN-COV不能替代疫苗接种以对抗COVID-19,也未授权进行接触前预防性治疗以预防COVID-19。
值得一提的是,REGEN-COV是美国唯一一个可同时用于治疗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的COVID-19抗体疗法。REGEN-COV保留了对关注的多种变体的效力。目前,REGEN-COV在美国的使用正在迅速增加,以应对正在持续的COVID-19疫情。
此次授权更新,得到了一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REGN-COV 2069)的数据支持。该试验显示,在SARS-CoV-2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中,皮下注射单剂量REGEN-COV将有症状COVID-19感染的风险降低了81%。
(信息来源:生物谷)
 
新型抗菌药oteseconazole获美国FDA优先审查: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Mycovia制药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oteseconazole(VT-1161)的新药申请(ND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oteseconazole是一种口服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FDA已指定该NDA的《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行动日期为2022年1月27日。此前,FDA已授予oteseconazole合格传染病产品资格(QIDP)和快速通道资格(FTD)。
oteseconazole(VT-1161)是一种口服给药的真菌CYP51抑制剂,由Mycovia开发,用于RVVC和甲真菌病的治疗。与目前可用的抗真菌药物相比,oteseconazole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更少的副作用和更高的疗效。
(信息来源:生物谷)
 
美国FDA批准痤疮新药Twyneo:首款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复方乳膏剂
Sol-Gel Technologies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其首个专利药物产品Twyneo(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0.1%/3%)乳膏剂,该药每日外用一次,用于9岁及以上儿科患者和成人患者治疗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
Twyneo是一种外用乳膏,含有0.1%维A酸(维甲酸)和3%过氧化苯甲酰。值得一提的是,Twyneo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含有固定剂量维A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产品。维A酸和过氧化苯甲酰广泛用于治疗寻常痤疮;然而,过氧化苯甲酰会导致维A酸分子降解,因此如果同时使用或在同一配方中组合使用,可能会降低其疗效。
Twyneo采用了Sol-Gel公司的专有技术将维A酸和过氧化苯甲酰包埋在硅基微囊中,以稳定维A酸不被过氧化苯甲酰降解,并随时间缓慢释放每种活性药物成分,从而提供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Twyneo的配方中采用了二氧化硅核壳结构,分别微囊化维A酸晶体和过氧化苯甲酰晶体,使这2种活性成分包含在乳膏剂中。Twyneo专利保护期直至2038年。
Sol-Gel公司已与Galderma合作,在美国将Twyneo商业化。针对此次批准,Sol-Gel公司将收到一笔监管里程碑付款,并保留在美国首次商业化5年后重新获得美国商业化权利的选择权。
Twyneo的新药申请(NDA)于2021年7月26日获得了美国FDA批准。该NDA得到了2个3期随机双盲赋形剂对照多中心研究(NCT03761784和NCT03761810)的阳性结果支持。数据显示,Twyneo在9岁及以上人群治疗面部寻常痤疮方面显示出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信息来源:生物谷)
 
 
 


科技研发
 
英矽智能利用端到端AI药物研发平台,发现针对肾纤维化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近日宣布,利用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获得了针对肾纤维化的全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该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在药理和药代动力学方面表现良好,在体外和体内临床前研究中均显示出具有前景的结果。公司正在积极将该项目推进到临床试验阶段。
(信息来源:英矽智能)
 
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领衔研制的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通过Ⅰ期临床
7月26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领衔研制的吸入用重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Ad5-nCoV)顺利通过Ⅰ期临床。
该疫苗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模拟呼吸道病毒天然感染途径,激发黏膜免疫,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该吸入用疫苗临床成果刊登于权威杂志《柳叶刀-传染病》,这也是全球首个公开发表的新冠疫苗黏膜免疫临床实验结果。
该研究表明,雾化吸入接种疫苗安全性好,无肌肉注射局部不良反应,仅需1/5肌肉注射剂量即可达到1剂肌肉注射的相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肌肉注射后28天采用雾化吸入用疫苗可加强免疫效果,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提高民众的接种意愿。
本项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开放、随机的一期临床研究,在武汉中南医院招募了130位中国参与者。
目前吸入用疫苗正在有序推进二期临床试验,接下来,研究人员将继续进行与时间赛跑,积极申请该疫苗的紧急使用。
(信息来源:生物谷)
 
发作性睡病新药!美国FDA授予武田口服食欲素受体激动剂TAK-994突破性疗法认定
武田制药(Taked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TAK-994突破性疗法认定(BTD),这是一款处于2期临床阶段的口服食欲素激动剂,旨在选择性靶向食欲素-2受体。
目前,TAK-994正被开发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1型(NT1)患者的白天过度嗜睡(EDS)。这是一种改变睡眠-觉醒周期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EDS是NT1的一种标志性症状,其特征是一个人无法全天保持清醒和警觉,以及每天无意或在不适当的时间入睡。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信息,TAK-994已于2020年7月在中国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信息来源:生物谷)
 
RNAi治疗罕见肝病!美国FDA授予Arrowhead第二代皮下RNAi疗法ARO-AAT突破性疗法认定
Arrowhead制药公司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RNAi药物ARO-AAT(也称为TAK-999)突破性疗法认定(BTD),用于治疗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相关的罕见遗传性肝病,这种疾病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肝脏和肺脏。此前,ARO-AAT还获得FDA授予孤儿药资格(ODD)和快速通道资格(FTD),并获得欧盟委员会授予ODD。
ARO-AAT是Arrowhead公司的第二代皮下给药RNAi疗法,目前正与武田制药共同开发。ARO-AAT旨在抑制突变的α-1抗胰蛋白酶(Z-AAT)蛋白在肝脏的产生,这是AATD患者进行性肝病的原因。减少炎症性Z-AAT蛋白的产生有望阻止肝病的进展,并可能使肝脏再生和修复。
(信息来源:生物谷)
 
首个原发性高草尿酸症1型(PH1)药物!RNAi疗法Oxlumo治疗晚期患者3期成功
Alnylam制药公司是RNAi疗法开发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已拥有4款商业化RNAi药物Onpattro(patisiran)、Givlaari(givosiran)、Oxlumo(lumasiran)、Leqvio(inclisiran),最后一款药物与诺华合作开发和商业化。近日,该公司公布了Oxlumo治疗所有年龄(成人和儿科患者)、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晚期原发性高草尿酸症1型(PH1)患者全球3期开放标签研究ILLUMINATE-C(NCT04152200)的阳性顶线结果。
数据显示,Oxlumo治疗6个月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PH1患者(N=21,包括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草酸水平与基线水平相比显著降低。治疗6个月期间,在所有年龄段患者中,Oxlumo具有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没有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是注射部位反应(ISR)。
Oxlumo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PH1的药物,也是唯一一个被证明可以降低有害草酸水平的疗法。2020年11月,Oxlumo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PH1儿童和成人降低尿草酸水平、获得欧盟EMA批准用于所有年龄段的PH1患者。Oxlumo是第一种显示出显著减少尿草酸排泄量的疗法。
(信息来源:生物谷)
 
辉瑞tofacitinib(托法替尼)3期临床降低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死亡/呼吸衰竭风险
近日,评估口服JAK抑制剂托法替尼(tofacitinib)治疗COVID-19肺炎住院患者3期临床试验STOP-COVID(NCT04469114)的结果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托法替尼能显著降低COVID-19住院患者的死亡或呼吸衰竭风险。
托法替尼是辉瑞口服抗炎药Xeljanz的活性药物成分。Xeljanz于2012年美国批准上市,截至目前已获批4个治疗适应症: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人)、银屑病关节炎(PsA,成人)、溃疡性结肠炎(UC,成人)、活动性多关节病程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pcJIA,≥2岁)。托法替尼尚未被批准或授权用于治疗COVID-19患者。
(信息来源:生物谷)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新药!赛诺菲/再生元Dupixent(达必妥®)3期临床成功
赛诺菲(Sanofi)与合作伙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宣布,评估抗炎药Dupixent(中文商品名:达必妥,通用名: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治疗中度至重度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的关键3期研究在治疗24周时达到了主要终点和全部关键次要终点。来自3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LIBERTY-CUPID临床项目(NCT04180488)2项试验中首个试验Study A的数据显示:在先前没有接受过生物疗法治疗(biologic-naive,生物疗法初治)的中重度CSU患者中,治疗24周,与标准护理疗法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单独治疗相比,Dupixent+抗组胺药联合治疗方案显著减少了瘙痒和荨麻疹,将瘙痒和荨麻疹活动评分几乎降低了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Dupixent在第5种疾病中显示出积极的关键3期试验结果,显著改善症状和疾病表现。CSU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通过阻断IL-4Rα靶向IL-4和IL-13改善具有2型炎症成分的疾病的潜力。据估计,在美国有3万中重度CSU患者对抗组胺药单独治疗应答不足。CSU的慢性性质,再加上强烈的瘙痒,给没有找到有效疗法的患者造成了显著的身体和精神负担。
(信息来源:生物谷)
 
肺动脉高压(PAH)新药!美国FDA批准强生Uptravi(赛乐西帕)静脉制剂:用于暂时无法口服的患者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Uptravi(selexipag,赛乐西帕)静脉注射剂(IV),用于治疗目前已处方口服疗法但暂时无法接受口服疗法、WHO功能分级II-III的肺动脉高压(PAH,WHO组I)成人患者。在PAH患者中,由于疾病的进展性,应避免中断治疗。此次批准的新制剂,允许暂时无法口服治疗的PAH患者进行不间断的治疗。
Uptravi是一种选择性前列环素IP受体激动剂。Uptravi片剂于2015年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PAH,用于延缓疾病进展并降低因PAH住院的风险。Uptravi IV是一种治疗选择,可使患者避免短期治疗中断,使患者能够继续接受Uptravi治疗。
(信息来源:生物谷)
 
 
 
 


运作管理
 
药企下基层成必选项!医院开发五大建议
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与体系建设、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等情况:截至2020年底,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各种模式医联体目前超过1.5万个。
■有成效也有问题
作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一并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的分级诊疗制度一直倍受关注,其执行效果直接关系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的好坏,是具有基础性、长远性和系统性的顶层设计。
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这既是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更关系到千家万户,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也应该看到,分级诊疗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破解。有的问题是政策层面,如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与配套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且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再如虽有分级但无分诊的情况。
有的问题是医疗服务能力,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水平仍然是短板,特别是基层医生培养和提高,需要长期建设和加强。
有的问题事关支撑体系,如数字信息化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对分级诊疗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倒逼医改进程
分级诊疗体系下一步若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第一,推动区域医疗水平均衡发展,促使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全面启动国家级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建设。鼓励高水平医院在人才培养、管理运作方面向落后地区输出。
第二,以省级重点医院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在省域内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医院。
第三,以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为重点,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一般病能够在市和县的层面解决。
第四,深度开发与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尽快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带动基层能力提升。
第五,政策上要加码,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的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第六,大力培养一批人才队伍,让基层更好地承接分级诊疗任务。分级诊疗执行好坏的关键是,基层医生能不能治好这些病,因此必须提前为基层培养一些扎根基层的高质量的医疗人才。
第七,系统性推进,如医药分开、处方外流、处方电子化、医保网络化、医保报销全国化等。只有整个大环境成熟了,分级诊疗才会瓜熟蒂落。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有倒逼医疗改革的作用。分级诊疗制度作为“新医改”的一个核心目标,可以检验医改成功与否,并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程度的一块试金石。
■开发高端医院
面对分级诊疗,医药企业似乎存在不同声音。有的认为,基层医疗单位都用老药、基药,甚至廉价药,没有开发的价值,因而观望等待错失机会。也有的不顾自身产品结构特点,冒冒失失地一头扎进去,结果铩羽而归。面对新情况要有新的思路和市场战略,笔者给想要进军基层市场的企业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基层医疗市场会不断扩大容量,市场规模是显著的,要有信心、有办法开拓这个市场。
第二,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市场策略,不能照搬过去做高端医院的模式。
第三,梳理产品结构,哪些产品能做基层医院,哪些产品不适合,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开拓基层医院上量表面上看取决于对基层医院所做工作的深度,但真正的要点并不在基层医院本身,而是高端医院。因为基层用药习惯肯定受高端医院直接影响,甚至从高端医院转来的患者基本都带着治疗方案和用药处方,基层医生的处方观念不大可能进行大的调整。
第五,做基层医院还要有全局观,尤其是针对医保政策、集采招标规则,制定适合企业的方法,在政策层面使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基层。
基层市场开发也面临诸多问题。当下,转型升级、合规控费、分级诊疗是医药行业的三大主旋律,加上基药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医联体医共体加快推行,基层市场增速将会驶上快车道。医改压力下,医药企业不得不进军基层医疗市场。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扶起中药靠创新还是多元化?云南白药、片仔癀之路可复制吗?
中药企业为何宁可跨界转型,也不愿将资金投入到中药新药研发上?同样在政策剧变下,化药、生物药企业的创新成绩硕果累累,而中药企业却仍在四处碰壁?
01 热衷多样化转型
“转型”已经成为中医药企业发展的关键词。无论是市值千亿的龙头,还是不足百亿的中药企业,跨界转型至化药、生物药、食品、饮料、医美等领域,试图在中药之外,进入更多的领域获得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常态。
例如2016年,云南白药提出“新白药、大健康”战略,走多元化道路,将业务分为药品、健康产品、中药资源和医药商业四大板块。如今,云南白药不仅战略投资了上海医药,还投资了小米和伊利股份,而其营收中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投资收入。还有,片仔癀积极押宝日化及化药领域,并筹备将旗下的福建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剥离,实现单独上市。步长制药在2018年也启动了三大转型战略,包括从中成药研发向生物制药、疫苗等高科技领域转型。还有湖南方盛制药,尽管市值不到30亿元,但是已经进入了工业大麻、化药研发、生物药CRO、化妆品等领域。
不仅是这些企业,再看素有中药之乡的通化。通化不仅有中国第一个“中国医药城”之称,也是全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是长白山道地药材的主产地,也是我国第一支胰岛素诞生地。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医药冠名的高新区之一,通化全市规模以上制药企业72户,拥有修正药业、通化万通、通化东宝等12个集团公司,全市制药企业获得国家批准可生产23个剂型3603个文号。并且,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特将院士工作站设在通化医药高新区。当地中药上市公司有通化东宝、通化金马、紫鑫药业、吉药控股、益盛药业等。
通化的中药企业也早已开启了转型探索,尽管也有发展的高光时刻,但是如今大多数企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例如通化金马,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最早上市的一批医药企业之一,自2013年北京晋商联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入主之后,通化金马不断变革,通过收购圣泰生物,增资长春华洋,成立基金公司等方式,完成了在中药、化药、生物药领域的研发布局。曾经在晋商联盟入主的前3年,通化金马市值在最高位时由20亿元上升至230亿元,3年时间增长1050%,在全国165家医药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26位,而如今,通化金马的总市值却仍在50亿元左右徘徊。
还有紫鑫药业的转型方向也是五花八门。在2019年市场上工业大麻概念启动之时,紫鑫药业是首批披露进军工业大麻业务的上市公司之一。在区块链火热时,紫鑫药业与北京链火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区块链+大健康医疗实验室及孵化器,重点研究区块链+大健康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另外,紫鑫药业还进入了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领域。
对于中药企业声势浩大的转型探索,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还在转型中,这个转型是向好,还是向坏,还在探索中。”
火石创造CEO杨红飞在第六届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间表示,企业转型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在某个疾病领域有不错的产品,积累该领域相应的资源,然后基于该疾病领域去做多元化。另一种是,依据已有的研发平台、技术平台做拓展。将自己的技术拓展到更多的体系里面。这两种转型在各行业都有成功的案例。
而转型的关键是,找好企业定位或者产品定位。如云南白药能够仍旧保持龙头地位的重要原因就是找好了产品的定位。其口腔清洁用品生产销售2020年贡献利润18.94亿元。还有具有代表性的,绿叶制药的血脂康胶囊,通过大量的循证研究,找出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差异点,并在美国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2019年绿叶与阿斯利康合作推广中成药血脂康胶囊在中国以外市场,阿斯利康将负责开展血脂康胶囊在美国的III期临床试验。
对通化药企如何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提升通化“中国医药城”的影响力、竞争力,张伯礼院士也在第六届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间期间提出了三条建议:创新特色医药,提升生产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并且通化有巨大的地缘优势,通化是人参的主产地,人参是中医药中最好的药材,有效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商机,张伯礼院士工作站将充分发挥作用,共同推动通化人参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02 企业谨慎创新
但是纵观诸多转型期的中药企业,跨界转型,或者转型消费品、大健康的居多,而选择中药创新的仍是少数。
他们为何宁可将资金投入到并无明显优势的领域,也不愿投入到中药创新研究?为何同样是经历了2015年药审改革,和号称史上最严的数据核查要求的“722”临床数据核查,(2015年7月22日,国家食药监局(CFDA)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此次《公告》号称“史上最严的数据核查要求”),经历各种医药政策变革,现在生物药、化药领域发展的红红火火,而中药企业仍旧萎靡不振,到底是什么制约了中药创新的信心?
一名中药企业管理者的话,道出了原因,“中药企业现在确实很困难,公司做抗癌药研究,也死了不少老鼠、猴子,一旦不成功,或者政策方向变动,此前的投入就化为乌有,企业经济实力确实不允许,另一方面即便成功,也很难进医保。”
其言语中透露出,对创新资金投入的担忧,还有对中药新药审评审批政策、以及中医药支付路径的忧虑。
不可否认的是,与所有领域一样创新确实并不容易,中药新药研发临着诸多待解的问题,如中药的标准化,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等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道:“把中医药的可重复性问题解决掉,对于中医药的发展,绝对是功德无量。”
在中药新药审评审批层面,2017年中国药监部门加入ICH,并于2018年当选为ICH管委会成员。国家药监局正在积极推动药品注册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药需要走什么样的审批路线?不少中药企业对此充满担忧。如果全部按照ICH规则,那么中药很难走得通。再叠加集采、医保谈判等多种因素,企业投资新药研发更加谨慎,其结果就是,全行业中药新药获批数量连续多年不足5个。这也意味着,大多数企业没有新的大品种接力,然后销售持续下滑,下滑之后企业更不敢冒险创新,跌入不敢创新的恶性循环。
另外,企业对中成药进医保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据7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1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药品名单显示,符合条件1,即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共160个,其中中成药新药仅有6种。而这仅仅只是初审,这也意味着相比化药,2021年中药新药最终进医保的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名业内人士认为,相比日本的汉方药仅占医保的5%左右,而中药占医保的比例仍有30%,今后中成药占用医保的份额仍旧会进一步下降。而这也促使企业,将视野瞄向医保之外的市场。“站在企业角度来看,如果投资化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或者其他领域,投入后大概率至少还有成果产出,但是中药新药的研究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这也是开启五花八门转型,而非着重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发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杨红飞表示。
03 创新方向已经明确
那么,企业开展五花八门的转型是因为迷茫、或者政策不明吗?
实际上,中药创新的研究方向,国家已经在政策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对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多项战略部署。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国家最高领导人关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约有20多次。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国家提出,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医药新药审批技术的要求,加快中医药新药的审批,推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和推进,修订后的《药品管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为解决近年来中医药创新研发动力不足的关键问题,逐步构建完善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审评、审批机制。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中医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中医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告》,关于发布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原则的通告等促进中医药发展相关的配套文件和技术要求。
国家药监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等相关文件,我国的中医药创新注册开始注重中医学的传承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的融合,相关的配套文件和技术要求的发布,为促进中医药的创新,提供了法规和技术。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05—2020年申请临床试验中药新药的审评审批情况分析》数据显示,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均已成为创新药的重要来源。根据20052020年申请IND中药新药制剂的处方来源显示,临床经验方、有效部位、院内制剂、古方化裁较多,占整体的74.08%。并且具有人用经验的临床经验方、院内制剂、古方化裁、家族传承方的批准率较高,均大于60%。
而在业内呼声甚高的中医药独立管理方面,已有地方开始了探索。7月20日,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升格挂牌,挂牌后,原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由处级局升格为正厅级机构。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内设中医药综合管理处、中医药传承创新处,主要承担中医药发展综合协调工作,拟定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负责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
04 管理理念亟需革新
可以看到,国家正在努力扫清中药新药研发、审批等政策上的障碍。“目前中药企业大部分步履艰难,客观而言就是创新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的真实感受。
对于中药的创新,并不像化药或者生物药一样,必须实现从0到1的突破那样艰难,孙晓波的理解是,“创新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创新,它有多种渠道的创新,比如传统中药处方优化、工艺优化、处方里发现新的有价值药品,或者围绕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创新。”
在孙晓波眼中,中药的创新不在于企业多研发了三五个新药,“现在中药企业最大的创新是管理理念的创新”,现在传统企业中药掌门人,一定要有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的市场理念和政策变化理念,这才是关键。
中药创新不是新奇特,创新是务实的,要适合企业和法规要求、适合行业发展规律。中药企业要想改变持续下滑的态势,求得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尽快适应国家政策变化,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中药企业要切实想创新、真创新,必须将企业由过去的营销驱动型,或者模式驱动型,变成科技驱动型。一定要拿出更多有效性、客观证据。不少中药企业不重视医保和基本药物目录工作,仍按照原来的销售模式,通过基层小药店铺货为主,未来中药要进入主流的医疗体系和渠道,一定要有客观的证据,对于已经上市的中药开展再评价工作,找到客观证据,找出新的临床价值,让更多的人认可。
数据显示,目前绝大部分中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大多数中药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还不足1亿元,且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收入比例也较低。中药龙头企业云南白药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81亿元,同比增长4.14%;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仅0.55%,与2019年的0.59%相比有所下降。东阿阿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减少。2018年,其研发投入为2.44亿元。2019年减少至2.06亿元,2020年,公司扭亏为盈后其研发投入仍在继续减少。2020年,东阿阿胶研发投入为1.54亿元,较2019年减少0.52亿元。片仔癀2020年研发费用9755万元,同比下降18.32%......
而在销售费用上,不少中药企业的投入却相当大方。例如天津同仁堂,2020年销售费用4.01亿元,59名员工计算,天津同仁堂的人均销售费用已达到679.66万元。东阿阿胶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8.38亿元。
05 坚守者奋力前行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和中药人仍在努力、坚持,中药新药的研发热情正在恢复。
例如以岭药业,近年来持续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2016~2020年以岭药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投入金额分别为2.4亿元、2.6亿元、3.6亿元、5.2亿元、7.4亿元。其中,2020年以岭药业的研发投入位居中药行业第一名。
在科研方面,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为以岭药业科研基地,先后创建了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90余项,培养与引进了博硕生、海归等研发人才近2000人。
其研发产出速度也在持续加快,2020年连花清咳获批上市并于当年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时治疗失眠的枣椹健脑安神和治疗抑郁症的苏夏解郁除烦胶囊申报新药已均获国家CDE受理。另外,以岭药业还对已上市品种持续进行二次开发,不断完善产品新的应用场景,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打下良好基础。
还有,2020年底在科创板上市的悦康药业,正在将上市后的重要产品进行再评价工作。悦康®活心丸(浓缩丸)是广东省药物研究所于1981年依据祖国医学“活血化瘀、强心运气”治则,针对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组方设计,并经过长期大量临床实践验证的中药复方制剂。
为了让医生、患者听懂、了解、认可悦康®活心丸(浓缩丸)的疗效。悦康®活心丸(浓缩丸)的上市后再评价工作已经持续了近10年之久。悦康®活心丸(浓缩丸)分别在国内名列前茅的临床研究中心医院安贞医院、西苑医院、阜外医院、长征医院已经完成了四项临床研究。其中有两项都是300例以上的双盲研究,结果证实:长期服用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且有效。2020年财报显示,悦康上市再评价项目当年投入2100余万元,累计投入达到8000余万元;当年研发投入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2%,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还有中药创新企业苏州玉森,2017年玉森新药一年获得3个中药新药临床批件,分别是肺心宁胶囊(批件号:2017L00381)、咽喉宁口服液(批件号:2017L04406)、消疹止痛凝胶。让其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脱颖而出。
据了解,苏州玉森致力于天然药物、中药的现代化研究致力于天然药物、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特别是在心脑血管、抗感染领域创新药物的筛选和开发)及产业化工作。苏州玉森不仅仅有自己的新药研发团队,更是组建了药物筛选的团队。据其官网显示,苏州玉森中药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在研项目16项,其中进入临床研究阶段12个,包括国家一类新药2项。2019年苏州玉森首款自主研发的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
还有目前面临重重困难却仍坚持新药研发的企业。上海中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企良相信,中药是有前途的。根据中药创新要求,该公司治疗前列腺癌创新中药项目正进行到临床二期,目前他正为二期临床的顺利进行而四处奔波,参加路演,为临床二期的顺利进行筹资。
在杨企良心中,中药现在不被大家认可,根本原因就是临床效果比不上西药,一旦自家产品获批,是可以为中药正名的,也能极大推动中药的发展和社会的关注,此外,像类风湿关节炎这类需要尚且没有办法的领域,中药也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也会是其公司未来除肿瘤之外的首要布局领域。
正是有这样一批人和企业,让中药新药研发开始复苏。IND申请的品种数可以反映企业新药研发的积极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数据显示,20052020年CDE共受理1096个申请IND的中药新药制剂。自201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号)后,大部分已完成临床试验申请NDA的品种撤回,中药新药研发者的信心受到影响,申请新药IND的数量减少,2019年申请数量达到低谷。
而20182020年已完成pre-IND沟通交流会的品种数明显增加。如2019、2020年,虽然分别仅有14、15个中药新药提出IND申请,但有40、41个品种召开了pre-IND沟通交胡会,暂时未申请的品种有望在进一步研究后正式申报。此外,2021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CDE已承办中药新药IND申请品种数为13个。
无论今后中药新药研发态势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整个中药行业,将出现重要分化,一种是如云南白药这样,有中药产业既有优势,不断转型,未来日化产品以及其它业务收入超过中药收入的企业;还有一种是,仍旧深耕中药领域,勤勤恳恳将已上市药品做循证研究,拥有重要临床价值的优质产品的中药企业,或许他们的产品不在医保目录,但是能在OTC市场大放光彩,并且“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他们也将成为设立世界中药新药的标准的主力。而那些,仍旧说不清楚药理、道不明白药效的企业会仍处困境。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
 
 


市场分析
 
十大药企总投入近500亿美元,跨国药企上半年研发投入哪家强?
研发投入历来是药企保持竞争力的重头戏。随着上半年大型跨国药企的业绩报告披露逐渐接近尾声,我们统计了已披露半年报的MNC们的R&D投入情况。
今年上半年以上10大药企研发费用合计投入496亿美元左右,研发费用占总营收均值达到18%。其中,默沙东、罗氏、BMS和阿斯利康这4家的研发营收占比均超过了20%,以默沙东为最高,达到了30%,其次是BMS占24%,罗氏和阿斯利康占22%左右。而从营收来看,相较于往年,强生、罗氏居于一、二位依然强势,而辉瑞则以新冠mRNA疫苗的收入带动营收暴涨68%,居于第三位。
下面,我们来看看罗氏、强生、辉瑞和诺华这4家公司的研发情况:
■罗氏制药
2021年上半年,罗氏投入研发77.5亿美元,占营收23%。
根据罗氏公告,2021Q2罗氏共3项上市申请获批(1NME+2AIs),3项处于申请阶段(1NME+2AIs),启动5项III期临床试验(1NME+4AIs),4项II期临床试验(3NMEs+1AI),2个新分子进入临床I期,进入临床及之后阶段的在研管线数总计达150个。
作为全球药企领头羊,罗氏积极推进新项目至3期临床,为公司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下半年,罗氏预计还将披露5项关键临床数据将在2021年下半年释出,包括CD3/CD20双抗mosunetuzumab用于三线及以后滤泡性淋巴瘤,CD3/CD20双抗glofitamab用于三线及以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同样的,还会有多款新药将获批上市。
在今年上半年,罗氏的研发管线中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新进展。包括PD-L1阿替利珠单抗在早期辅助治疗方面的临床突破,以及双抗眼药在FDA获得的监管认可:
在2021ASCO大会上,罗氏宣布了PD-L1阿替利珠单抗3期临床IMpower010研究数据。该项试验是首个在早期肺癌辅助免疫治疗中获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在接受完全性切除手术和辅助化疗后的早期NSCLC患者中比较Tencentriq单抗和最佳支持治疗(BSC)的疗效。中期结果显示,在PD-L1 TC≥1%II-IIIA期人群和所有随机分组的II-IIIA期人群中,Tencentriq单抗组的DFS明显优于BS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一款有重要进展的品种为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Ang-2/VEGF-A)双抗Faricimab。该药是首个专为眼内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成为首款靶向驱动视网膜疾病两个关键通路的新型眼药。2021年7月29日,FDA授予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湿性(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
尽管受到生物类似药的持续影响,但罗氏表示,以固定汇率来看2021年销售预计将以中位数增长。在评论集团前六个月的业绩时,罗氏首席执行官Severin Schwan表示,归功于新药和COVID-19测试业务,罗氏在上半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制药部门在Q2也再次开始增长。
■强生制药
强生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总计65.72亿美元,研发费用占营收17%,其研发管线覆盖肿瘤、免疫、心血管、抗感染、代谢、神经系统等各个领域,处于临床后期阶段产品共53项。
我们重点看看抗肿瘤板块,该领域在2021年上半年也迎来了多项积极进展:
Amivantamab(RYBREVANT):首个针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EGFR/c-Met双抗药物,在今年上半年获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后病情进展的EGFR ex20ins+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这是该类突变患者迎来的首款治疗药物,目前该药在中国也已经被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并启动了III期临床。
BCMA CAR-T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与南京传奇合作开发,2季度已经完成了向FDA滚动递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并向EMA提交上市申请,用于复发性和/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BCMA CAR-T用于R/R MM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今年3月刚刚获批的BMS同类产品Abecma刚刚披露首季度销售情况,实现2400万美元收入,高于此前其他CAR-T产品的首季度销售额。
达雷妥尤单抗(DARZALEX,CD38):DARZALEX SC在欧洲获批,用于治疗新诊断的系统性轻链(AL)淀粉样变性的成年患者,并额外获批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二线治疗;DARZALEX FASPRO联合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
伊布替尼(IMBRUVICA,BTKi):2021 EHA上,强生公布了Ph3 GLOW研究的数据。GLOW研究是第一个探索固定疗程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一线治疗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chlorambucil+obinutuzumab(Clb+O)对比,口服Imbruvica+Venclexta显示更优越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此外,Imbruvica+Venclexta可延长缓解持续时间,并显著改善患者群体的缓解深度;
阿帕他胺(ERLEADA,ARi):2021 ASCO上,强生公布了Ph3 TITAN研究的数据,Erleada加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在44个月后仍具统计学上显著的OS获益,与单独的ADT相比,死亡风险降低35%。
■诺华制药
诺华2021上半年研发费用总计47.51亿美元,研发费用占营收为18%。目前研发管线数近160项,覆盖肿瘤、免疫和肝病及皮肤、心血管及代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眼科等疾病领域。
同样看看诺华在2021上半年的肿瘤药领域进展:
Asciminib(ABL001,Bcr-Abl):向FDA提交上市申请,用于(1)用于治疗先前已接受过至少2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Ph+CML-CP)成人患者;(2)用于治疗携带T315I突变的Ph+CML-CP成人患者。
Kymriah(CAR-T CD19):Ph2 ELARA研究中,对复发或难治性(r/r)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初步分析显示,一次性Kymriah输注的完全缓解率为66%,总缓解率为86%。在ELARA试验中无3/4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产生。该结果发表于2021ASCO。
卡马替尼(Tabrecta,MET):针对携带MET外显子14跳跃(MET ex14 skipping)突变的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初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0.8个月,先前接受过治疗(经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6个月。对其他患者进行扩展队列分析,一线患者总缓解率(ORR)为65.6%,二线患者为51.6%。
替雷利珠单抗(PD-1):Ph3 RATIONALE 302试验表明,tislelizumab与化疗相比,使既往接受过全身疗法的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死亡风险降低了30%,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2.3个月。在PD-L1阳性患者中,tislelizumab使中位OS延长3.5个月,死亡风险降低了46%。Ph2 RATIONALE 209研究显示,tislelizumab在既往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和错配修复缺陷(dMMR)癌症患者中,具有持久的抗肿瘤活性。
瑞波西利(Kisqali,CDK4/6):Ph3 MONALEESA-3研究显示,中位总生存期(OS)为53.7个月,Kisqali延长了绝经后HR+/HER2-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寿命,结果发表于2021ASCO大会。MONALEESA-7亦显示绝经前妇女OS获益。
Lutathera(GEP-NET):Ph3 NETTER-1研究最终分析显示,与对照组[36.3个月(95%CI:25.9-51.7)]相比,Lutathera组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了11.7个月[48.0个月(95%CI:37.4-55.2)]。最终的OS分析尚无统计学意义,Lutathera组的OS风险比(HR):0.84,95%CI:(0.60,1.17)(p=0.30,双侧)更为有利。
Sabatolimab(MBG453,TIM-3):获FDA快速通道(FTD)认定,与低甲基化药物联用治疗IPSS-R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成人患者,在AML和MDS获得持续应答,MDS患者中总缓解率为58%。数据发表于2021EHA年会。
■辉瑞制药
辉瑞2021年上半年总营收336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主要由新冠疫苗BNT162b2的强力推动。BNT162b2疫苗上半年总营收113亿美元。
上半年研发投入44.7亿美元,2021Q2研发费用24.59亿美元(+17%),多个治疗领域研发投入增加,BNT162b2的开发和治疗COVID-19的疗法相关研发投入明显。
新冠疫苗研发进展
2021年7月30日,辉瑞公布了BNT162b2疫苗在3期临床试验中的6个月安全性和效力数据。数据显示,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6个月里,BNT162b2预防出现症状的COVID-19的整体效力为91%。
疫苗的防护效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接种两剂疫苗之后,防护效力的峰值为96.2%(接种后7天2个月);接种后24个月疫苗效力为90.1%;接种后46个月疫苗效力为83.7%。
在预防严重COVID-19方面,6个月后总计发现31名患者,其中30名出现在安慰剂组,1名出现在疫苗组,计算出的保护效力为96.7%。
辉瑞预计最早于今年8月递交关于追加第三剂疫苗接种的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
COVID-19口服蛋白酶抑制剂(PF-07321332)
PF-07321332对SARS-CoV-2和其他冠状病毒表现出有效的、选择性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此外,它还在体外人类细胞和感染SARS-CoV-2的动物中显示出强大的临床前抗病毒作用。在健康志愿者的1期药代动力学研究中,PF-07321332显示出超过10天的高药物暴露,超过预测的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的暴露水平五倍以上。
基于这些数据,辉瑞于2021年7月启动了一项针对COVID-19患者的2/3期试验。该试验的数据预计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
第一代4价mRNA流感疫苗(辉瑞与BioNTech公司合作开发)
辉瑞与BioNTech公司合作开发第一代4价mRNA流感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激发的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与已有的包含佐剂的三价蛋白亚基疫苗相当或更高。
新冠疫苗的开发过程加速验证了mRNA疫苗开发的所有流程,有望大幅度加快mRNA流感疫苗的开发,辉瑞预计mRNA流感疫苗的首个人体试验将在第三季度展开。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复杂注射剂开发争夺战,恒瑞、齐鲁、绿叶、石药表现如何?
复杂注射剂开发由于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转化效率和临床成功率较低,成为国内外创新药和仿制药开发的主要技术壁垒之一。
据初步统计,FDA已批准至少35种脂质体、微球、纳米复杂注射制剂,目前已有多款产品进入中国,而且已有仿制药获批上市。在国内,复杂注射剂正成为具有更高药物开发技术水平制药公司的争夺场。
■脂质体注射剂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主要由天然或合成的磷脂(如DLPC、DMPC、DPPC等)制备。药物装入囊泡中,随着脂质体的逐渐降解而缓慢释放。
国外多款产品已上市
1995年,FDA批准首款脂质体注射剂药物Doxil(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用于治疗卵巢癌、艾滋病相关的卡波西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与游离多柔比星相比,Doxil中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由于长循环半衰期(45小时)和被动靶向性,显示出更强的疗效和更低的心脏毒性。此外,Doxil还能通过肿瘤部位增强的通透性和保留(EPR)作用靶向肿瘤。
Doxil(欧盟上市商品名为Caelyx)在2001年达到年销售额峰值6亿美元,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从而吸引了更多制药公司进入脂质体领域。
Ambisome(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1997年获批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Depodur(硫酸吗/啡/脂质体注射液,2004)和Exparel(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2011)作为麻醉剂进入市场。Daunoxome(枸橼酸柔红霉素脂质体注射液,1996,已撤市)、Depocyt(注射用阿糖胞苷脂质体,1999)、Margibo kite(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注射液,2012)、Onivydeo(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2015)和Vyxeos(注射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脂质体,2017)获批用于癌症治疗。
国内紧紧跟上
而在国内,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原研品种曾经进口中国(商品名为楷莱/Caelyx),2015年注册证号到期后未进行再注册。原研品种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进口上市申请分别于2020年6月和2020年10月获CDE受理。
目前,石药集团欧意药业、常州金远药业、上海复旦张江生物3家药企获得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仿制药的6个批准文号。今年5月,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的产品(10ml:20mg规格)已获NMPA批准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为国内该品种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太阳制药/深圳市康哲生物该品种仿制药进口上市申请今年1月获CDE受理,而太阳制药开发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仿制药2013年获得FDA批准。
上海上药新亚药业1家药企获得了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仿制药的批准文号,石药集团中诺药业该品种仿制药上市申请今年3月获CDE受理。
恒瑞医药的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仿制药上市申请今年4月获CDE受理。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的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上市申请2018年获CDE受理。
其他几款产品——硫酸吗/啡/脂质体注射液、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注射液、注射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脂质体,目前原研暂未在国内上市或申请注册,亦无国内企业获得仿制药批文或提交仿制药注册申请。
■微球注射剂
微球是小的球形微粒,直径通常为1微米至300微米。开发缓释注射微球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主要使用合成聚合物,例如PLGA和PLA都是可生物降解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合成聚合物。
十余种缓释微球获FDA批准
美国批准上市的第一款缓释微球Lupron depot(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由武田公司开发(与艾伯维合作)。Lupron depot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姑息治疗。
目前,已有十多种缓释微球注射剂获FDA批准上市。例如,Sandostatir Lar(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解决了肽类药物的短生物半衰期,将给药期延长至4周并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Risperdal Consta(注射用利培酮微球)解决了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困难和药物滥用问题。
多个原研品种已进口中国
在国内,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原研品种已经进口中国。上海丽珠制药获得了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仿制药的批准文号。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原研品种已经进口中国。梯瓦/凯信远达、丽珠集团的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仿制药上市申请于去年2月和8月分别获CDE受理。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原研品种已经进口中国。今年1月,绿叶制药开发的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瑞欣妥)已获NMPA批准上市,是该公司第一个由长效缓释平台开发的获批上市创新制剂。
此外,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原研品种都已经进口中国。
■纳米注射剂
纳米粒子是一种至少具有小于100nm的微观粒子。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粒子药物传递系统引发关注。
美国已有十余产品上市
紫杉醇的白蛋白结合纳米粒子制剂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治疗复发性乳腺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Abraxane比纯紫杉醇具有明显优势。此外,Abraxane不包含磷脂,可以避免脂质体的溶血反应。
如今,美国已有十余种纳米颗粒注射产品获批上市。在这些产品中,几种具有新技术的药物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纳米晶体技术的Invega Trinza(棕榈帕利哌酮酯注射液(3M))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带有Atrigel技术的原位凝胶成型系统的Sublocade(盐酸多西环素牙龈下控释给药系统)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产品。
国内企业纷纷加入
在国内,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棕榈帕利哌酮酯注射液(3M)原研品种已经进口中国。阿立哌唑长效肌肉注射剂原研进口上市申请于今年3月获CDE受理。
目前,石药集团、恒瑞、齐鲁和湖南科伦4家药企获得了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仿制药的批准文号,且被纳入中国药品目录集。此外,扬子江药业等3家企业提交了本品的仿制药上市申请。
结语<<<
在FDA批准的35种复杂注射剂(脂质体、微球、纳米)中,目前国内仅有5种有仿制药获批上市。随着国内相关企业技术积累和更多制药公司进入该领域,复杂注射剂的开发种类将日益增加。不容忽视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外仿制药公司开发的复杂注射剂产品也在加速进军中国市场。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慢病用药市场稳守3000亿,零售TOP10品牌竞争激烈
7月21-25日,2021米思会在昆明完满落幕,在本次大会上,米内网零售中心总监/资深研究员林赟带来了《2021年慢病用药零售市场与消费行为分析》。数据显示,降压药、心脑血管用药、降糖药、抗血栓形成药、降脂药五大慢病用药2020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以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合计销售额达3078亿元。从消费行为特征来看,慢病用药患者会成为药店的引流人群,如何更好地、专业地服务慢病人群,是需要工商共同解决的问题。
■慢病零售市场攀升至467亿,五类用药TOP10品牌曝光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的发病率在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了降压药、心脑血管用药、降糖药、抗血栓形成药、降脂药等慢病用药市场规模的提升。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慢病用药的市场规模在2017年已突破400亿,并且逐年上涨,2020年因疫情影响,部分患者改变了购药习惯,增速放缓至2.4%,但依然跑赢总体市场。从整个格局来看,慢病用药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占比保持在19%左右。
五类药品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2020年降压药占32.1%(同比增长0.5%),心脑血管用药占27.9%(同比增长0.7%),降糖药占21.5%(同比下滑1%),降脂药占11.7%(同比增长0.6%),抗血栓形成药占6.8%(同比下滑0.8%)。
作为零售市场慢病用药第一大类,2020年降压药TOP10品牌合计揽下了67.5亿元的销售额,超10亿品牌有3个。从增速情况来看,辉瑞、拜耳、阿斯利康、诺华、默沙东等外企加大了零售市场的开拓力度,销售均有明显增长。赛诺菲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因国采中标后大幅降价,在2020年跌出了前十。
2020年心脑血管用药TOP10品牌合计销售额接近50亿元。中成药方面,安宫牛黄丸有三个品牌上榜,其中北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制药“封王”,山西广誉远国药、南京同仁堂药业的销售额增速分别达36.9%、76.2%。化学药方面,石药恩必普药业的丁苯酞软胶囊、德国威玛舒培博士的银杏叶提取物片的销售额也在快速增长,2020年的增长率均在两位数。
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2020年糖尿病用药TOP10品牌被外企占了9个席位,甘李药业的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作为唯一的国产品牌排在了第十位。受国采大幅降价影响,2020年拜耳的阿卡波糖片(拜糖平)销售下滑接近40%。
前三批国采的足迹也涉及到了降脂药市场,阿托伐他汀钙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为第一批国产目录产品,受降价及失标影响,北京嘉林药业大跌25.0%,但进口品牌却依然有不俗的增长,可见外企加大对零售市场开拓与营销力度,国内生产企业备受压力。江苏万邦生化的匹伐他汀钙片中标了第三批国产,在2020年四季度开始执行,去年增速达139%,2021年的情况值得继续观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安进的依洛尤单抗注射液在2019年高调地进入零售市场,2020年增速高达180%,生物药也在零售市场爆发着不俗的潜力。
抗血栓形成药在慢病市场的占比较少,2020年TOP10品牌合计销售额在27亿元左右。同样经历国采的冲击,经典用药氯吡格雷片降幅十分明显,赛诺菲降34.6%,国内药企信立泰、乐普药业的降幅也在30%以上。拜耳的利伐沙班片和阿斯利康的替格瑞洛片增幅明显,增长率均达两位数。
■消费行为特征剖析,慢病患者成为药店的引流人群
据米内网全新打造的“零售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洞察系统”数据显示,2021年1-5月样本药店的店均客流量合计为14418,从人物肖像来看,慢病购买者年龄分布偏老龄化;从购买习惯来看,规模较大的药店,慢病购买者的渗透率就越高。
林赟提到,慢病用药购买者属于中重度购买群体,约有23%的中重度慢病用药购买者贡献约75%的消费金额,抗血栓、降脂、心脑血管用药的购买者每次购买数量都超过了8个,而慢病用药购买者的非慢病用药关联购买较低。慢病患者更加依赖医保支付模式,在样本药店中,通过O2O和电商平台购买慢病用药的客流量仅有5.6%。
总的来看,慢病人群的特征是男女各占一半,且老龄段人数较多。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人群的渗透率也随之增多,客单价高且慢病会员的销售贡献度也高,因此慢病人群可作为引流人群,工商要思考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更好地进行会员服务是较为关键的问题。此外,慢病人群对医保支付的信赖度高,医保药店资质较为重要。
(信息来源:米内网)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8月4日快讯
防风:有商积极购货,市场行情坚挺上扬。目前亳州市场河北家种秧播货多要价在18元左右,籽播货价在20元左右;安徽产防风15元左右,市场货源较少。
薏苡仁:据说今年种植量减少,目前市场货源供应充足。有商家积极购进,行情上扬,现市场95米售价11元,98米售价13-14元,进口大薏米9.5元左右。
南沙参:南沙参产区正在产新,市场来货较少,行情持续上涨,现带皮统货价格在90-95元,好货130元左右。
地龙:由于产地货源组织不易,带动市场行情坚挺运行,目前市场地龙广西全开货售价265元/千克,统货215元上下;上海全开货240元上下,统货165元左右,市场走销一般。
蛇蜕:关注商家不多,产地来货少,市场货源近期走动一般,购销平稳,行情稳坚。目前市场蛇蜕售价在80元左右/千克。
射干:市场射干货源来货量不多,有商家持续咨询购货走销,货源批量成交,行情价格小幅调整。目前市场河北带毛统货要价41-42元/千克,去毛光统45-46元,统片售价50-55元,湖南统货要价40-42元/千克,统片售价在45元左右。
石斛:近期市场石斛货源不多,行情坚挺。目前市场贵州黄草石斛45-55元,四川金钗石斛750-800元,浙江耳环石斛330-350元,云南铁皮石斛统货售价700-800元,选货质量不一售价1000-1500元不等。
太子参:太子参市场淡季需求减少,小批量成交,新货补充行情稳定。目前市场太子参贵州小统货要价在70-75元/千克,中统售价75-80元不等,大统85-95元,精选货售价在115-160元不等。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8月4日快讯
升麻:升麻今年产量小,而北朝又无来货,致使价格继续稳步上行,现统货价升至70元,此品市场专营性较强,后市行情还要关注来货情况。
桃仁:桃仁价不高,今春一直有商关注,但因需求量不大,行情波动并不大。时下产新,产量不大,价格迅速上涨,现统货价升至46元左右,后市还要多留意。
酸枣仁:酸枣仁产新期临近,近期走动缓慢,价格显滑,现统货价270-285元,此品库存高度薄弱,后市还要等待产新情况进一步明朗。
南五味子:南五味库存不大,今年挂果情况一般,加之产区多与连翘重合,而连翘价高农民多采集连翘,同时多雨也影响采摘,新货产量下,产地价格上升,市场价格也随之上调,现市场价升至60元,后市关注货源上市情况。
柏子仁:柏子仁时下进入产新期,行情有所回调,现机选货价170-180元,只是此品库存高度薄弱,随着产新情况明朗,价格仍有波动可能。
板蓝根:板蓝根随着近期疫情影响,关注商增多,持货商多惜售,致使行情坚挺趋升,现统货价11.5-12元,后市还要多留意。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1/8/6 19:16:36      阅读1883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