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0 16:29:12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产业大势
 
新兴生物医药企业:全球医药市场创新引擎
新兴生物医药企业(EBP)是指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科研的生物技术企业。这类企业以极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满足某一治疗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为主要目标,为市场带来新的疗法、设备及诊断方法。
创新研发能力较强
从全球范围来看,EBP公司在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艾昆纬药物研发管线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EBP研发的产品在全部生物医药研发管线中的占比稳步增长,2018年占比已达80%。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2018年,在前期(药物发现到Ⅰ期临床研究阶段)研发管线中,EBP产品管线占比保持在80%~84%。与此同时,其在后期(Ⅱ期临床研究到申请注册阶段)研发管线的占比也持续快速增长。这从侧面反映出,EBP在保持新产品强创新力的同时,管线中后期孵化能力也越来越强。
EBP之所以在研发管线中具有优势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其专注于靶向肿瘤学、下一代生物疗法,以及对孤儿药等研发创新的敏锐嗅觉。2015年—2020年,达到Ⅱ期临床研究阶段的肿瘤治疗药物中,约2/3由EBP公司研发,EBP研发管线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4%。在以CAR-T细胞疗法、基因编辑和RNA疗法等为主的下一代生物疗法方面,2020年,EBP占据超80%的肿瘤治疗产品后期管线。此外,EBP对于前沿创新领域的专注,也使得其半数以上的新药产品获得了孤儿药认定。
产品商业化表现抢眼
EBP注重创新的特点,为其产品推出后获得高商业回报打下基础。以2018年美国医药市场为例,销量排名前100位的产品中有29个来自EBP,仅这29个产品就斩获了40%的销售额。全美销售额排名前5位的药品中有4个来自于EBP。EBP原创产品商业化回报率可观。
产品市场化的自主化程度逐渐提高,是EBP公司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在以前,很多EBP会在产品推广发布前将药品专利转让或者将许可权出售给更有市场推广经验的大型制药企业,而现阶段这一趋势正在逐渐改变。2020年美国FDA批准的新活性物质中,只有12%是由非EBP发布的EBP原研产品,40%的新活性物质产品由EBP公司自主研发及推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EBP有能力和意愿自主商业化其在研管线。
总的来说,近年来EBP正在拥有愈加成熟的产品后期研发能力及逐渐独立的产品商业化能力。可以预见,EBP作为给医药市场带来创新活力的重要引擎,将在未来医药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2021-2025)》主报告发布
日前,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称中国药促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共同组织撰写的《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2021-2025)》主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指出,基础研究是医药创新的源头,应从资金和研究体系上引导创新方向。当前,中国医药创新质、量齐飞,研发管线产品数量对全球贡献占比达13.9%,已跃升至全球第二研发梯队,但原始创新、基础研究能力有待加强。
根据报告,2020年中国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是2016年的9倍,逐步实现了境内外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然而,中国注册审批与全球尚存“时间差”,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比例仅9.4%,仍有提升空间。
报告分析指出,我国提高癌症、慢性病、传染病这三大类疾病的防治,将切实改善全民健康水平。确保创新药物更快地惠及更多患者、提高医疗效果,是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当务之急。
报告还提到,近年来,医保目录更新频次不断提高,医保对创新药报销的支持提高了创新药可及性。因此,为了提升保障水平,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当下政策重点。
同时,报告强调,临床价值是药物研发评价的核心,药物研发需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高临床价值的预防手段、治疗方法和技术突破,将切实降低我国总体疾病负担。
报告建议,为了更全面地实现同步研发,需要各个监管部门以及企业和研究者通力配合,在监管程序上与国际体系充分的接轨,强化临床研究能力和专业性。完善医保基金的高效使用,促进医保与商保的融合联动,最终助力人民健康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表示,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经过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与防控的洗礼,医药创新水平在控制疫情、恢复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RDPAC执行总裁康韦表示,当前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初步形成,原始创新的突破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未来,我们期待建立一个政府与市场经济共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中国加入全球早期临床布局和国际临床试验数据互认,最终能让患者尽早、尽快用上创新好药。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年上半年全球医药市场交易回顾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交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抑制了并购活动,也迫使医药公司重新思考其运营模式,重新评估长期战略,并加快筛选优质的产品组合。
2021年上半年的交易活动超过了疫情暴发前的水平,医药公司寻求在细胞/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的新技术,并集中投资在其核心业务领域潜在的首创药或同类最优的创新产品上。相比2020年上半年停滞不前的并购活动,2021年上半年的并购交易量和交易额都有大幅回升,并购交易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五倍,达到1276亿美元。医疗器械和CRO/CDMO行业在2021年上半年进行了大规模并购,而制药行业仅进行了一笔价值超过50亿美元的交易,即Jazz制药公司以72亿美元收购了GW制药公司。这是因为市场极其不稳定,制药公司更加谨慎,普遍采取观望态度;此外,生命科学公司持有大量资金也阻碍了并购。
相较2020年上半年,由于许可权交易仍然是制药公司获得外部创新的低风险优选策略,生命科学公司的许可权交易量有所上涨,超过了整体交易活动的增速,部分原因在于针对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交易量增加,以及竞争激烈的治疗领域的资产估值不断上升。2021年上半年,临床阶段抗癌产品交易的预付款位列前茅,且许可方通常能够在开发和商业化中起到作用。在交易量方面,肿瘤在2021年上半年再次成为首要交易领域,这是因为创新免疫肿瘤疗法和靶向癌症治疗的需求量很大。
补强收购成为优选,并购交易出现反弹
2021年上半年,生命科学领域的交易活动水平延续了2020年初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药企业务开发团队恢复了工作,且阻碍交易的因素也有所减少。近年来,生物制药研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创造了更多的交易机会。根据公开的IQVIA Pharma Deals数据库,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交易量(不包括独立研究资助协议)增加了5%。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签署的交易中,只有16%与新冠肺炎相关,这一比例低于2020年上半年的25%。
生物制药融资在某种程度上未受疫情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性影响,2020年大量资本流向了生命科学公司,生物制药融资异常强劲。这一趋势在2021年上半年仍有延续,风险投资公司对生物制药公司的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超过了2020年的投资总额。
2021年,生物科技公司的IPO激增趋势仍在延续,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集总量,都有望超过2020年,其中细胞和基因疗法领域表现尤为出色。不过,IPO数量有所下降,部分公司IPO后的表现也不如人意,有迹象表明,投资者对未经验证的早期技术的兴趣有所下降。此外,2021年上半年出现了一系列SPAC上市(特殊目的并购公司),这是私营公司上市的另一种方式。借助丰富的公共和私人资本,许多初创公司可以拒绝被并购。
2021年上半年,许多生命科学公司将并购(此处定义为已签署但不一定完成的合并、业务收购和撤资)重新纳入交易议程。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生命科学公司宣布的并购交易数量增加了43%,企业逐渐适应了疫情带来的运营挑战和不利的市场条件。然而,目标估值飙升和股价波动部分使得买卖双方难以就价格达成一致,一些潜在收购方打消了完成交易的念头。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很少有对处于研发或临床前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的高价收购。一个重大变化是,2021年上半年签署的所有并购交易总额从2020年上半年的194亿美元飙升至1277亿美元(数字可观但远未破纪录),增幅达557%。与此同时,并购交易的平均交易额从2020年上半年的2.59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上半年的10.21亿美元,增加了294%。交易额中值涨幅更大,从2020年上半年的4500万美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的1.98亿美元。这些交易额有所增长是由于人们对在优先领域收购资产或能力的交易兴趣增强。2021年上半年签署了14笔价值在10亿美元至50亿美元之间的交易,而2020年上半年仅签署了5笔此类交易。
2021年上半年潜在交易总额排名前10的并购交易总计价值913亿美元,相当于同期签署的所有并购交易总额的72%。相比之下,2020年上半年排名前10的并购交易总额仅为141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大型并购交易少之又少,只有三笔交易的价格超过100亿美元,均不在生物科技领域。一家由Blackstone、Carlyle和Hellman&Friedman组成的财团收购了Medline Industries的多数股权,这是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
Medline是一家医疗用品制造商和经销商,由于疫情的暴发,该公司业务蓬勃发展,在2020年收入达175亿美元;Medline将利用合作伙伴提供的资源,扩大产品供应,加速全球扩张,并投资其供应链。据报道,这笔交易的价值约为300亿美元(除债务外)。
2021年上半年,生物制药服务行业在某种程度上中断后出现了重大整合,部分原因是与疫情相关的临床试验格局的转变(转型为去中心化的远程智能临床试验和对参与者的远程监测),以及对生物疗法和疫苗的需求增加。4月,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以每股47.50美元的价格收购PPD,该交易价值174亿美元,外加约为35亿美元的净债务。今年年初,总部位于都柏林的ICON计划以12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竞争对手PRA Health Sciences,ICON将跃居CRO收入排行榜第二位。6月,Danaher进入新一代生物疗法CDMO市场,协议以约96亿美元的现金从EQT Private Equity收购Aldevron。Aldevron主要服务于生物制药客户,生产细胞、基因和其他生物疗法以及疫苗所需的质粒DNA、mRNA和重组蛋白。对生产COVID-19 mRNA疫苗所需主要成分质粒DNA的高需求是促成这笔交易的主要因素。
跻身并购榜首的三宗生物制药并购交易都是以获批或后期临床试验阶段资产为重点的补强收购。Jazz制药公司以72亿美元收购GW制药公司,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也是为了将其神经科学投资组合产品扩展到癫痫症市场。此次收购的关键推动因素是Epidiolex(cannabidiol),该药物获批用于1岁及以上患者,用于治疗与Lennox-Gastaut综合征、Dravet综合征和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的癫痫发作。
Horizon Therapeutics公司再次选择利用并购来扩大加强其罕见病药物的产品组合,并于3月以30.5亿美元收购了自身免疫疾病领域领军者Viela Bio,Viela Bio最初于2018年2月从阿斯利康的MediImmune子公司分拆出来。此次收购为Horizon提供了来自inebilizumab和三种中期候选药物的直接收入来源,inebilizumab在美国获批可用于治疗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成人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三种中期候选药物有望推动Horizon在风湿病和肾病等关键治疗领域实现长期增长。
为了加强老龄肿瘤投资组合,经过激烈的竞争,安进在2021年上半年以19亿美元现金收购了Five Prime Therapeutics。该交易的主要目标是Five Prime的三期候选药物bemarituzumab。该药物是一种首创的抗FGFR2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抗体,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最初以150万美元预付款从Galaxy Biotech获得许可。除罗氏、默克和赛诺菲签署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之外,此次收购是大型制药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宣布的唯一一笔规模适中的收购交易。
许可权交易支出增加
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生命科学领域的许可权活动水平增长了12%,超过了整体交易活动的增幅,因为在肿瘤、罕见病和细胞/基因治疗等领域对宝贵资产和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可权成为许多公司的战略重点(图3),新冠肺炎也继续为拥有新验证疫苗技术、生产平台和抗病毒项目的公司创造了许可权交易机会。2021年上半年签署的所有许可权交易的潜在交易总额为682亿美元,比2020年上半年高出6%,其中21%以上的交易具有披露交易价值。由于上市公司必须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披露材料付款,近年来美国生命科学领域IPO的激增促使交易财务更加透明化。
2021年上半年,所有许可权交易额均值为4.14亿美元,与2020年上半年同比降低13%,而忽略异常值的交易额中值增长了24%,达到1.75亿美元(表3)。2020年上半年,11宗许可权交易的潜在交易总额超过2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涉及研发或临床前阶段资产),而2021年上半年只有6宗此类交易。此外,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2021年上半年价值不到2亿美元的交易数量更多,这也可能是财务披露率提高所致。
由于区域和单一地区交易在许可权交易中所占比例更大,且没有前些年创纪录的许可费,许可权交易的现金预付款均值从2020年上半年的4610万美元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4070万美元,下降了12%,尽管许可权交易的现金预付款中值上升了3%,达到1025万美元。然而,在创新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资产的激烈竞争推动下,2021年上半年价值2亿美元或更多许可费的交易数量更多(2021年上半年为7宗,而2020年上半年为3宗)。总的来说,被许可方承诺在2021年上半年支付50亿美元的担保预付许可费,较去年同期增长14%。在达到特定的研发里程碑进展之前,许可权预付款越发成为资金雄厚的生物技术公司加强谈判地位,以及大型制药公司最大限度地减少预付款、推迟大笔支出以降低风险之间的一种权衡。
2021年上半年按预付款排名的前十大合作交易不包括结算交易和产品收购。2021年上半年最大的合作交易是两项临床阶段肿瘤交易,每笔交易预付款为6.5亿美元,其交易结构允许许可方能够参与开发和商业化阶段。诺华的PD-1抑制剂spartalizumab在BRAFV600黑色素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未能达到主要终点,五个月后,诺华通过与百济神州合作,于今年1月在管线中增加了另一种PD-1抑制剂。根据该协议的条款,两家公司将共同开发并在北美、日本、欧盟和其他六个欧洲国家上市tislelizumab,该协议的潜在价值为22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的第二大对外许可协议。百济神州此前曾与新基就tislelizumab达成合作,但随着BMS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围绕tislelizumab的合作终止。6月,BMS与Eisai达成全球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MORAb-202,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处于I/II期开发阶段,可治疗晚期实体瘤。6.5亿美元的预付款包括4.5亿美元现金,以及2亿美元用于Eisai研发费用的付款,该交易还可能带来高达24.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百济神州的tislelizumab并不是唯一一个在2021年上半年吸引高额交易的中国原研PD-1抑制剂。美国Coherus生物科学公司与君实合作开发,并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了toripalimab,这与其之前以生物类似物为业务核心不同,也奠定了其发展免疫肿瘤业务的基础。这笔价值高达11.6亿美元的交易还将两种PD-1抑制剂组合授予Coherus。很显然,尽管PD-1市场竞争激烈,但是Coherus仍看好2018年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经治的黑色素瘤的toripalimab。2021年上半年十大合作交易中有两项涉及靶向TIGIT(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的抗体,TIGIT是一个免疫检查点,近期吸引了大量大型医药公司投资。
5月,BMS预付2亿美元,以获取Agenus的Fc增强型双特异性抗体AGEN1777,该抗体靶向TIGIT和另一个未披露的靶点。在临床前研究中,AGEN1777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显示出良好的前景,表明该药物可以解决抗PD-1治疗的耐药性。GSK斥巨资加入TIGIT赛道,向iTeos Therapeutics预付6.25亿美元,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其产品EOS-448,这是一种处于I期开发阶段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抗-TIGIT抗体。GSK还与现有合作伙伴Vir生物科技公司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预付了3.45亿美元现金和股权投资以推进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新疗法。
除肿瘤外,2021年上半年达成协议的最高许可费是安进向长期合作伙伴Kyowa Kirin支付4亿美元,以获得KHK4083在除日本外全球所有市场的许可权。KHK4083是一种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抗-OX40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正被研发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也有治疗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如果获批,Kyowa Kirin将与安进在美国共同推广KHK4083,并有权选择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包括欧洲和亚洲)共同推广候选药物。顶级合作交易列表上的大多数交易集中在临床阶段资产上,唯一的例外是Biond Biologics与赛诺菲就BND-22达成全球许可协议,BND-22是一种靶向ILT2(Ig样转录因子2)受体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交易签署时已向美国FDA提交IND申请。赛诺菲为了有机会在ILT2领域类药物中取得领先地位,预付资金1.25亿美元。
按开发阶段划分的对治疗许可权交易的分析,如果交易涉及多个资产或有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治疗多个适应症的资产,则选择最高研发阶段进行分析。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治疗性产品的许可权活动增加了15%,这与生命科学领域许可权交易在此期间的总体上升趋势一致。2021年上半年,发现阶段的许可权交易量下降了8%,但临床前阶段的许可权交易上升了17%。基于期权的交易(未包含在本分析中)在平台发现交易中仍然很受欢迎。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临床阶段资产的许可权活动水平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III期许可权协议数量增长67%,部分原因是默克向几家印度制药公司授予了molnupiravir的许可权。2021年上半年,III期在研产品的全球交易很少,这表明有吸引力且未经投资的III期产品仍然短缺。2021年上半年签署的III期许可权协议中,约有30%是与中国市场的交易,其余大部分是与其他地区和单一地区的交易。已获批和商业化阶段资产的许可权交易数量也有所增加,许多此类交易涉及到单一区域或地区许可权。
2021年上半年最大的一笔单一资产II期许可权交易是武田向Ovid Therapeutics预付1.96亿美元以获取soticlestat的全球许可权。soticlestat是一种胆固醇24-羟化酶(CH24H)抑制剂,在Dravet综合征或Lennox-Gastaut综合征儿童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的主要终点。有趣的是,武田开发了soticlestat,2017年将其授权给了Ovid,此时soticlestat已经完成了I期开发。然而,Ovid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soticlestat的注册试验,因此又与武田达成了新协议。在II期开发阶段,大型制药公司签订的协议大多是将非优先资产的许可权卖出,罗氏、赛诺菲和礼来都签署了此类交易。
合作研发活动不及2020年同期水平
2021年上半年的合作研发交易水平(此处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合作方参与的发现或临床前阶段交易)无法与2020年上半年的历史水平相提并论,当时生命科学企业秉持合作精神,以惊人的速度加快新冠肺炎诊断技术、疫苗和干预的研发进程。因此,合作研发联盟的数量尽管仍远远领先于疫情前的水平(图5),但2021年上半年较2020年上半年环比下降了17%。合作对生命科学领域仍然至关重要,新冠肺炎暴发极大地刺激了创新,特别是疫苗研究和对RNA技术平台的兴趣。尽管疫情期间封闭管理导致研发推迟,对联盟活动的水平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但许多合作驱动因素仍然存在,尤其是制药公司需要持续保持创新周期,以驱动增长,维持收入。
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合作研发交易额均值和中值也大幅下降。合作研发交易额均值下降38%,达到7.23亿美元,交易额中值从8.14亿美元降至5.225亿美元,下降了36%。合作研发交易的预付款也有所下降,医药公司为了规避风险,越来越热衷于使用结构化交易,其中大部分款项都被推迟到取得研发进展后支付。
随着外部资产在医药公司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新一代生物疗法相关的专业研发和生产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技术在推动研发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合作研发联盟对医药行业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2021年上半年的合作研发交易总额较2020年上半年下降了32%,达到318亿美元,这预示着交易广度有缩小的趋势。然而,研发联盟活动的承诺金在2020年上半年达到了历史新高。
就潜在交易总额而言,2021年上半年最大的合作研发交易是Anima生物科技公司与武田的战略合作。此次战略合作的目的是发现和开发针对遗传性神经疾病的mRNA翻译调节剂,其交易总额为24亿美元,包括约1.2亿美元的预付款以及临床前研究里程碑付款。这项研究合作最初包括靶向HTT治疗早期亨廷顿病,该计划包括用小分子选择性抑制突变蛋白,以及武田指定的另外两个神经科学靶点。Anima与武田联盟是2021年上半年签署的10大合作研发交易之一,潜在交易总额超过60亿美元。武田的其他新合作伙伴包括KSQ治疗公司、Ensma和BridGene生物科技公司。
在免疫肿瘤领域,嵌合抗原受体(CAR)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吸引了大量大型制药公司的兴趣,这是两笔合作研发交易的焦点,每笔交易价值超过15亿美元。CAR-NK细胞疗法有可能克服患者接受自体CAR-T细胞疗法时出现的问题,但成本、生产和安全问题导致该疗法一直未被采纳。为了在现有疗法的基础上创新其细胞疗法,吉利德的Kite Pharma于6月与Shoreline Biosciences达成合作,开发多种癌症靶点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该合作最初以CAR-NK靶点为重点,交易额为23亿美元。Shoreline公司该月成果颇丰,还以4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与百济神州达成交易,合作开发基于NK的细胞疗法。
1月初,默沙东与Artiva Biotherapeutics合作开发靶向实体瘤相关抗原的CAR-NK细胞疗法,该交易总额可能超过18亿美元。通过这项交易,默沙东获得了Artiva现成的同种异体NK细胞制造平台,该平台利用针对关键特征选择的健康供体脐带血以生产同种异体NK细胞。通过细胞工程,NK细胞可以表达CARs,还可以与治疗性抗体结合,以进一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活性和特异性。
肿瘤再次彰显交易领先地位
2020年疫情时期,传染病治疗交易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增;2021年上半年,肿瘤重回生命科学领域交易的领先地位(图6),交易量增长24%。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纳入分析的所有治疗领域(除传染病治疗外)交易活动一改去年的下降趋势,都呈增长态势。然而,传染病治疗交易活动的水平仍然是疫情前的两倍多,随着疫苗的推广以及治愈新冠肺炎的需求持续存在,与新冠肺炎相关的交易活动仍然活跃。尽管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交易活动起点相对较低,但增幅最大。在2021年上半年签署的不同适应症的交易中,约35%治疗肿瘤,约25%治疗传染病,肿瘤治疗领域竞争激烈,对创新肿瘤产品和技术的需求仍然很高。
2021年上半年,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分泌/代谢疾病和循环系统领域签署的协议数量分别位于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在肿瘤领域,一些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选择采用风险较低的期权交易结构(与许可权交易相比,期权交易的预付款较低)并购未经验证的技术平台,这样能够分散投资不同的治疗方法。2021年2月,BMS向Molecular Templates支付7000万美元,获得了针对特定肿瘤靶点的新一代工程化毒性体的全球独家许可,进行产品开发和商业化。通过交易,BMS有机会获得全新的靶向疗法,该疗法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作用。
Boehringer Ingelheim斥资10.66亿美元获得了Enara Bio的Dark Antigen发现平台的许可权,即可以利用该平台靶向免疫治疗肺癌和胃肠道癌领域中最多三种类型的肿瘤。Dark Antigens代表了新一类癌症相关抗原,其来源于基因组暗物质,即通常不表达为蛋白质的人类基因组成分。Dark Antigen编码序列通常不在健康细胞中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中会被激活和表达,它们与特定的癌症类型相关,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患者中共有。
尽管这一治疗领域的开发成功几率相对较低,但由于生物制药公司持续投资早期创新,特别是与基因疗法等新模式相关的创新。2020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交易量增加了50%。武田和Anima Biotech的合作是2021年上半年签署的最大交易总额的CNS合作协议,而CNS候选药物也是多宗并购交易的驱动因素。6月,uniQure同意支付2.97亿美元收购Corlieve Therapeutics及其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前阶段基因治疗项目。渤健继续推进基因治疗,与Capsigen合作设计腺相关病毒(AAV)衣壳,为各种CNS和神经肌肉疾病靶点提供基因治疗。渤健向Capsigen支付了15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高达12.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获得了Capsigen的转录依赖性定向进化(TRADE)平台的许可权,该平台可以筛选和识别具有增强的传染性和转导水平的衣壳,且对相关靶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该联盟旨在解决与常用AAV载体相关的局限性,帮助渤健改进其基因治疗递送技术,是对其2021年上半年与ViGeneron、CEVEC Pharmaceuticals和Ginkgo Bioworks交易的补充。
(信息来源:艾昆纬)
 
240家生物医药企业公布Q3成绩单!创新药、原料药赛道增速垫底
2021年Q3,医药行业输了!
Wind数据显示,9月30日A股医药市值占比8.89%,环比下降1.48%。投资人对医药配置情绪明显悲观,非医药主动型基金医药仓位持续低配,创造了2018年后新低。
整体业绩上Q3增速有所放缓,截至发稿日,有240家医药上市公司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医药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50%和20.32%,较去年同期22.32%和33.93%的增速均有放缓。
根据国盛证券对17个细分领域(剔除次新股)的追踪,2021年Q3,收入上制药装备、疫苗、CRO、儿科、CDMO五个细分领域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ICL、创新器械增长超过20%;专科连锁成为唯一负增长的领域。将时间拉至2021年前三季度,有10个细分赛道实现了超20%的增长,原料药和创新药赛道增速垫底,分别为8.78%和11.92%。
今年前三季度,这17个赛道到底表现如何?谁是赛道上的好公司?谁又在拖后腿?E药经理人参考该划分,对其中重点的六大领域进行了分析:
创新药:增速下降,四季度仍承压
第三季度创新药收入增速显著下降,仅为4.24%,上半年平均收入增速为16.64%。
A股创新药赛道以转型的传统药企为主,带量采购品种仍是药企阶段性的压力。如恒瑞的业绩受到6个第三批集采品种影响较大,接下来第五批集采品种涉及收入体量高达45亿元左右,将从第四季度起全国执行,影响可想而知。
但国产创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头部药企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如恒瑞2021年H1创新药占比提升到了39.15%,去年同期为32.02%。
整个行业来看,部分Biotech已建立起庞大的销售团队,成为一支“空中力量”。如信达商业化团队已接近3000人,商业化产品5款,核心产品信迪利单抗Q3销售额约8亿元。
药企间的合作显著增多,通过战略合作获益的企业也不少。如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22.38%,增长动力中就包括从BioNTech引进的mRNA疫苗,该产品港澳台收入超过15亿元;以及持有的BioNTech的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接下来四季度传统药企需要关注第五批集采的执行,Biotech需要关注新药医保谈判是否获批。
医疗器械:潮水褪去现真金
第三季度创新与特色器械子领域收入增长仍保持强劲,同比增速为22.15%。
迈瑞医疗在去年防疫产品放量的高基数下仍实现了超过20%增长,国内外常规业务快速恢复并持续完成了高端客户突破。
这一赛道主要受益于国产替代。中国市场国产替代率低,医疗器械大部分高端子领域国产化率低,如医学影像领域的CT/MRI/超声等均在10%左右,窥镜约5%,骨科10-20%。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三甲以上医院主要采购进口品牌,国产产品主战场在基层市场。
但医疗器械行业并不太平,集采政策频出。8月安徽医保局发布关于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集采,9月南京医保局与迈瑞医疗进行的“整体性价格谈判”……控费的“组合拳”下,真正有实力的优质企业将脱颖而出。
新冠疫苗引领行业新增长
第三季度疫苗子赛道增速再进一步提升,Q3收入增速达到92.18%,前三季度为88%。
2021年新冠疫苗贡献较为明显,智飞、康泰、康希诺的新冠疫苗贡献拉动了整个板块保持高速增长。
智飞生物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8.29亿元,同比增长97.55%;归母净利润84.04亿元,同比增长239.05%。营收增长主要系销售自主产品增加所致。
康希诺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86亿元,同比增长54286.51%;归母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扭亏,业绩略低于预期。其新冠疫苗Q3放量同比Q2有所下降,或系业绩略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康泰生物2021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77亿元,同比增长67.37%;归母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139.13%。值得注意的是,康泰生物在Q3实现了显著增长,营收为13.2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40.74%,业绩增长主要系新冠疫苗纳入紧急使用,使得销售放量。
2021年是mRNA疫苗元年,具有高保护率的mRNA新冠疫苗一举走红成为全球明星产品的同时,也向传统疫苗技术发出了挑战。有部分投资人认为传统四价流感疫苗或许会被mRNA疫苗完全替代。中信证券认为,目前mRNA疫苗巨头Moderna针对四价流感的疫苗还是在临床试验1/2期,预计到2023年才会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以及出结果,目前还完全谈不上颠覆传统四价流感疫苗行业。
药店:短期承压,长期收益
药店行业2021年Q3实现收入增速16.27%。
一方面受疫情反复、部分地区感冒药下架等阶段性影响,另一方面疫情后重新获客及促销导致药店销售及整体费用率上升,第三季度药店同比、环比增速表现平稳甚至有所放缓。
以大参林为例,2021Q3虽然收入增速环比提升,但利润端明显承压,大参林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3.21亿元和1.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和下降36.59%。国盛证券指出,大参林Q3的业绩受广东地区疫情延续影响、新开店增多及线上投入阶段性拖累。
虽然短期内行业业绩承压,但从中长期来看,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的趋势不变,药店龙头有望保持高速的增长。
自2017年开始,零加成、两票制、带量采购以及药店分级分类管理等政策环境的变动,导致单体药店及小型连锁药店的生存环境恶化,提升了药店行业集中度。
近期商务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行业要培养5-10家零售额超500亿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药店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信证券认为,即使是悲观情况下医药电商与药店在3-5年内也不会有直面的竞争,处方外流长趋势的不可逆,加之国家鼓励民生普惠的顶层医疗政策改革方向,药店无疑成为线下渠道最核心的支撑,有助于药店龙头连锁长期受益。
中药:谋求转型
2021前三季度中信中药生产指数板块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761.24亿元,同比增长9.17%,净利润总额为268.46亿元,同比增长42.65%。
总体来说,疫情后中药板块业绩修复明显,中药注射剂政策变化仍需观察。
以片仔癀为例的品牌中药短期库存承压,但长期增长逻辑仍在。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1.12亿元,同比增速为20.5%,净利润率高达33.7%。
同时一些中药企业正在谋求转型,开始布局大分子新药。如桂林三金收购宝船生物,云南白药3.5亿元基石投资中国抗体,昆药集团投资维立志博,九芝堂10亿元投资科信美德。此外,亚宝药业、步长制药、天士力、康缘药业等也都积极布局大分子新药研发。
最近的例子是,珍宝岛计划投资17亿元建设杭州生物药项目,从事抗肿瘤ADC新药研发,同时设立其他子公司及其他产业。此前6月,珍宝岛与其大股东龙鹏投资共同收购特瑞思,该公司旗下研发管线包括3项ADC药物,包括CD20ADC、贝伐珠单抗类似药、曲妥珠单抗类似药。
CXO:高增长还能走多远?
第三季度CDMO赛道再加速,Q3收入增速超过30%,前三季度为28.74%,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其中凯莱英、九洲药业、皓元医药前三季度收入增速超过了40%,药石科技、博腾股份这一增速超过20%,普洛药业增速约10%。CDMO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国内创新药研发持续的投入。国内鼓励创新政策频出,掀起研发热潮,而MAH政策的出台,让CDMO企业更多分享到创新药浪潮红利。其中,生物药CDMO是未来趋势,包括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等公司都在布局此方向。
而从全球产业走向看,CDMO业务正在从发达市场向中印这两个新兴市场转移,综合技术能力和成本两方面考虑,中国相比印度更具有承接优势。
如果说CDMO业务增速明显,CRO的业务增速更明显且持续。
CRO行业第三季度增速相比上半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超过35%高增速。2021前三季度收入平均增速达41.84%,持续明显高于医药行业。
其中部分细分赛道龙头则实现了更快个体增速,板块整体持续高景气。药明康德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9.8%,实现营业收入165.2亿元。泰格医药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95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47.58%。
作为协助制药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CRO是药企项目推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方。以服务为产品的CRO,无需承担药品上市失败风险,收益稳定,这也使得CRO先于药企实现业绩爆发。
在医药创新浪潮持续翻腾、研发外包渗透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下,CRO行业市场增速仍然可观。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
 
 
 
 


行业动态
 
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举办
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10月20日在成都高新区开幕,近30位院士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发展。
本届大会以“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参会院士专家为历届之最,吸引了近30位院士、300余位权威专家、1000余名专家学者来蓉,还吸引了近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
开幕式上,四位院士从不同角度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带来《大科学计划与中国使命》主题报告,以蛋白质组学的实践为例,展示了大科学计划是集合工程方式与计划手段、汇聚科技资源力量、求解重大科学命题的最新研究范式,是科学研究由传统“手工小作坊”向现代大规模“工场”演进的一次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带来《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主题报告,分享了脑科学基本原理在类脑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创新应用,对类脑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带来《基于药代-药效研究的细胞治疗产品的成药性探索》主题报告,分享了细胞治疗产品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理论与成果,提出了当前成药性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加快细胞治疗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带来《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主题报告,从机理到临床应用各方面阐释了中医药的理念,分享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科技生物技术产业未来一定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我们在发达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物技术解决的健康、人口、农业、资源等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解决好了一定能支撑产业发展。“当我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健康就成为老百姓的第一需求,所以生物技术在我国大有可为。”
开幕式上,《202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正式发布,现场公布2020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排行榜分为单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榜单,其中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与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一方阵。
本届大会持续三天,设置1场开幕式、17场分会和3场闭门会,围绕政策、技术和产业、基地平台和人才、资本、科技成果转化等5大主要版块,通过学术报告、专题研讨、重磅发布、成果展示等活动,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全面展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成就,共同谋划“十四五”生物技术发展路径,探索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新格局。
本届大会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成都高新区承办。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珍宝岛:拟17亿元投建杭州生物药项目,从事抗肿瘤ADC药物研发
11月1日,珍宝岛发布公告称,拟在杭州钱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公司杭州生物药项目,从事抗肿瘤ADC药物的研发,同时设立其他子公司及其他产业。项目拟总投资约1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约1亿元,6年内研发投入约16亿元。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阿斯利康2.7亿美元出售两款COPD药物
11月1日,阿斯利康宣布,已同意以2.7亿美元将Eklira(阿地溴铵)和Duaklir(阿地溴铵/福莫特罗)的全球权利转让给Covis Pharma。这两种药物均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
根据协议,Covis Pharma将在交易完成后向阿斯利康支付2.7亿美元,同时承担药物的后续开发成本。该交易预计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
Eklira是一种长效毒蕈碱拮抗剂(LAMA),2012年先后在欧盟、美国获批上市。而Duaklir是一种组合疗法,包含LAMA和长效β2-激动剂(LABA),2014年在欧盟率先上市,2019年在美国获批上市。
这两款药物都是用于COPD患者维持治疗的吸入性呼吸系统药物,最初由Almirall开发。2014年7月,阿斯利康以8.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lmirall公司呼吸系统产品线,其中就包括本次交易的两款药品。2020年,Eklira和Duaklir的销售收入是1.43亿美元。
此前2018年11月,Covis Pharma收购了阿斯利康3款呼吸系统药物Alvesco(环索奈德吸入型气雾剂)、Omnaris(环索奈德鼻喷雾剂)和Zetonna(环索奈德鼻用气雾剂)的权利,交易金额超3.5亿美元。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资本竞合
 
微创医疗拟以3.72亿元交易对价收购阿格斯医疗,布局新领域
10月29日,微创医疗发布自愿性公告指出,以3.72亿元交易对价收购阿格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38.33%股权,此次增资完成后,微创医疗将拥有阿格斯51%股权,获得阿格斯的控制权。
借此,微创医疗在泛血管领域再下一城。近年来,微创医疗频繁出手,并购各类医疗公司以丰富产品线。据测算,其产品线几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所有赛道。而此次的并购对微创医疗有什么意义?对其业务布局,又有哪些影响?
收购,完善泛血管产品线
对于此次收购,微创除了要支付的3.72亿元之外,公告明确指出,倘若阿格斯能够完成相应的研发进程和生产提升的里程碑,那么阿格斯现有股东可在2022年12月31日至2024年6月30日间要求微创医疗以2.68亿元进一步收购阿格斯31.55%的权益。
两次交易,微创或将在阿格斯身上付出超6亿元。
对于收购的意义,公告指出,微创医疗此次出售可以进一步完善其在泛血管领域的一体化精准诊疗解决方案。是微创医疗在冠心病治疗全解医疗方案领域的重要布局,同时也将促进阿格斯的OCT系统及其免冲洗一次性成像导管的市场拓展。
在未来,微创医疗将全权负责阿格斯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
对于此次收购,微创医疗总裁蒋磊则表示,以OCT等腔内影像学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和人工智能为基本特征的PCI精准治疗理念已成为发展趋势。
微创医疗在去年与西门子达成共同开发国产DSA系统合作协议,此次投资控股阿格斯,也是加强微创医疗在血管介入成像领域产品的又一布局。使得微创在泛血管领域的一体化精准诊疗方案更加完备。
官方资料显示,阿格斯医疗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设计、开发及销售血管内光学干涉诊断层成像系统(OCT)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Argus NOPURGETM进入了国家绿色通道,今年三月其获得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注册证。目前,其正在申请欧盟的CE认证。
行业资深研究员程兆辉对赛柏蓝器械分析指出:从微创医疗近些年产品上市的规模可以看出,触角已经遍布多个领域,对于机器人、医美、辅助生殖、康复等也都有了尝试,战略性上,欲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整体链条已经非常清晰。
OCT市场渗透率极低,未来市场庞大
据介绍,OCT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具有高分辨率,无创伤、无辐射、高速、可穿透等优点。
公开资料显示,OCT和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等腔内影像学技术被公认为是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更精准化的重要手段。目前,OCT是分辨率最高的腔内成像技术,可为医生提供精准诊疗支持。
从细分领域来看,OCT眼科占据市场体量达六成左右。而在心血管检测领域,OCT主要被应用到PCI手术中,需要用到OCT导管和OCT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有相关研报指出,中国心血管介入行业正在高速增长,预计2019年至2024年间,将以每年13.8%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80.9亿元。
换句话说,未来OCT心血管领域的增长空间巨大。
从市场占比来看,腔内OCT技术目前已经在美国、欧盟、日本等高端医疗市场被广泛认同,在日本,PCI手术的整体腔内影像使用率为60%-70%,其中OCT占20-30%。
而在国内,我国虽然PCI手术量全球排名第一,但据统计,2019年国内开展的100万台PCI手术中,OCT导管使用量仅为8000根左右,OCT的渗透率仅为约1%,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的市场的增长空间也与患者的接受程度有关,也是预判产业走势的重要维度。程兆辉对赛柏蓝器械表示:从2010年前后,我国市场对新型手术技术的接受程度出现了质的飞跃,这与我国整体经济状况有正相关。患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能更快速的了解到新型手术的针对性和反馈评价,这减少了企业推广的阻力。另外新型手术的住院和治疗的时间普遍会缩短,患者支付的住院费用也会降低,医保对相关器械耗材的报销比例也逐步扩大,也是市场具有增长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分析指出,在患者、企业、医保等多重维度的影响下,OCT导管和OCT设备需求会继续扩大。
频繁出手,微创版图还会怎么画?
近年来,微创医疗的资本化动作一直不断。仅以今年为例,3月末,微创投资等机构向微创视神注资人民币3.85亿元,拥有其70%股权,进一步加大眼科布局。
另外,其还完成对以色列神经血管内治疗仪器械公司Rapid Medical战略投资;7月份亿3亿元人民币增资CRM;9月份以1.11亿人民币收购科瑞药业45%股权,该举动被认为是微创医疗介入上游原料赛道,加速药物洗脱支架出海。
10月,微创宣布以最高不超过1.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23亿元)总价收购德国公司Hemovent,获得ECMO。此后其又以6.5亿元收购上海浦东新区物业。
同月,其宣布开工建设28万平方米“超级工厂(MegaFactory)”及全球医学体验中心。
频繁布局创新赛道,成为微创扩张的重要手段。其旗下多家子公司被顺利拆分上市,目前微创机器人即将上市,其认购倍数达到81.57倍,颇受资本市场认可。业内也戏称微创医疗为“生产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
对此,程兆辉对赛柏蓝器械指出,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并购的主要逻辑是想通过业务扩张,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更强的市场品牌度和更广泛的营销网络。在研发实力上的加持几乎是「短平快」,并购后可以获得专利注册经验,也可一次性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将使技术、人才、管理等多方面快速的提升。
从整体行业来看,并购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企业需要在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评估风险上进行明晰的划分,就能够减少损失。
“在并购的后期,是企业最关键的一步,怎样制定生产计划是最考验管理者的,尤其是技术融合的风险,对于整体有关键性的影响,如果后期出现大的故障,会使企业的业务推进出现比较大的阻碍”,程兆辉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创发展历程中,因布局广泛,微创一直需要资本市场的输血,据媒体统计,自2017年至今年年初,微创累计融资24次,融资金额超136亿元。而微创,又将如何讲好快速扩张,持续创新的故事?对此,我们将保持关注。
(信息来源:赛柏蓝)
 
市场风云
 
辉瑞新冠疫苗Comirnaty,前三季度收入243亿美元
11月2日,辉瑞公布2021Q3财报,单季收入24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前3季度收入576.53亿美元,同比增长91%。辉瑞由此将全年收入预期上调至810-820亿美元。
辉瑞mRNA新冠疫苗Comirnaty(BNT162b2)在2021Q3单季收入129.77亿美元,前3季度销售收入242.77亿美元,预计全年收入从335亿美元上调至360亿美元。
Comirnaty销售收入在第3季度快速放量得益于接种人群的放大,首先是8月13日第3剂加强针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其次是Comirnaty在8月24日获得FDA正式批准,成为首个获得监管部门正式批准的mRNA新冠疫苗。此外,FDA在9月23日又批准Comirnaty加强针扩大使用人群,用于65岁以上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9月20日,辉瑞和BioNTech还公布了Comirnaty在5-11岁儿童的II/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强大的中和抗体反应。Comirnat针对5-11岁儿童已经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
辉瑞预计2022年Comirnaty的产能将扩大到40亿剂,全年收入预计290亿美元。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新药上市
 
全球上市
 
8万一针!第一三共溶瘤病毒产品正式上市
11月1日,第一三共发布公告,其溶瘤病毒疗法Delytact(teserpaturev/G47Δ)正式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
Delytact是基因工程溶瘤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今年6月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的条件性限时批准,是全球第四款获批的溶瘤病毒产品,也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溶瘤病毒产品,研究人员在第二代HSV-1的G207基因组中引入额外的缺失突变,加强其在肿瘤细胞中选择复制以及抗肿瘤效果,同时保持了高安全性。
今年8月,Delytact以每剂14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的价格获得定价批准。
不过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对Delytact的批准是有条件的,因此在接下来的七年内第一三共必须在产生结果的后续试验中验证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Delytact将仅在参与临床试验计划的医院上市,第一三共表示将尽快建立稳定的药品供应体系。
目前全球共有4款溶瘤病毒产品上市,分别为Rigvir、安柯瑞、Imlygic以及Delytact。Rigvir是由Latima研发的经遗传修饰的ECHO-7肠道病毒,于2004年在拉脱维亚获批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目前已在波兰和亚美尼亚等多个国家获批。2019年11月,贵州生诺医药与Latima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获得Rigvir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权益。安柯瑞是由上海三维生物公司研发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于2005年在国内获批,用于对常规放疗或放疗加化疗治疗无效,并以5-FU、顺铂化疗方案进行姑息治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Imlygic是由安进开发的经基因修饰的HSV-1,于2015年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也是首款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溶瘤病毒疗法,Imlygic的定价为6.5万美元。
除了已经上市的几款溶瘤病毒产品外,全球还有众多溶瘤病毒产品处于研发中。国外,BMS、强生、艾伯维、强生、武田、默沙东等多家大型医药企业都已通过收购或合作的方式进入这一领域。国内,生诺医药、天士力、阿诺医药等多家公司均引进了不同种类的溶瘤病毒产品,而三维生物、天达康基因、达博生物、康弘生物、亦诺微医药、滨会生物、中生复诺健生物、乐普生物等也在布局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疗法。
其中,滨会生物的OH2注射液单药已经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而与PD-1/L1的联合使用,则是国内首家获批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中生复诺健生物的VG161与2020年9月在中国获批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VG161同时携带IL12、IL15/15RA(IL15和IL15受体α亚基)和PD-L1阻断肽(PDL1B)的基因,是全球首个携带四个免疫因子溶瘤病毒产品;今年8月,亦诺微的疱疹溶瘤病毒静脉给药产品MVR-T3011 IV(静脉注射)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同时,其针对恶性脑胶质瘤的自主研发产品MVR-C5252也已获得美国FDA许可进行临床试验;今年10月,北京合生基因的SynOV1.1腺病毒注射液在国内获批注册性临床试验,适应症为单药瘤内注射治疗经标准治疗无效的晚期实体瘤。
(信息来源:医谷)
 
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组合疗法治疗宫颈癌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伴或不伴贝伐珠单抗的化疗用于一线治疗证实为肿瘤表达PD-L1的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这是首个被批准用于这些患者一线治疗的抗PD-1组合疗法。
此次帕博利珠单抗的批准是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该试验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与紫杉醇+顺铂或紫杉醇+卡铂伴贝伐珠单抗或不伴贝伐珠单抗的化疗对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疗效。试验中,617名未接受化疗的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帕博利珠单抗的使用一直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直到24个月。
用于支持帕博利珠单抗获批的疗效结果指标为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其他的结果指标还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的中位OS未达到,安慰剂组的中位OS为16.3个月;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中位PFS为10.4个月,安慰剂组的中位PFS为8.2个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ORR分别为68%和50%,中位DOR分别为18.0和10.4个月。
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周围神经病变、脱发、贫血、疲劳/乏力、恶心、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高血压、血小板减少、便秘、关节痛、呕吐、尿路感染、皮疹、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和食欲下降。
推荐的帕博利珠单抗剂量为每3周200mg或每6周400mg,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直到24个月。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诺华第三代TKI药物Scemblix获得FDA批准
近日,诺华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Scemblix(asciminib)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2种不同适应症:(1)加速批准Scemblix,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至少2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CML慢性期(Ph+CML-CP)成人患者;(2)完全批准Scemblix,用于治疗携带T315I突变的Ph+CML-CP成人患者。
根据诺华发布的公告,Scemblix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通过与BCR-ABL1蛋白肉豆蔻酰口袋(STAMP)结合而起作用的CML疗法,代表了对现有TKI疗法产生耐药性和/或不耐受的患者的一项重大进展。
这项新的批准,为诺华重磅CML弹药库增加了第三种靶向疗法。目前,该公司正在为第二代TKI药物Tasigna(达希纳,通用名:尼洛替尼)在2023年面临专利悬崖做准备。
据诺华称,尽管使用金标准Gleevec和Tasigna进行治疗,但约15%的CML患者会进展到第三线治疗,而在三线治疗中约有75%的患者接受现有疗法治疗失败。在上周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诺华肿瘤学首席Susanne Schaffert博士表示,Scemblix仅在第三线治疗中就有巨大的潜力。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甘莱制药ASC43F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美获批临床
11月1日,歌礼制药旗下全资子公司甘莱制药宣布,其在研管线ASC43F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并启动全球开发计划。ASC43F是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同类第一、针对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β)和法尼醇X受体(FXR)双靶点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DC)。
ASC43F是一种每日服用一次、由ASC41和ASC42组成的固定剂量单片复方制剂。ASC41是一款处于全球临床开发阶段的口服肝脏靶向性THRβ激动剂前体药物,此前在中美进行的I期临床研究显示,ASC4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超重和肥胖受试者(具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特征的人群)中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ASC42是一款处于全球临床开发阶段的新型高效选择性非甾类FXR激动剂,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人体有效剂量15mg、每日一次、为期14天的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瘙痒症状,FXR靶向激活的生物标志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在给药第14天(每日一次、每次15mg)时的增幅高达1,780%,FXR靶向激活的生物标志物7α-羟基-4-胆甾烯-3-酮(C4)在给药第14天(每日一次、每次15mg)时的降幅高达91%。
(信息来源:美通社)
 
 
 


科技研发
 
WHO宣布启动疫苗团结试验,评估下一代新冠疫苗
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正式启动新冠疫苗团结试验(Solidarity Trial Vaccines, STV)。
这是一项国际范围内的随机临床试验计划,旨在选择最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新冠候选疫苗,评估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标是能够针对病毒变异株提供更好的保护,并实现更长的保护期等。参加试验的候选疫苗,由全球顶尖科学家和产业专家共同组成的疫苗优先级咨询小组(Vaccine Prioritization Advisory Group)独立作出评选。
迄今为止,独立的疫苗优先级咨询小组已经审查了大约20种候选新冠疫苗的临床数据等科学证据。根据工作组的建议,目前有两种候选疫苗列入团结试验,分别是一款脱氧核糖核酸(DNA)疫苗和一款重组蛋白疫苗。如果咨询小组审查并接受其他证据和文件,预计还将有其他候选疫苗加入团结试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全球新冠疫苗名单,已经入选新冠疫苗团结试验的两款疫苗分别为Inovio制药和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联合开发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疫苗pGX9501/INO-4800,以及Medigen制药和Dynavax联合开发的重组蛋白疫苗MVC-COV1901。
新冠疫苗团结试验在菲律宾、哥伦比亚和马里三个国家的四十多个临床基地启动,并已经得到这些国家监管机构和伦理委员会的正式批准和卫生部门的支持。团结试验的国家研究小组汇集了临床试验的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PI),已经开始招募志愿者参加临床试验。
新冠疫苗团结试验旨在加速评估全球目前的多个最有潜力的新冠候选疫苗,发现出有效性更高的下一代新冠疫苗,建立能够保护全世界人民的新冠疫苗组合。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研究三大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一直受到业界和患者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当aducanumab获得了出人意料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批准之后。
医药界普遍认为,基于淀粉样蛋白假说的疗法只有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所以需要更快、更简单的诊断策略,才能使患者能够在病程的早期阶段获得潜在的改善疾病的治疗。近期探索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三个主要进展包括:血液生物标志物分析、多基因风险评分,和非侵入性技术。
血液生物标志物分析
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失智症的分子方法传统上侧重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分析。这种清澈的液体,其中99%是水,围绕并充满大脑和脊髓。虽然它的主要功能是缓冲大脑免受冲击,但它的还有一个作用是运输大脑中的代谢物,这就意味着分析脑脊液可以提供一个了解大脑化学物质平衡的窗口。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员指出,β淀粉样蛋白水平被认为在疾病如何通过大脑传播中起关键作用,通过比较在脑脊液中两种形式的β淀粉样蛋白水平,可以预测大脑本身的淀粉样蛋白负荷水平。具体来说,42个氨基酸长(Aβ42)与40个氨基酸长(Aβ40)的形式相比,β淀粉样蛋白(Aβ42)减少了。这是由于Aβ42在疾病在整个大脑中传播时倾向于形成不溶性斑块。
虽然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测试极小的平均在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只有150毫升体积的脑脊液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然而,过去几年的研究工作表明,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分析,是可以通过来自我们大脑外围的信号准确检测大脑的内部状态。新的单分子级别的检测可以针对神经变性相关分子,例如神经丝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2020年,研究者们发布了用于确定Aβ42/Aβ40比率的新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数据,紧接着研究者们又发表了用于测量另一种关键性的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tau水平的完善分析。这项研究最令人兴奋的方面是,可以结合两种测量以对患者进行分类。在血浆中高度的tau可以作为医生的指标,表明患者可能有资格接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治疗,因为tau蛋白被认为在病程早期开始上升;而tau结果为阴性,而神经丝轻链结果为阳性,则可能提示医生诊断为非阿尔茨海默氏的失智症。由于tau和神经丝轻链的变化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几十年就发生,因此血液生物标志物可能会帮助患者在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时候获得诊断,并得到治疗。
多基因风险评分
众所周知,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学研究非常复杂。99%的阿尔茨海默病都找不到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基因。不同的遗传变异,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只会有少量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发现其他风险因素的努力依赖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根据其中数百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风险之间的联系评估特定疾病。对于“多变化,小影响”规则迄今为止已确定的一个例外是APOE基因的APOE-ε4等位基因,该基因编码载脂蛋白E。
面对这种复杂的基因图谱,使用基因组测序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尚未常用于临床。但是,如果出现一组更明确的遗传风险因素,患者就可以在症状出现前几十年进行分类治疗,这对病人的临床益处是非常大的。今年这里领域有了重大的突破,研究者们发布了一个新的计算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的方法。多基因风险评分是一个广义的术语,用于描述将不同风险基因的组合整合为一个数字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标准化是很困难的。研究人员在应给予不同风险的权重上存在很大的分歧,比如APOE-ε4的风险如何衡量,甚至阿尔茨海默病是否应被视为多基因(许多小的遗传风险叠加)或寡基因(引起风险的基因突变数量有限)疾病都还是争论的焦点。
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Belgian university KU Leuven)和来自失智症研究所(Dementia Research Institutes)的研究人员比较了各种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的准确性,并有如下几个关键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应该被建模为一种多基因疾病;
年龄是计算多基因风险评分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老年人不太可能有APOE-ε4等位基因,因为这种基因与因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的早逝和寿命缩短密切相关;
该团队还确定了一种特定的多基因风险评分方法。
非侵入性技术
虽然脑脊液和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为高通量筛查带来了可能,这些检测如果可以通过无创测量的方法将会极大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确诊,比如通过唾液或脸颊拭子分析。虽然对这些体液进行采样是目前被认可的检测手段,也有科学研究将口腔微生物与阿尔茨海默病联系起来。这些研究的依据是,微生物例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可能会进入大脑加剧神经炎症或甚至直接损伤神经元。
与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分析相比,专注于非侵入性分析的研究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虽然这项研究的目标,比如像Aβ42和tau这样的蛋白质,是明确的,但研究的样本量太小。迄今为止进行的最大的研究是使用酶联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基于70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测量其唾液样本中Aβ42水平的免疫吸附试验。这项研究发现,患者唾液中的Aβ42 水平有少量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但是这项研究现在已经有十年历史,并且针对这些传统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被证明得到的数据不具备一致性。
非侵入性方法可能会使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非常易于使用,但目前并没有有说服力的证明该方法可靠性的研究发表出来。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康诺亚生物靶向MASP-2创新抗体CM338获批临床
11月1日,康诺亚生物宣布,本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MASP-2创新性单克隆抗体药物CM338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试验许可。据新闻稿介绍,CM338是康诺亚生物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也是全球第二、中国第一获得许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同靶点药物。
CM338靶向的是一种新型促炎蛋白靶点MASP-2。MASP-2蛋白是激活补体系统的凝集素途径(lectin pathway)的效应酶。补体系统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免疫系统对抗外来感染的反应非常重要,但是补体系统功能失常也是导致众多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凝集素途径的激活是通过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识别多种病原体相关靶分子后与MASP-2结合,激活补体级联反应,其中MASP-2是关键限速酶。重要的是,抑制MASP-2似乎不会干扰抗体依赖的经典补体激活途径,后者是感染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关键组成部分。
临床前研究表明,CM338作用机制清楚,体内及体外药效明显,同时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及体外抑制活性,最高逾30倍。此外,CM338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抗体药物表现,毒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安全性特征良好,支持开展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相关的疾病治疗。
根据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公示,此次CM338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IgA肾病。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大约有10%需要肾透析的患者是IgA肾病患者。IgA肾病虽然是一种慢性肾炎,但是大约40%的患者在确诊20~30年内会发展成有致命风险的肾衰竭。
研究表明,IgA肾病患者中90%具有C3与IgA共定位,且经常检测到C3和C4等补体沉积,与肾组织病理损伤和局部炎症密切相关。目前,IgA肾病治疗方法较为单一,临床亟需新型治疗方案满足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其中,补体相关靶点阻断剂在治疗IgA肾病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新一代抗流感药物!征祥医药RNA聚合酶抑制剂启动临床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南京征祥医药有限公司在中国启动了一项ZX-7101A片剂的1期临床研究。ZX-7101A是一款针对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广谱抗流感药效。本次启动的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菁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
征祥医药官网信息显示,ZX-7101A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口服抗流感药物。作为新一代的RNA聚合酶抑制剂,ZX-7101A可高效抑制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中帽状-依赖型核酸内切酶(CEN),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高致死禽流感病毒等均具有非常好的活性。
根据征祥医药早前发布的新闻稿,ZX-7101A的药代及药理学性质可以满足单次给药,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此外,临床前研究显示:ZX-7101A拥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疗效;而且,ZX-7101A还具有优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响,提高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运作管理
 
带金模式终将“自然死亡”!合规营销两大驱动新模式
带金模式的营销方式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及其代理人寻找并联络具有药品选择权或推荐权的医生、药师、店员等,给予违规的金钱刺激,且金钱数量与其所促销药品的数量直接相关。以此方式作为药品销量核心驱动力的模式即为带金模式。带金模式可通过公式作简要的表达:带金销售=(销售价格-成本价格)×处方数量×院方驱动力(方向及大小)。
众所周知,带金模式曾经主导中国药品市场尤其是医院处方药市场多年,目前正走向穷途末路。
由于各种政策的打压及条件的制约,MAH无金可带、处方药品无量可查、院方无愿去用,带金销售模式终将“自然死亡”。新医改的顶层设计,是这种传统营销模式的系统性、毁灭性的精准打击,与既往一阵风的运动式反商业贿赂有本质上的不同。
三大变化“釜底抽薪”
01药企无金可带
首先是药品生产成本或存上升风险。无论企业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总有降无可降之时。而且,随着基础成本(水、电、人工)的上升、环境监测的趋严、原材料的涨价等,刚性生产成本总体上不降反升。
不过,对于大部分药品而言,生产成本上升并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销售价格持续下降。
国家层面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最重要和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如果说“4+7”试点时,药企还在观望,那么,由于现在该政策已经上升为“国策”,药企已经没有退路了。降价既是当下的主旋律,也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主旋律。随着竞争的加剧,药品价格的“水分”迟早挤干。
此外,其他采购模式如GPO、福建招标等,同样都是以降药价为核心目标。事实上,即使是独家品种,医保局也采用价格谈判的方式,以大幅降低价格。
随着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越来越接近,将使药企从根本上丧失大量的中间费用,从而导致带金模式自然死亡。
02操作难上加难
即使某些药品还有可观的价差,但从操作层面看也是越来越难。
①医药代表与医生接触愈发困难
医药代表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已经在全国正式执行,医院对医药代表的管理趋严是事实和趋势。比较典型的是医院对医药代表“三定一有”的要求,使得二者合规的有效沟通机会大幅减少。
②统方困难直至消失
药品统方是带金销售操作的关键之一。相关文件对此已明令禁止。即使由黑客非法获取,也有不菲的成本,且属违法。
③现金提取困难,成本高昂
财政部穿透式监管,税务系统自动化实时监管系统,让中间费用的提取日益困难,直到无法运转。
03院方机制逆转
医院及医生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的变化,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这种机制的逆转已经开始启动,对于带金模式的冲击也将是釜底抽薪式的。
一是药品零加成。DRG改革下,医院和医生的利益来源将彻底改变,从而彻底逆转按项目付费模式下的多用药、用贵药的传统。在新的规则体系下,无明显治疗价值的药品能不用就不用;能用廉价药品替代高价药品的绝不含糊。否则,病人的病虽然治好了,但医院和医生却亏钱了。
二是对于不合理用药,管理部门对医生的处罚更为严厉。对于带金模式的定性即商业贿赂,更是犯罪行为。
显而易见,带金模式的几个关键要素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走向终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合规营销的未来演变
关于带金模式的未来演变:一是考虑带金模式的可借鉴之处,二是考虑如何建立起合规地兼顾或维持与MAH和关键人员(如医生、药师、药店店员等)之间的关系。
MAH和关键人员的关系是不可切断的,因为代表着药品的处方来源。单纯就营销而言,关键人员的作用将长期存在。
因此,传统的带金模式必须转型。一是将违规部分全部取消,是真正的取消而不是改头换面;二是建立起新的合规的营销机制。为此,本文提出两种营销驱动新模式。
01药品研究驱动
该驱动模式适用于医生及药师,以创新药品及有临床研究价值的药品为对象更佳。
创新药必然需要一个被使用者(如医生、药师)了解的过程,且最新的《药品管理法》也有相关要求。《药品管理法》(2019版)第七十二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计划,主动开展药品上市后研究,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确证,加强对已上市药品的持续管理。”第七十三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上市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定期开展上市后评价。必要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开展上市后评价。”
由法律条文可以看出,药品上市后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必需”。这种“必需”将完全改变MAH的思路。
药企的传统思路是: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获得药品注册许可,药品上市之后,以高定价、高回扣占领市场,回收利润,完成一个药品项目的商业循环。
而MAH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可以在药品上市后以“药品上市后临床研究”为抓手,既满足法律的基本要求,又能积累临床循证证据,还能通过合规的研究费用维系与研究者(通常为医师或药师)的关系,可谓一举三得。
02培训奖励驱动
该驱动模式适用于药店店员及促销人员。
变化一是将既往不合规的药品促销提成(回扣)改为合规的推广奖励,这比较容易做到。变化二是必须在药品推广知识及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行,这一点对相当多企业而言是有难度的。培训和奖励必须二者兼备,驱动效果才会好。
结语<<<
总之,传统的带金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及未来的药品营销,必须进行合规而有效的转型。
药品营销的合规转型,依然要抓住关键群体,即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医生、药师及药店店员。这也是药品营销与一般消费品营销的重大差异。患者虽然是药品的最终使用者,但所用药品的选择权(决策权)是不完整的,医生、药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决策。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市场分析
 
医疗器械行业掀起并购潮:心血管、耳鼻喉领域较热
并购是近几年医疗器械行业的高频词。今年以来,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宣布新交易的速度惊人。根据安永数据,仅今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就产生了33笔并购交易,这一数字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医疗器械并购浪潮中,我国企业活跃度很高。
在过去,由于体量不足和管理能力有限等原因,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海外收购上并不活跃。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激烈,集采政策让企业成熟业务面临增长压力,加上医疗器械领域产品迭代速度加快,种种因素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并购可以快速打破企业天花板,抢占高潜力细分市场,成为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快车道。
并购是扩张也是为生存
在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历程中,并购是基本路径之一。从产品特性上看,医疗器械行业具有碎片化和离散制造属性,不仅各个细分领域之间差异较大,而且产品技术更迭速度也较快,新技术对于旧技术的影响往往具有颠覆性。从市场角度来看,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天花板明显,若无法进一步扩大自身市场份额,激烈的外部竞争将迅速拉低市场份额。
今年,国内外医疗器械企业加速并购的原因有所不同。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并购原因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现金流充足。从全球医疗器械巨头企业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报看,全球TOP10医疗器械企业营收都实现了增长,除与疫情防控紧密相关的诊断业务高速增长外,高值耗材业务也强势反弹,行业发展逐渐回归正常轨道。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并购由冷转热的原因与海外不同。此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并购整合并非常态。有观点认为,过去并购不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远高于国际成熟市场的增长速度,仅依靠内生成长也能保持较快发展。而且由于商业习惯、资产价格和资本市场环境等原因,国内优质资产的并购相对困难,大量项目谋求独立上市,已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整合更是难上加难。此外,资本市场对并购式发展的认可度不高。
虽然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但集采政策让高值医用耗材企业面临压力。目前受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政策影响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是心血管耗材。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最早落地的品种是冠脉支架,以冠脉支架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普遍承压。在此之下,医疗器械企业不得不开辟新的战场。在众多的并购中,心血管介入高值医用耗材类企业颇为活跃,出手频繁。
介入无植入解决方案获国内企业青睐
今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并购交易事件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首先,心血管领域并购活跃。心血管高值耗材企业开始全方位拓展产业链,扩充产品线,企业并购重点目标在于抢占本赛道市场份额,在并购标的的选择上力求与现有渠道协同。以蓝帆医疗为例,该企业于今年投资了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设备)企业南京沃福曼。OCT成像可以精准指导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蓝帆医疗以往在心血管领域的产品主要集中于治疗环节,投资沃福曼后,将沃福曼的新型诊断技术嫁接在已有的心血管领域销售平台上,以扩大其业务版图。
其次,在标的偏好上,在国内企业频频出手的心血管赛道中,介入无植入解决方案成为“宠儿”。介入无植入解决方案的商业潜力已经得到市场的验证,乐普医疗2021年上半年报显示,其介入无植入产品组合(包括可降解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等)营收3.64亿元,同比增长1951.55%,成为乐普医疗的增长新支柱。介入无植入之所以能成为医疗器械企业青睐的新赛道,在于该疗法不在患者体内植入永久金属植入物的同时,还能恢复血管的供血功能。介入无植入领域的代表产品包括冲击波球囊、药物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减容装置等。从今年国内的并购趋势来看,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冲击波球囊。
美国Shockwave Medical是全球率先推出冲击波球囊的公司。其治疗冠脉血管钙化的C2导管在一系列的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较大的临床价值,并于今年2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今年3月,Shockwave的冲击波球囊被健适医疗收入囊中——健适医疗和与Shockwave达成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一家由健适医疗控股的合资公司,将血管内冲击波技术引进中国。在成立合资公司的基础上,健适医疗将在中国建立生产线,用于转化和生产Shockwave的产品。优势医疗器械赛道从来不乏竞争者,冲击波球囊赛道的玩家已不止Shockwave,FastWave Medical也加入了竞争,并且在今年8月获远大医药战略投资。目前,国内也有企业进军冲击波球囊领域,预计未来这一产品在国内市场将面临激烈竞争。
最后,随着传统业务天花板突显,有医疗器械企业开始尝试跨赛道并购,以突破行业天花板。一方面,国内成熟的高值医用耗材企业试水消费医疗产品领域;另一方面,国内高值医用耗材领域也开始迎来更多元的参与者。如乐普医疗正整体布局齿科行业,今年以超2亿元收购博思美,进军隐形正畸赛道。此外,还通过并购进入数字化与专业3D扫描(口内扫描)等领域,并自主研发种植牙。心脏瓣膜龙头企业启明医疗切入了高血压介入治疗领域,与以色列高科技公司Healium Medical Ltd.成立合资公司Renaly Ltd.,以引进Healium的新一代去肾交感神经术(RDN)相关医疗器械,并在全球范围内对RDN产品进行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目前,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你追我赶的海外并购和合作中,医疗器械“授权引进(Licensein)+自主研发”是非常活跃的商业模式,这也对国内医疗器械创新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先发优势非常重要。在国内企业频繁引入海外产品的市场大环境下,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加剧。License-in模式成为常态后,留给国内企业Me-too模式创新的时间将会变短,对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创新差异化水平是很大的考验。这就要求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不能停留在模仿阶段,具备前瞻性思维和战略眼光才是获得良性发展的关键。可以预见,随着竞争的加剧,部分企业会在竞争中掉队,未来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将频繁发生。
海外巨头纷纷看好耳鼻喉市场
无论是在出手企业还是出手方向上,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并购趋势总体上受到集采政策影响较大。与之相比,海外巨头企业的并购受我国政策影响较小,主要从对产品和市场的判断出发。
海外医疗器械企业的并购方向反映了巨头对于市场变化的感知。从收购趋势来看,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巨头与巨头之间的并购并不多,大企业大多通过收购来巩固其细分领域市场地位,完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占领新兴的高增长细分市场。通过动脉网统计分析,耳鼻喉医疗器械市场最受海外巨头青睐。耳鼻喉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声带息肉、耳鸣、打鼾等,是常见疾病,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细分赛道多,产品包括耳内镜、鼻咽喉内窥镜、助听器及消融、激光设备等,部分市场还未被充分开发。
患者监护领域也同样受到海外巨头关注。如飞利浦收购了Capsule Technologies,Capsule是一家面向医院和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集成和数据技术提供商。波士顿科学收购了Preventice,Preventice是一家心脏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企业,产品包括一款可穿戴远程心脏监测器。
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打破天花板,是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并购不仅是扩张也是为生存,激烈的外部竞争可能会使市场份额迅速下滑,并购可以带来快速突破。但并非所有的并购都能成功,医疗器械领域也不乏失败案例。随着并购时代的来临,夯实内生成长能力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基础。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需求端扩张?政策端发力——眼科赛道发展潜力十足
近年来,我国人群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等眼科疾病患病率上升,患者基数庞大,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旺盛。
“需求+政策”驱动发展
眼科医疗器械与眼科制药、眼科服务等同属于眼科医疗行业,指诊断、预防、治疗眼部疾病或矫正视力的设备、器具、材料等,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眼外科和视力保健。其中,眼外科涉及各类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青光眼手术、屈光手术等所需的耗材和设备等;视力保健产品主要以角膜接触镜及护理用液为主。
眼科医疗器械兼备“刚需+消费”属性,其中,“看得见”是患者的治疗需求,“看得清,看得舒服”则是患者的改善性需求。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眼科疾病患者基数较大,且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电子产品普及、不合理性用眼等诱因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群体扩大,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带来青光眼、白内障等患病人数快速增加,我国眼科市场整体规模增长空间很大。由于70%的眼科疾病治疗依赖手术完成,对医疗器械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一定程度上促使在眼科医疗领域中,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速领先于眼科服务及眼科制药。
Frost & Sullivan报告显示,我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从2014年的11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45%,预计2021年将达376亿元。随着眼科疾病患者人数逐步增加、眼科疾病诊疗相关政策持续落地,以及眼科术式不断创新发展,眼科医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眼科医疗器械市场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从政策端来看,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眼健康事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多次制定防盲和眼健康事业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眼健康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服务体系。同时,在不同时期以白内障、儿童青少年近视、沙眼、低视力等眼病防治为切入点,提升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2016年,国家卫生部门发布实施《“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推动眼科等植(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发展,加速新材料技术应用,加强前沿产品创新和产业化。2020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编制已提上日程。
国内外企业争相入局
纵观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瑞士、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在技术引进、政策扶持、资本推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医疗器械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优质眼科医疗器械企业不断涌现。
在高端眼科设备方面,国产产品市场话语权得到提升。大型眼科高端技术设备成本高、生命周期长、品牌依赖性较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眼科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以国外产品为主,医疗机构、专科医院等对进口高端设备已形成使用习惯。由于产品技术壁垒较高,超声乳化仪、飞秒/全飞秒激光治疗仪等产品市场基本由国外眼科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主导。近年来,部分国内企业在眼科高端设备领域发力成效显著,国产产品竞争优势扩大。
在中高端耗材方面,国内企业迎来新的突破点,部分国内企业在角膜接触镜和人工晶体等中高端产品方面实力快速增长。近年来,屈光不正患病率和白内障手术率不断提高,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需求量高速增长。国内主要眼科中高端耗材企业有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蕾明视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发展前景乐观。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未来,国产眼科医疗器械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9年以来,多个省(区、市)陆续开展人工晶体集采试点,最高平均降幅超50%,博士伦、眼力健、卡尔蔡司、视力康等国际巨头企业在中标之列,中标者中也不乏本土企业,如爱博诺德、蕾明视康等。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逐步走向常态化,创新能力强、成本控制体系完善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此外,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发展,一些初创公司利用新技术在眼科医疗器械领域进行布局,受到了资本青睐。期待未来国内企业能够抓住技术的“东风”,助力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总体来看,需求端扩张、政策端发力奠定了眼科医疗器械赛道快速发展的基础。未来,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成长型企业将显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国内眼科医疗器械行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一、二季度药监统计报告数据分析
国家药监局分别于6月28日、9月16日发布《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汇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领域行政受理、审批、监管等情况。本文梳理报告数据,对其中的产业分布和监管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药品产业分布及监管情况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有效期内药品生产许可证7234个(含中药饮片、医用气体等)。持证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四川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北省、河南省、吉林省和湖北省。其中,广东省、江苏省均超过500个。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9.89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3万家、零售连锁总部6619家、零售连锁门店32.96万家、单体药店24.94万家。持证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四川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湖南省、浙江省。其中,广东省超过5万家。
2021年上半年,省级及省级以下监管机构共检查药品生产企业8048家次,发现违法生产企业74家次、违规生产企业987家次,完成整改1272家次。其中,第一季度发现违法生产企业17家次、第二季度57家次,环比增长235.29%;第一季度发现违规生产企业304家次、第二季度683家次,环比增长124.67%;第一季度完成整改477家次、第二季度795家次,环比增长66.67%。
2021年上半年,省级及省级以下监管机构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98.88万家次。其中,检查药品批发企业1.34万家次,发现违反药品经营相关管理规定企业2620家次,完成整改2244家次;检查药品零售企业97.54万家次,发现违反药品经营相关管理规定企业3.60万家次,完成整改3.69万家次。
医疗器械产业分布及监管情况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75万家,其中,可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的企业1.60万家、可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1.36万家、可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212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北省、江西省、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和河南省。其中,拥有超过100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省份有7个。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实有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99.20万家,其中,仅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65.88万家,仅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8.20万家,同时经营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25.13万家。提供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服务的企业375家,较2020年底增加2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上海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1年上半年,省级及省级以下监管机构共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万家次。全面检查高风险企业5288家次,其中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337家次,占比63%;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81家次,占比7%;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70家次,占比30%。
2021年上半年,省级及省级以下监管机构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75.40万家次,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或单位2.12万家次,其中第一季度检查9098家次、第二季度检查1.21万家次,环比增长33%。完成整改2.39万家次,其中第一季度1.02万家次、第二季度1.36万家次,环比增长33%。
化妆品产业分布及监管情况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共有化妆品生产企业5657家。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山东省、甘肃省、河南省、湖北省和天津市。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拥有3093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占比超过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总数的50%。此外,全国共有牙膏生产企业157家,广东省以60家位列第一。
2021年上半年,省级及省级以下监管机构共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4444家次,其中第一季度1740家次、第二季度2704家次,环比增长55.40%。抽检化妆品6283批次,其中第一季度817批次、第二季度5466批次,环比增长569.03%。飞行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504家次,其中第一季度120家次、第二季度384家次,环比增长220.00%。责令暂停生产56家次,其中第一季度22家次、第二季度34家次,环比增长54.54%。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吸入制剂百亿元市场格局正在改变
吸入制剂是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首选用药,因其药械一体的结构构筑了极高的技术壁垒,目前我国吸入制剂市场主要被进口产品占据,国产品种市场份额较小。但随着2020年12月《经口吸入制剂仿制药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的(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的发布,吸入制剂行业或将迎来爆发期和国产替代加速时代。
吸入制剂技术壁垒极高
吸入制剂是指通过特定的装置,将药物以雾状形式传输至呼吸道或肺部,以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吸入制剂具有给药方便、起效快以及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势,被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为哮喘及COPD的优选治疗方法。根据装置的区别,吸入制剂一般分为定量吸入气雾剂(MDI)、吸入粉雾剂(DPI)和雾化吸入溶液(NEB)(以下分别简称为气雾剂、粉雾剂、雾化溶液),而吸入制剂药械一体的结构构筑了极高的生产技术壁垒:
在研发阶段,药物在肺部的沉积率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肺部沉积率又受到药物粒子的性质(粒径、粒径分布、药物分散状态)、载体、设备、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对药械的联动性、装置的性能、结构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要求很高。在产业化阶段,由于吸入制剂给药量在微克级别,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难以放大生产。同时,在临床使用阶段,吸入制剂对患者的操作要求也较高,而由于每次给药剂量小(微克级别),真正进入肺部的药物剂量更小,若患者操作可控性差,容易对药效造成较大的影响。
产业规模增速明显
全球市场三分天下?根据公开资料,2013年—2019年,全球吸入制剂市场规模维持5.4%的增速,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增至480亿美元。其中,美国为使用吸入药物治疗最多的国家,占全球用药比例达56%;中国排名第二,6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0%;其次为巴西和印度,增速分别达到15%和14%。
从治疗领域来看,2019年哮喘和COPD用药占比93%、吸入麻醉剂占比3%、咳嗽药物占比2%、全身用抗菌药物占比1%。从剂型来看,吸入制剂三大剂型占比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粉雾剂占比45.7%、气雾剂占比32.2%、雾化溶液占比22.1%。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葛兰素史克(GSK)、阿斯利康(AZ)以及勃林格殷格翰(BI)三分天下,市占率之和接近70%,其中GSK占比长期维持在40%左右。
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发病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哮喘和COPD,在我国患者基数庞大。2019年《柳叶刀》杂志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哮喘患者总数达到4570万,成人COPD患者总数近1亿,而吸入制剂作为哮喘和COPD的首选治疗药物,临床用药需求量很大。
近几年来,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终端吸入制剂用药市场逐年扩容,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2018年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2019年接近240亿元。未来我国哮喘/COPD诊疗率和控制率提升,国内吸入制剂市场空间广阔(详见图)。
从治疗领域来看,目前国内获批的吸入制剂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仅少数产品用于麻醉(吸入用七氟烷)或抗病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领域。从剂型来看,国内以雾化溶液为主,2019年市场占比达73.4%,而粉雾剂市场占比为24.7%,气雾剂市场占比则极小。从竞争格局来看,国内市场基本被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三大龙头所垄断,市占率之和超过90%。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吸入制剂销售额超10亿元的品牌共有4个,恒瑞医药的吸入用七氟烷是唯一上榜的国产品牌,其余均为进口品牌。
国产品种加速布局
用药结构向全球看齐,复方制剂和粉雾剂将崛起?我国与全球的吸入制剂用药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全球市场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复方制剂为主,而目前国内吸入制剂用药仍以ICS单方制剂为主。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吸入制剂新药也以复方产品为主。国内复方制剂相对上市较晚,但凭借其临床优势和进口产品充分的市场教育,未来复方吸入制剂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
从剂型来看,全球市场上气雾剂和粉雾剂合计占比近80%,国内仍以雾化溶液为主,市场占比超过73%。但相比于气雾剂和雾化溶液,粉雾剂具有使用方便、没有含氟气体的抛射剂、给药吸收率高、原料存储稳定性高等优势,未来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同时国内粉雾剂市场目前基本被国外药企垄断,未来国产品种发展空间巨大。此外,吸入制剂品种也将从单一的哮喘/COPD治疗药物向抗生素(妥布霉素吸入溶液)、镇痛药(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甚至是生物制品方向发展。
临床政策明朗及集采常态化,将推动国产品种发展加速?《指导原则》提出在仿制药开发时进行的药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为吸入制剂的仿制研发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清晰的审评审批标准,在顶层政策监管方面助力国产企业加速仿制药研发,吸入制剂行业将迎来爆发期。
此外,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首次纳入吸入制剂,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吸入制剂品种扩至3个,其中包括重磅品种布地奈德吸入剂。未来吸入制剂集采常态化,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品种发展进程。
重点企业加速布局?目前,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吸入制剂市场,其中健康元、正大天晴、恒瑞医药和长风药业位于第一梯队,研发管线丰富,覆盖多种剂型,且逐渐由“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转型。
健康元——健康元着力构建呼吸给药技术平台和创新研发技术平台,围绕呼吸等其他领域布局,已成为吸入制剂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2019年4月,健康元的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呼吸系统吸入制剂,开启了国内吸入制剂市场的新格局。目前,该公司已有4个吸入制剂产品上市,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中选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名单。
正大天晴——呼吸系统药物是正大天晴继抗感染药和抗肿瘤药外又一大发力领域,目前该公司已上市3款治疗哮喘和COPD的吸入制剂。其中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中选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名单。正大天晴在研管线丰富,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和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吸入用氯醋甲胆碱均为国内首家仿制申报。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治疗COPD和哮喘的1类新药吸入用TQC3721混悬液,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恒瑞医药——恒瑞医药是国内大型制药龙头企业,目前有2款麻醉用吸入制剂上市,分别为吸入用地氟烷和吸入用七氟烷,其中吸入用地氟烷产品为国内首个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吸入制剂,也是继吸入用七氟烷后恒瑞医药获美国批准上市的第二款吸入制剂。近年来,恒瑞医药也积极布局呼吸领域市场,在研产品包括治疗哮喘和COPD的药物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吸入制剂应用领域,研发管线中还包括2款2类改良型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和盐酸(R)-氯胺酮鼻喷雾剂,前者用于术前镇静,后者可治疗抑郁症。
长风药业——长风药业生产呼吸系统全系列产品,涉及哮喘、COPD、过敏性鼻炎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2021年,长风药业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获批上市,并在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中选。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吸入制剂品种,2020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此外,长风药业还有5个在研的吸入制剂,包括全球重磅品种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上涨9.77%!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销售额6174亿元
2021年上半年随着国内的疫情逐步缓和,中国的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市场需求继续回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医药产业中,在政策的驱动下,医药健康产业处于深刻的变革中:一方面,国家对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视、鼓励创新、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增强等因素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给药品生产企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加速,行业不确定因素仍较高;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开展,越来越多药品纳入集采,药品价格下降明显,仿制药业务进一步承压;按病种付费模式持续推进,合理用药监测与考核体系日趋完善,公立医疗机构对药品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以上各种因素为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的共同作用下,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的销售额实现恢复性增长,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9.77%,销售额为6174亿元。
国谈品种以价换市场,国采品种价、额双重打击,监控用药品种持续下跌
医药行业是高监管行业,受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
2021年上半年是第一批4+7集采、第一批4+7扩围集采、第二批、第三批以及第四批全国集采品种的执行期,前三批四轮集采执行期通用名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的销售额占总体药品销售额的比例由2019年上半年的12.67%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6.64%,其销售额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下降了32.01%,一方面是因为中选品种中标价大幅下降,导致其销售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另一方面是非中选品种实行阶梯降价,同时面临中选品种的市场挤压导致销售量大幅下滑,从而使得销售金额大幅下降。
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内的品种持续下滑,2021年上半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比2020年上半年下滑了38.94%,其销售额占比也由2019年上半年的3.95%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0.85%,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该类产品大多数临床价值相对不高,未来将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医保谈判品种大多为近年新上市且临床价值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的创新药或独家品种,医保谈判后药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使得药品的可及性大幅提高,市场需求旺盛,2021年上半年该类药品的销售额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29.31%,销售额的占比也由2019年上半年的5.73%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9.29%,该类药品以价换市场的通道得以打开。
生物药大涨21.83%,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化学药和中成药恢复性增长,但市场地位下滑
从药品的大类分布来看,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7.6%、19.6%和12.8%;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化学药和中成药的市场份额呈下降的趋势,生物药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化学药:2021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减小,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的市场正逐步恢复,但同时伴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执行、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逐步常态化、国家谈判品种降价、医保控费趋严等因素的影响,化学药的销售额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上升7.53%。销售额占比仍呈下滑的趋势,下降至67.6%。
中成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传承创新的总基调不变,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中医药的发展。但近年来中成药的市场不振,2021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少,中成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也逐渐恢复,其销售额同比上升10.54%,但仍未恢复至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销售额占比仍呈下降趋势,下降至19.6%。2021年上半年,中成药品种暂未纳入国家集采范畴,但在2021年下半年,部分中成药品种纳入省级联盟集采,并落地执行,这将会给中成药在公立医疗机构的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
生物药:近年来,国家把生物药作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持续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随着技术创新、企业的重视以及居民保健意识增强等因素的驱动,中国生物药市场快速扩容,2021年上半年生物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超过790亿元,同比增长21.83%,销售额占比也不断上升,达12.8%,其增长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生物药中有37个为国家谈判目录内的品种,这些品种实现了以价换量,销售额大幅增长;二是近年来生物制品中新上市的创新药相对较多,尤其是抗肿瘤抗体类药物;三是生物药为市场需求较大,药品使用量相对较多的药品类别,新冠疫情影响减少后,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病人大幅增加,使得市场需求得以释放。2021年上半年四批执行的集采品种中暂未涉及生物药,但随着2021年下半年第六批胰岛素专项集采的到来,生物药国家集采大势已定,必将会对生物药的市场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
城市公立医院销售额迅速恢复,同比增长12.57%
中国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公立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大幅增加,2021年1-4月公立医院的诊疗人数与2020年1-4月相比增加46.8%,其中三级医院增长幅度最大,达63.6%;诊疗人数的增加使得公立医院药品的销售额也恢复性增长。城市公立医院是患者就医的主要渠道,其用药类别主要以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症、大病以及急症的治疗性药物为主。刚性的用药需求使得城市公立医院2021年上半年的药品销售额迅速恢复,同比上升幅度较大,与2020年上半年上升了12.57%;县级公立医院的销售额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也增长了5.65%。
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慢性疾病管理中心,慢性病用药在该渠道中占主导地位,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企业的药品销售渠道下沉等因素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用药市场增长,2021年上半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药品的销售额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上升4.93%;乡镇卫生院的用药以常见病、多发病用药为主,新冠疫情发生后,人民更加注重健康与卫生,使得常见的、多发病的患病人数减少,2021年1-4月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的诊疗人次与2020年1-4月相比仅增长了8.5%,因此乡镇卫生院的药品销售额在2021年上半年增长不明显,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增速仅为3.46%。
仿制药微利时代全面到来,创新药迎来发展黄金期
仿制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2021年上半年公立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的增加使得仿制药的销售额增长,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增长10.17%,其销售额约为3375亿元。由于仿制药受到医药控费、控制药占比、国家集采等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使得仿制药销售额在整个药品销售额的占比由2020年的68.22%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68.0%,巨头瓜分的仿制药市场的微利时代全面到来。
原研药品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消化(糖尿病)、呼吸、神经系统等治疗领域,其产品均属于市场中具有创新性的治疗性药品,市场需求大,同时受到政策的鼓励,近几年,原研药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2021年上半年原研药销售额约为1600亿元,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增长8.35%,其销售额在整个药品销售额的占比也由2020年的31.78%上升至为2021年上半年的32.0%。
未满足市场需求的品类和因诊疗人数增加带来用药需求增加的品类增长幅度较大
从化学药(含生物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占比分布看,急、重症用药如抗肿瘤免疫调节药以及慢性病用药等刚需用药的销售额在公立医疗机构的占比均较高。
从2021年上半年化学药(含生物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的同比增长情况看,除抗寄生虫药、杀虫剂和驱虫剂的销售额下降外,其余的13个治疗类别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的治疗类别主要来源于两种类型的领域:一类是市场中患病人群不断上升但现有药品尚未满足市场需要的品类,如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中的抗血栓形成药等;另一类是因新冠疫情影响减少而使得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增加带来对药品需求增加的品类(如呼吸系统用药、感觉系统药物、全身用激素类制剂及皮肤病用药等),这类型的品类实现了恢复增长。增长幅度较低的品类主要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较大的治疗领域:如受国家集采影响的主要品类有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心血管系统药物等;受抗生素限售影响的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受国家重点监控用药目录影响的神经系统药物。
从中成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占比分布情况看,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13个大类中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超过15%的有儿科用药、皮肤科用药、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和五官科用药。急、重症用药类别的增长幅度均相对较低,如泌尿系统疾病用药、妇科用药及肿瘤疾病用药等。
(信息来源:米内网)
 
国产降糖药加速替代原研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消息,成都微芯药业的西格列他钠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该产品是今年首个获批的降糖1类新药。近几年,随着国内药企研发提速,多个降糖新药进入市场与进口新药一决高下,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推行也加速了国产仿制药替代原研,市场格局进入大洗牌阶段。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63亿,患病率为9.3%,推测2030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5.78亿,2045年将达7亿。2019年全球糖尿病医疗支出约7600亿美元,预计2030年用于糖尿病的医疗总支出将增至8250亿美元,2045年增至8450亿美元。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病因学证据糖尿病分为4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显著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缺失,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占总体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患者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与否的关键因素。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如在充分进行生活干预的前提下血糖控制仍不达标(HbA1c≥7.0%),则进入药物治疗。在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作为起始的单药治疗的选择,其中二甲双胍是单药治疗的首选,在单药治疗疗效欠佳时,可开始二联治疗、三联治疗或胰岛素多次注射。
2020年1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更新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并对药物的推荐等级进行了调整。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一线治疗后,若HbA1c不达标:可以进行二联治疗,加用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TZD或SGLT2抑制剂,药物排名不分先后,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治疗药物;也可使用注射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治疗,其中胰岛素推荐基础胰岛素。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有高危因素、心衰、慢性肾脏病(CKD)等情况,如ASCVD或有高危因素者,可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心衰患者可加用SGLT2抑制剂;CKD患者可加用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若经过二联治疗后,HbA1c仍不达标,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可加用一种其他类别的药物,但需注意,心衰患者不能用TZD。如果经过上述治疗HbA1c仍然不达标,可以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选择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方案或者预混胰岛素方案,两种方案可以互换。
临床上常见的降糖药物共九大类,其中口服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促泌剂、非磺脲类(格列奈类)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TZD)、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7大品种;注射类药物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不同品种药物的降糖幅度、低血糖风险、减重、心脏及肾脏获益等各有千秋,适用人群也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类药品的生命周期。
2009-2019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5.2%,其中口服糖尿病药物、胰岛素(类似物)和GLP-1受体激动剂(RA)的CAGR分别为11.6%、14.7%和39.1%。2019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约509.8亿美元。
我国糖尿病市场处于成长期。2019年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约为539.8亿元,其中胰岛素占比46.3%,DPP-4、GLP-1和SGLT-2占比分别为9.2%、2.2%和1.4%,其他传统口服药占比约为41.1%。由于DPP-4i、GLP-1RA和SGLT-2i等药物进场较晚,叠加药品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因素,我国的降糖药市场格局仍将面临较大变化。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基础用药。2019年,我国二甲双胍市场规模超50亿元,厂家超160家,其中原研药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的公立医院市占率约为47.45%。2020年8月,二甲双胍被纳入第三批国家集采,最高降价幅度达92.5%,其中常释片最低每片0.015元,缓释片最低每片0.068元,集采市场规模缩减至3.63亿元。未来,二甲双胍仍将作为首选降糖药被广泛使用,但其利润空间已被挤压得极为有限。
α糖苷酶抑制剂也是应用广泛的糖尿病用药,常见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2017年拜耳的拜唐苹全球销售额为5.63亿欧元,主要归功于中国及亚太地区市场,其中来自中国的收入约40亿元。2019年我国α糖苷酶抑制剂市场规模超90亿元。阿卡波糖虽然在临床指南中的推荐等级并未超越二甲双胍,但凭借其深入人心的降餐后血糖首选药物定位,迅速成为我国销售额第一的降糖药大品种。阿卡波糖于2020年初被纳入第二批国家集采,最终拜耳报出最低价0.18元/片、绿叶制药报出0.32元/片中标,产品价格最大降幅达91.2%,集采市场规模缩减至4.47亿元。
磺脲类降糖药是最早出现的胰岛素促泌剂。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如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由于副作用较强已逐步被淘汰;第二代包括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兼具胰岛素促泌与增敏功能,长效且较少引起低血糖,为市场上最主流的磺脲类药物。
2019年全球销量Top10降糖药共包含3款DPP-4抑制剂,其中西格列汀全球销售额为34.82亿美元。目前在国内上市的DPP-4抑制剂为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指南推荐的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和贝那鲁肽等备受认可。2016年我国糖尿病治疗领域迎来了新突破,全球首个氨基酸序列与人源完全一致的GLP-1类药物、上海仁会生物制药的1类新药贝那鲁肽注射液获批上市,目前已进入2020版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目录,限制使用范围是限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效果不佳的BMI≥25的患者,首次处方时需由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专科医师开具处方。SGLT-2抑制剂全球市场快速扩张,我国仍处于萌芽期,仅占我国降糖药市场的1.4%,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目前,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和艾托格列净均已进入乙类医保,SGLT-2抑制剂整体市场将出现快速放量。目前,恒瑞的磷酸瑞格列汀片以及脯氨酸恒格列净片上市申请正在审评审批中,备受业界关注。磷酸瑞格列汀片是一款DPP-4抑制剂,结构上与已上市的西格列汀相似;而脯氨酸恒格列净片则有望成为我国首个原研的SGLT-2抑制剂。
2017年,全球首个PEG化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豪森的1类新药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获批上市,目前已进入2020版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目录,限制使用范围与贝那鲁肽注射液相同。由于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每周仅需注射一次,大大提升了患者用药的便捷性和依从性,上市后在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增长迅速,2020年增速达764.44%,2021H1增速达622.74%。
目前国采已完成五批六轮,第二批(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第三批(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第四批(恩格列净、格列齐特、卡格列净、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第五批(格列吡嗪、米格列醇、沙格列汀)共12个非胰岛素类降血糖药被纳入,第五批目录还涉及1个其他糖尿病用药(硫辛酸),第六批国采胰岛素专项涉及面也很广,落地后会给糖尿病用药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10月3日快讯
菟丝子:菟丝子新货上市,受此影响,市场价格下滑,现市场宁夏统货要价29元/kg左右,水洗货要价30元/kg左右,内蒙水洗货33元/kg左右。
甜杏仁:甜杏仁近期市场行情保持稳定,一般统货售价30元/kg左右,优质货售价35元/kg左右。
使君子:使君子正在产新,受减产影响,市场行情上涨,目前市场使君子统货售价17-18元/kg,统仁售价43-44元/kg,走销不快。
防己:防己正在产新,行情平稳运行,目前亳州市场带皮统个120元/kg左右,刮皮统个125-130元/kg,统片140元/kg左右
炉甘石:市场可供货源尚可,近期走动不快,行情走稳,目前市场炉甘石统货价格在29-30元/kg。
鹿角:进入冬季,市场需求用量有增,货源整体购销好转,行情平稳运行,目前市场马鹿角售价250-260元/kg,驯鹿角170-180元/kg。
鹿角胶:近期货源实际购销为主,行情稳定,目前市场鹿角胶一般货价格在270-300元/kg,正品优质货价格在1800-2800元/kg不等。
鹿角霜: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以零星消化为主,行情平稳,目前市场鹿角霜统货价格在43-45元/kg。
鹿茸:小批量货源时有走动,行情坚挺,目前市场鹿茸价格一等片3500-3800元/kg,二等片3000-3200元/kg,三等片2400-2600元/kg,马鹿茸1800元/kg,花二杠8000-8500元/kg,三岔4500元/kg左右。
苦参:新货可供货源充足,货源以正常需求消化为,行情小幅波动,目前市场苦参内蒙统货售价12-13元/kg,统片售价14-15/kg,选货规格不一售价在18-25元/kg。
山药:市场山药近期上涨幅度较大,目前止升转稳,现在光条片规格1.5-2.0价格在33-35元/kg,1.2-1.5规格价格28-29元/kg,08-1.2规格价格24元/kg左右,毛条片价格20元/kg左右,未去皮毛条片价格15-17元/kg。
玉竹:市场玉竹行情持续上涨,货源交易正常,目前湖南货中心片价格68-70元/kg,统片45-55元/kg不等。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1/11/6 18:26:44      阅读2055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