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24 2:59:27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热点评议
 
集采提速扩面,央地联动将成主要趋势
随着药耗集采的逐渐深入,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日趋明朗。不过,集采这一工具本身的发展趋势仍有诸多方面需要廓清,从国新办在2月11日举办的政策吹风会可以得到很多方向性的要点。
首先,集采提速扩面将是明确的趋势,十四五规划中列举的覆盖面只是最低值,实际可能推进的品类和数量将会大幅超出。
医保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药品集采从当前的112个增加到500个品种以上,而耗材从1个增加到5个品种。但从此次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明确的是:“力争到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实现平均每个省覆盖350个以上的药品品种,高值医用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使之成为新的集采常态,从而达到稳定社会预期、稳定行业生态的目的。”
这意味着除了国家集采,在地方集采的推进速度也将大大加快。陈金甫透露:“平均每个省份集采品种已经累计达到50个,高值医用耗材达到了3种。今年,我们将指导地方根据临床需要,围绕大品种和常见病,查漏补缺进行推进,力争每个省份开展的省级集采品种能够达到1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能覆盖到5个品。”
当然,除了提速,药品扩面主要是指向生物药和中成药扩展,这与医保十四五规划是一致的。而耗材的扩面除了向骨科和药物球囊推进之外,也将非医保的种植牙纳入进来,这是继2019年第二轮集采纳入医保外药品之后,耗材领域首次纳入非医保产品,未来种植牙集采的走势将对医保外产品的集采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扩面不仅包括品种,也包括区域。除了国采之外,地方联盟集采并不是覆盖所有省份的,这导致省级集采的产品在部分地区的价格远高于集采身份。所以,此次吹风会明确了已经开展省级集采的品种在未集采的地区也要跟进,这意味着省级集采和国采的覆盖面在未来将日益趋同,最终覆盖到全国。这也意味着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将持续动态调整,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其次,央地联动将越来越紧密,对省级集采尤其是联盟集采不可再掉以轻心。
随着省级集采的密度强化,尤其是品种提速之后,由于未进行集采的省份也需要跟进,对全国的覆盖能力大大提升了。但国采和地方集采的区别值得注意。此次吹风会对此做了明确,如果省级集采已经成功,那国采就不进行了,接下来只是要求各地跟进,而如果省级集采没有成功,那国采就会进场,央地进行持续的联动。省级集采成功的标准是“达到了选优的目的,价格合理、临床满足了需要”,而不成功则是指“竞争格局不充分,品种还不是很多,总量还不是很大”。从这个标准来看,如果省级集采的竞争格局充分,品种足够多且总量能达到预期,就可以达到价格合理的优选并能满足临床需求。如果概括来看,以量换价还是关键,但前提是竞争充分和满足临床需求。
由于一个省的体量总体是有限的,因此,联盟集采就成为主要手段,虽然达不到全国的体量,但数个省到十多个省的体量能够真正以量换价,这不仅保证了充分竞争,也保证了品种数量,更关键的是保证了临床需求。由于集采不是在一个品种只采购一个产品,而是多个,这保证了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了临床的需求。因此,在省级集采价格全国联动后,希望通过集中在未进行省级集采地区维持价格体系的策略也将失效。
最后,集采规则动态平衡,尤其是扩展到生物药和中成药之后,临床替代和产能仍是制定规则的关键。从吹风会来看,化药的竞争比较充分,协议采购量就占到了市占率的80%,这比较容易推进。但生物药的竞争充分性不强,中成药缺乏一致性评价,如何制定规则就很关键。胰岛素已经给出了一些生物药集采的原则,但其他生物药如何集采仍值得市场持续关注。而中成药还未开展国家集采,现在省级联采按医院和临床选择品种,未来中成药如果进入国采,会采取什么样的规则也非常值得关注。
耗材的集采规则更是一品一策,由于耗材不同品类之间差异很大,很难直接套用,随着集采的深入,未来持续不断的新品种加入也会带来持续的规则变化。从吹风会来看,骨科脊椎类产品属于较为复杂的采购,规则制定耗时较多,而药物球囊更多是补漏洞,属于政策的加码,种植牙更多是对医保外需求量较大产品的尝试。
总体来看,集采提速扩面将是2022年的主旋律,省级联盟集采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其与国采的联动则将成为持续的趋势,成为预判政策走势的主要看点。不过,集采规则仍是政策最大变量,随着集采提速扩面,市场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将逐步消散。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集采进入价廉质优新阶段,“十四五”十大趋势预判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举行了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情况(→点击回顾)。各地药品集采信息的更新继续牵动产业界神经,省地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动作依然会延续如火如荼的态势。
《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2021〕2号文)明确,“按照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要求,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区域内除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范围以外的药品独立或与其他省份组成联盟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并指导具备条件的地市级统筹地区开展采购工作。”
从政策设置层面,国家带量采购与地方带量采购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国家药品集采将主要集中在过评品种,逐步扩大品种范围。联盟则主要围绕一致性评价尚未覆盖或尚未纳入国家集采品种。
■联盟采购成首个热点
2019年下半年至2021年底,很多省份推进了有益探索,在药品方面进行了上百次的省级、地市级及跨省联盟、跨地区联盟的带量采购。
如渝贵云湘桂五省/市联盟、新疆“2+4”联盟、四川“6+2”省际联盟、京津冀“3+N”联盟、广东十一省联盟、陕西十四省联盟、湖北十九省联盟、江西四省联盟、三明地市联盟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联盟采购每次集采不多、品种重叠性不高,形成了各地多姿多彩、极具特色的带量采购模式。
其中,联盟采购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且竞争较为充分的药品,如重庆五省、陕西十一省带量采购等;二是短缺药采购,如重庆八省短缺药带量采购;三是国家联采协议到期产品,如广东十一省联盟带量采购。各省级联盟目录的数量各不相同,最少的只有一个产品。
综合分析各联盟采购,在规则设置上存在诸多不同。
首先,质量层次划分方面。只有重庆五省将产品的质量划分为两个层次,新疆2+N、重庆八省常用药按照质量划分AB组,其他项目未对质量层次进行划分。
其次,综合评审被广泛采用。如重庆五省同分组同质量层次申报企业在3家及以上的,根据综合评审得分由高到低确定2家入围企业;陕西十一省联盟对申报企业数量大于或等于3家的同一目录药品,采取双信封综合评审的方式,综合评分=技术标评分×20%+价格分×80%,将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按照“拟中选产品数量表”的相应数量,确定拟中选产品,最多3家可纳入拟入围范围;新疆2+N对评审组中入围企业为3家及以上产品,按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综合竞价指标体系”确定综合得分,分值最高的药品确定为拟中选企业,符合价格入围资格的企业数最多入围企业数可10家进入拟中选企业遴选阶段;黑龙江8+2、重庆常用药和短缺药也是采取综合评审方式确定拟中选企业。
再次,采用比价和议价的方式确定中选。如重庆五省,在综合评价拟中选的基础上,与同组同质量层次、单位可比价较高的企业进行议价,接受中选价的,则该产品为第二顺位拟中选企业,不接受中选价的,视同放弃;新疆2+N对入围企业为1家产品,通过谈判的方式进行遴选,对入围企业为2家的,根据该组药品申报最低的价格为预期降幅线进行议价,议价后的“单位可比价”最低的厂家为拟中选企业;京津冀3+N则按照单位可比价由低到高的顺序确定产品排名,最低的为第一名,次低的为第二名,同时满足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倍和≤同品种同规格最高有效申报价的50%两个条件;四川6+2中,入围企业≥3家的产品,其“单位申报价”最低确定拟中选资格,入围企业≤2家的产品,其“单位申报价”最低且降幅≥3个以上产品的平均降幅,获得拟中选资格。
第四,中选产品数量不等。如四川6+2、广东十一省联盟、新疆2+N、黑龙江8+2都只中选1家,其他项目可多家中选。
第五,非中选产品和未纳入带量采购同通用名同给药途径的产品纳入监控管理。如重庆五省联盟规定非中选产品和未纳入带量采购同通用名同给药途径的产品,全部纳入监控管理,其采购量原则上不得高于上一年度历史采购量,不得超过中选药品采购数量;十一省联盟,非中选产品可挂网交易,其挂网价格取本企业主规格的申报价格、全国最低中标(挂网)价格之间的低值;同生产企业同通用名不同剂型规格的价格按就低原则,具体由省平台按药品差比价规则计算,企业自愿接受的,予以挂网采购;新疆2+N中,允许医疗机构在确保可以完成预定采购量的基础上,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在省级集中采购平台采购挂网的其他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价格适宜的非中选药品,其采购量不得超过上年度历史采购量,不得超过中选产品的采购量;海南省则明确,未中选的不予挂网采购,但是大多数项目都对未中选给予一定市场机会。
■中成药带量采购系第二大热点
2号文提出,“探索对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为中成药集中采购提供了基本遵循。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在上述吹风会上表示,中成药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经组织联盟采购的基础上,今年要有序进一步扩大范围。
过去一年,各地按照国家集中采购精神进行了中药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如青海省、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地,针对部分需求大、金额高的中成药品种开展了集采探索。湖北省十九省联盟及广东七省联盟,也率先开展了中成药跨区域联盟集中带量采购试点。
实际上,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与西药最大的不同至少有两方面:一是质量标准,二是价格形成机制。
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决定了中成药质量的因素不仅包括中药材、生产过程,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配方中药材、中药有效成分、中药炮制、制剂工艺、辅料、包装、贮藏条件、运输等),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质量存在差异。同样,在价格形成机制上,国家曾采取成本定价、规定批零差率、只管最高价、管理加成率、零差价或差别加价、企业自主定价、通过招标形成交易价格等不同的管理方式,中成药价格不均衡,令业界欣慰的是,湖北及广东方案中的AB分组、综合评价、梯度报价、准入竞价等内容,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11233”基本框架的形成
国家政策层面鼓励集中采购的创新探索,允许医改试点城市自行采购,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和专科医院联合采购等,在探索中丰富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
我国未来药品集中采购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可以概括为“11233”,即“一套系统、一套编码、两级平台、三级操作、三种方式”。
一套系统
2019年3月,国家医保局组织建设国家医保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的招标。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与各省级平台对接,数据共享,形成一套完整的集中采购信息系统。201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构建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平台,依托省(区、市)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的采购市场。
一套编码
2019年6月,《关于印发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医保发[2019]39号)下发,明确国家医保局标准化和信息化15项信息编码;做到“书同文,车同轨”;全国统一规划、统一分类、统一发布、统一管理,在全国统一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逐步实现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等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落地使用。“十四五”期间,形成全国医疗保障标准清单,启动部分医疗保障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试用完善。
目前,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医用耗材多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已经投入使用,并实现了动态维护。
两级平台
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平台,各地依托省级采购平台开展集中采购;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的采购市场。
三级操作
国家、省、地市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在三个层面对药品、耗材实施招标操作。
一是国家层面,主要对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专利药,用量小、需求不稳定的药品,生产企业较少、省级议价能力不足的药品进行集采。二是省级层面,主要对未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临床用量大的药品、医用耗材进行招标。通过省级或省级联盟的方式,采取集中招标或谈判等方式进行带量采购,实现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等。三是地市层面,利用省级平台,主要对国家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以外的药品、医用耗材进行集采,以地市联盟、地市、医联体、医共体、医疗机构等为主体议价带量采购。
三种方式
即集中带量采购方式、直接挂网议价方式和医疗机构备案采购方式。三种方式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的使用品种。
■集中带量采购发展趋向
通过对政策和各地实践的研判,可以预判,“十四五”期间,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发展有十大趋势。
一是带量采购成为本阶段集中采购的主要特征和形式,医改现阶段的核心目标依然是降价和控费。带量采购将使药品和耗材进入“价廉质优”的新阶段。
二是品种范围进一步扩大,中成药、生物制品和医用耗材都将纳入带量采购范围;医保协议单位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各省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带量采购工作,从试点进入到实施落地阶段。
三是联盟采购如火如荼,国家联采每年两次,触发机制已经形成;省际、区域联盟规范化发展;逐渐以区域为主导的联盟采购格局形成。
四是分类采购依然是集中采购方向,集中带量采购将按照品种特点、适应症和主治功能等区别对待,建立更加细化的评价规则;不能纳入带量采购的品种,将以挂网的方式集中采购;探索孤儿药、短缺药等特殊类别产品的适宜采购方式。
五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成集中采购中的新要求。集中采购强化自我承诺制度、主动上报制度、信息校验制度、信用评价制度、分级惩戒制度、信用修复制度。
六是利用临床大数据和专家评价的方式,解决集中采购中产品质量评价的相关问题,有效解决非一致性评价产品的质量评价问题。
七是低价中选、价格联动;招采合一,医保通过支付的杠杆,解决集中采购中医疗机构拖欠货款的问题。
八是集中采购成为“价格发现机制”,为医保支付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
九是医保“结余留用”制度将改变医疗机构参与集采的态度,带来医疗机构采购行为的改变。
十是临床品种、生产企业、流通企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经营生态发生改变,行业格局重新构建,销售规则重新改写。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药明被列“制裁”清单,国内CRO出海这张牌到底该怎么打?
2015年以来,国内CRO市场迎来一片欣荣之景,个中缘由,除了药物研发环境改善、药物评审加速、政策支持外,还有国际CRO产能向国内转移,以及国内医药企业对医药研发需求的逐步释放等因素。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1年全球CRO市场规模约为796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95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1%。
2021年我国CRO市场规模约为134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2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9%,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速。
在CRO行业形式一片大好之时,潜藏的危机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2月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挂网公开了更新的“未经证实名单(Unverified List,简称UVL)”,其中药明生物和药明生物(上海)就在其列,这则消息给了中国的CRO企业一记暴击,CRO板块全线大跌,截止2月11日,领头羊药明康德A股市场已跌去20.73%。
在此背景下,人们不禁发出疑问,CRO企业能否不被“卡脖子”,能否减少对美国等国际市场的依赖,中国的CRO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
■快速崛起的中国CRO
CRO行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着美国药物研发的复杂化和制药行业竞争的激烈化,制药企业为降低成本和风险逐步将研发外包,此外再叠加全球药物研发的持续投入等因素,CRO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高速成长。
然而在中国,CRO则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1999年,在全球医药药物化学领域小有名气的李革回国考察发现,国内的医药研究机构虽说在原研药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却依旧掌握在国外药企手中,而且从技术到生产还普遍存在脱节的情况。2000年,李革回国创业,在无锡创办了药明康德。
随后几年来,国家医药政策逐渐完善,医疗改革和医药市场逐渐扩容,为整个药品和医疗机械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内外制药企业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大量投入研发费用,CRO作为医药行业中的“卖水人”,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CRO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1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59亿美元,2014年-2018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9.2%。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214亿美元,2018年-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9.6%。规模虽小,但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CRO业务渗透率也是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市场CRO业务渗透率已由2014年的27.69%提升至2019年的35.31%,且有望继续实现每年2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而国内CRO业务的渗透率仍在26%上下徘徊,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市场的高景气也体现在CRO巨头的业绩上,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扣非净利润从2017年的9.79亿元、2.4亿元、2.19亿元增长至2021年(预告)的40.3亿元、12.29亿元、13.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7.9%、103.1%、126%。
市场空间大、增长率高,公司业绩也表现亮眼,一切如此美好,但为何自2021年以来二级市场CRO行业出现两极分化?药明生物、泰格医药均大跌超20%,“时间的朋友”高瓴资本也大幅抛售CRO,国内CRO高速增长的逻辑松动了吗?
■增长预期无法匹配高估值
国内CRO行业预期高速增长的逻辑主要有三点:一是近年来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新药研发积极性不断提升,国内对创新药、仿制药研发的需求加速释放,带动CRO行业高速发展;二是国内药企研发外包需求增加,制药企业为加速药品注册上市,委托CRO企业进行医药研发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三是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倒逼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度加快。
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一致看好CRO赛道,CRO赛道也经历了长达3年的暴涨,但CRO企业估值也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化。药明康德去年最高估值达到165倍,昭衍新药169倍、康龙化成136倍、泰格医药90倍……对比贵州茅台历史最高市盈率也只有59.8倍。
永远高速增长的市场是不存在的,永远上涨的板块更不存在。
2021年11月19日,CDE出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做新药研发,反对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给泛滥的Me-too药降了降温,让不少创新药企知难而退。
激情褪去,国内创新药野蛮扩张的时代终将过去,从创新药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可见一斑,港股创新药企惨遭抛售,A股恒瑞医药回撤超50%,创新药新股破发魔咒挥之不去,创新药将回归稳步增长的新常态,与之对应的CRO行业增长预期也将重新评估。
医保谈判现场的激烈交锋,让全国群众看得大呼过瘾,但也反映出国内创新药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国家药品集采固然推动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进展,但一方面入选集采的品种价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未入选的品种、中小药企或将面临被市场淘汰。
医保价格谈判和集采,所传递更深层次的信息是:医药产品过剩、患者支付能力不足。在国内市场成为存量市场后,创新药、仿制药企必将面临整合,在有限的“医保资金”争夺中,上游CRO能分到的蛋糕也将缩小。
此外,一些管线比较多的大型创新药企业如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也开始自建CRO团队。因为对于大型创新药企而言,自建临床团队成本反而更低,质量也更有保障。
受此影响,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以来,二级市场CRO龙头估值大幅回缩,甚至腰斩,行业的估值也开始回归正常。
当资本热情褪去,国内CRO市场成为存量市场,那么“出海”则是国内CRO行业最重要的增长点。
■国际化之路的光与暗
随着医药改革深入,国内药品监管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2017年6月,原CFDA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2018年6月,新组建的NMPA进一步成为ICH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参与ICH指导原则的制订。这意味着中国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上市后监测的要求,已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
在此背景下,严重“内卷”的国内创新药企也在积极开展“出海”进展。而CRO的桥梁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国外的新药进入国内,也能帮助国内创新药走出国门,具备全球化能力的CRO可以帮助创新药企通过中美双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等方式加快产品全球上市速度,最终实现“中国+海外”市场的回报。
另一方面,出于成本考虑,国际药企也有向国内转移CRO业务的迫切需求。
CRO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大量医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而我国近年来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科本科、研究生人才,在大量人才供应下,我国CRO行业平均薪酬几乎是海外同行的一半左右。此外,国内存在明显的人力、物力成本优势,在药物研发各阶段研发费用仅为发达国家的30%-60%,对于跨国药企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成本因素加速推动海外CRO产能向国内转移,近年来,国内许多CRO/CDMO龙头承接了越来越多海外医药巨头的订单,其中康龙化成、凯莱英境外收入占比超85%,药明康德超75%,药明生物超55%。另外,九洲药业、博腾股份、药石科技均占70%左右。
在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的当下,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对CRO行业而言也存在许多不确定风险。一方面,国内CRO公司对外结汇主要通过美元等外币,人民币兑美元等外币的汇率波动都将实际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更重要的是,中美关系的不确定,为国内CRO公司的国际化之路蒙上了阴影。此次美国商务部对药明生物的“制裁”,虽然看起来影响不大,但也为国际化道路上的CRO公司们敲响一记警钟。
因此,出海的CRO除需要在成本上保持领先优势,在技术上赶超国外CRO外,还需要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核心设备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唯有做到不被“卡脖子”,才能真正做到国际化,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小结
目前我国CRO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创新药企,CRO公司业绩确定性更强,但也存在估值过高的问题。
与此同时,虽然国际贸易环境并不稳定,国际市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无论是国内医药市场环境还是国际医药公司的需求,都让全球化成为国内CRO的必然选择。对于国内CRO而言,“出海”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打好“出海”这张牌,将决定未来国内CRO估值的高低。
(信息来源:贝壳社)
 
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日前发布“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遴选结果,“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等中药新药创制取得新进展”“基于多国药典的本草基因组数据库上线”等中医药研究项目入选。遴选工作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新规律、新发现、新方法、新产品、新理论为入选标准,经动态收集、初审,院士等权威专家复审、终审等工作程序,确定了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本文对十大学术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电针驱动迷走-肾上腺轴抗炎的神经解剖学机制被发现
哈佛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和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合研究发现,在脓毒血症的小鼠模型上电针刺激其后肢“足三里”穴位(ST36),可激活PROKR2-Cre标记的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这组神经元可以调节迷走神经-肾上腺反射,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为电针灸刺激“足三里”穴位发挥全身抗炎效果找到了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基础。这些发现不仅实现了针灸研究的历史性突破,而且充实了针灸等体表刺激疗法的现代科学内涵,为临床优化针刺刺激参数,诱发不同自主神经反射,从而治疗特定的疾病(如炎症风暴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相关学术论文于2021年10月在Nature发表。
●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等中药新药创制取得新进展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出以清肺排毒方、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为代表的“三方”,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2021年3月2日,基于“三方”研发而成的中药新药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三方”均是在古代经典名方基础上创新而成,其上市也开辟了中药新药创制的新机制,是中医药原创优势成果转化的典型。2021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超过此前5年批准数量总和,中药新药创制迎来可喜势头。
●“情志致病”理论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情志致病是中医病因病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因七情内伤导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引发疾病的过程。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暨南大学中医学院/药学院何蓉蓉教授团队联合陈家旭教授团队从“情志应激”增加疾病“易感性”的创新视角对情志致病理论的生物医学基础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多种符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疾病易感研究模型,揭示情志应激的主要效应分子是应激激素和氧化分子,引起效应靶标不饱和磷脂的过氧化,从而增加应激细胞脂质过氧化性死亡方式的敏感性,解析了情志应激增加帕金森病、乳腺癌等疾病易感性的生物医学基础。相关学术论文于2021年在Nat Chem Biol、Cell Death Differ和Acta Pharma Sin B发表。
●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获得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志顺教授研究团队通过440例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针刺能显著改善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临床效果可在治疗结束后持续至少半年。此项研究用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证实了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近远期疗效,填补了国际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远期疗效缺乏的空白。相关学术论文于2021年8月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
●基于多国药典的本草基因组数据库上线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教授研究团队依据多国药典收录草药物种,完成本草基因组数据库建设并上线。该数据库依据中国药典、美国草药典、日本药局方、韩国药典、印度药典、埃及药典、欧洲药典以及巴西药典等收录903个草药物种的34346条数据,包括867个物种的21872条DNA条形码数据,674个物种的2203个细胞器基因组以及49个物种的55个全基因组数据等。该数据库为针对药典收载草药物种的大型基因组学数据库,将为草药物种鉴定、用药安全、药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优良品种分子育种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撑。相关论文于2021年6月在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发表。
●生物传感AI算法融合的中医过敏/平和体质差异靶点科学解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提出的体质辨识是实现慢病防治关口前移和“疾病共同预防”的重要抓手。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教授研究团队以临床真实世界样本为研究载体,创建了半导体材料芯片、人工智能新算法、分子对接以及斑马鱼生物模式的关键技术集成,首次实现了基于中医(过敏)体质的生物传感与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融合;进一步提供了过敏体质和平和体质的差异化证据,以及过敏康干预前后过敏体质的差异化证据,首次实现了基于中医(过敏)体质的中药复方关键质量属性智慧辨识,为体质可分、体质可调提供新的科学证据。代表性成果于2021年9月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
●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体系建设由国家药监局指导国家药典委员会完成顶层设计并制定了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案,经十多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应用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国家引领、企业为主”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体系。2021年2月,国家药监局正式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首次建立了以标准汤剂为参照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体系及其工艺优化策略,充分体现了中药配方颗粒的水煎煮传统工艺特性,运用指纹图谱技术进行整体质量控制,为建立守正创新符合中药特点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2021年4月和10月,国家药监局共颁布两批196个临床常用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该标准体系建设解决了中药配方颗粒二十多年没有国家标准的问题,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有序推动中医药领域的关键问题的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2021年中医药标准化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ISO正式发布《中医药-诊断词汇-第一部分:舌象》和《中医药-诊断词汇-第二部分:脉象》两项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的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工作有了参考规范。
●基于微血管屏障的气虚不固摄和补气固摄的科学内涵被初步揭示
微血管屏障损伤是微血管渗漏引发水肿的基础,调控渗透压不能改善损伤的微血管屏障。补气固摄方药治疗水肿疗效明显,但其机理不清。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晶岩教授研究团队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后天之气(氧气和水谷精微)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的能力降低,导致的血管屏障损伤(含内皮缝隙开放、质膜微囊增多、基底膜损伤)是微血管渗漏的病机;补气活血方药(芪参益气、益气复脉)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ATP合酶,增加ATP含量,改善血管屏障,抑制微血管渗漏和水肿。阐明了气虚不固摄和补气固摄理论的科学内涵,创新了水肿治疗的新策略。相关论文于2021年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和Microcirculation发表。
●电针改善术后肠麻痹的神经-免疫抗炎机制被初步揭示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教授研究团队首次较系统地揭示了电针刺激足三里穴改善术后肠麻痹的神经-免疫反应通路,证实电针抗炎作用具有穴位特异性和频率特异性,阐释了针灸理论“合治内府”的现代科学内涵。该研究还为针灸疗法融入围手术期的临床常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相关学术论文于2021年2月在Theranostics发表。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赋能小分子药物发现,AI的表现如何?
人工智能(AI)具有变革药物开发的潜力。过去的一年里,根据著名的硅谷银行统计,对计算生物学公司的早期投资达到23亿美元,接近2019和2020年投资总和的两倍。那么,利用AI赋能药物发现的公司在过去几年中表现如何?近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文章对AI在药物发现过程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包括它对生产力的影响,发现分子的多样性以及临床成功率的改善。
AI药物发现公司研发管线的增长
文章作者对24家主要基于AI进行药物发现的公司进行了分析,其中20家公司在2010~2021年的管线发展趋势可以通过公开数据库的信息重建。在这段时间里,这些AI药物发现公司的管线迅速发展,年增长率在36%左右。其中主要为处于发现和临床前阶段的项目,这也反映了AI药物发现公司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的性质。这20家公司的研发管线中包含了160个已公开的发现和临床前项目,和约15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项目。
作为比较,作者同时评估了全球20大药企的内部研发管线。它们包括约330个处于发现和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项目和约430个处于1期临床开发阶段的项目。这意味着,这20家AI药物发现公司的管线数目相当于全球20大药企内部发现和临床前阶段项目数的50%。作者指出,即便考虑到大药企公开的项目数可能比实际更少,而AI药物开发公司公开的项目数可能偏高,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比例。
不过,这些临床前项目中有多少能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如何,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AI药物发现管线的特征
作者对24家AI药物发现公司目前的研发管线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他们发现研发管线中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项目有具体的靶点信息。对这一亚群的分析显示,AI药物发现公司经常聚焦于久经验证的靶点类型。比如,超过60%的公开靶点为蛋白酶,G蛋白偶联受体也占有很高的比例。
这一倾向可能有多个原因,包括降低内部管线的研发风险,证明技术平台的可行性,以及解决与久经验证靶点相关的重要挑战(比如药物的选择性)。与之相比,全球20大药企的管线中已验证靶点类型和新兴靶点类型的比例更为均衡。
不过有些AI药物发现公司也针对创新靶点发现了潜在“first-in-class”化合物,比如,针对蛋白磷酸化酶SHP2,DNA解旋酶WRN和副半胱天冬酶MALT1,AI发现的化合物是首批进入人体试验,或进入支持IND申请研究的化合物之一。
从治疗领域来看,大多数公布的AI发现项目属于肿瘤学和神经系统领域,这可能与这两个领域的高度未满足需求和存在多个已验证靶点有关。
AI发现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特征
目前AI发现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数据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尚无法对它们进行系统性统计分析,不过对有些公开数据的分析也可以让我们一窥未来的趋势。
比如TYK2抑制剂的开发:TYK2是JAK蛋白家族的一员,已有JAK抑制剂的一个常见问题是选择性有限,从而影响到它们的安全性特征。AI支持的药物开发最近发现了一款创新别构抑制剂,对TYK2的选择性比其它JAK家族成员高20倍,它可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特征。
有趣的是,当比较AI生成的TYK2特异性抑制剂与传统策略开发的选择性更低的JAK抑制剂时,作者发现两者的化学结构占据的化学空间没有显著的不同。AI发现的TYK2特异性抑制剂似乎扩展到已有JAK抑制剂较少覆盖的化学空间。
两款针对血清素受体,由AI发现的小分子的结构已经发表,化学空间分析显示它们占据与之前发表的药物相似的化学空间。这些例子显示,AI赋能的策略可以发现与传统发现策略相仿的分子,并有潜力扩展到相邻的化学空间。
AI发现分子的开发速度
使用AI赋能药物发现的重大目标之一是加快药物发现的速度,比如,快速发现和验证靶点,减少分子设计和优化轮数并加快周转周期。
文章作者根据公开数据,估计了某些药企和AI药物发现公司合作项目的研发进展时间线。基于专利申请、论文发布和公开声明的信息,作者发现多个AI赋能的项目在4年之内完成了整个发现和临床前研究过程。这一数据与业界历史数据相比(5~6年)更短。因为AI在药物发现方面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获得这一结果已经非常出色,随着这些公司的成熟,研发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结语
作者表示,他们的分析捕捉到一波AI赋能大潮迅速靠近的早期讯号,这具有变革药物发现的潜力。不过AI对药物开发不同维度的影响也不一样,这一分析发现了AI提高早期发现效率和生产力的迹象,也观察到了AI缩短开发周期的最初征兆。
然而在其它维度,比如降低开发成本方面,目前下结论仍然为时尚早。最重要的是,AI赋能的药物发现能否继续转化成临床开发的成功并带给患者更好的疗法,仍然需要时间的验证。如果在这方面获得成功,AI赋能的药物发现将改变医药研发的游戏规则!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产业大势
 
十家一线投资机构大调研:2022年这些医疗细分赛道将迎来大爆发
牛年已正式翻篇,虎年开始行进。在这起承转合之中,医疗大健康行业开启了新的一页。
面对崭新的年份,无数的人开始憧憬、规划,以及行动,大家都在探寻同一个问题:
2022年医疗大健康行业的机会在哪里?
这是在于,去年整个行业市场热度降温,一级市场节奏放缓,IPO企业频频破发,二级市场市值更是蒸发近4千亿,不少靠概念炒作的项目逐渐退场。面对这场大动荡,行业参与者们希望了解新的风向,从而重新锚定价值坐标。
作为行业的深度参与者,医疗大健康行业的投资者们无疑是对潮水涨落感知最为敏感的那批人之一。
在对北极光创投、长岭资本、高瓴创投、华盖资本、华兴资本、经纬创投、丰资本、软银中国、深创投、愉悦资本(排名根据拼音顺序)十家一线投资机构进行调研后发现,医疗大健康行业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新的演变,一个结构性机会开始浮现。
接下来,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展现这场变化背后的逻辑线索,以及2022年的投资趋势。
接下来,您将了解到:
1、宏观趋势:医疗早期项目淘金热,科学家成香饽饽;
2、投资逻辑:项目产业化前景和商业逻辑成立是关键;
3、生物医药板块: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被热捧,全球竞争力是核心;
4、创新器械板块:心血管赛道持续火热,眼科、医美等细分领域异军突起;
5、数字医疗板块:数字疗法、保险科技成热点,商业变现能力是考验因素;
6、医疗服务板块:危急重症大专科迎来机遇期,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备项。
■宏观演进:医疗早期项目淘金热,科学家成香饽饽
2021年,“教授和科学家不够用了”成为投资机构们的普遍共识。
从去年年初开始,大量的投资机构开始寻找教授和科学家主导或参与的项目,热闹的时候甚至出现几十个机构疯抢一个教授项目的罕见景象。一位投资经理表示,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跑各个科研院所认识各领域专家,以方便在他们决定创业时顺利拿到早期份额。
数据可以一窥投资者们对早期项目的热情。根据动脉橙果局统计,2021年全年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59起早期投融资(种子轮与天使轮)事件,融资总额达到创下历史新高的25亿元。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科学家创业的明星项目起到了示范效应,从而推动了这一趋势。比如国内首家实现“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百济神州的创始人王晓东便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近期递交招股书以谋求在科创板二次上市的诺诚健华背后的联合创始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博士。
“这个现象背后除了国家政策鼓励使得大家对基础创新变得越发重视外,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倒挂让投晚期的机构赚钱变得越发困难也是促使大家走向早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介绍,“越往早期走,风险越大。”
高瓴也在重押这一路径。高瓴创投投资了10家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初创企业,其中一大半是科学家创业,或者是科学成果转化项目,也是它们最早的投资人,可以说是“科学家创业的初恋”。“让科学家坐C位,做科学家的最佳共创伙伴”已经成为了其正在实践的目标。
“华盖资本一直很重视早期投资,并在近期对早期投资的打法、服务能力进行了升级完善。”华盖资本董事长及创始合伙人许小林表示,“我们去年完成了医疗早期基金的募集,募集规模达8亿人民币,涵盖早期基金、成长基金、PIPE基金,华盖医疗‘全阶段+全产业链’投资布局初步组建完成,在每个阶段都可以持续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
经纬创投也在加大力度。去年12月,其宣布推出“经纬科创汇”,目的是希望将赋能变得更为落地与扎实,对医疗领域的科研/技术背景出身创始人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场景化梳理,如股权期权、融资、商业模式、人才培养、组织架构、宏观趋势等。
“我们发现目前投资方正在积极向‘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方向转变,除了传统的医疗VC,一些此前主投PE阶段的大买方也开始出手早期项目。”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介绍。
市场上资金的汇聚使得大量科学家和教授离开科研院所或高校走向创业之路,从而丰富了一级市场的投资标的,并推动了更多医学科研成果走向商业化应用之路。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家和教授还是远远不够,并逐渐催生了更大的投资风险。
“不是每个教授和科学家都能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火热情绪催生了不少所谓的新兴细分赛道,但真正能产业化、商业化的项目少之又少。”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也表示,随着投资机构蜂拥早期项目,投资者们面临的科学性风险迅速增加。“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赛道早期轮次平均估值翻了3~4倍,而业务进展却并未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所以我认为未来两到三年,投早期企业的机构面临的风险可能高于今天投中后期阶段项目的风险,到时甚至会出现大量的科技型企业‘死亡’,尤其是在生物医药这一转化周期较长且较难的领域。因此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必须要变得更加专业化。”
面对现状,如何更好服务科学家和教授,以及提高早期项目的成功率成为了2022年投资机构们共同思索的问题。
在多个投资人看来,教授和科学家创业主要有三大核心痛点。
一是科研工作的成就和商业成就是两套体系,一旦踏入到产业中就需要转变思维模式;
二是大多教授和科学家很难全职投入到创业中,高校和科研等方面的公务不能完全撇开;
三是创业团队的管理和沟通对于教授和科学家是不小的挑战。
针对此,各家投资机构都在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新型服务体系。
例如北极光创投特别重视投后赋能。“投早、投高、投差异是我们的策略。在投后方面,我们会为早期项目做很多深入工作,比如帮企业优化团队、建立产品线、链接上下游和地方政府资源等,从而与被投企业一起成长”。宋高广表示。
“作为国资在创投圈的先行者之一,我们在地政关系、金融系统中能够给予已投企业良好的背书。对于早期项目,深创投近些年持续加大投资和服务力度,在企业运营管理、资本市场和产业生态协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我们强调三分投资、七分服务,以深创投这个大平台为中枢,与各资源方高效链接,共同打造具备强大赋能优势的创业和创投生态圈。”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投资总监林冠宇表示。
高瓴则搭建了一个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将产业、投资资源与科技研发链接起来,初步形成了一些市场化的人才吸引和人才培育的机制。另外,其打造了DVC(DeepValueCreation)深度价值创造体系,通过把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多种投后服务做成工具包,以实现深度赋能,这里面包括了全球猎头服务、数字化升级、终身学习平台、创新生态资源、并购/战略赋能、精益制造、供应链管理等7种服务能力。
投后赋能并不能采取保姆式陪伴,也需要把握度。
“早期项目因为相对比较小,投资人有能力和资源去协调或解决相关的问题,但是到了后期企业越来越大的时候,投资人能够帮到的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少。”在宋高广看来,投资机构要做的核心是帮助创业者找寻到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并辅以一定的资源,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壁垒。
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江敏介绍:“投资机构在选择被投企业时,也要选对人。比如科学家创业一定要具备两个特质,一是韧性,二是包容性。我们投资的百奥智汇的创始人是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教授,他在单细胞领域拥有很高的学术成就。除此之外,他的管理能力、韧性和包容性是我们押注的重要原因。”
“华盖资本特别注重行业研究,因此也更偏主动投资。如果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家,我们会早点介入,并与医疗界的人士共同去商讨和为他们赋能。譬如除资金支持以外,我们会帮助早期公司制定战术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并助力核心高管人力资源圈的构建。”华盖医疗早期基金主管合伙人张翼表示,“比如蓝马医疗就是我们主动从海外邀请了一位非常资深的产业人士共同参与孵化的企业,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长性。”
当然,在投资逐渐走向早期项目的过程中,寻找到新的技术突破以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依然是不变的大方向。
■细分趋势:创新必须“接地气”,产业化前景和商业逻辑成立是关键
在与投资机构的访谈中,人口结构、生活习惯带来的疾病谱的变化和新技术平台带来的产业上下游机会都是关注的重点。
由于每家机构自身的“基因”不同,比如有的是从新经济的逻辑去观察医疗大健康产业,而有的机构的出发点是数字技术对产业的改造,所以在具体细分的研判上很难达成一个共识。
但可以明确的是,创业团队的产业化落地能力和安全性得到初步验证的先进技术是大家都关注的因素。
如何理解?就是创新必须“接地气”:真正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和具有不错的产业化前景,且创业项目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
“有些项目为了获得融资,会去拉一些行业内的知名科学家挂名,再套一些新概念以显示项目的前沿性,但实际很难落地。当整个投资的风向在向早期迈进的时候,对这类项目的甄别也成了投资机构们的必修课。”一位医疗行业资深投资人表示。
除了商业想象空间外,产业化经验不足也成为不少创业项目的难题。“在生物医药领域,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创始团队不重视候选药物的成药性,尤其对于部分基础研究背景的创始人。我们见过候选药物在安评的时候显示没有毒性,但实际上高剂量下AUC根本上不去;也见过做CNS药物,结果化合物压根不透脑的情况。”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投资总监林冠宇表示。
基于以上因素,在向早期项目延伸的过程中,能否真落地、产业前景如何将影响投资机构们2022年在医疗大健康行业的出手。
顺着这一思路,接下来本文将从生物医药、创新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医疗四大板块分别论述2022年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细分赛道和背后的底层逻辑。
■生物医药板块: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被热捧,全球竞争力是核心
这几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十分火热,但在具体的细分赛道上会有不同变化。
在去年,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开始迈入瓶颈期,而合成生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前沿生物技术赛道则受到了资本的追逐,2022年也会延续这一趋势。
“从早期的me-too到fast-follow和license-in,再到现在的出海浪潮,市场对于创新药物的理解和估值都经历了几轮的推倒重建的过程,每个阶段考量的具体标准都有很大变化。”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投资总监林冠宇表示。
但不变的逻辑主线是:前沿生物技术。
据观察,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长期保持以A轮投融资事件为主。2020年和2021年,A轮事件占总体投融资事件比例分别为30.2%和34.3%,2022年预估比例会提高2到5个点。要知道,A轮企业大多聚焦于更前沿的生物技术领域。
从发展节点看,当前前沿技术的典型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成生物学便处在这个地带,近年来受到资本重视而发展迅猛。麦肯锡(MGI)2021年研究报告预测,合成生物学技术革命将在未来10-20年里,每年为全球带来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合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为碳中和大目标下提供了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高瓴表示,“今年1月高瓴领投了微生物合成蛋白企业上海昌进生物的Pre-A轮。在我们看来,替代蛋白方向的技术攻坚,能够改变人类蛋白质的供给和生产方式。目前昌进生物从自然界中寻找能作为人类新型食物来源的微生物,在高通量筛选、定向诱变、基因编辑等多个维度,建立了独特的细胞工厂,从而实现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的合成。”
经纬创投表示:“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我们持续看好通过高效改造细胞通路,在新药研发、细胞工程和高端生物制造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很早就投入到合成生物学中,累计投资了超10家初创公司,包括恩和生物(Bota Bio)、呈源生物(RootPath)、Senti Bio、周子未来、元育生物等。”
政策的加持也是促导前沿技术在资本市场火热的重要催化剂。2021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目标推动新型抗体技术、基因编辑、新型细胞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重点领域开展生物技术前沿技术研发。
梳理发现,除北京以外,上海、江苏、浙江、广州、天津、深圳、大连等在内的多个省级、地级政府,皆在去年出台了相关医药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对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多条前沿技术细分赛道发展进行了资源倾斜。
“在基因治疗领域,正在逐步从罕见病向常见病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随着我们在整个基因治疗技术方面的成熟,特别是基因治疗的载体技术的发展,在解决递送中组组织和器官的靶向性,以及解决载体的安全性等方面将逐步取得突破,后续随着治疗成本的降低,则会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也带来更大市场。”华兴新经济基金医疗科技组执行董事罗玺表示。
经纬创投在细胞基因治疗领域投资了启函生物、优赛诺生物等企业。“我们在该领域非常重视全球领先的突破性技术。”经纬创投表示,“例如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公司优赛诺生物,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数据应该是全球范围内最领先的数据之一。”
除了技术足够前沿以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也成为了投资机构们热捧的标的。这是在于,近年来医保政策的变迁已经表明:我国创新药的主战场依然是在海外。
“2021年初的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创新药下游集采和医保谈判以及上游资本泡沫和同质化竞争对创新药企成长空间的挤压,于是开始寻找那些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缓和,受医保影响小,有真正国际化竞争实力的领域布局。”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投资总监林冠宇表示。
以深创投近期投资的迪赛诺生物为例,其是一家在抗艾滋病药物领域耕耘20多年的企业,其原料-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构筑了高壁垒,长期与海外监管机构及跨国药企的合作也为国际化原料药、国际化制剂和CDMO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企业拥有国内同类企业中最为丰富的抗艾滋病药物制剂管线,十余个制剂产品通过NMPA、FDA或WHO审批获准上市,在国内抗艾滋病药物市场从单方向创新复方剂型升级的产业趋势中牢牢占据了领先身位。
“抗艾滋病药物在国内74%的市场通过财政支付,不依赖于医保。长期以成本为导向的市场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也避免了很多药企上市时经常被质疑的商业贿赂风险。”林冠宇表示,“我们相信通过投资这样的优秀企业,嫁接深创投在创新药物领域的已投项目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国内外的患者带去更加有效且更具可及性的药物。”
另外,不少投资人一致认为,受疫情中海外供应链受阻的影响,进口产品的供应受到了限制,使得国产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这对于2022年生物医药板块的影响在于,与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相关联的上游产业,包括培养基、酶、重组蛋白、一次性反应系统等试剂、耗材、仪器设备等也会受到资本的持续关注。
■创新器械板块:心血管赛道持续火热,眼科、医美等细分领域异军突起
2022年我国创新器械将迎来国产替代的关键转折年。
“具有潜在国产替代机会的细分领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经纬创投表示。以其投资内窥镜企业新光维医疗为例,该企业无论是在3D、超高清,还是一次性内窥镜等下一代品类上,都达到或者超过了国外巨头的水平。“这一领域目前的国产化率不到5%,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背后的原因是这两年的集采开始造成行业格局分化,部分企业发展受限,外资企业扩张的步伐放缓,本土企业获得重要成长窗口期。
从各个赛道看,心血管赛道仍将持续火热,而具有消费属性的医美会迅速崛起,眼科受政策刺激也将迎来新一波热潮。
具体来说,在心血管赛道,脉冲电场消融PFA、心室辅助装置VAD、冲击波球囊等新技术新产品会在一级市场持续受到关注。
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以脉冲电场消融PFA为例,作为下一代颠覆性消融技术,该技术具有安全性更高、速度快、导管与组织贴靠要求低、透壁损伤连续性和均匀性更高等优势,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房颤治疗技术。就在上月,美敦力宣布将以9.25亿美金收购心脏消融公司Affera,后者专长PFA技术。近几个月的交易预示着,电生理将会是新的增长亮点。
“医保政策、集采政策等对于已经形成一定市场格局的细分领域企业的利润影响是比较大的,对一些过去可能市场接受程度或渗透率还不够的细分领域反倒是发展的机会。以我们投资的心脏电生理企业心诺普医疗为例,其在产品研发和国内外营销网络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产品也获得了临床专家的高度认可,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这样的企业一直比较缺市场爆发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来了。”华盖资本董事长及创始合伙人许小林表示。
“未来5到10年,医美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材料和技术。”丰资本表示,上游的材料和技术可以让潜在的需求变成现实。“我们认为,胶原蛋白和肉毒会是下一个投资热点。胶原蛋白技术在发展,将带领注射填充逐步进入再生时代。肉毒素作为不可替代的品种,新拿证和基于生物工程的新型肉毒也是一个较为不错的投资点。
眼科的热度除了技术的更迭外,更重要的来自政策端的加持。今年年初,国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指出,强化眼科疾病需早发现早治疗,青少年近视、老年人白内障以及青年眼科疾患。“眼科赛道细分种类多,包括眼科OCT、角膜塑形镜等各个类别,这些都有机会。但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于,去年口腔领域种植牙集采信号可能也会在民生要求下传导到眼科。”一位资深投资人表示。
另一边,曾经大热的细分赛道正在接受商业化和估值体系变动的考验,比如血管介入高值耗材、手术机器人等领域。
“我们调研了一圈国内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企业后发现,介入耗材在市场上享受了高值耗材的估值,但是国内主要几家企业毛利率只有40%左右。这个毛利率水平在我们看来不算高端制造业。”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合伙人易洪祥介绍,“这表明血管介入耗材本质是以制造业为主,技术门槛要求不高,主要是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对于制造业,我们更看中企业的成熟性,重点是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运营能力。”
作为近年饱受市场关注的手术机器人也开始受到质疑。有投资人指出,手术机器人企业的估值或市值并不等于其真正的价值,目前的手术机器的挑战在于成本依然过高。虽然国内手术机器人融资火热,但是在市场拓展上还处于早期。以史赛克的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Mako为例,Mako在国外表现较好,但2020年,国内还仅仅拥有17台关节手术机器人,完成的手术量大约在250台左右。
“从产业端来看,一个产品拿到注册证,还只能算从零开始,未来还有漫长的迭代过程和优化过程。参考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的发展历程,迈瑞把监护仪这一个产品做到与进口产品分庭抗礼用了超过三十年。所以无论是对于什么热门赛道,资本的热情不能掩盖市场化的挑战。”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合伙人易洪祥表示。
因此,对于国产创新医疗器械行业来说,产业需要足够的耐心,以陪伴创新企业不断从技术验证走向产业化。
另外,在华兴新经济基金医疗科技组执行董事罗玺看来,医疗价值链正从治疗,向前后两个方向延展:前端包括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与筛查,后端则涵盖患者的康复与随访,这些都将会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以我们去年投资的康立明生物为例,我们的判断是未来在肿瘤的诊疗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精力会放到早期筛查和检测,因为在肿瘤的全程管理中,早期投入要比在后期投入更有效率。有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显示,在预防及筛查端投入1块钱,其实可以为后期治疗节省多达9块钱。”罗玺表示。
在商业化上,康立明生物深耕医院检测渠道,建立了深厚的入院竞争壁垒,现有肠癌早期检测产品以及丰富的在研管线产品,将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肿瘤筛查解决方案。“在2022年,诊断行业将有更多的跨界融合,数字化、智能化会成为创新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数字医疗板块:数字疗法、保险科技成热点,商业变现能力是考验因素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数字医疗项目在资本市场一直深受投资者们的青睐。多数投资机构表示,大数据、AI、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浪潮会重塑每一个传统行业,医疗亦如此,这是押注该领域的长期逻辑。
但在细分赛道的热度上,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互联网医疗从大热开始转冷,AI新药迎来一波热潮后进入沉淀期。在2022年,数字疗法、保险科技将成热点。
数字疗法(DTx)的爆火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监管层面,如FDA的持续推动;二是行业层面,各家企业都在积极推动并取得一定突破,比如妙健康、微脉、数愈科技、梅斯医学、望里、良医汇、健海科技等国内数字疗法企业先后在2021年加入数字疗法联盟DTA。不完全统计显示,截止目前,有近30个DTx产品获得了FDA等权威机构的批准。
“提升医疗可及性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方向。”长岭资本管理合伙人蒋晓冬表示,数字疗法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可及性。以去年年中长岭资本投资的望里科技为例,该企业已在精神类疾病领域形成多元的产品管线布局,如抑郁、成瘾、PTSD等。
保险科技的走红与医疗大健康行业支付方的重要性有关。横跨保险和医疗两大行业的保险科技在市场上走出了一骑绝尘的姿态: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近5年,保险科技的细分领域健康险年化增长率为31.4%,市场规模翻倍增长。按照增速预计,2021年健康险行业将突破万亿大关。持续扩容的市场将带来更大想象空间,从而推动保险科技企业持续融资。
当然,对于所有数字医疗项目来说,能否落地是重要考验因素。
“中国新基础设施的成熟正在重构巨型产业,从而孕育出一系列企业新物种。在健康和生命科学领域,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技术赋能产业,为产业解决问题。”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表示,智能化的技术一方面可以辅助攻克尖端的、前沿的、世界级的医学难题和疾病,另一方面,更要服务于最广泛的人民群众。
截止2021年3月底,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3万个,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在2020年接诊人次达40亿,其中80%属于常见病。血常规检测对这些常见病诊断覆盖率高达83.6%——这就是人民群众最广泛、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顺着这一逻辑,愉悦资本在A轮领投了伊鸿健康。目前伊鸿健康研制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掌中测”及相关服务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20000多家基层医疗的诊所和卫生院。
数字医疗也是软银中国资本布局医疗板块的重中之重,代表企业包括今年冲刺IPO的太美医疗科技、“数字+医药”企业叮当快药、“AI+精准诊断”和机器人企业EDDA等。
“我们对于数字医疗的理解可能跟很多投资机构不同。比如我们投资的键嘉机器人在有些投资人的思路中属于医疗器械,我们则是从数字医疗角度出发投资的。因为手术机器人核心还是它的‘大脑’,机械臂是执行‘大脑’的操作。‘大脑’要变得聪明,考验的就是企业数字化的能力。”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江敏介绍,“我们将数字化赋能和医疗大健康行业的5个维度做了结合,分别是医院、药、械、医患、创新支付。”
“数字医疗,谁买单也非常重要。”江敏表示,“一个好的项目要兼顾技术与商业化。”
以键嘉机器人为例,在技术方面,该企业已经成为国产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的领先企业,并完成了技术要求更高的髋关节置换手术临床试验,同时也在拓展膝关节置换适应症,技术水平走在行业前列。
“在商业方面,目前中美关节置换的渗透率差距巨大,国内关节置换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我们看好键嘉机器人助力临床解决国内未被满足的关节置换需求,服务于广大的受关节疾病困扰的患者。”在江敏看来,键嘉机器人团结了一帮优秀的医生和权威的大专家,并在渠道拓展等方面积淀了不错资源。“从年初到年底,键嘉机器人的估值便涨了数倍。”
“互联网医疗的遇冷就是在商业化的变现方面出现了问题。可以看到,从前年开始,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冲刺IPO,但财务情况普遍不容乐观,变现方式过于单一。要么卖药,要么就是卖SAAS,但SAAS对于医院和药店来说并不是刚需,很难收得起钱。二级市场的不认可自然导致了一级市场态度的转变。未来数字医疗企业需在商业模式的闭环构建上思考清楚,这样才能持续吸引其获得资本青睐。”一位长期关注数字医疗的投资人表示。
■医疗服务板块:危急重症大专科迎来机遇期,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备项
我国民营医疗服务领域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纵观2021年,医疗服务领域超10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或成功IPO。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眼科、口腔等偏消费医疗的专科外,脑科、肿瘤、中医等细分专科这几年的融资正在加速。可以看见,危急重症大专科迎来了机遇期。
“整形外科、眼科、口腔、妇产等专科领域已经变得十分成熟,且跑出了一些区域型龙头,竞争变得白热化。”一位资深投资人表示,随着DRG/DIP在全国落地以及带量采购等深化改革,公立医院“保基本”的定位愈发清晰,而民营医疗作为市场的补充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面,曾经由公立医院绝对主导的危急重症大专科,如心血管、肿瘤、脑科等也渐渐出现了非公医疗的机会窗口。
“这些专科类的企业其实已经沉淀很多年,比如海吉亚医疗已经耕耘十年,三博脑科也已发展近20年。”长岭资本管理合伙人蒋晓冬表示,一些头部企业的良好发展(融资、上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前专注在这些领域的企业发现,原来它们也可以在规范化发展中借助外部力量做大做强,这引导着更多企业浮出水面。”
另外,多个投资人一致认为,新技术的出现是政策之外资本敢于投资危急重症大专科的关键性变量。
“以肿瘤专科为例。要入局这个赛道我们往往会看创始人的学术和临床能力,肿瘤大专家为宜,也要配备最好的专科人员。技术上,要配备最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或治疗药物。可以概括为‘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一位资深投资人表示,“市面上一些伪概念或不成熟的技术也是需要谨慎的。”
长岭资本管理合伙人蒋晓冬表示,肿瘤诊疗是资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办医门槛高。优秀的民营医院能搭建三者良性循环的模式,并能与公立医院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精准医疗、数据驱动、机器人手术等技术和模式的变革,正在逐渐降低诊疗方案对专家经验的依赖程度,提升诊疗方案的标准化,这也是民营医疗服务发展的新契机。
根据《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年全国共有150家肿瘤医院。其中,公立78家,非公立72家,未来还将呈现上升趋势。
在未来的趋势中,蒋晓冬认为医疗服务领域还有一个创新机会是OMO,是线上、线下的融合,这也是其选择投资固生堂、海吉亚医疗的原因之一。
以固生堂为例,其是率先采用“OMO”商业模式的企业。在业务上,固生堂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促使公司更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和扩大客户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固生堂得以根据在线医师及客户活跃度指标,策略性地选择城市扩大线下覆盖率。
比如在医疗服务企业都关心的获客方面,固生堂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提供线上预约、咨询、诊断和处方服务。凭借企业庞大的医师网络、丰富的营运经验以及自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固生堂通过自有及第三方线上平台为跨地域的更庞大客户群提供服务。除此之外,得益于专有平台,固生堂将客户的电子病历保存于云HIS,建立全面的客户画像,以便为客户提供后续服务及长期医疗健康管理。固生堂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超过7百万人次,客户忠诚度及客户留存率不断提高,2020年客户回头率高达62%。
当然,医疗服务是一个“慢行业”,它需要投资机构拥有长期主义的耐心与恒心。
“我觉得医疗服务机构的价值创造无论是从适应共同富裕的大趋势,还是企业修炼内功,都会是一个苦活累活,比较慢也比较难,但却是正确的道路。”蒋晓冬表示。
■未来研判:走向研发前沿,讲好中国新故事
在对头部投资机构们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走向研发前沿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这与我国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从国家层面看,创新已被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总投入常年维持在5%左右,2019年猛增22.5%,首次突破6%,2020年8%,2025年目标15%。届时,中国研发总投入也会超过美国。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前沿科技的产业化浪潮势必迎来红利期。
而对于企业、投资机构或个人,都有机会趁着趋势,走进风口,迎来一次获得非线性增长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批科学家和教授开始走向产业前台,原发性创新也成为了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产业标签。
但同时,创新企业也会面临不少挑战。针对此,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给出了六个建议:
1:回归理性,市场优先,考虑市场容量允许的长期成长而不仅仅是赛道热度;
2:差异化定位,去内卷和同质化,务必把差异化落实到产品设计和临床验证;
3:产品布局以终为始,符合临床需求及商业化推广的可及性,同时具有相对稀缺性的产品;热门赛道产品可考量在商业模式上突破,或者布局应对集采的低成本优势产品;
4:融资方面,建议储备现金流以对抗经济下行震荡,同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定要在企业还有比较充盈资金的情况下开始融资,主动把握企业的发展节奏;另外,在融资一开始就要考虑优化股权结构,同时预设融资时点和备选方案;
5:团队方面,不同阶段团队需具备完整性和强执行力,分解实施内部里程碑,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设想的验证,无论正确还是试错,都可以迅速向前推进,充分发挥创业企业灵活性的优势;
6:最后,建议无论处于赛道什么地位,均需积极关注竞争对手,在业务和资本两个层面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及时作出回应。
面对逐渐走向前沿的创新浪潮,无论是投资方,还是产业各方,都在助推中国创新企业书写医疗大健康行业的未来。
而你我一起见证的,正这一时代大潮的新起点,以及正在徐徐展开的新的中国故事。
(信息来源:动脉网)
 
2021年生物制药并购跌至冰点?中小药企并购或将上升
2021年,是全球并购的大年,医疗并购也成为全球并购的第二大领域,本该是火力全开,而生物制药领域却出现了“倒挂”的情况,并购热情降至冰点。
据路透社消息,截至12月17日,2021年全球并购总额逾5.6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3%,刷新了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创下的4.42万亿美元的纪录,创下15年来的新高。其中,医疗并购占到全球并购的10.5%,成为全球并购的第二大领域,总金额超5900亿美元;在2021年前三个季度宣布和完成的交易就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总交易量。
与之相反的是,生物制药并购在2021年降温明显,如果不包括第四季度的几笔大交易,它将接近近年来的历史低点。以前十大生物制药并购交易为例,根据Evaluate Vantage统计,2021年前十大生物制药并购交易总价值接近530亿美元,远低于2020年的970亿美元,更是仅占2019年2070亿美元的1/4。
对此现象,普华永道认为,2021年是“并购投资更为正常的一年”。一方面,2019年出现大量了包括百时美施贵宝收购新基、艾伯维收购艾尔建、武田收购夏尔等超大型并购交易,之后的两年消停了很多,2020、2021年的生物制药领域大型并购事件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Covid-19影响,大量早期研发商通过IPO涌入市场,独立向前发展,这使得并购进入了平静期。
不过这样的平静期并不会持续太久。许多生物制药观察人士预计,由于新冠影响,多家大型制药公司手握大量现金,加上疫情泡沫破裂后的标的价值回归,明年的并购活动将有所增加。普华永道也表示,2022年可能会是生物制药并购“相当活跃的一年”。
01
跌至冰点
根据Deal Pharma数据,2021年生物制药并购交易总数仅为107笔,较上一年下降11%,而并购金额下降的幅度却达到了38%。这意味着单笔并购交易的金额也下降了。
相较过去两年,最明显的变化实际上是大型并购的锐减。以生物制药领域全球前10大并购交易为例,2021年过百亿的并购仅有两笔交易,2020年这一数字为3笔,2019年为6笔,最高的为百时美施贵宝以740亿美元收购新基。
另一指标为年度交易金额中位数,2021年仅为32亿美元,相当于一笔中型收购的规模。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是124亿美元,超过了2021年最大交易;2020年为42.9亿美元。
具体来看,年度最大交易发生在了年底,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公司CSL用117亿美元收购了瑞士研发治疗肾病和缺铁疾病的生物技术公司Vifor Pharma。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公司均不是行业眼中的制药巨头(定义为美国制药经理人发布的全球制药TOP50),而属于中型制药公司,CSL公司已上市产品主要覆盖了疫苗、血液和免疫领域,而Vifor Pharma是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治疗的领导者,在心肾领域有数十年的研发历史,两者的结合将使得CSL公司规模迅速膨胀。
2021年发生在中型制药公司之间的交易占了40%,2020年这一比例为20%,2019年为0。这样的数字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型制药公司在并购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随着生物技术融资的参与度和开放度越来越高,生物技术独立长大成Biopharma的可能性正在逐步提高,另外中型公司通过并购整合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全球影响力。
前十大并购交易有六成发生在跨国制药巨头身上,尽管他们对超大型交易的热衷度已明显降温,但对于技术管线的补充需求是长期存在的。从收购频率来看,最活跃的收购者是辉瑞和赛诺菲,他们分别进行了两项大交易。
以辉瑞为例,或许能窥得这些跨国巨头2021年对于收购的想法。辉瑞是新冠大流行中最大的“赢家”,其在新冠疫苗和新冠药物上的成就一骑绝尘,这也给他带来了强劲的现金流,去展开一些收购以弥补除去新冠产品后的匮乏现状。去年辉瑞分别以67美元收购了一家在胃肠、皮肤和心血管等治疗领域覆盖的中型的Biotech公司,旗下拥有13条临床管线,其中将近一半进入或即将进入临床3期,这对辉瑞未来3-5年的上市产品线将是极大的补充。另一笔22.6亿美元的收购,投向了在CD47领域领先的Trillium Therapeutics公司,据了解该公司主要疗法TTI-622显示出的初步疗效要高于其他CD47抑制剂。
在收购关注的治疗领域上,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依旧是并购的驱动力。此外,罕见病、炎症、心肾领域也备受关注。
在新兴技术方面,RNA疗法成了众多公司争相布局的方向。譬如赛诺菲在合作基础上加大对Translate Bio投入,用32亿美元将其收入囊中,旨在mRNA疫苗和疗法上有所作为。
02
冷思考与预判
比金额更重要的,是交易背后隐藏的逻辑,以及将要呈现的发展趋势。
据Evaluate Vantage调研,生物医药并购骤降的背后主要来自两个方向:标的估值和收购方自身因素。有部分观点认为,由于新冠大流行生物制药得到了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多的关注,强劲的融资环境促使年轻的初创企业可以独立发展,选择IPO或者再融资,标的的估值也随之得到大幅提升,“荒谬的估值”迫使大型制药企业在2021年离场观望。一组数据显示了这种“繁荣”,截至去年前三季度,民营生物科技公司融资额达到了惊人的240亿美元,超过了2020年的总额,打破了纪录。
晨哨并购医疗行业分析师王业开对E药经理人表示,投融资与并购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是负相关,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关系。从逻辑上生物医药投融资对并购的作用是双向的。在更多资金的支持下,更多有价值的企业会被发掘,市场上会有更多值得被收购的Biotech出现,从而提升并购市场的热度。但同时,投融资的过度火热,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市场上的企业估值过高,从而降低跨国药企们的收购意愿。
王业开还表示,从具体的并购来看,交易决策往往与跨国药企们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实际战略需求更相关,市场的投融资状况有时只是次要的考虑因素。
另一方面的观点则认为,受多方因素影响,跨国药企的并购偏好有所变化,他们倾向于进行小规模并购的补充和许可交易。王业开对E药经理人解释道,大额的并购往往能保证合并的确定性,因为大公司通常有成熟的成品和研发运营体系,收购时出价的依据更充足,收购之后一般不会出现大额的意外损失;另一方面,在两家大公司的合并过程中,其重合的部门,如部分销售部门,可以“削减成本”。这样在合并之后,能够实现利润率的提升。在公司需要高速增长时,选择优质标的进行大型并购,是快速增强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但也正因为大并购的特性,收购的巨额支出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现金流压力,两家大公司整合同样会消耗大量时间和资源,而以裁员为主的节约开支行动更会令公司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全球反垄断政策愈发严厉的情况下,大型收购的成本进一步提高。当然,目前反垄断铁拳对生物制药领域的关注度较低,但大并购仍有隐忧。”
相比之下,进行小型收购,一方面收购价格不会过于昂贵,且相关公司尚未进入产品商业化,人员规模较小,在整合时可以减少或避免裁员的需要;另一方面,许多Biotech具有更多创新的技术,具有更高的潜力,能够充分解决专利悬崖的隐患。
因此,从当下并购市场的发展来看,已经居于头部的生物医药公司会倾向于收购更多中小型的Biotech公司(虽然从并购金额来说,这些Biotech公司并不算小)。
王业开举例表示,以辉瑞为例,该公司便宣布将改变“消费方式”,从以节约开支为主要驱动力的大型并购模式,向收购中晚期在研项目的模式转变。而像BMS之类的公司,也都在试图通过早期投资+后期发展收购/授权购买的方式,以更低的成本寻找下一个重磅炸弹药物。不过这不意味着大并购就会被抛弃,有快速扩大规模需求的跨国企业,仍会以大型并购为目标。
接下来一年“生物制药并购会反弹吗?”多数风险投资家态度保守,认为并购将出现有意义的回升,但幅度并不会特别大。从美国市场来看,疫情泡沫已经破裂,生物技术行业在2021年年底进入了熊市,研发阶段公司的溢价有所放缓;对于更早期的公司,2022年将更难在美国上市,至少在今年前几个月。这意味着这些公司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寻找退出。从大型制药企业来看,强生、辉瑞和诺华手中都积累了大量现金,而且他们管线中有些生物制剂专利悬崖也即将出现,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
包括王业开在内的很多并购观察者似乎都有个共同认知:“今后的中小型并购会越来越多”。有分析师认为,价值在10亿至50亿美元左右处于临床开发中后期的单一资产公司将是2022年大多数并购的“最佳选择”。
国内是否会在明年或者未来几年参与到全球的并购当中?王业开对此表示,国内的医药巨头尚没有养成在市场上寻找优质标的的习惯。但未来随着国内医药产业的发展,想要成为Big pharma的公司会增加,在对海外企业的学习中,中国企业的并购需求也会增多。中国企业在国内及国际并购市场的出场率或将增加,并成为未来全球小并购增多的驱动力之一。
近日石药集团斥资收购了一家Biotech,该事件被解读为国内传统大药企将借助收购加速创新步伐的一个信号,创新日渐进入深水区,小型Biotech处境越发艰难,产业分工必将成为大势所趋。2022年会成为中国药企的并购开启之年吗?我们拭目以待并持续关注。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
 
医疗器械技术前景
医疗器械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均起到重要作用。为了使读者了解更多医疗器械基本知识、技术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切实提升对医疗器械的认知,本版从今日开始推出“医疗器械知识知多少”栏目。敬请关注。
■数字化医疗发展
数字化
数字化医疗出现的典型代表是CT,把数字化的计算技术引入常规的放射成像,人类开始进入“数字化医疗”时代。此后,常规脑电图、心电图都开始数字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诊断设备,都是数字化医疗发展的结晶。
信息化
医疗器械的数字化使信息化成为可能和必然。一台数字化医疗器械,如果不能将其数据进行传输、共享,只能算是一个数据孤岛。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球的医疗信息化发展风起云涌,最早是把其他行业成功的信息技术移植到医疗领域,如把管理信息系统移植到医院,成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之后发展迅速的是医技科室应用软件系统,如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
智慧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能够把模拟的信息电子化和方便地存取数据,而是更希望这些数据带来能够被有效利用的信息,指导医疗健康服务。因而,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医疗成为热门话题。据此,人们发展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把临床路径的概念、过程质控的概念都通过软件系统实现,提高诊疗效果和质量。
数字化医疗的进一步发展路径如下:
(1)可穿戴设备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健康的要求也从有病治疗发展到未病保健,希望通过一定方式随时监控和提示人体健康状态,甚至给予一些干预。就当前而言,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可以期待的未来,具有真正保健和医疗意义的可穿戴设备,会伴随大量相应服务的完善成为我们日常穿戴的健康日用品。
(2)互联网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技术进步,带来了社会变革。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医疗方面,从当前的核心业务出发,在已有医疗模式下建立数字化、信息化医疗环境,内生出互联网医疗业务服务模式。
(3)大数据
数字化医疗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产生大量数据。而对于数据的挖掘、处理,以及应用大量数据训练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模式,正成为现实。可以预见,大数据将极大地提高人类医疗保健水平。
■物理治疗器械发展
常规物理治疗设备
射频治疗设备能对生物组织产生深部透热作用,是目前最活跃的物理量。微波热疗设备可通过对辐射器形状与尺寸的合理设计进行局部加热,减少非治疗区的损伤;毫米波治疗设备最重要的特点是治疗功率剂量小,通常为1~10mW/cm2,对机体无损伤,并易于与其他疗法配合治疗;超声治疗设备开始出现采用40~60kHz低频超声的趋势,在强度方面,重视功率密度在毫瓦量级的低强度超声应用,在波形方面,重视低强度(30mW/cm2左右)脉冲超声的应用。目前红外治疗设备、极低频磁场治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也有很好的新产品出现和临床发展。
定向能量外科治疗设备
在微波、射频、激光、超声、冷冻等各项高能定向治疗设备中,微波和射频设备在市场上将最为活跃。涉及的关键技术有临床剂量学的研究和医疗器械的剂量有效控制、自效的靶区测温控温技术、治疗过程的有效监测、能量作用区的精确控制等。
■医用成像器械发展
小型化和网络化
小型、便携的床边医用成像器械将越来越多地投入应用,这将为重症监护、家庭医疗、预防保健等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信息,提高医生对患者诊断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同时,数字化成像将完全取代传统的非数字图像。医院内部所有医学影像设备将联网,在线大容量数字化图像存储得到普及。由于宽带网络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图像的远程传输更快捷,图像更清晰,使远程放射学得到普及和应用。网络化也将加快成像过程、缩短诊断时间,有利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多态融合技术使诊断治疗一体化
未来,将有多种新型造影剂问世(包括组织、器官特异性造影剂,特定基因表达、特定代谢过程、特殊生理功能造影剂),其毒副作用更小、对比增强效果更佳、诊断的特异性更强。此外,医学影像学技术可直接应用于药物研制,并用于监测疗效,可促进新药的开发进程。
医学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可分为解剖结构图像和功能图像。由于成像原理不同所造成的图像信息局限性使得单独使用某一类图像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通过研制新的图像融合设备和新的影像处理方法,将成为计算机手术仿真或治疗计划中的重要方向。包含以上两种影像学技术的新型医学影像学设备将更受欢迎,诊断与治疗一体化将使多种疾病的诊断更及时、准确,治疗效果更佳。
3D打印辅助医学影像
随着3D打印技术与医学影像建模、仿真技术的不断结合,3D打印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将X线机、CT及MRI装置获得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数据转换成3D打印机的数据,快速、准确地制成医疗模型。在进行复杂手术前通过医疗模型模拟手术,让医生能够充分做好手术前的规划和方案设计,提高手术成功率。
无源医疗器械发展
无源医疗器械约占全部医疗器械的50%。无源医疗器械产品是由各种生物医用材料加工而成,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对产品的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起决定性作用。生物医用材料是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已经成为材料学科的重要分支。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和重大突破,生物医用材料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生物材料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以每年13%的速度快速增长。无源医疗器械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如何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新降解材料的研究开发、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人工器官和组织的材料研究、新的药物释放体系和药物载体材料、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等将成为医用材料最关注的发展方向。
此外,在人工器官及组织领域,鉴于当代材料科学与技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在分子水平上深化了材料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加之现代医学的进展和临床巨大需求的驱动,当代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并已处于实现意义重大的突破边缘。将生物制品和器械有机结合的复合器械产品将是无源医疗器械发展的趋势,这些制品的相互结合可以开发出新型的医疗器械产品,更好地满足各种临床需求。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行业动态
 
广东:支持药店、便利店跨界融合
近日,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将“推选两家符合申办条件的大型连锁便利店+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全省范围开展大型连锁便利店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假如试点成功,“药店+便利店”将迎来新的融合发展期。
01五大亮点 创新药品零售经营模式
实际上,在去年广东药监局发布的《广东省药品零售许可验收实施细则》聚焦乙类非处方药经营流程的审批。按照便民原则,允许在商超、24小时便利店等场所开设经营乙类非处方药,让公众购药需求更加便利、可及。
在简化审批方面,《细则》对申请开办只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企业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放权由市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编制告知承诺事项办事指南,方便申请人业务办理。此外,对企业申请仅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其营业场所面积应与经营品种、规模相适应,没有具体的营业场所面积要求。
此次方案则进一步细化相关细则,提出了五大改革亮点:
一是支持和鼓励属于同一集团管理的大型连锁便利店总部与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跨界融合,在便利店设置乙类非处方药销售专区或专柜,创新药品零售经营模式。
二是推动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审批告知承诺制真正落地生效,规定连锁门店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由所在地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告知承诺制的审批要求执行,即审批机关收到申请资料后,对资料进行书面审核,资料符合要求的,当日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
三是严格执行“七统一”管理规定,要求连锁门店只能接受连锁总部统一配送或连锁总部委托配送的药品,不得自行采购药品,严格规范连锁门店药品购进渠道管理,严防非法药品流入连锁门店。
四是压实连锁总部对连锁门店经营药品质量的管理责任,开创性的提出连锁总部要建立巡查报告制度,配备与连锁门店数量相适应的药学技术人员,作为药品质量巡查员,每季度至少巡查一次,负责对连锁门店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七统一”管理规定情况进行定期巡查,全面强化连锁门店的药品质量管理。
五是积极配合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疫情及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连锁总部及连锁门店应当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得销售省局发布的《疫情期间需实名登记报告药品目录》药品,连锁门店的疫情防控要求应当参照便利店行业规范要求执行。
02推动药店向社区健康便利店转型
如今便利店售药已非“稀罕事”,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其中在“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一项中,《意见》提出,药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开展简化乙类非处方药经营审批手续试点。”此后,多地开启“便利店售药”模式探索。
综合此次改革内容来看,广东此举旨在引领和满足社区居民24小时日常急需用药的多元化需求,推动传统药店向社区健康便利店转型,这也恰恰契合了零售药店当前的发展需求。
作为给周边居民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落实“最后一公里”,社区药店备受业界的关注,各大连锁都把社区药店重点发力的业态模式之一。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健之佳的门店绝大多数是社区专业便利药房,达到了2399家。相关资料显示,另一家上市连锁老百姓的直营门店约89%是社区药店,11%是医院周边门店;海王星辰80%以上门店均为社区药店。
那么,药店+便利店的模式,会为药店的“社区战”带来哪些变化?业内认为,融合模式有望强化零售药店的“社区功能”,实现经营成本的节省、社区流量的收割。
一方面,随着政策的不断松绑,医药零售行业已经进入高度竞争的阶段,这种模式的压力越来越大。一证开药店、取消限距、备案制等等政策的落地,开办药店的门槛越来越低,必然会带来更大竞争,这从药店数量不断创新高可见一斑。除此以外,业外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医药电商特别是医药O2O的冲击尤为明显,医药O2O送药到家的服务能够被市场接受,就意味会有更多消费者选择这个服务方式。
此外,社区药店还面对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强劲对手。在一个人口相对稳定的生活圈里,越来越多市场主体“卖药”,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压力。虽然同行之间未必就是冤家,但想办法“活下来”是最重要的,强敌环伺之下,便利店更像是“同盟”而非竞争对手。
(信息来源:21世纪药店)
 
2021年跨国药企营收、研发投入、在华业绩大盘点
近日,跨国药企(MNC)纷纷发布2021年财报,备受关注的MNC们在过去一年中的营收情况以及研发投入逐渐披露,而伴随着财报亮相的还有各家王牌产品的销售额。此外,一部分MNC中国市场业绩也一同披露。
1、2021各大MNC全球总营收
(不完全统计)
辉瑞:2021年总营收为813亿美元,同比大涨92%。
艾伯维:2021年全年营收561.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7%。
强生:2021年制药业务收入520.8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诺华:2021年净销售收入达到5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6%。
罗氏:2021年制药部门的收入为486.97亿美元(450.4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3%。
百时美施贵宝:2021年全球营收463.85亿美元,同比增长9.09%。
默沙东:2021年制药业务收入42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7%。
赛诺菲:2021年全球营收428.55亿美元(约377.61亿欧元),增长7.1%。
阿斯利康:2021年全球营收374.17亿美元,同比增长41%。
GSK:2021财年全年营业额为341.14亿英镑,同比增长5%。
礼来:2021全年营收283.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安进:2021年总营收为259.79亿美元,同比增长2%。
吉利德科学:2021年业绩全年总收入27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
诺和诺德:2021年总收入1408亿丹麦克朗(约22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
……
在新冠疫苗Comirnaty贡献了367.8亿美元的营收下,辉瑞以92%的增长幅度,重回世界第一药企的宝座。如果将新冠疫苗Comirnaty排除,辉瑞2021年的营收增长为7%。
而受新冠疫情冲击,以及罗氏“老三驾马车”Avastin(贝伐珠单抗)和Herceptin(曲妥珠单抗)、Rituxan(利妥昔单抗)持续遭受生物类似药的强烈冲击收入下滑等影响,罗氏制药2021年收入增长仅为3%,不过罗氏诊断在新冠疫情下需求增大,2021年销售收入177.60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29%。
2、2021MNC研发投入
(不完全统计)
强生:2021年研发投入了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46%。
罗氏:罗氏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147.99亿瑞士法郎(159.85亿美元),其中制药业务研发投入129.93亿瑞士法郎(140.48亿美元),诊断业务研发投入18.06亿瑞士法郎。
辉瑞: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138.29亿美元,同比增长47%。
阿斯利康:2021年,研发费用97.36亿美元,增长36%。
艾伯维:2021年研发投入70.84亿美元,同比增长8%。
礼来:2021全研发投入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
GSK:2021全年研发投入52.78亿英镑(7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
吉利德科学:2021年研发投入53.63亿美元,同比增长6.4%。
安进:2021年研发费用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
默沙东:2021年研发投入122.45亿美元,同比下滑9%。
……
3、2021MNC中国市场业绩
(不完全统计)
阿斯利康中国市场:2021年贡献收入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默沙东中国市场制药业务,2021年贡献42.62亿美元,同比增长60%。
罗氏制药中国市场,2021年贡献32.76亿瑞士法郎(35.41亿美元),占全球7.3%,同比增长4%。
赛诺菲中国市场,2021年贡献收入27.20亿欧元(约30.86亿美元),占比7.2%,增长7.9%。
诺华中国市场,2021年销售收入3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诺华全球总收入6%。
诺和诺德中国市场,2021年收入160.19亿丹麦克朗(约合2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诺和诺德全球收入的11.38%。
礼来中国市场,2021年收入16.61亿美元,同比增长49%。
……
2019年,阿斯利康以在华接近50亿美元荣登中国市场跨国药企老大宝座,2020年,阿斯利康以53.75亿美元营收蝉联,2021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实现营收60.11亿美元继续领头。
据悉,中国市场是阿斯利康营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医保谈判和集采产生的降价压力,在2021 H2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减缓,Q4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了4%。公司预计在2022年中国市场业绩可能出现中个位数比例下滑,主要由于集采和医保的持续影响。
4、2021年全球畅销药
(不完全统计)
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COMIRNATY?:2021年销售额367.8亿美元。
艾伯维——Humira(修美乐):2021年销售额206.94亿美元,2020年198.32亿美元,同比增长4.3%。
默沙东——Keytruda: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17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
百时美施贵宝——来那度胺:收入128.21亿美元。
百时美施贵——阿哌沙班:收入107.62亿美元。
强生——乌司奴单抗:2021年销售额为9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强生——达雷妥尤单抗:2021年销售额为6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百时美施贵宝——Opdivo:2021年销售收入为7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
赛诺菲——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2021年销售收入为52.49亿欧元,同比增长52.7%。
罗氏——Ocrevus:2021年销售额达到50.55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19%。
礼来——Trulicity(度拉糖肽):2021年销售额达到64.72亿美元,增速超20%。
阿斯利康——奥希替尼(Tagrisso):2021年销售额为5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
诺华——Cosentyx(司库奇尤单抗)以及Entresto(沙库巴曲缬沙坦):2021年销售收入合计为82.66亿美元。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制剂Ozempic销售收入为337.05亿丹麦克朗(约53.59亿美元),口服制剂Rybelsus销售收入为48.38亿丹麦克朗(约7.69亿美元)。
吉利德科学——瑞德西韦:2021年销售收入55.6亿美元,同比增长98%。
艾伯维——伊布替尼:2021年销售额5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77%。
GSK——Triumeq(多替拉韦/阿巴卡韦/拉米夫定):2021年销售额为25.88亿美元。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竞争监测
资本竞合
 
赛元生物完成近亿元融资,助力iPSC衍生即用型细胞药物临床研究
2月16日,赛元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济峰资本领投,老股东昆仑资本超额跟投。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赛元生物已完成由昆仑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融资。
赛元生物总部位于中国杭州,专注于将工程化多能干细胞(iPSC)分化为先天性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并进行即用型细胞药物的开发,现已建立起临床级别iPSC细胞库、高效iPSC细胞定向分化平台以及基因修饰iPSC细胞单克隆筛选平台三大底层技术平台,核心技术涉及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学、基因编辑、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综合运用。该公司使用基因编辑的iPSC细胞分化为免疫细胞的方法,可以提供即用型、易编辑的细胞类型,在成药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信息来源:创鉴汇)
 
再生医学领域新锐昕瑞再生完成Pre-A轮融资
2月15日,南京昕瑞再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动平衡资本、海松医疗基金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研发管线的推进、新药发现平台的进一步升级以及团队建设等。
公开资料显示,昕瑞再生成立于2019年,基于创新的“细胞焕新”药物发现平台,致力于开发组织器官原位再生、纤维化逆转、肿瘤细胞重编程等原理的创新药物。该公司创始人团队曾在干细胞及再生医学领域有20年研发经验。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Kallyope完成2.36亿美元D轮融资,助力开发肠-脑轴创新疗法
2月15日,Kallyope公司宣布完成2.36亿美元的D轮融资。这些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的“肠-脑轴”开创性药物发现平台、临床试验和跨越广泛治疗领域的多个管线项目。
Kallyope已经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前沿技术平台,整合了几种复杂的技术,包括单细胞测序、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类器官等,以发现作用于肠-脑轴的转化性小分子治疗药物。肠脑轴可解释为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信号沟通网络,肠-脑生物学的发展显示,这些器官之间通过激素和神经回路实现信息交流,调节并控制着许多生理和行为的重要方面。由于肠-脑轴所起的这种中心生物学作用,许多疾病都与其相关缺陷有关,包括肥胖、糖尿病、炎症性疾病、抑郁症、和帕金森病等。
通过揭示肠道和大脑之间的连接,Kallyope平台已被用来生成跨越几个相关治疗领域的新型治疗方案,包括代谢、免疫学和炎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策略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用肠道限制性分子靶向肠道和肠-脑生理学相关靶标,这是一种有望提高药物发现和开发速度和成功几率的全新方法。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市场风云
 
海尔生物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5%
2月16日,海尔生物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5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14.81%。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海尔生物表示:
1、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1.63%,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物联网战略不断深化,持续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及产品方案的创新迭代,加速渠道网络拓展扩大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不断加快物联网场景生态布局保障用户最佳体验,实现了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及传统业务的双高增长。
2、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7.71%、119.28%、114.81%、32.97%,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处置联营企业Mesa取得投资收益。
3、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5%,主要原因是公司净利润增长。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华森制药2021年度净利润9316.14万元,同比下降21.84%
2月16日,华森制药发布业绩快报,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下降4.11%;实现营业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24.37%;利润总额1.04亿万元,同比下降24.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6.14万元,同比下降21.84%;基本每股收益0.2322元。
对于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华森制药表示:
   公司持续加速创新升级,无论是创新药研发方面还是在仿制药及大健康品种的研发投入均进一步大比例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0.05%;②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减少1,822.93万元,上年同期公司确认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2,951.74万元;③报告期内因市场进一步恢复,公司自营品种推广活动增加,因此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比上升;④因第五期新建GMP生产基地项目2021年全面投入使用,大量非现金性折旧费用增加,此项折旧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868.62万元,同时公司集采品种于2020年二季度开始配送,2021年全年均按集采价格销售,年平均销售单价下降,最终导致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进口注册
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
本品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使用中应高度关注说明书中列明的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信息。
国家药监局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完成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结果。?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全球上市
 
云顶新耀Trop-2 ADC药物Trodelvy亚洲上市
近日,云顶新耀宣布,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批准了Trodelvy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本次是Trodelvy首次在亚洲获批上市。
Trodelvy自2020年4月获FDA批准上市后,已在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获批用于二线治疗mTNBC成人患者。此外,2021年4月13日,Trodelvy获FDA加速批准第二项适应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这类患者接受铂类化疗和免疫治疗后常出现疾病进展。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普利制药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获FDA正式批准
2月14日,普利制药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美国FDA签发的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仿制药上市批准通知。适应症为:1、作为当口服疗法不适用时,成人和1个月至17岁儿童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伴糜烂性食管炎(EE)的短期治疗的替代疗法。2、降低成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的治疗性内镜检查后再出血的风险。
艾司奥美拉唑,又名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单一左旋异构体,两者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等。
该药是最成功的异构体开发范例之一,较第一代的奥美拉唑而言,其抑制胃酸的效果更强,不良反应也更小。最早由阿斯利康研发,2000年其口服制剂在瑞典上市,商品名为Nexium,其注射剂于2003年推出,于2005年03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科技研发
 
美国FDA授予拜耳口服FXIa抑制剂asundexian快速通道资格
通过特异性靶向参与病理性血栓形成的蛋白质,但保持参与生理性血管愈合的通路完整,FXIa抑制剂可以在不相应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下预防卒中和心肌梗塞(MI)等事件。
拜耳(Bayer)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asundexian(BAY2433334)快速通道资格(FTD):作为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non-cardiogenic ischemic stroke,NCIS)患者二级预防的潜在药物。
快速通道资格(FTD)旨在加速针对严重疾病的药物开发和快速审查,以解决关键领域严重未获满足的医疗需求。在研药物获得快速通道资格,意味着药企在研发阶段可以与FDA进行更频繁的互动,在提交上市申请后如果符合相关标准则有资格进行加速审批和优先审查,此外也有资格进行滚动审查。
asundexian是一种口服因子XIa(FXIa)抑制剂,目前正被开发作为NCIS患者二级预防的潜在药物,以及另外2种疾病:心房颤动(心律不齐)和近期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
目前,拜耳正在对asundexian所有3种适应症进行2期临床试验,或作为单一疗法,或与抗血小板疗法联合使用。asundexian对FXIa的抑制,被认为可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下提供血栓事件的保护。
(信息来源:生物谷)
 
蔼睦医疗AM712临床申请获FDA批准
蔼睦医疗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其AM712(ASKG712)的临床开发新药研究(IND)申请。AM712是一款新型双特异性生物分子,能够同时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
继此次IND申请获批,蔼睦医疗将会尽快在美国启动一项1期临床试验,以研究AM712(ASKG712)在新生血管性AMD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
蔼睦医疗在前不久与AskGene Pharma Inc.签订了一项许可协议,获得了在全球亚洲以外地区和日本市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AM712(ASKG712)的独家权利。
(信息来源:美通社)
 
迈威生物注射用8MW2311免疫激动剂获批临床
近日,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注射用8MW231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注射用8MW2311是一种聚乙二醇偶联人白介素-2免疫激动剂,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8MW2311注射入体内后,可刺激下游转录因子STAT5磷酸化,有效激发杀伤性T淋巴细胞CD8+T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药效。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运作管理
 
“中医馆+药店”,怎么搭班子?
时下,药店经营越来越困难,产品、价格、便捷、模式都不再是我们的优势,产品有钱到处是,价格医院零差价,网上更便宜,网络配送更方便,所以出现不少连锁药房亏本门店增多的现象。
而近几年中医馆的盛行让很多医药同仁都对中医、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当他们把中医馆搭建完成,真正赚钱的却屈指可数,原因在于没有整体经营思路,配合不好名老中医,管理人员培养周期过程太长,特色科室建设迟缓。毕竟,这些资源因素对医馆能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现在很多连锁选择投资开设复合型中医馆业态,即“医药馆”这样的综合型健康馆,综合了上面的两种优势,用药养医,用医带药,从而形成良性发展。
不过,要想迅速成功,“医药馆”的架构是关键,人员既要够用,又不能托大,一个合理的组织框架,可以使得人人责权清楚,事事面面俱到。
中医馆管理架构的设计
管理架构、组织框架的设计取决于中医馆的定位和功能。我们一般会遵循“以客户需求定营销方式,以营销方式定管理措施,以管理措施定部门编制,以部门编制定岗位编制”的倒推式的组织构建方式,也可以叫做“顺藤摸瓜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医馆建设的唯一标准,最好的框架标准就是让每个人工作起来都很顺手,配合起来都无障碍,从而让每一个参与的员工都能清楚自己的角色,工作起来有成就感。
关键岗位设置与人员择选
众所周知,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岗位也有各自的责任,只有这些板块都能发挥作用,才能使一个医馆趋于良性。
那么,中医馆都有哪些重要且核心的岗位呢?他们各自都承担哪些工作呢?
1馆长
馆长是医馆的大脑、领头羊,全面负责医药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提升专业服务,保障经营安全,维护医师关系,有序开展全年活动,确保指标达成。馆长专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馆的经营及未来走向。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馆长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1)技术型馆长。这类馆长一般同时担任诊疗或治疗工作。优点是精通具体业务,对科室医疗处置及流程、法律法规都熟悉,本身坐诊也可以创造业绩,利于专项科室的成功与落地。但是这类馆长的管理和营销思路会相对滞后,而且思维方式很固执,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这类馆长涉及的项目,需要考虑单独配置营销客服部门,进行专项管理。如果长期人员稳定性差,内部管理混乱,也可设置人事行政助理岗,协助馆长完成人员的心情安抚及日常沟通,加强团队凝聚力。
(2)管理型馆长。这类馆长一般之前从事过其他管理岗位工作,担任过部门长以上管理工作,或属投资人多年心腹员工,其优点是稳定性好,思维开阔,不受医疗行业惯性思维影响,包容性强,利于凝聚团队,善于发挥下属才能。
这类馆长的不足在于医疗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储备及对医疗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广不够,因此他们上任前需要进行再培训,以深度了解医疗系统政策法规,对医疗安全管理需重点学习。这类馆长,可配备专业门诊主任岗及市场营销方面岗位的助手,其本人主抓人事管理工作。
(3)营销型馆长。这类馆长擅长营销,相对年轻,曾经在广告公司或营销策划公司从业,掌握一些成功的营销推广案例,或者是多年从事医疗服务工作、担任过医院市场部负责人。他们善于品牌宣传,善于开展义诊等社区拓客活动,能很好地规划指导客服工作,注重患者口碑的包装推广。但是这类馆长常常在医疗技术方面有空白,容易误判科室规划,日常人员管理技巧相对薄弱。因此,可以配备门诊主任及人事行政,协助其做好相关工作。由其本人管理营销推广部门,有利于增加项目患者数量,提高医馆收入。
馆长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可以寻找的人脉资源灵活应对,切不可死板教条。馆长的岗位决定了他要做的事情,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太可能马上找到一个各方面都符合的馆长人选,所以需要借鉴成熟模式,快速培养合格的馆长,少走弯路,不走弯路。
2医务负责人
对于医务部负责人,我们一般会给其设置医务主任或医务总监岗位。这一岗位的人选至关重要,因为决定了医馆的核心业务(诊疗与治疗)的根本。请来医生,留住医生,用好医生,管好医生,这四个维度是其主要工作。
选择医务总监,需要权衡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是“自己人”。医务总监掌握了中医馆的核心资源,决定着中医馆的成败。很多单体医馆老板本人其实就是这个角色,因此忠诚度、可信赖是我们选择医务总监人选时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我就曾碰到过医务总监离职带走医生另起炉灶的项目,一定要通过流程和管理将这种风险提前规避。
其次,一定要亲和力强,情商高。医务总监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聘请名医,医生愿不愿意跟你干,和医务总监的沟通能力、情商密不可分。
选择医务总监时要优先考虑对医务系统了解的人。例如,本身就是医学相关专业,掌握大量院校和社会医生资源;或者本身就是中医,师生同学一大帮,马上可以进入相关圈子,迅速邀约;再或者曾经担任过医药代表,了解医生群体喜好。
医务总监一定要具备服务意识,注重细节的把控,切不能粗枝大叶。很多医生请来以后为什么很快离职,除了业绩和待遇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生在机构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感觉被冷落。所以,医务总监一定要关注医生的工作状态,随时服务好医生的需求,努力为医生打造一个良好的诊疗环境。
总之,医务总监的人选是医馆成功与否的关键,一定要避免将医务管理工作搞成人力资源工作,医生的日常管理有别于一般岗位群体,一定要建立适用于医生的管理方式。
3营销客服推广人选
在工作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医馆经营不善,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没有营销推广客服部门。这些医馆的运营方式很简单,就是找来医生,等顾客上门。一旦生意不好,则将原因归结为医生水平不行、地理位置不好等等,而不会提营销工作滞后、无序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下营销推广客服部所做的工作,之后再来谈挑选相应负责人时的注意事项。
营销推广部和客服部门可以并入一起管理,也可以分开管理,营销部门与其他几个部门都存在协同关系。因为营销的执行都是具体业务部门在开展,营销部门则是制定者和参与者。
中医馆的对外宣传会产生大量的文案及设计工作,如公众号文章、朋友圈九宫格、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朋友圈活动优惠、医馆介绍和特色经营、15秒/30秒/60秒/3分钟/5分钟视频录制、各类医馆音频录制(如活动音频、健康之声音频、产品介绍音频、医馆特色介绍音频等)、传单类(如医馆3折页、医馆活动DM单、理疗活动DM单、医生简介单等),还有健康大讲堂的拓客执行、社区义诊拓客的组织、有效顾客拓客管理等等。因此,营销部门是一个系统的部门,能为医馆引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
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营销客服负责人呢?又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
首先,如果馆长具备营销统筹的能力,可以由馆长兼任这一板块的负责人,下设文案和设计岗位,如果拓展商圈范围广、客流多,也可设置一个活动督导岗位,专门从事活动的跟单执行。
其次,如果单设本岗位,一般要以市场营销、平面设计、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人员居多,最好是有3年以上市场策划相关的工作经验,具备策划知识、平面设计知识、美工陈列知识、公关知识等。
最后,市场上完全符合条件的中医馆营销负责人比较难找,更多时候是前期由老板兼任这个岗位,我们要做好培养人员的心理准备。
(信息来源:中国药店)
 
 


市场分析
 
骨科植入器械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医疗健康市场的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与医疗健康行业紧密相关。从细分领域来看,骨科植入器械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的9%,位列第四。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科医疗需求不断上涨,骨科植入器械行业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且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成长空间。
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医疗行业调研机构EvaluateMedTech预测,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于2024年达到约471亿美元,并将持续稳定增长。
虽然我国骨科植入器械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增长,骨科植入器械市场整体规模增长迅速。根据米内网、广州标点医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点信息)发布的数据,该领域市场销售收入已由2015年的16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高于全球骨科植入器械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预计到2024年,我国骨科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607亿元(详见图1)。我国骨科植入器械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细分领域国产优势凸显
骨科植入器械大多为用于替代、支撑人体骨骼或者定位修复骨骼、关节、软骨等组织的临床骨科医疗材料,属于高值医用耗材。根据使用部位不同,骨科植入器械可以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其他四大类。
创伤类产品一直占据我国骨科植入器械市场的最大份额,市场技术最为成熟,开发最为充分,国产化率最高,产业整合趋势明显。根据米内网、标点信息发布的数据,2019年国内创伤类产品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19.48%,2015—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5.76%;预计到2024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元。
脊柱类产品市场增速与骨科植入器械市场整体增速保持一致。标点信息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由47亿元增长至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8%;预计到2024年,我国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71亿元。
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增速最快。标点信息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由40亿元增长至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65%;预计到2024年,我国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亿元(详见图2),且仍将以相对较快的增速发展。
人工关节主要分为人工膝、髋、肘、肩、指、趾关节,其中膝关节和髋关节产品占据人工关节市场95%的份额。我国人工关节市场起步较晚,体量较小,生产技术还不成熟,且产品价格昂贵。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集采政策的落地实施,人工关节价格将大幅下降,未来市场增速有望进一步放量。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共计约43.93万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共计约24.92万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共计约1.12万台。基于国内外患病人数差异,我国人工关节市场渗透率目前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产人工关节市场发展迅速,增速远高于进口人工关节类产品。随着医保控费政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国产人工关节市场有望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创伤类植入器械,脊柱类和关节类产品市场仍有诸多技术问题尚待攻克。随着国内生产企业研发经费不断投入,研发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内外生产技术差距正在慢慢缩小。
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
我国骨科市场集中度比较分散,进口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据医械研究院统计,2018年,在我国骨科植入器械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二十的生产企业共占据57.3%的市场份额。其中,6家进口品牌占据38.8%的市场份额,14家国产品牌占据18.5%的市场份额。从细分领域来看,关节类植入器械的生产技术难度最大,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最低,国产替代空间最大,是当前国内骨科植入器械市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近年来,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骨科植入器械行业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要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探索带量采购。其中,骨科植入物耗材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高值医用耗材,各地积极探索其带量采购方法。
2021年9月,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于天津开标,此次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产品包括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和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值得注意的是,众多进口企业积极参与此次集采竞标,部分进口产品的报价均低于国产。但考虑到进口企业的生产与服务成本均高于国内企业,国产品牌有望通过集采降价后的利润空间维持较好的配送与跟台服务水平,从整体上实现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旺盛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骨科疾病发病率显著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增长,2020年末约为1.9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3.5%,较2013年上升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从2010年的74.8岁增至2019年的77.3岁。老龄人口数量和预期寿命日益增加,而骨科疾病发病率与年龄相关度极高,因此,老年人群对骨科植入器械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及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不断提高,居民就诊意愿和医疗保健支出持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约1.93万元上升至约3.21万元;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已从912元增长至184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提高形成了骨科植入器械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我国骨科植入器械生产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行业竞争格局一直以来相对分散。如今,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加紧技术追赶,不断缩小与国际巨头企业的差距。同时,在日趋严格的监管环境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加速优质企业崛起,促进行业优胜劣汰。此外,市场主要参与者纷纷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这为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高端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资、并购将进一步增多,广阔的市场空间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竞争持续升级?原料药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原料药(API)通常指化学原料药,是化学药物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是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而成的各种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行业内通常将原料药划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三大类。
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加剧推动药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叠加专利悬崖的到来,仿制药加速发展,进而带动对上游原料药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国际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持续紧缩,亚洲特别是中国,凭借良好的疫情防控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加速吸引全球产业转移;国内层面,严格的监管与环保政策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原料药迎来发展契机。
■市场稳步扩张
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前景光明
根据MarketsandMarket的数据,除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所下滑外,近年来,全球原料药市场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具体表现为: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308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7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5%,2020年有所下滑,但2021年重回增长态势。同时,专利到期的药品及仿制药品种数量增加,拉动原料药产量增长,预计到2026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9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详见图)。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变动、粮食及化工原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提升以及环保政策趋严等多种因素叠加,低端大宗原料药产能加速出清,2018年我国相关企业整体营收有较明显的下降,而后止跌回升;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产能受下游市场拉动影响,仍有稳定增长。
大宗原料药市场需求稳定,受疫情影响价格上涨
大宗原料药以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激素类原料药为主,此类产品市场需求稳定,供给端产能集中,价格和利润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由于我国大宗原料药产能较为充裕,当前市场变化通常是由供给端变化导致,如环保压力、限产等因素。2016年以来,受环保政策趋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大宗原料药市场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2018年和2019年冲高回落,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又有所上涨,在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退的当下,大宗原料药价格尚处于高位。
特色原料药成长属性明显,保持较快增速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类、抗肿瘤类、中枢神经类、胃肠消化道类等特色原料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首先,带量采购压低药品价格,对提升相关品种的市场渗透率作用明显,用量的提升带动了上游原料药需求的增长;其次,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带动慢性病用药市场规模扩大,对应的特色原料药需求也存在持续增长空间;最后,专利悬崖提升仿制药占比,仿制药迎来大幅替代空间。
专利原料药受下游驱动实现稳定增长
专利原料药主要用于创新药的生产。Evaluate Pharma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处方药市场规模达901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该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6.4%。其中,仿制药市场规模约740亿美元,占比8.2%,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5.0%;创新药占比超过90%,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7.9%,具有更高的成长空间。受创新药市场份额增长的拉动,专利原料药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加大。另外,全球产业分工细化推动跨国药企转变全产业链布局模式,将部分研发和生产环节外包,也推动专利原料药加速发展。
■产能加速转移
中国市场的崛起和内部布局优化
中国市场在全球格局中供应份额加速提升。从全球来看,西欧、北美、日本、中印是原料药的四大产区,当前正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原料药供应中心正从欧美发达地区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从供给侧来看,由于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全球原料药供应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
其二,细分类型的供应格局梯次仍较为明显。从细分领域结构来看,我国凭借工业化优势在大宗原料药生产领域占据优势,印度以仿制药产业拉动特色原料药生产,而美国则仍然在专利原料药方面占据优势。这一点在规范市场的原料药供应格局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新兴国家的产业升级将加速重构全球竞争格局。当前,我国的原料药产能已经过剩,正从大宗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升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供应链重构,为我国的原料药产业升级提供了契机。我国凭借良好的疫情防控能力保障了原料药生产能力,还可以承接国际市场短缺的原料药产能,例如印度的特色原料药产能。此外,国内头部企业加速在高附加值的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领域布局。从美欧市场情况来看,2009年以来我国在美国DMF(药品主文件)和欧盟CEP(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认证的申报数量远远领先于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我国企业正加速向国际规范市场进军。
我国原料药产业分布格局正在重构。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我国现具备原料药生产资质的企业共有1400余家,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分布较为集中,生产规模偏小。同时,呈现出两个比较集中的区域:其中一个是以浙江台州为中心的区域,该区域具有较强的出口优势,已经建立化学原料药出口工业园区;另一个在江苏武进、金坛和常州一带,其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品品种多,该区域部分企业与国外制药企业建立了销售渠道。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出台实施,部分地区的区域规划将化学原料药纳入限制类项目,大量原料药企业被要求强制搬迁,很多传统原料药生产基地面临产业收缩。同时在整体控成本拼供应链的阶段,环境治理、土地、人力等成本不断增加,一些原料药企业被动向外转移。化学原料药产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同时,还应下沉至其他地区在政策、资源等多方面能够获得扶持的三四线城市,同时应注意提升绿色生产能力和水平。
■结构持续优化
把握国内国际战略机遇窗口期
产业和市场结构正在持续优化,企业应紧抓机遇,加码布局,积极参与良性竞争。
产业升级——仿制药价值回归,“API+制剂”一体化是重要升级方向
带量采购大幅压缩了仿制药制剂企业的流通成本,制剂企业的经营中心从营销转向质量和成本控制,利润回归制造本身。另外,国家药监部门关于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关联审评审批的相关制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原料药独立审批流程,转为登记后与制剂共同审批,制剂企业需对原料药的质量负责,因此制剂企业倾向于选择质量较好且供应稳定的原料药供应商。这一改革在打破部分原料药垄断权的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原料药品质的重要性,部分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原料药企业逐步被淘汰。原料药处于制剂上游,营销环节的削弱使原料药企业掌握了向下游制剂延伸的主动权,而拥有原料药业务的制剂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API+制剂”一体化是产业升级的方向。
因此,对于原料药企业而言,关键是提升产品品质,坚守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向制剂领域延伸,探索优势变现路径;而对于仿制药企业,则应主动向上把控原料药资源,整合供应链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双向的延伸将导致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区域卡位——环保、监管要求叠加成本压力,推动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012年至今,环保政策加速出台实施,挤压了原料药企业的生存和扩张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后,大量原料药企业关停,环保税的实施也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另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限制了沿海沿江地区医药项目的扩张,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强化长江经济带环境管控和优化产业布局,该地区多个省份随之出台的实施规划中明确提出严格限制原料药企业扩建,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关停等措施;同时,愈发严格的环境治理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的环保支出,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环保压力叠加带量采购等带来的成本压力,迫使原料药企业布局转向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中西部省份的重点城市已经多有落位,但这些城市同样存在土地供应紧张、人力成本较高等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预计原料药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将进一步下沉,落到环保容量和土地资源较为宽裕的三四线城市。
对于企业而言,在环保容量和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重点区域进行战略研判和提前卡位,除关注土地、政策、产业基础等生产要素外,还需关注城市是否具备开放性优势,以保留产业升级向海外扩张的空间,部分特殊经济功能区是关注重点。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是解决准入条件和成本控制问题,因为完善的专业园区环境以及产业配套建设是吸引企业的关键。
同时,随着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绿色生产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原料药向绿色、低碳生产转型是大势所趋。企业应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匹配政策监管要求;地方政府则应强化顶层设计,从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综合设计和低碳园区建设等方面建立地区的比较优势。
国际竞争——潜力逐步兑现,加速进军规范市场
原料药生产供应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已是明确趋势。从结构上看,我国的原料药产业以大宗原料药为主,印度以壁垒稍高的特色原料药为主,我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直面与印度的竞争。印度的优势在于规范市场的领先、自身专利保护以及地缘优势。尽管过去10年间我国原料药产品申报数量翻倍,但相比印度仍有较大差距。据Claricate统计,近年来中国DMF年申报数量在100-150个之间,而印度在300个以上;中国CEP年申报数量在50-60个之间,而印度在100个以上。此外,印度凭借完善的仿制药品专利保护环境和对欧美市场监管法规的理解,保持着在规范市场的领先地位。
但我国在竞争中仍然具备足够的潜力。根据Claricate数据,我国拥有的原料药生产基地数目大幅领先于印度,这些生产基地大部分尚未向规范市场供应产品,有望在未来5~10年内转变为成熟或较成熟的规范市场供应基地。同时,我国完备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和大量的专业人才供应,有利于在成本、研发等方面不断积累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重构也为我国原料药产业赶超提供了契机。
对于企业而言,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积累技术优势,建设专业团队,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注重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而对于重点布局原料药产业的区域而言,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构建要素平台,关键是创新服务平台和进出口服务平台,以降低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本,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以及提供DMF/CEP申报辅导、进出口便利服务等。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2021年肿瘤抗体药销售TOP10
近日,外媒公布了2021年肿瘤单抗药全球销售额TOP10榜单。
默沙东的Keytruda在一众抗肿瘤单抗药中成为绝对的TOP1产品,2021年销售额达到17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5.8亿),相较于去年的143.80亿美元,实现了20%的增长。过去几年,Keytruda几乎每年都有新适应症获批,目前在全球获批约的适应症超30项,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淋巴瘤、膀胱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肝癌、默克尔细胞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等,同时,Keytruda还在进行400多个临床研究项目,涉及超过30种类型,未来市场潜力还将进一步扩大,有专业机构预测Keytruda 2022年销售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
排在第二位的是BMS的Opdivo,2021年营收7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从营收上看O药的销售额还不到K药的一半,且其2021年又遭遇了二线肝细胞癌和二线以后肺癌适应症撤回,但相比2020年,Opdivo又重回增长势头。
排在第三的是罗氏的Tecentriq(阿替利珠单抗),2021年销售额35.8亿美元,增幅24%,同时Tecentriq在2021年获批成为肺癌辅助治疗领域的首个PD-L1产品。罗氏的“老三驾马车”Avastin(贝伐珠单抗)、Herceptin(曲妥珠单抗)、Rituxan(利妥昔单抗)紧随其后,分别拿下了33亿美元、29.1亿美元、27.7亿美元的销售额。不过基于持续遭受生物类似药的强烈冲击,三者在2021年的收入分别下滑38%、37%和28%。
此外排在前10榜单的还有:百时美施贵宝的Yervoy(依匹木单抗),作为全球首款上市的CTLA-4抑制剂,销售额为2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强生的Darzalex(达雷妥尤单抗),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这一适应症,2021年的销售额为16.4亿美元;安进的Xgeva(地舒单抗)以及Vectibix(帕尼单抗),销售额分别为14.3亿美元和8.73亿美元。
总的来看,抗体药在肿瘤治疗市场上已经取得了广泛的成功,同时,不断拓展的适应症范围是大大有利于药物的市场营收,同时,虽然目前全球已经批准了2款双抗用于肿瘤治疗——强生的Amivantamab和安进的Blincyto,但销售最多的依然是单抗。这一方面在于目前对双抗的可用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单抗已被批准用于多种适应症,而双抗则获批适应症单一。不过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双抗赛道,目前全球已有百余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双抗药物,部分已处于临床Ⅲ期,有望在未来蓬勃发展。
(信息来源:医谷)
 
2021年乳腺癌新药开发成果丰硕
抗癌新药的持续研发和上市,让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获益。2021年乳腺癌新药开发也取得重要进展。
HER2+乳腺癌ADC逐渐打入早期治疗
大约15%-20%的乳腺癌为HER2阳性,当前HER2+乳腺癌治疗药物市场还是由罗氏主导。罗氏HER2+单抗药物的成功开发起始于对赫赛汀的研发,后续还有Perjeta和Kadcyla来巩固其HER2+乳腺癌药物市场地位,它们将晚期乳腺癌一二线治疗、新辅助和辅助治疗都纳入适应症。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这3个药物的总收入约占罗氏总收入的一半。特别是Kadcyla,成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但是目前这项突破性成果已受到来自阿斯利康的挑战。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和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HER2+ADC药物Enhertu,2021年前三季度在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场销售额为2.93亿美元。该药物在乳腺癌领域获批的适应症为HER2+晚期乳腺癌三线或以上治疗,是基于Destiny-Breast 01研究结果而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会议)上公布的Destiny-Breast 03研究结果,让Enhertu成为HER2+乳腺癌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该研究将Enhertu与Kadcyla在HER2+二线治疗人群中进行了头对头比较。2021年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 2021会议)上,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和阿斯利康联合公布Destiny-Breast 03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人群结果一致。
此外,在SABCS 2021会议上,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和阿斯利康还公布了Enhertu名为DAISY的Ⅱ期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了3组晚期乳腺癌患者,即HER2高表达、低表达和无表达患者。结果显示,Enhertu对于HER2低表达和无表达人群都有效果,客观缓解率(ORR)与化疗类似。
Enhertu的Destiny-Breast系列临床试验还在向更前线的治疗方案探索。目前,其他在研的采用新型载荷Her2 ADC药物也会采取类似从末线治疗到前线治疗的研究策略。据悉,目前Byondis公司的Trastuzumab Duocar mazine在开展末线研究;荣昌生物的Disitamab Vedotin在开展用于有肝转移HER2+乳腺癌治疗的研究。
尽管PD-(L)1抑制剂对于HER2+乳腺癌治疗并未显示效果,但目前有不少PD-(L)1抑制剂尝试与HER2+靶向药物联用。例如,罗氏正在开展Trastuzumab Emtansine与Atezolizumab或安慰剂联用,用于HER2+且PD-L1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康宁杰瑞在SABCS 2021会议上公布了KN026(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联合KN046(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治疗转移性HER2+乳腺癌患者的初步结果,入组36例受试者中多数已经接受三线以上HER2靶向治疗,尽管目前数据有限,但也为末线患者无化疗方案提供了选择。
口服SERD的开发热点
目前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的开发热点聚焦在下一代口服SERD抑制剂。氟维司群是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的SERD药物,可作为雌激素受体(ER)下调剂。随着专利过期,阿斯利康也在为这个昔日的重磅药物寻找“继承者”。Camizestrant是一个口服选择性ER降解剂(ngSERD),但无论是其SERENA-2用于二线治疗,还是SERENA-4目标一线治疗人群的临床试验,都还未产生初步结果。
口服SERD抑制剂中,最先公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可能是Radius公司的Elacestrant。在该药物名为EMERALD的Ⅲ期临床试验中,要求受试者必须使用过CDK4/6抑制剂,这也是这个试验与其他ER降解剂二线治疗试验设计的最大区别,其主要终点包括全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ESR1突变人群的PFS。ESR1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突变率很低,但在接受过内分泌治疗进展后患者中比例有所增加。SABCS 2021会议上公布的EMERALD试验结果显示,Elacestrant在所有人群均相对氟维司群PFS有提高。
日前,赛诺菲公布了Amcenestrant联合靶向抗癌药CDK4/6抑制剂Ibrance(Palbociclib)用于HR+/HER2-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结果,该结果是赛诺菲重组肿瘤业务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
除此之外,辉瑞与Arvinas达成合作,获得Arvinas PROTAC蛋白降解剂ARV-471的全球权益,并在SABCS 2021报告了ARV-471初步疗效结果。
CDK4/6抑制剂前线探索的忧与喜
CDK4/6抑制剂开发也在向前线治疗领域挺进。目前上市的三大CDK4/6抑制剂中,辉瑞以CDK4/6抑制剂Ibrance的上市成为HR+/HER2-领域的领导者,2020年该药为辉瑞公司贡献了50亿美元的收入。辉瑞一直希望Ibrance能被批准用于前线乳腺癌治疗,但该药连续两个早期人群试验都宣告失败。
而礼来的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于2021年10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辅助治疗HR阳性、HER2阴性、淋巴结阳性、复发风险高且Ki-67评分至少为20%的乳腺癌患者。尽管Ki-67分数在高复发风险患者中已经显示了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优势,但在Ki-67≥20%患者中该药疗效更为显著,所以适应症中加上了这一人群限制。这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CDK4/6抑制剂。但对于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分数的要求,可能会限制该药一部分市场机会。
诺华的Ribociclib也在冲击辅助治疗市场,其正在进行的NATALEE试验将于2022年底发布研究结果,与之前的MonarchE研究不太一样的是,NATALEE纳入的是中危和高危患者人群,其试验成功与否可能会与最终纳入不同风险程度患者的比例有关。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2月16日快讯
天花粉:市场行情平稳,货源走动一般,商家按需购销,现市场河北货小统片40元/kg左右,大统货饮片42-43元/kg。
牡蛎:货源充足,行情无大的起伏,货源多以小批量走销为主,目前亳州市场要价在2元/kg左右。
干姜:市场干姜来货较多,商家小批量购销为主,货源整体走动不快,行情小幅波动,现在市场粉姜统货售价18-20元/kg,粉姜选片售价20-24元/kg,药厂货15-16元/kg。
茯苓:来货量较多,需求成交不快,价格小幅调整,现在市场茯苓统丁价格在35-36元/kg,选丁38-42元/kg,中心丁40-45元/kg,茯苓片价格在34-35元/kg,茯苓块31-32元/kg。
玫瑰花:货源充足,走动不快,市场甘肃玫瑰花统货售价80元/kg左右,山东统货售价65-70元/kg,随着产新临近,预计行情将持续波动。
高良姜:货源相对充足,近期需求一般,市场商家购销力度不大,货源整体走动一般,行情暂稳,市场高良姜售价25-26元/kg。
车前子:近日市场车前子走动尚可,市场来货不多,现正值新陈不接,货源库存空虚,市场行情价格上涨,目前市场车前子江西统货售价105-110元/kg,四川统货要价在105-108元/kg,东北统货要价105-110元/kg,预计后续行情将持续波动。
菟丝子:走动迟缓,行情低迷。现市场宁夏统货要价25-26元/kg,包含量因质量不等要价27-28.5元/kg。
连翘:价格坚挺,一般水煮货价在105元/kg上下,挥发油合格货价在120元/kg,后市密切关注天气情况。
栀子:货源库存量大,行情较年前下调,现在福建统货价格在16.5-17元/kg,选货售价在18-19元/kg,投料13-15元/kg不等,江西统货价格21-22元/kg。
太子参:行情平稳运行,货源充足,目前贵州中统货价在70-75元/kg,小统报价在65元/kg左右。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2/2/17 19:57:02      阅读1843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