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4/19 11:20:25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热点评议
 
改良型新药投资风向:预判未来增长点和风险点
瞄准未来增长机会点
医药经济报:改良型新药被认为是符合我国制药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不过,其价值在国内一度被低估,近年大幅改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进入,改良型新药未来增长有哪些机会点?
苏志桂:我国改良型新药迎来发展蓝海的同时,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还需要继续从临床需求出发,去研发更多改良型新药。
一是慢病领域。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患者数量随之增长,慢病通常需要长期给药,对安全性、依从性比短期用药有更高要求,改良药需求迫切。
二是儿童药领域。儿童药缺乏,而三孩政策开放,国内儿童用药市场需求巨大。企业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儿科临床实践需要,开发儿童用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
三是降低医护成本。企业还可通过改良型新药,让医护用药过程更加便利,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护成本。
四是将新给药系统和新技术应用于开发改良型新药,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进行突破,亦是未来的机会点。例如应用白蛋白纳米创新技术制备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都显著提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注射所需时间、减轻医护负担。
五是借助人工智能发现老药新用,会是药物改良之路上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李又欣:当前,改良型新药在需求端、政策端和技术端的三大驱动因素下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是中国新药研发的未来趋势。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做1类创新药的企业是极少数;另一方面,改良型新药对已上市药物进行再创新,满足临床需求,实现增效减毒,提高患者顺应性,提升产品内在质量,优质产品服务于临床。
改良型新药的未来机会:
一是治疗领域的改变。近年来,在研改良型新药的适应症领域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在研改良型新药的适应症通常在精神分裂、疼痛、多动症、帕金森、癫痫等精神神经领域以及眼部用药领域,高血压、心血管等慢病适应症也有改良型新药上市。现在,改良型新药逐步往癌症以及孤儿药适应症方面发展,糖尿病改良型新药的在研数量也明显增多。
二是制剂技术的进步。制剂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现在微球、脂质体等技术都已有多款产品上市,国内技术已经在向国外看齐,未来精准的靶向制剂和细胞内递送制剂也在逐步成熟。
三是辅料的研发生产能力。对于缓控释制剂,载体材料是很关键的。如微球所需的PLGA,现在很多想做这个方向的企业都是只能使用国外供应商的辅料,质量其实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最终生产制剂的质量也很难把控。所以,关键辅料的自研自产,对于改良型新药的研发企业是重要的一环。
四是整体研发实力的提升。如果只单纯地进行药物传输系统(DDS)改良,而不具备新活性成分(API)合成及改进优势,空间就比较有限,难以达到预计的市场规模。理想的改良型新药研发平台,应具备新药临床研究能力,有新API的合成及改进能力,有多种DDS技术手段的一体化平台,进行多途径改良,才能打造前沿化的创新研发体系,满足临床需求。
郭东升:在国家鼓励创新,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疾病具有明确或者特殊疗效的药物创新的背景下,改良型新药由于具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大部分产品不需要按照创新药做更多的早期探索临床试验,甚至在确证性临床试验中也可借鉴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但是,在临床试验设计上要求依然很高,需要有专业的设计团队和设计软件。
改良型新药未来增长的机会点:
一是儿童用药市场。儿童用药缺乏合适的剂型或药物,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不管从“量”上还是从“质”上,儿童用药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罕见病市场。俗话说,“罕见病不罕见”。除了首批罕见病目录收录的121个常见罕见病外,罕见病种类还有数千种。改良型新药的研发可聚焦相关疾病,以填补国内相关罕见病治疗用药的空白。
这也符合《“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提到的,鼓励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研发上市,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防治艾滋病、恶性肿瘤、重大传染病、罕见病等疾病的临床急需药品以及儿童用药,符合条件的以优先审评审批。
促进有序研发的建议
医药经济报:对于促进我国改良型新药有序研发有何建议?
金方:原来大家一直认为,与创新药相比,改良型新药具有市场新、研发快、投入少三大特点,其实是不一定的。改良型新药同样也面临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而且由于改良型新药的保护壁垒不高,临床上失败的项目也很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改良型新药一定要做到有序研发。比如,对于长效制剂使用频率从1天改良成3~4天的情况,CDE就直接明确要求做成一周或一月更有临床价值,否则患者容易记错何时用药。
另外,对于企业来说,开发改良型新药一定要有所积淀,并对临床有深入了解。在中国市场上,还有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企业要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抓住临床痛点,并在擅长的适应症领域做深做强。
总结来看,我们还是要围绕临床优势,对需要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改良,灵活使用数据借用策略,科学减少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同时,也要设计一个最有效、优效的法规路径,以通过审批获批上市。在此过程中,也要建立技术壁垒和专利保护,进一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以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上。对此,企业需要明确临床需求,进行全面的立项考量,打造过硬的技术平台和研发策略,为社会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适应性强的改良型新药。
苏志桂:我国强调改良型新药需要明确的临床优势。从监管角度,可为病患和医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药物;从企业角度,在严要求下开发具有显著临床优势的改良型新药,需要更大的投入,因而,为了鼓励持续创新,应在各级政策上对改良型新药给予合理的支持。
对于改良型新药的临床优势判断,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评价是否有真正的临床优势,可能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药政注册专家、药剂专家、临床统计专家等多方共同发力,从而有利于监管部门和企业间达到统一。
“鼓励创新+重视临床价值”为改良型新药的整体导向。从药品研发的角度,如果立项满足了临床需求,下一步的重点就是产品的开发策略、临床试验的设计。此外,如何体现自身的优势,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时间和资金成本,也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李又欣:从趋势看,因为国家政策以鼓励创新和重视临床价值为整体导向,未来改良型新药的研发数量肯定会大幅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和药审中心都把好关,企业不能盲目地开发立项,要先基于临床需求,寻找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合适方向进行产品开发,并规范建立自身从CMC、PC到临床的研发能力。也希望药审中心多发布一些指导原则,便于改良型新药的有序开发。
高端制剂的改良新药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水平重复,但我国制剂创新水平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释药系统的创新实际上离不开制剂技术、药用辅料、给药装置、制剂设备、检测设备和包装材料的创新,涉及多学科,需要国家从多方面进行整体政策配套和资金扶持,才能不断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郭东升:改良型新药是对已知活性成分的上市药品进行优化,因此,改良型新药的开发更要关注临床优势,包括更好的疗效、安全性、便利性等。改良型新药的有序研发意味着在立项时,就要根据产品的特点,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差异化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切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盲目跟风。
在药企加速创新发展及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对已上市的产品改良让其临床价值更高,将是未来药物创新的一个主战场。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药物发现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浅议远程机器人实验室在AI药物发现中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数据是人工智能(AI)药物发现的基础。AI对高质量大数据的需求,或将推动药物发现数据的自动化和规模化生成。
生物医学数据存在可重复性“危机”
有70%的科学家表示他们无法复制另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超过一半的科学家表示他们无法复制自己的实验。这是2016年5月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对1576名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数据显示,52%的受访者同意存在严重的可重复性“危机”。根据拜耳和安进公司的统计,生命科学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多达89%的研究结果无法复制。甚至出现当研究结果无法重复时,研究人员通常会认为这种情况是完全合理的现象。
在生物医药行业,包括数据可重复性在内的数据质量问题一直存在。而AI在药物研发中的探索和应用实践,让这一问题更加明显。
数据是AI药物发现的基础。如果所使用的数据可重复性较差,质量参差不齐,那便意味着由此产生的学习模型并不可靠。
一些AI药物发现初创公司开始意识到,要充分发挥AI的价值,除了从公开来源、合作伙伴等渠道获得数据以外,还应该寻找新的数据来源,比如自建实验室获取数据(如Exscientia),或将“湿实验”部分外包给合同研究组织(CRO)来获得相对精准的数据。
还有一些公司独辟蹊径,借助远程机器人来提高数据质量。Insilico Medicine与Arctoris的合作便是典型案例。2020年7月,Insilico Medicine宣布与Arctoris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前者利用其AI技术发现新颖的小分子化合物,后者则在其机器人平台上评估小分子化合物预期的生物活性。
远程机器人实验室或更有优势
相比于自建实验室,AI药物发现公司将“湿实验”的部分外包给专业的CRO或许更为合理,因为成本更低。而相对于传统的CRO,远程机器人实验室在未来或许更有优势。
首先,数据可重复性方面具有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目前大多数工作流程都是手动完成,数据捕获方式很不确定;即便如今已经进入自动化时代,但大多数生物学家仍在依靠手工进行移液操作。传统的实验室用人工执行工作流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操作标准不统一,影响数据可靠性的主观因素较多。机器人实验室可以简化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让硬件和软件无缝结合在一起工作,让科学家能够获得可重复性更高的实验结果。而且,在数据收集阶段机器人就能获得干净的、可用于AI训练的数据。
其次,效率优势明显。2020年7月,《自然》杂志封面报道了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款“AI化学家”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在标准实验室中像人类一样使用各种实验仪器,自主完成一系列实验操作。在第一次测试中,“AI化学家”机器人在8天时间里独立完成668个实验,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化学催化剂,并且每天工作21.5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于暂停充电。这款机器人可以称量固体、分配液体、从容器中除去空气、操作催化反应和定量反应产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机器人研究员。
再次,机器人可以采集更全面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与人类不同的是,机器人具有无限的耐心,可以同时考虑数十个甚至更多维度变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实验数据、设备数据,还包括环境条件和设备状态数据。然后,从实验室产生的数据被汇总和分析,提供给研究人员。
最后,远程机器人实验室还意味着科学家与实验室可以解绑。科研人员并不一定需要拥有自己的实验室,或者必须在实验室工作。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设计化合物,然后让机器人合成该化合物,并执行后续的活性验证步骤。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下载结果数据。同时,机器人实验室提高了科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也为没有资金购买昂贵设备的小型公司和个人打开了药物发现的新世界。
远程机器人实验室逐渐兴起
当一些新生事物或新技术出现以后,把它们连接起来,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可能。
应用于AI药物发现的远程机器人实验室包含四大关键技术:AI技术、机器人技术、物联网、云计算。AI技术用来生成新的分子或形成假设,然后交由机器人执行验证操作或实验方案,物联网技术用于获得关于实验的多维度实时信息;来自实验室设备、环境、各种传感器的信息被汇总交由AI学习,进入下一个生成-验证循环周期进行快速迭代;云计算让药物发现的远程部署成为现实。于是,药物发现的设计、执行、反馈、处理形成闭环。
在全球范围内,远程机器人实验室正在逐渐兴起。
2020年8月底,IBM发布了一个运行在云端的新化学实验室RoboRXN,该实验室可以帮助科学家远程设计和合成新分子。
科学家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在线登录该实验室平台,画出他们想要合成的分子化合物的框架结构,然后该平台使用机器学习来预测所需的化学反应和反应顺序,并将指令发送给远程实验室里的机器人去执行。实验完成之后,平台会将结果报告发送给科学家。
目前,一些远程机器人实验室公司已经成立并获得投资。
Arctoris
Arctoris成立于2016年,位于英国,是市场上第一家提供全自动药物发现平台的公司,可由机器人完成各种生化、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测定,学术机构和生物技术公司能够远程实时监控实验。
Culture Biosciences
Culture Biosciences成立于2016年,位于美国旧金山。其特色在于设计了一套远程实时监控的生物反应器,加上广泛的菌种筛选和工艺开发能力,无论是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还是大型制药企业,都可以在其平台上快速实现从实验室规模转入商业化生产。
Emerald
Emerald成立于2010年。与Strateos不同,Emerald并没有提供一套事先定义的工作流程,而是提供了广泛的科学仪器设备,因此能够设计出完全可定制的生命科学实验。Emerald不断增加新的操作方法和设备类型,为客户提供广泛而灵活的服务。
Kebotix
Kebotix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专注于应用机器人技术和AI建模来开发具有目标性质的新化合物。该公司可以通过自动化机械臂的使用,大大减少每次操作的时间,同时也能够通过应用机器学习工具预测实验结果,为实际实验选择最优路线,减少实验次数。
Strateos
Strateos成立于2012年,位于美国加州,倡导“按需自动发现”,通过创建程序化的实验室环境(SCLE)来协调科学流程、仪器和机器人,使发现过程成规模、高效、准确。2020年,Strateos开始与礼来合作,使用Strateos机器人云平台来提高生物学能力,实现自动化的化学合成循环。
Synthace
Synthace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英国。Synthace推出基于云的自动化平台Antha,使研究人员能够使用图形界面规划和设计实验,无需具备特定的编码技能。Antha允许用户建立复杂的协议,并在多个设备之间传输。在实验开始之前,Synthace就可以通过模拟程序来识别接下来工作流程中潜在的问题。
未来,或许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好的想法以及使用远程机器人实验室,在咖啡厅就可以开始或进行药物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正在变成数据生成工厂,生物医学一定程度上被作为信息科学来研究。科学家将从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科学假设,集中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当中。
科学发现的工业化时代在路上。AI对高质量大数据的需求,将推动药物发现数据的自动化和规模化生成。同时,大量高质量数据的产生,会进一步加快数据驱动的药物发现。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国内新冠药物研究喜讯不断,下一步如何发展?
近日,开拓药业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NCT04870606)的关键数据结果,效果良好。一时间股价应声上涨,早间开盘2分钟狂飙200%,因此,被业界给了一个名,百亿药企的“救命稻草”。更是带动了港股医药板块,云顶新耀-B、三叶草生物-B、腾盛博药-B涨超10%,中国中药、和铂医药-B、海吉亚医疗等涨幅居前,港股通医药ETF(159776)涨超4%。
与此同时,引发业界对新冠药物的思考:后疫情时代,新冠药物如何发展?国内新冠药的春天来了吗?会成为又一内卷药物?
后疫情时代 新冠药物如何发展
当前治疗新冠肺炎轻中症的主流方法包括疫苗、中和抗体、小分子药物、中药。
关于疫苗,有大家熟知的国内已经上市科兴、康希诺、武汉所、北生所等8款新冠疫苗,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3款。灭活、重组蛋白、腺病毒载体、mRNA等各条技术路线均有上市品种,其中的灭活疫苗运用最多,为大众所广泛接受,mRNA 基础免疫效率最高。
2021年12月8日腾盛博药在中国获批上市中和抗体联合疗法,成为国内一个上市的新冠中和抗体疗法,目前全球已有6款上市中和抗体疗法。
全球已上市新冠小分子药物有4款,国内方面,目前有已公告III期临床试验关键数据结果的开拓药业,引起一片好预期。君实生物的口服核苷类VV116研究阶段为国际多中心III期。
至于中药,我们发现上海在应对这轮新冠疫情中,已经加强对中医药的使用。对阳性感染者,中药使用率稳定在98%,同时增加针灸内容配合中药发挥。针对儿童治疗,推出安宫牛黄丸、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多款中药,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步长制药的宣肺败毒颗粒、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产品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治疗。
此外,3月底中医药行业还迎来政策加持,十四五规划明确任务和重点措施,中医药有望在中西医结合、疑难病、传染病、慢病以及治未病方面发挥更大、更加积极的作用。
随着2022年逐渐铺展开来,全球新冠肺炎已基本进入尾声,病毒变异继续往死亡率下降、感染率上升的局势变化,疫情趋于轻症化、流感化。前期疫苗防控的优势将弱化,便捷性不如药物,新冠药物治疗的窗口得到扩大。
内卷化是否来临?
当前放眼全球新冠治疗药物,有适用于轻、中症的辉瑞Paxlovid,默沙东的Molnupiravir;有用于严重或危重症的礼来的Baricitinib。后起之秀,诸如真实生物、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等企业也在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中抢占先机,争取在临床阶段获取优异数据;歌礼药业、云顶新耀、先声药业等也在暗中发力。
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主要有3条技术路线,包括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内药物(多为抗体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类药物(多为小分子药物)、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类药物(中药方药等)。攻克了效果最好的成本最低的小分子口服药,开拓药业将吃第一波局势的企业,普克鲁胺上市将给开拓药业带来第一个希望。有了成功先例,公司小分子创新药、生物创新药及联合疗法的多元化产品管线“多管齐下”,拥有7款正在中国、美国等国家进行临床研究的新药项目,还有多款临床前项目在开展。
我们先来理理上述的Paxlovid和Molnupiravir,从公开数据来看,默沙东Molnupiravir可令新冠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约50%,辉瑞PAXLOVID则可降低89%。乍看起来,Molnupiravir被比下去了,实际上在其的试验里,安慰剂组重症死亡比例达到14%,PAXLOVID在7%左右,入组人员的差异,说明不能直接通过数据结果来得出孰优孰劣。而最核心的安全角度,Molnupiravir则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能够与RNA聚合酶竞争底物,从而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是否造成突变目前持续关注,所有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都表明是安全的。
无论药物再惨烈竞争,疫苗仍然是性价比最高,最安全的手段。严格防控仍然是抵抗新冠的最立竿见影的措施。当然,随着原来越多的新冠口服药,或是我国正在研发的DXP604/DXP593(百济神州)、BRII-196/BRII-198(腾盛博药),对大众百姓来说,多多益善。
结语
鉴于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已经披露了III期临床试验结果,且效果显著。如能如期上市,将成为国内第一新冠口服药,也会输出到国际开拓自己的版图。不过随着新冠变异病毒的致病力、感染力变弱,防控及疫苗的逐步淡化甚至退场,新冠治疗药物将更加重要,市场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也要清晰的看到,中医药将强势崛起,国人对中医药的偏爱加持,也会对新冠药物来带一定的冲击。
(信息来源:药智网)
 
 
 


产业大势
 
畅想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政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相继出台实施,药品集采升级、“国谈”常态化,医院“药占比”考核、“双通道”逐步实施,网上药店、互联网医院陆续出现,商业健康保险、快递行业迅猛发展……这些无不加速了医药行业业态的不断调整和发展。未来,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将会如何呢?
药品生产企业
在药品集采和“国谈”常态化的影响下,药品、尤其是低端仿制药的利润越来越薄,将激发创新药研发动力,为此,低端仿制药的生产应该以规模与效率兼具的药厂为主。效率高,才能在国采中拥有价格优势;规模大,才能确保国采中标后的药品产能。两者兼备的大中型药厂将能在药品国采招标中赢得先机。没有规模和效率优势的小型药厂必将逐步退出低端仿制药的生产。
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趋势。但药企开展自主创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创新药研发不仅需要漫长的研发周期,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因此,拥有高端仿制药生产能力的药厂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但竞争也将加剧。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且疗效确切的药品或具有真正意义创新药的药企方能独领风骚。
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药品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其新药成果的转化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一是将新药专利卖给资金实力强的药厂,直接变现;二是采取委托生产的方式,长期提成收益;三是通过资本合作,用新药专利作价投入到现成的药厂,获取资本收益;四是通过融资直接开办新的药厂。前三种途径将为目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厂提供新产品,能够增强相关企业的生产能力。
药品零售企业
零售药店从经营手段上可以分成网上药店和实体药店;实体药店从组织形式上又包括单体药店和连锁药店;连锁药店从空间分布来分,可分为区域性连锁药店和全国性连锁药店。总体来看,就纯实体店、纯网店、线上线下结合店(网订店取或网订店送方式)而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药店将是未来药店的发展趋势,而最有生命力的将是网上药店和全国性连锁药店的无缝对接。预计未来,全国性的超大型药品零售连锁公司将越来越多,没有线上业务的局域性连锁药店及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药品批发企业
传统的以医院和零售药店为销售对象的药品批发企业的处境最为尴尬,药品批发业务将逐步萎缩。特别是在药品集采倡导“一票制”或“医药分家”的情况下,药品批发企业在医院的药品销售业务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随着单体药店和中小型药品连锁公司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针对这类零售药店的药品批发业务也将日益萎缩。与此同时,随着大中型药品连锁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采购总量将达到可以与药厂直接挂钩进行采购的体量,或与专营连锁药店药品批发业务的超大型药品批发(市场)公司进行直接采购,即连锁公司的总部将取代传统药品批发公司的采购功能。
药品批发企业要想寻求突围,必须转型升级。一是,顺势而为,批零兼营,转型成为自家连锁店的采购中心,同时兼做对外批发业务。二是,组织CSO团队,为药厂提供专业的新药宣传、推销和售后服务,其主要客户群为没有营销团队或营销团队在某些市场或品种的覆盖不全面的中外药厂,尤其是中小型药厂和专注新药生产的新办药厂。药品批发企业兼并重组、资本整合还将进一步深化,药品批发企业也将连锁化、层级化,即同一家药品批发企业或同一家医药集团将建立起包含全国药品批发总部、省级药品批发中心、地市级药品批发中心的全国性药品批发网络。不仅如此,未来的药品批发企业将是在资本纽带下形成的集药品生产、总代、批发、零售于一体的批发、零售网络覆盖全国的几家或十几家超大型药企。网络覆盖全国、拥有强大CSO团队的超大型药企,将是未来药品批发领域的王者,马太效应将在该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创新药行业迈入商业化关键时期
当前,创新药板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整体估值已基本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从中长期角度看,板块估值已经回归理性,具有较好的中长期布局价值。
随着多项与创新药相关的注册审批、医保准入等政策发布,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板块估值回归理性 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创新药板块投资价值被重点关注,拉动多轮股价上涨。但由于创新药投资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缺乏稳定的资产评估体系,对市场信息较为敏感,过度解读引发多次股价跳水。多轮波动后,目前板块整体估值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个别股票价格甚至略有萎缩。当前,板块估值已经回归理性,进一步下跌空间较小。
中国创新药行业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头豹研究院测算,中国创新药市场整体规模已由2014年的569.5亿元上涨至2018年的1090.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CAGR)为17.6%,此后则将以18.5%的CAGR继续增长,预计2023年将达到2549亿元。海外市场方面,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7766亿美元上涨至2021年的9787亿美元。
政策引导转型升级 First-in-class持续升温
为鼓励药企源头创新,提升中国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在2021年11月19日正式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明确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开发方向,推动创新药研发模式加速迈向First-in-class领域。
事实上,近几年随着药品注册审批监管体系持续完善,不具临床价值或临床方案有争议的产品已难以获批,First-in-class项目增多,创新药行业景气度亦逐渐升温。
在以往的Fast-follow策略下,企业在已上市产品基础上进行创新,大幅降低研发成本,上市后可利用低于原研的价格优势迅速实现价值变现,但同质化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例如,目前中国上市的PD-(L)1抗体药物已累计达到12种,陷入低价竞争,市场空间迅速缩水。随着中国药企Fast-follow不断加速,与国外原研药的进度差距逐步缩小,Fast-follow空间越发有限。2021年10月,恒瑞医药在研发日活动中披露,将前移跟踪靶点,探索新药物形式和新技术。
First-in-class药品研发尽管具有成本高、周期长等风险,但一旦成功上市将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因此多为大型药企的重要研发策略。中国创新药企的技术准备和研发资金充足,国家政策引导逐步明晰,向First-in-class策略转型的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传统药企与Biotech共舞 合作促进行业加速发展
创新药行业形成Big-pharma、Biopharma和Biotech三类企业共存局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
三类企业各具特点:Big-pharma通常成立时间较长,具有丰富研发管线和成熟销售能力;Biotech通常成立时间较短,由研发驱动,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整体运营成本较高;Biopharma通常由Biotech发展而来,具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矩阵以及刚刚商业化的少数品种,有望进一步发展为Big-pharma。Big-pharma依靠先发优势和核心产品的稳定收入,能够在风口来临时率先布局,后期通过收购合作等模式建立丰富的产品管线;Biotech则可以通过前沿成果和独特技术优势在细分赛道保持领先,获得支持自身发展的现金流,是医药领域内的“专精特新”。
传统Pharma与新兴Biotech各具独特竞争力:新兴Biotech基于差异化优势,建立自研产品管线的同时,以技术及临床运营优势吸引国内龙头企业建立合作;而传统Pharma则具备广阔的销售渠道、成熟产研销能力和可观的资金规模,可通过“License-in+自主研发”等方式实现快速创新转型。
在创新浪潮下,传统Pharma和Biotech的合作,助力双方完善药物研发从平台到商业化的全过程,提高研发效率。例如,正大天晴与康方生物共同开发的派安普利单抗已成功获批上市,恒瑞医药与璎黎药业共同开发PI3Kδ抑制剂linperlisib,其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1年5月获CDE受理。
Biotech多以产品授权获益,通过License-in缩短研发周期,通过License-out获得收益。部分Biotech也开始与Big-pharma合作开发新药,以完善从药品研发到商业化的全过程。Biotech以研发驱动,未来需要进一步丰富管线,打造销售团队,实现产品规模化销售,追寻向Biopharma转型的可能性。
Biopharma可由Biotech转型而来,拥有多条管线,在细分领域中占据优势。Biopharma未来需继续通过License-in和License-out巩固自身优势,尤其需要增强自我研发能力。
Big-pharma主要凭借强大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占据市场优势,为了节省研发时间和成本,可选择通过License-in进一步丰富完善产品管线。
商业化初具规模 销售与研发缺一不可
中国创新药市场已达千亿规模,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迅速增长。
根据PDB样本医院统计的销售数据,近年上市的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等,上市后销售额增速高于康柏西普、阿帕替尼、埃克替尼、艾拉莫德以及艾瑞昔布等多年前上市产品的上市后销售额增速。
多数创新药企已有或即将拥有商业化品种,行业进入密集收获阶段。对82家在A股、H股或美股上市的中国创新药企商业化进度进行统计显示,超过半数(48家)企业已有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产品,7家企业已有管线提交上市申请,另有27家企业当前只有在研管线。
PD-1抗体药物成为成功商业化的代表品类。2021年,多款国产PD-1抗体药物新增肺癌、肝癌等大适应证且进入医保,有望实现进一步放量。
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成熟商业化竞争阶段。已入局的Biotech公司力争通过成功商业化产品实现转型,而拥有商业化品种的Big-pharma和Biopharma则培养了一定规模的销售与市场推广团队,作为集新药研发与商业化为一体的平台具有长远的投资价值。
药企也应聚焦在研管线与研发团队建设。新药上市后面临竞品上市、政策降价等影响,价值有所回落,无法依靠单一品种维持整体业绩,因此创新药公司收入延续乃至增长的逻辑其实是新品种的不断上市与商业化。
综上,具有一定商业化能力、在研管线布局合理、数量与公司研发能力和资金水平契合、临床试验效果显著并能满足临床需求的公司,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天风证券)
 
放弃还是坚守?集采后外企在华战略遭遇新拐点
4月1日,跨国药企第一三共宣布,与复星医药子公司重庆药友制药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中国大陆地区可乐必妥片剂、可乐必妥注射剂的生产销售权,以及生产该制剂的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前五批化药集采后,外企中标品种数约为27个,占比仅为3.8%。再加上省际联盟集采政策的稳步推进,集采市场呈现仿制替代原研的市场变革,专利过期原研药呈现出典型的“专利悬崖”现象,基本符合推进集采政策预期,未来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的集采政策大概率是常态化和制度化。
放弃还是坚守?
面对市场变革,跨国药企如何调整中国区战略呢?是选择全面放弃品牌药市场,还是调整资源配置,与国内仿制药企业在集采市场进行价格PK?先看几种代表性品种的表现:拜耳的拜唐苹由于降幅达90%以上,而销量未能达到同样增幅,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辉瑞的立普妥和络活喜虽未能中标,但销售额表现尚可。事实上,理性企业会权衡集采利弊之后,做出是否降价中标的战略决策。
集采之前,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购买者难以根据药品质量支付合适的价格,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理性购买者愿意支付更高价格购买质量和疗效确定的原研药,所以“原研”成为购药者筛选药品的一种信号。
集采之后特别是国家集采中,一方面,仿制药均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质量和疗效得到一定提升;另一方面,以量换价、保证用量,限制了医生处方权,导致国产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市场。
转向集采外市场?
根据市场交易法则可知,购买者会购买性价比最高的药品,从而实现购买者效用最大化。伴随着经济繁荣和我国人民购买力的不断提高,追求更高质量和疗效的药品是未来一部分高价值患者(也可以称为品牌忠诚者)的必然购买行为。从欧美国家药品市场结构来看,专利过期原研药虽然会出现“专利悬崖”,但也能占据1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部分购买者就属于品牌忠诚者。
目前,我国集采市场外的渠道包括线下和线上两种渠道,购药者多数为品牌忠诚者和自我药疗(医疗)者,由于消费惯性和药价在高价值购药者日常支出中占比不是很大,因此,他们往往会选择高品质的药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地级市市辖区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处方药销售额占48%,且增幅2.3%。排名前20药企占全国处方药市场的38.3%,其中10家是跨国企业,占24.4%。排名前20的处方药产品中,12个为跨国药企的产品,占10.0%。
可见,对于纳入集采的品种来说,跨国药企理性放弃集采市场,利用患者品牌忠诚优势,可以实现集采市场外的销售,或许会保证至少1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市场规模仍然比较可观。鉴于集采外市场与原有市场消费模式的差异,建议那些被列入集采序列品种的跨国药企,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院外营销团队和营销模式,保证品牌忠诚者和高品质用户的药品供应,实现双赢。
两种战略转型
事实上,这种转型也会有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有些跨国药企索性剥离专利过期原研药业务板块,专心做专利药,如辉瑞普强与迈兰组建新的仿制药企业——晖致,专门销售专利过期原研药。
未来跨国药企将呈现两种战略类型:一类是专门做专利药;另一类则会兼顾专利过期原研药的经营。至于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企业是否驾驭过期专利药的非集采市场销售模式,且专利过期原研药能否产生较好的市场绩效。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行业动态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6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4月1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4月12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审查批准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4月12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6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10款国产新冠mRNA疫苗进展如何?
mRNA新冠疫苗目前全球研发火热,BioNTech与辉瑞合作的新冠mRNA疫苗在2021年更是实现了超360亿美元的销售额。国内目前共有6款新冠疫苗产品获得上市许可或紧急使用授权,包括4款灭活疫苗、1款重组蛋白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但尚无mRNA新冠疫苗获批。业内认为,凭借应用前景更好、市场潜力更大以及颠覆性的技术优势,mRNA疫苗有望颠覆传统疫苗的市场格局。
目前国内在新冠mRNA疫苗赛道上,沃森生物-艾博生物、斯微生物、艾美疫苗、锐博生物-阿格纳生物、国药中生复诺健、瑞科吉生物、威斯津生物、康希诺、石药集团、蓝鹊生物等企业均在快速推进,具体进展如下:
1、沃森生物-艾博生物
当前国内进展最快的mRNA新冠疫苗是沃森生物-艾博生物的mRNA新冠疫苗(ARCoVax)。2020年6月ARCoVax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
2021年7月,艾博生物启动了ARCoVaX的国内III期临床试验,2021年9月启动了ARCoVaX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并于2021年11月获得了新冠mRNA疫苗《药品生产许可证》。据沃森生物今年3月发布的调研活动信息显示,ARCoVaX国内三期临床的现场工作基本结束,正在进行数据整理和持续血清检测,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正在开展病例收集工作,并持续与当地药监部门保持沟通。同时,加强针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
2022年1月24日,ARCoVax的I期临床数据发表在Lancet Microbe子刊。数据显示:中和抗体滴度方面,第二次接种后的第7天,RBD抗体(IgG)和中和抗体等体液免疫反应显着增加,并在第14-28天内达到峰值。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完全接种(两针接种)后7-14天达到高峰。其中,15μg诱导了最高滴度的中和抗体,约为COVID-19恢复期患者的2倍,而20μg、25μg组中和抗体水平则与低剂量组表现类似。安全性方面,接种后56天内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且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其中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同时,所有受试者在接种疫苗后2天内发烧消退,ARCoV疫苗第一次接种和第二次接种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报告显示,以上数据皆提示ARcoVax疫苗在5种剂量下均显示了安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并能诱导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2、斯微生物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mRNA药物研发生产的平台型企业,斯微生物于2020年1月紧急启动新冠mRNA疫苗研发项目并完成了所有候选疫苗的药效学研究,2021年1月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成为国内第二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国产mRNA新冠疫苗。2021年9月,斯微生物表示第一代mRNA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已经结束,针对变异株的二代新冠mRNA疫苗已获得老挝临床批件,即将开启海外临床试验。
斯微生物mRNA疫苗的研发基于其自主知识产权的脂质多聚物纳米载体技术平台(LPP/mRNA)。根据公司官网介绍,LPP纳米递送平台是一种以聚合物包载mRNA为内核、磷脂包裹为外壳的双层结构,相比传统LNP具有更好的包载、保护mRNA的效果,并能够随聚合物的降解逐步释放mRNA分子,同时LPP平台优异的树突状细胞靶向性可以更好地通过抗原递呈激活T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理想的免疫治疗效果。
产业化方面,目前斯微生物已可实现90%以上的生产物料国产化,关键生产设备的产能是国际同类产品的约30倍。目前,斯微生物在上海周浦和奉贤均建立了现代化生产工厂,预计两个工厂年产量可达4亿剂。
3、艾美疫苗
艾美疫苗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LVRNA009在2021年3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也是继艾博生物和斯微生物之后的第三款获批临床试验的国产mRNA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II/III期临床试验,并已提交序贯接种申请。
2022年1月8日,艾美疫苗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良好,LVRNA009所有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的级别都是在1-2级,没有发生三级以上的不良事件;也没有发生SAE和特别关注的征集性的不良事件。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发生三级以上的发热的情况。同时,活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成人低剂量组第56天的GMT为570多,成人中剂量组第56天的GMT为1500多,成人高剂量组第56天的GMT为840多”。相比同类产品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非常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产业化方面,据悉艾美疫苗目前正在多地布局mRNA疫苗的模块化生产车间。计划2022年3-4月份完成IQ、OQ,5-6月份完成PQ,6月份能够进行mRNA新冠疫苗工程批生产。工厂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明年投产,年产能预计4亿剂。
此外,艾美疫苗还有一款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mRNA疫苗在研,处于临床前阶段。
4、锐博生物-阿格纳生物
根据锐博生物官网,公司提供高品质的寡核酸合成、mRNA生产、CRISPR-Cas9全RNA试剂盒、RNAi、非编码RNA、细胞分析、外泌体提取和qRT-PCR试剂盒等服务。阿格纳生物拥有经验丰富的RNA药物研发团队、先进的RNA药物研发平台和大规模的mRNA疫苗生产线,已申请和授权RNA领域的发明专利2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alPET肝靶向技术和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技术。
2021年11月,由锐博生物和阿格纳生物申请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2022年1月10日,该疫苗I期临床试验在成都正式启动。
5、石药集团
4月3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开展于中国的临床研究。公告称,SYS6006根据毒株的流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抗原突变设计,临床前研究表明该产品对包含Omicron和Delta在内的当前主流突变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机体提供免疫保护,并可产生记忆性B细胞,提供长效保护效力。在产业化方面,SYS6006工艺过程高度可控,批间一致性好,容易实现放大和产业化,且稳定性好,可在2-8℃长期储藏。同时,石药集团对mRNA技术的关键生产原料和辅料实现了内化生产和国产化替代,可满足大规模产能供应需求。
公告同时称,SYS6006被国家药监局列入特别审批程序。
6、康希诺
4月4日,康希诺发布公告称其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公告称,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款疫苗可以诱导出针对多种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重要变异株(包括当前流行株)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与以原型株为基础开发的现有新冠疫苗相比广谱性更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现有变异株的感染。相较于传统疫苗技术平台,mRNA技术产业化平台在研发工艺和生产周期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对标该领域位居前沿的国际生物医药企业,建成后预期将具有重要的国产化替代价值。
7、威斯津生物
威斯津生物于2021年7月创立,目前该团队开发了针对奥密克戎(Omicron)以及德尔塔(Delta)等新冠变异病毒的mRNA疫苗,该疫苗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新药临床研究审批。
8、瑞科吉生物
2021年8月,瑞科生物与瑞吉生物成立合资公司瑞科吉生物,进行mRNA疫苗的研发及商品化。2022年2月10日,瑞科吉生物冻干剂型mRNA新冠肺炎疫苗的临床前数据发表在生物学预印本期刊BioRxiv上。数据显示,Delta株冻干剂型mRNA新冠肺炎疫苗在小鼠中诱导了针对原型株和当前的全球主要流行株Omicron的高水平中和抗体。在hACE2转基因小鼠攻毒试验中,间隔14天两剂免疫提供了针对Delta毒株攻击的完全保护。
同时瑞科吉生物的冻干剂型mRNA新冠肺炎疫苗也是全球范围内首款冻干剂型的mRNA疫苗。该疫苗采用LNP递送系统,应用自主开发的冷冻干燥技术实现了4℃和25℃条件下的制剂稳定性,疫苗可在常规冷链条件下贮存与运输,极大地提高了可及性。
瑞科生物表示,将于2022年上半年向监管机构提交针对Omicron变异株设计的冻干剂型mRNA疫苗R520A的IND申请。
9、国药中生复诺健
2021年12月9日,国药集团表示中生复诺健在开展“德尔塔+”(Delta+)变异株mRNA疫苗研发基础上,启动了奥密克戎株疫苗研发,计划尽快完成中间试验及研究工作。
同时,于2021年9月开工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复诺健mRNA疫苗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最快将于今年9月竣工验收。该基地总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将超过1.6万平方米,竣工投产后将成为国内设计产能、技术方面领先的mRNA疫苗生产车间,满足生物医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要求,打造低碳、节能、环保的现代化智能mRNA疫苗产业化基地。
10、蓝鹊生物
蓝鹊生物专注于mRNA药物早期创新研究,其RNApeutics平台是一步式自动mRNA药物开发平台,该平台利用公司自身生产的mRNA核心原料进行筛选和优化,保证mRNA药物开发每一生产链都只需极低的成本。RNApeutics平台使蓝鹊生物有能力扩大自身生产规模,并确保生产的mRNA质量达到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GMP级别。
今年1月28日,沃森生物和蓝鹊生物签署“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技术开发及商业化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蓝鹊生物主要负责目标药物研发的抗原设计、mRNA序列设计与优化、质粒工艺开发、递送系统的筛选和优化、mRNA疫苗生产工艺研究与质量标准研究,并负责体外实验与初步药效学评价与毒理批及临床申报用mRNA疫苗的制备。双方合作共同完成产品中试工艺放大。沃森生物负责为目标药物研发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主要负责本疫苗的注册申报、临床试验管理、产业化及营销等。2月21日,复旦大学、沃森生物、蓝鹊生物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促进“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开发及商业化。
(信息来源:医谷)
 
2021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0
根据各家制药公司2021年财报披露的药品销售数据,2021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共有170个(较2020年多20款)。其中TOP100上榜门槛是17.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1亿元),合计销售收入4520亿美元。
从药物类型上看,TOP100药品中,小分子药物共45个,销售收入占比36%。单抗、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重组蛋白、疫苗类大分子药物共55个,销售收入占比64%。
从疾病领域来看,TOP100药品中肿瘤、感染病、免疫、内分泌、心血管、精神神经疾病是市场规模最大的5个领域,均超过了200亿美元。
从企业角度看,TOP100药品中,罗氏的药品个数最多,达13个,其次为强生(12个)、诺华(8个)。
从具体品种看,TOP1宝座属辉瑞/BioNtech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Comirnaty,全球销售收入高达403.41亿美元。尽管受到生物类似药冲击,“药王”Humira在2021年突破200亿美元大关,收入为206.94亿美元。来那度胺是小分子药冠军,销售收入达128.91亿美元。
相较于2020年15.4亿美元的TOP100门槛,2021年的门槛提高到17.53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新冠治疗药物/疫苗的推动。进入TOP100榜单的药品中,新冠疫苗达4款,新冠中和抗体有3款,小分子有1款。
2021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0名单请见: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2021年小分子药物销售额TOP30
根据各家制药公司2021年财报披露的药品销售数据,2021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小分子药共86款,总销售收入2184亿美元。其中,TOP30小分子药上榜门槛是20.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3元),合计销售收入1355.15亿美元。
从疾病领域来看,TOP30小分子药中肿瘤药占1/3(10款),总销售额也最高,达501亿美元(37%)。其次为感染病领域,共有4款。
从具体品种来看,BMS血液肿瘤药Revlimid(来那度胺)是小分子销售冠军,全球销售收入达128.91亿美元。其中,百济神州负责的中国市场销售收入为7000万美元。不过,今年3月开始,Natco、Alvogen、Dr.Reddy和Sun这四家公司的仿制药将逐渐在市场上限量推出。至2026年1月31日,这些公司将可以自由地销售无限数量的仿制药。Revlimid在接下来的几年能否再创新的销售记录值得关注。
排名第2的产品是BMS/辉瑞的Eliquis(阿哌沙班),自近十年前首次获得批准以来,这种抗凝剂已成为两家公司的“明星”产品,Eliquis由BMS发现之后和辉瑞共同开发和商业化,2021年的销售额为107.62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17%,两家公司平分利润和亏损。不过这款百亿美元重磅炸弹也将面临仿制药竞争,得益于达成的专利和解协议和关键诉讼,Eliquis仿制药将在2026年之后,2031年之前进入市场。
强生有5款产品入榜,其中,BTK抑制剂Imbruvica(依布替尼)由强生与艾伯维联合开发,两家公司合计销售收入为97.77亿美元,排第3名。随着市场上多款BTK抑制剂的批准,Imbruvica的增速有所放缓。
口服抗凝药Xarelto(利伐沙班)由强生与拜耳联合开发,2021年全球销售额高达80.25亿美元,其中强生负责的美国市场销售额为24.38亿美元。Xarelto专利将于2023年在欧盟国家、2024年在美国、2025年在日本到期,中国专利已于2020年到期,这款药物在主流国家专利期到来之前能否达到100亿美元收入也值得关注。
此外,强生另外3款入榜的小分子药分别是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Invega Sustenna(帕利哌酮缓释)、前列腺癌新药Zytiga(阿比特龙)以及抗HIV-1感染药物Prezista(地瑞那韦),分别排第12、26、29位。
阿斯利康有4款产品入榜,抗肿瘤药Tagrisso(奥希替尼)以50.15亿美元销售额位居第10位,相比于2020年43.28亿美元收入增长16%。此外,降糖药Farxiga(达格列净)以及呼吸产品Symbicort(福莫特罗/布地奈德)以及PARP抑制剂Lynparza(奥拉帕利),分别以30亿美元、27.28亿美元、23.48亿美元收入排第17、21、24位。
吉利德有两款抗病毒药入榜,分别为HIV-1治疗药物Biktarvy(比克恩丙诺)和抗新冠病毒药Veklury(瑞德西韦)。Biktarvy同比增长19%,达到86.24亿美元,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大关。Veklury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一夜成名”,2021年收入达到55.65亿美元。不过,Veklury的销售表现与COVID-19感染率、住院率和疫苗接种率以及替代疗法的可用性、采用率和有效性相关,吉利德预计该产品2022年将带来约40亿美元收入。
总体而言,进入TOP30榜单小分子药品中,有90%来自TOP15跨国药企。目前尚无中国企业产品入榜。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国产药物进入榜单指日可待。
 
TOP30榜单请见: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竞争监测
投资动向
 
开发口服mRNA疫苗!BioNTech宣布最新合作布局新型递送技术
4月11日,BioNTech宣布将与Matinas BioPharma展开独家合作,以结合BioNTech的mRNA疫苗开发专业知识和Matinas的脂质纳米晶体(Lipid Nanocrystal, LNC)递送平台技术,推进mRNA疫苗的新剂型开发,包括一种口服疫苗的潜在制剂。Matinas将从BioNTech获得预付独家准入费以及额外的研究资金。双方已开始就Matinas的LNC递送平台技术进行许可协议讨论。
Matinas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自2013年开始运营,专注于利用其LNC平台技术重新定义核酸和小分子的细胞内递送。该公司专有的细胞内LNC平台旨在安全地递送广泛的有效药物,包括小分子、血液水平限制毒性药物、核酸聚合物、蛋白质、肽、疫苗和基因编辑技术。它是一种天然、无毒、高效的螺旋状晶体,具有独特的可通过口服和各种其他途径给药的能力。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资本竞合
 
19亿美元!葛兰素史克收购罕见癌症靶向治疗公司Sierra
日前,葛兰素史克与Sierra Oncology联合宣布已达成合作协议。葛兰素史克将收购罕见癌症靶向治疗公司Sierra,收购价为每股普通股55美元,比Sierra在4月12日的收盘价39.52美元高出39%,此次收购的总股本价值约为19亿美元。
彭博社评论称,此举是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官Emma Walmsley意图支持旗下制药业务发展的举措之一。此前,公司决定剥离旗下消费者健康部门,以便更加专注于癌症、艾滋病等其他疾病以及疫苗等利润丰厚的业务,包括在今年7月准备与Panadol止痛药和舒适达牙膏制造商Haleon进行分拆。
自接管公司以来,Walmsley持续面临外界对其管理能力和公司业绩的质疑,彭博社认为此次做出收购Sierra的决定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分拆后该公司的产品线管道储备。通过此次收购Sierra,葛兰素史克将获得了Sierra骨髓纤维化疗法Momelotinib,据悉,Momelotinib是一款强效、选择性、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JAK1、JAK2、ACVR1/ALK2抑制剂,曾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后期研究中显示出积极结果。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109.10亿元!云南白药持上海医药18.01%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4月12日,云南白药发布公告称,以109.10亿元现金方式,认购上海医药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的6.66亿股A股股票,交易完成后,云南白药持有上海医药18.01%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市场风云
 
科伦药业2021年研发人员减少20%,大部分承担国内仿制药研究
4月10日,科伦药业发布2021年财报。根据财报,科伦药业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2.77亿元,同比增长4.94%;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32.94%。研发投入约为18亿元,同比增长18.7%,占营业收入10.4%。
财报显示,科伦药业研发人员在2021年共有2588人研发人员,相较于去年3215的数据,减少627人,近20%。
对于研发人数大幅度减少的原因,科伦药业在财报中解释道:科伦研发体系实行对标管理,减少天津研究院、部分苏州研究院以及各生产企业研发人员,以及浙江国镜和广东科伦因股权转让而未在合并统计范围内。
科伦药业属医药制造业,主要从事大容量注射剂(输液)、小容量注射剂(水针)、注射用无菌粉针(含分装粉针及冻干粉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腹膜透析液等25种剂型药品及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包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2年,科伦药业提出了全面启动创新转型计划,以“大输液+抗生素全产业链+专科制剂研发创新”三轮驱动为战略推动发展,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创新研发。为此,科伦药业还建立了以成都中央研究院为核心,以苏州、天津研究院以及美国新泽西州和圣地亚哥研究院为两翼的研发组织体系(五位一体的集约化研发机构布局),通过各分院间的分工和配合,提高科伦的研发水平和研发效率,并与国际接轨。
五个研究院的具体分工如下——
成都总院作为中枢,承担科伦研发的核心人物,包括创新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国内仿制药、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发及国际仿制药产业化;
天津和苏州的分院则主要承担国内仿制药的药学研究,并逐步成为特色的单元技术平台;
美国两个分院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国际仿制药的研发、生物大分子创新药的发现、创新小分子药物的分子设计以及海外BD等功能。
而本次科伦药业研发人员骤减的便是这个创新研发体系内人员,主要承担的是国内仿制药的药学研究。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华大基因:一季度净利预降33.33%-42.85%
近日,华大基因公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3亿元3.5亿元,同比下降33.33%-42.85%。
公告显示:报告期内,预计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约140,000万元16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0.45%至2.34%,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000万元35,0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33%-42.85%。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新冠相关的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较高基数相比有所下降;公司积极参与援港抗疫,部分业务的结算进度受疫情影响,报告期内暂未确认收入。肿瘤防控和基于常规业务相关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稳健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了新冠检测产品矩阵,目前,公司已形成病毒测序、核酸检测、核酸快检、抗原快检、抗原自测、抗体快检、中和抗体检测等多产品覆盖体系,服务于多场景化的检测需求。同时,公司紧抓后疫情时代全球精准医学服务体系建设扩容的关键时间窗口,聚焦主营业务进行相应产品和市场布局,培育国际业务新优势。公司依托疫情期间建立的全球各地火眼实验室,以本地化闭环服务为抓手构建全球渠道网络,重点从公共卫生项目需求切入,整合战略合作资源和搭建区域性本地闭环价值链,通过本地化的技术赋能和本地运营,拉通新冠业务之外的“筛诊疗”临床应用。
3、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及推出新产品,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及业绩稳健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在产品性能优化方面,公司升级了临床全基因组检测、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在产品资质布局方面,CNV-seq(康孕-染色体检测)、全自动PCR分析系统PM Easy Lab及其配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核酸多重检测试剂盒,细菌耐药基因多重检测试剂盒均获得了CE准入资质;在产品多元化发展方面,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常见基因检测产品上市,通过精准检测技术助力慢病管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布LUSH基因序列比对加速工具集、出生缺陷防控一站式数据管理服务系统,标志着公司在基因组高性能计算领域和助力构建我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长效服务网络方面再获突破。
4、报告期内,为支撑公司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布局,公司持续拓展销售市场,投入资源支持海外销售渠道建设,因此,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同时持续注重研发,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公司持续加强内部精益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5、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3.33%-42.85%,主要系新冠业务变化,以及经营投入增长所致。
6、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500万元-3,500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政府补助所致。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569万元。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亿帆医药2021年度净利润约2.78亿元,同比下降71.25%
4月12日,亿帆医药发布2021年度报告,2021年营业收入约44.09亿元,同比减少18.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8亿元,同比减少71.25%;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减少71.25%。拟不派现、不送红股、不转增。
2021年1至6月份,亿帆医药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医药占比75.72%,医药原料及中间体占比17.47%,高分子材料占比6.81%。
此外,公告显示,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482.02万元。董事长、总经理程先锋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62.4万元,财务总监喻海霞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50.4万元,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冯德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48万元。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新药上市
国药上市
 
国家药监局批准阿布昔替尼片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辉瑞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阿布昔替尼片(商品名:希必可/CIBINQO)上市。该药适用于对其他系统治疗(如激素或生物制剂)应答不佳或不适宜上述治疗的难治性、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患者。
阿布昔替尼是Janus激酶(JAK)1抑制剂。JAK是一种细胞内酶,介导细胞膜上的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信号传导,从而影响细胞造血功能和免疫细胞功能。阿布昔替尼通过阻断三磷酸腺苷(ATP)结合位点可逆性和选择性地抑制JAK1。该药品的上市为特应性皮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全球上市
 
华海药业奈必洛尔片获得美国FDA批准文号
4月10日,华海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美国FDA的通知,公司向美国FDA申报的奈必洛尔片的新药简略申请(ANDA,即美国仿制药申请,申请获得美国FDA审评批准意味着申请者可以生产并在美国市场销售该产品)已获得批准。
奈必洛尔片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奈必洛尔片由Allergan研发,最早于2008年在美国上市。当前,美国境内,奈必洛尔片的主要生产厂商有ANI、Ascend、Camber等。2021年该药品美国市场销售额约2,367.10万美元(数据来源于IMS数据库)。
截至目前,华海药业在奈必洛尔片项目上已投入研发费用约1,073万元人民币。
(信息来源:新浪医药)
 
 
 


科技研发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最终缓解评估达到主要终点,较伊布替尼优效
4月11日,百济神州公布了泽布替尼(百悦泽)全球性3期临床试验ALPINE研究的最终缓解评估结果:独立审查委员会(IRC)确认,在复发或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中,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展示了优于伊布替尼的总缓解率(ORR)。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信立泰1类新药SAL0114片启动临床,治疗抑郁症
4月11日,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信立泰1类新药SAL0114片启动临床,适应症为抑郁症。根据临床试验登记信息,SAL0114即为氘右美沙芬片。在今年2月份,SAL0114的两项适应症先后获批临床,除了重症抑郁症之外,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激越。
氘代是药物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潜在有望改善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降低毒性、提高稳定性等。公开资料显示,右美沙芬经氘代后,可以显著降低对CYP2D6酶代谢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苏州宜联生物YL201临床试验申请获得美国FDA默示许可
4月9日,由苏州宜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YL201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YL201是一款抗体偶联药物(ADC),该靶点ADC全球范围内处于早期临床阶段。YL201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毒素连接子为创新结构,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可以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生长,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临床上拟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会在如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和食管鳞癌适应症上探索研究。
(信息来源:生物探索)


运作管理
 
解密上市连锁扩疆版图,异地扩张N个策略来了
异地扩张是连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因为本地药品市场空间再大、运作再好,也有达到天花板之时,对省内市场深耕细作之后,继续做大做强必须异地扩张,而且是有战略、有目标、有措施、逐步升级的异地扩张。在这方面,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等上市连锁做出了榜样。
异地扩张好榜样
3月30日,上市连锁一心堂率先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1年一心堂实现营业收入145.87亿元,同比增长15.26%;实现归母净利润9.22亿元,同比增长16.66%。截至2021年底拥有零售药店8560家,年内新增门店1355家,同比增长18.81%。与部分连锁业绩出现下滑相比,一心堂的业绩可圈可点,最亮眼的是在上市7个年头后门店数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依赖于一心堂行之有效的异地扩张战略。
“上市连锁第一股”一心堂是异地扩张好榜样,这从其门店构成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一心堂现有8560家门店中,云南省内有药店4939家,占57.70%,省外有药店3621家,占42.30%;省外门店中,主要有四川地区药店1100家、重庆地区药店307家、广西地区药店835家、山西地区药店580家。2021年内共新增门店1355家,其中云南省内新增门店655家、占新增门店的48.34%,省内门店增速15.29%,省外新增门店700家、占比51.66%,省外门店增速19.71%,可见,其省外扩张规模、增速均已超过省内,可以断言:一心堂的门店扩张正在由省内为主转向省外。
异地扩张大多是在省内市场的增长空间被过度挤压后才大强度实施的,也就是说省内市场被压榨得接近或者已是红海,而省外市场相对算是“蓝海”,竞争压力要小得多。当然,异地扩张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科学论证,择优进入,突出重点。在一心堂现已进入的10个省域市场中,四川与重庆(由于地理关系,川渝往往合并考虑)、广西、山西、贵州、海南是重点发展的省外市场,期末门店占比均超过了4%,其中四川、重庆两地合计门店数已达到1407家,占全国总门店的16.44%;年内新增门店253家,占全部新增门店的18.67%,门店增速达到21.92%,由于耕耘多年,门店店龄较为科学合理,预计未来1-3年内川渝两地门店将由贡献营收转向营收、利润双贡献,从而迎来异地扩张的增长引擎效应,而业绩提升与估值增加的“戴维斯双击”或将显现。
老百姓、大参林是另外两个代表。老百姓志在全国布局,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7680家门店已经覆盖全国22个省,但老百姓所在地湖南省,光上市连锁就出了老百姓、益丰药房两家,还有业务涉及药品零售的达嘉维康,湖南省内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或因为此,老百姓在湖南省内完成基本布局、资本原始积累后,就早早转向异地扩张。据2021年半年报,老百姓在华中区域(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共有直营门店1795家,占全部直营门店5682家的31.59%,其他区域直营门店3887家;华中区域营业收入29.26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74.61亿元的39.22%。显然其华中区域的经营质量更好一些。
大参林则是深耕本域、伺机异地扩张。截至2021年6月30日,大参林拥有门店6978家(含加盟店552家),其中华南区域(包括广东、广西)共有门店5416家,占全部门店数的77.62%,其他区域门店只有1562家;其华南区域营业收入62.95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78.14亿元的80.56%。
异地扩张前先练内功
与省内扩张相比较,由于资源、人脉、政策倾斜、影响力以及感情、认知等原因,省外扩张的难度要大得多,需要的资金、资源等投入以及面临的阻力也多得多。上市连锁在大范围异地扩张前,必须先苦练内功。
第一,要把省内门店作为根据地和异地扩张的基础,将这些“现金牛”经营好,一方面为异地扩张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种支持,更重要的是没有业绩下滑的后顾之忧。毕竟,如果因为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以及增长率的下降,导致上市连锁的股票股价跌跌不休,这是上市连锁所难以承受的。
第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能打硬仗的骨干队伍,作为异地扩张的人才支撑,尤其是注意培养懂专业、会管理、敢创新的综合性人才。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短缺,是制约上市连锁异地扩张的最大短板。
第三,强化有自身特色的管理输出、文化融合等能力。异地扩张后能否站得住、立得稳、发展好,与连锁的管理输出能否及时跟上、文化融合是否顺利直接相关,尤其是并购扩张,没有强有力的管理输出、文化融合,就可能消化不良,实现不了破茧重生,自然也不会“1+1>2”。
第四,积极培养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辐射力。异地扩张要见效,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行业内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不仅取决于连锁的规模、实力以及竞争力、行业排名等,也与连锁创始人、管理团队等个人魅力有关。
第五,确保资金链持续有效、供应链稳定高效。资金链、供应链是连锁药店的两条生命线,资金链一断,供应链完蛋,供应链一断,连锁完蛋,遑论异地扩张?药店行业这些年比较重视资金链,维护较为有力,但新冠疫情肆虐、城市社区隔离等让业内人士认识到,重塑供应链刻不容缓。连锁药店旗下所有门店的商品一般由总部或分子公司物流中心自主配送,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是异地扩张的坚实基础。
异地扩张策略
首先是明确具备自身特色、切实可行的异地扩张战略并抓住机会窗口实施。异地扩张的初期投资、人力物力投入等较大,相对风险也大,连锁通常采取相对稳健的战略,即“先落地图生存,稳扎稳打,抓住时机发力,注重扩张实效”。在这一点上,不同的上市连锁或有差别,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切实可行的扩张战略。老百姓的“星火并购模式”就是典型例子。“星火并购模式”充分考虑了老百姓以及药店创始人双方的利益,既达到了扩张目的,还为今后经营做好了铺垫,推进实施起来阻力小得多,并购后整合顺利得多,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种好模式。
第二,异地扩张应选好时机与切入点。扩张的时机与内环境、外环境以及大环境有关。所谓内环境指的是省内市场空间余地与省内对手逼压程度,外环境指的则是省外市场的诱惑力与竞争烈度,大环境指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扶持情况。一心堂、健之佳都以云南为崛起发家之地,但早经营多年的一心堂抓住机会完成了云南省内的布局,这就倒逼健之佳更早地去异地扩张。2月28日晚,健之佳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重组后河北唐人医药的股东合计持有的唐人医药80%-100%股权,这就是其付出的异地扩张行动。
在异地扩张切入点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资源打“阵地战”。以健之佳为例,作为实力略逊于其他龙头连锁的上市新贵,健之佳以云南为大本营起步发展、精耕细作,在大西南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异地扩张“第一战”自然首选毗邻的广西、四川与重庆为突破口,各种资源优先向大西南倾斜,虽然兵力比不上一心堂等老牌上市连锁,但也突出了重围,在广西、川渝等地创造了局部优势。
第三,多管齐下,只要是效率高、风险低、切实可行的扩张模式,都可以采用。相比较自建新店的稳扎稳打模式,并购、加盟模式的效率更快,但并购需要大量资金、风险相对大一些,加盟囿于影响力、管控力不够——不管采取哪一种模式,都必须结合连锁自身以及行业情况,如果并购的PE过高,那就多一些自建和加盟;如果加盟门店效益不错又有意愿进行股权合作,那就转为并购等等。
第四,无论是自建新店还是并购扩张,人才团队都应尽快本地化。只有人才本地化,才有经营正常化、扩张正常化。人才本地化的重点是店长、执业药师、运营经理等需求量大的基础性人才。
第五,成立自主运作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某省异地扩张是降低风险的有效办法。不同的地区对药品零售业的政策支持也有不同,尤其是在行政审批、贷款、税务减免等方面,母公司显然难以变更注册地,成立子公司就是最佳选择。在这方面,一心堂、大参林等上市连锁十分娴熟,漱玉平民走出山东进军东北,同样首先注册成立了当地的子公司。
(信息来源:米内网)
 
巨变时代,药企怎么活下去
据报道,2021年9月至今,半年内已有来自全球的30余家药企公布裁员计划。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药企的裁员发生在最近一个季度,平均每月有7.6家药企经历裁员阵痛。而且,裁员的频率在加快,3月下旬以来,又有至少4家药企公布了裁员计划。
而从陆续揭开的财年年报看,全球医药产业整体增长和盈利能力乃至新产品储备还过得去。生机勃勃的药企裁员自保的原因何在?
虽说每家裁员药企都有自己的理由,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五年全球发生了很多“黑天鹅”事件,至今没有停止的迹象。纵观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的一百多年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这些年积累的风险让产业界无法判断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未雨绸缪,及早调整经营布局乃至裁员就显得可以理解。
然而,有的药企逆向操作,非但没有“捂住钱包”“卸掉包袱”,反而热衷于证券投资。
剥离非核心业务
三、四月份是中国上市公司发年报的季节,云南白药2021年报披露证券投资亏损19.29亿元引起业内注意。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面临不确定性变化,加之新冠疫情反反复复的大背景下,各家药企都在“捂住钱包”“卸掉包袱”以图自保,这家药企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动作和结果让业内大跌眼镜。翻看近几年年报发现,从2018年大股东变化开始,这家药企就有72亿元证券投资,此后逐渐递增,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分别有88.21亿元、112.3亿元及104.8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
作为合法和公开资本市场的法人投资者,亏损和盈余都是投资的结果,实属正常。不过,从药企投资的时机看,2019到未来两三年属于风险不确定时期,实体企业在证券市场投资需要非常谨慎,即使盈利而不是亏损,也仅仅是增加了股东在这个年度的回报率,而对药企核心能力提升作用不大。
目前,多数药企都在剥离与主业关系不大的业务,如保健品、食品等,更有一些药企保制药业务剥离商业业务,即使在制药领域也进一步聚焦核心领域,保优势业务剥离非优势业务。核心目的是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确保主业,从而在非常时期活下来,在活下来的基础上聚焦细分领域提升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分析,炒股亏损近20亿元的药企行为和结果就显得不是很“专业”。
全球制药巨头默沙东创始人乔治·默克也曾说过:“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旨在救人,不在利润,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基因泰克创始人赫伯特·伯耶一直强调制药企业一定要有科学驱动型文化,要以病人为中心,以药品为导向。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充满竞争的世界医药市场中冲出重围进入第一梯队,与其信守的文化直接相关,也与其探索出适合自己所在产业的发展规律有关。
从境界角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游戏规则的事,是否就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否规避企业风险?能否提升竞争力?毋庸讳言,上市公司掌门人必须扪心自问并回答这些问题。作为掌门人,如何对投资方、员工负责?
保现金流以避险
非常时期和不确定性大的时期,药企规避风险显然比多赚些钱更重要。如果药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准备,将对承担和化解未来风险、度过不确定性时期将有很大助益。
一是,尽可能规避风险。这主要指避免多元化、慎重业内多元化,慎重对外投资。因为未来的风险来自哪里、在什么领域,现在很难预测,用惯性思维很可能步入陷阱。两次世界大战、上世纪30年代世界大萧条、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活下来的企业的经验证明,非常时期收缩战线、聚焦有限领域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复杂性。降低风险等级非常必要。
二是,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充足的现金流可使公司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活下来。只要活下来,危机过后便是机会,才能抓住机会。
三是,为危机过后保留、准备和创造机会。尽可能保持核心业务、保留核心骨干,为未来重新崛起留下火种。非常时期将有限资源放到科学、技术研究和新药开发,将有利于市场复苏时竞争能力再上新台阶。即使十分困难,也不要做有损品牌、质量和客户利益的事。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从云南白药到华东医药,投资“不务正业”会不会误正业?
医药上市企业2021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各大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自然成为日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梳理发现,医药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新冠疫情防控需求相关,特别是在体外诊断领域,面对海外市场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不断增加的需求,疫情受益股业绩大增,如凯普生物、万泰生物等上市械企2021年全年净利润翻倍;
二是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国内经济复苏,医药制造业整体加速回暖,医药消费市场需求恢复性增长,使得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药企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如东阿阿胶、天士力、健民集团、特一药业等企业净利润均实现成倍以上的增长。
当然,医药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暴雷的也不在少数。但与业绩增长原因相似不同的是,业绩下降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公司的制造成本、增大了公司经营业绩压力所致;有的是产品缺乏梯队建设,后继无力,难以应对新的医药政策监管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有的则是受非主营业务利润大幅下降的拖累。
那么,受全球经济影响,在医药企业多元化经营逐渐成为常态的背景下,“不务正业”会不会误正业?如何规避跨界投资带来的风险?
晒出“成绩单”,几家欢喜几家愁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共有136家医药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随着年报业绩的披露,各家企业在生物医药细分赛道的“成绩单”逐渐浮出水面。
从已披露的业绩情况看,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近20家。其中上海医药、白云山、国药一致三家公司2021年总营收均超过500亿元,分别为2158亿元、690.1亿元和683.6亿元。
净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从净利润来看,有10家医药企业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复星医药、白云山、达安基因的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47.35亿元、37.20亿元和36.18亿元。意外的是,济民医药、力生制药分别以净利润增长2206%和1317.3%,位居2021年净利润增幅榜一二位。受疫情影响,净利润增长排名前列的企业,也不乏大批“新冠红利股”的缩影,万泰生物、凯普生物等试剂诊断类医疗器械企业净利润涨幅居前。
另有近30家药企呈现净利润亏损的状态,包括太极集团、云南白药、嘉应制药、沃森生物、义翘神州等企业。
可见,受疫情与医药政策等众多因素影响,上市药企2021年的表现呈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态。但是,制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俗话说“西药看专利,中药看秘方”。由于新药研发的成本、风险、难度较大,从全球市场来看,专利药到期、新药研发困难、药品利润下降等因素,促使大型制药企业业务愈发多元化,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也给企业业绩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跨界成败论,“医美”成最优解?
在集采压力下,众多药企涌入创新药研发和寻找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但创新药的开发并非一日之功。随着“颜值经济”的兴起,跨界进军医美似乎成为传统医药企业拓展业务范围的最优解。
华东医药和四环医药转型到医美领域之后的良好表现,给医药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21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医美业务实现收入5.65亿元,其中国际医美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11.28%。四环医药则是将2021年最新上市的肉毒素品牌乐提葆作为业绩的增长引擎,仅在去年2-6月,销量超过20万瓶的乐提葆收入达到2.58亿元。受医美业务的影响,四环医药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较上一年增长1383.3%及971.1%。
在跨界医美公司如此繁杂的行业背景中,医药企业的比例相当之高。除了已经在医美领域打出名头的华东医药、四环医药,新近入局的特一药业、云南白药、江苏吴中、兴科蓉医药等企业也均是医药行业背景。
相比于其他行业个别企业独闯医美,医药企业则显得有备而来,大有争先恐后之势。然而,也并非所有医药企业跨界医美都有良好的表现。
云南白药2021年年报显示,医美作为其新业务发力第二曲线,公司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医美产业链的生态布局。其中,上海云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云南白药皮肤综合解决方案医学中心的设置单位,以先开设门诊部为切入口。但从业绩成绩单看,其在医美赛道的布局还缺少实质性进展。
此外,2021年云南白药在营收同比增长11.09%,但利润总额和归母净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年报,2021年云南白药因权益投资失利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19.29亿元,意味着其炒股亏掉近20亿元,成为其利润指标断崖式下跌的直接因素。这是其归母净利润20年来出现的首次亏损,“不务正业”的责难席卷而来。
对云南白药来说,其市值被片仔癀迎头超越,除了炒股失利、业务多元化缺少实质性进展外,研发投入和创新成色不足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数据显示,2017-2020年,云南白药研发费用分别为8403.54万元、1.10亿元、1.74亿元、1.81亿元和3.31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0.35%、0.41%、0.59%、0.55%和0.91%,依然低于营收占比的1%。
投资有风险,炒股是柄“双刃剑”
前有云南白药、片仔癀、哈药集团等企业做中端牙膏,后有太极集团的太极水、江中制药的养胃猴菇饼干,还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性植物饮料。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药企也不只是专注于药品经营,而是跨界日化、食品、医美等领域,不断拓宽利润来源。
不可否认的是,药企跨界进入日化、食品行业看重的是这些领域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事实上,这种跨界经营风险大,也会加剧相关行业的竞争,给市场现有企业带来压力。此外,即便医药和医疗美容关联较近,但也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有专家指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医美行业更侧重面对消费者的营销和宣传,如果跨界的药企忽视医美的特点,将药品经营思维套用在医美行业,再强大的企业也会铩羽而归。
采访中,有专家强调,炒股对上市公司业绩是柄“双刃剑”,上市公司炒股市场风险很大。在其看来,股票价格波动将影响上市公司损益,进而放大上市公司业绩波动性。“上市公司在主业之外炒股,意味着一个非常大的业绩波动风险暴露了出来,投资者对于靠炒股来维持利润的公司应保持高度警惕。此外,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利润或扣非净利润与投资收益相比较,如果投资收益远大于扣非净利润,几乎可以断定该公司不务正业。”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市场分析
 
中药进出口两旺,西药出口大增——2021年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析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政治经贸摩擦迭起,给国际医药市场合作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对药品监管水平提升提出进一步要求;新修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开始实施,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进一步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基药目录调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深入推进、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及扩容等,使医药企业既感觉到了政策引导的动力,又体会到了监管和市场的压力。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刺激,我国医药行业“走出去”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医药外贸呈现出中药进出口两旺、西药出口大增的趋势。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医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到2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721亿美元,同比减少3.2%;进口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对外贸易顺差有所缩小,为814亿美元。
中药类产品进出口均增长
2021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50亿美元,同比增长16.5%;进口额2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植物提取物、中药材、中成药、保健品的进口、出口均维持了正增长。进出口两旺的原因有二:一是2020年上半年因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停产造成全年贸易额基数较低,2021年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业务恢复正常;二是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促使提升免疫、抗炎抗病毒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和中药材出口提速。
植物提取物出口额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3.9%。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万寿菊提取物、辣椒提取物、枳实提取物、越橘提取物、芦丁、银杏叶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等品种依旧是植物提取物出口大品种,出口额合计占50%以上的份额。美国是我国植物提取物最大的出口市场,2021年我国对美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7.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随着人们对大健康产品需求的提升,植物提取物作为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原料,强需求拉动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高速增长。同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口额为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如薄荷醇、橙油、柠檬油等挥发油类产品的进口保持大幅增长。
中药材出口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药材前十大出口产品中,当归、黄芪、茯苓、党参、虫草实现了出口增长,而枸杞、人参、半夏则出现了出口下滑。从出口市场来看,越南市场表现抢眼,超过日本成为我国中药材出口第一大市场,中越边境小额贸易增长迅速。进口方面,药材进口额5.4亿美元,同比增长67.7%,其中进口大品种西洋参、鹿茸、人参、番红花的进口额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中成药出口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9%;进口额3.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从出口市场看,亚洲市场表现良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东盟、日韩对常规中成药的需求回暖,拉动我国中成药出口亚洲市场的整体增长。
生化药驱动西药出口猛增
2021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额787亿美元,同比增长76.2%;进口额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生化药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原料药出口额41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出口数量增长4.8%,出口均价增长20.9%。出口均价的上涨,主要源于2020年以来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和跨境物流费用的单边上涨。从具体品类上看,非抗疫类原料药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氨基酸类、中枢神经类、消化类、麻醉类、其他西药原料出口增幅均达到30%以上;与抗疫相关的品类出口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或出现负增长,例如与抗疫相关的解热镇痛类、维生素类、激素类、抗感染类药物出口同比增速均在10%左右,而呼吸类、头孢菌素类出口增幅仅有2%左右,大环内酯类出口更是出现了20%的负增长。原料药进口额9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进口数量同比增加8.1%,进口均价同比上涨7.3%。
西药制剂出口额60.1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出口数量同比减少8.9%;出口均价同比上涨33.8%。其中,激素类制剂出口额同比增长115%,主要是胰岛素制剂出口大增133%,与抗疫直接相关的皮质甾类激素制剂出口反而有所减少;头孢菌素类制剂、其他西成药品和抗感染类制剂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7.8%、10.9%和14.2%;青霉素类和维生素类制剂出口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西药制剂进口额为2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生化药出口额达到309.4亿美元,同比暴增356%;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3%;出口均价同比上涨219%。这主要得益于两类产品的出口大幅增长,一是疫苗出口额达到156亿美元,同比增长54倍,出口疫苗几乎全部为新冠病毒疫苗,且主要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二是已配定剂量及未配定剂量的免疫制品出口大幅增加,同比增长约2.5倍,主要是生化类检测试剂成品、半成品及抗血清、酶制剂等检测试剂原料出口大增。生化药进口额为191.6亿美元,同比增长35.5%。
医疗器械出口占据半壁江山
2021年,医疗器械出口额994亿美元,同比减少24.7%;进口额447亿美元,同比增长8.3%。导致出口急速下降的结构性因素是以口罩、防护服为代表的医用敷料出口下滑较多,出口额仅为175亿美元,同比下降73.9%。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应对和医疗器械产能增加,各个国家和地区防疫物资相对充足,对我国产品的依赖程度降低;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防疫政策导向和应对模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有恐慌性采购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的情况。其他传统及优势医疗器械出口均恢复增长,一次性耗材、医院诊疗设备、保健康复用品、口腔设备与材料等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医疗器械出口仍占据我国医药整体出口的半壁江山。
体外诊断产品成为出口增长最为显著的产品类别。在抗疫过程中,我国体外诊断企业积极开拓全球业务,出口呈井喷式增长,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抗体、抗原、核酸等检测试剂受到全球市场的青睐,检测试剂企业业绩整体向好。2021年诊断试剂出口额130.9亿美元,同比激增157.4%,其中自行检测类试剂产品占比达84%。海外对家庭抗原自测类产品的推广引发检测市场扩容,国内多家企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先后获得欧美上市资格,有力地刺激了检测试剂的出口。
受疫情防控影响,全球“宅经济”快速发展,“宅经济”伴随习惯的形成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并刺激市场需求提升,家用健康保健产品出口增长持续强劲,2021年我国按摩保健器具出口额达到64.1亿美元,同比增长47.4%,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我国高端诊疗设备逐渐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2021年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额达到329.7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出口增长的品种包括彩超、X射线断层检查仪、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助听器、人造关节、内窥镜等,但在2020年因抗疫而出口暴增的呼吸机、患者监护仪2021年出口大幅下滑。
医用耗材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中最大的品类,2021年出口额达到3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5%。注射器、管状金属针头、硫化橡胶手套、缝合用针等产品的出口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血管支架、骨科等高端产品也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2022年我国医药外贸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带动下,我国医药外贸增长迅猛,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稳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发挥了稳外贸、稳外资的关键作用。但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国际形势依旧风云变幻,医药外贸事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未来形势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是2022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的最大变量。一方面,受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影响,新冠肺炎感染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和口服治疗药物的出现,为疫情的有效控制带来了曙光。但目前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宣布放开所有疫情管控措施,这又将导致感染人数激增。疫情蔓延可能会减缓我国抗疫类物资的出口滑坡速度,放开管控则意味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将大规模复工复产,对我国抗疫类物资的硬性需求减小。
其次,通货膨胀、人民币持续升值和物流费用大幅上涨,给外贸带来巨大压力。近两年为加快经济复苏,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货币宽松政策,石油、煤炭、金属、粮食等基础生产要素价格一路走高,医药产品生产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价格也随之上涨,推高了我国医药生产成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持续提升,也给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依靠价格优势争夺海外市场的原料药、中低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影响很大。再加上受跨境物流、人力和防疫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出口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普遍存在。
再次,国际政治经贸摩擦和黑天鹅事件不断。部分国家挑起的对华政治和经贸摩擦,给我国医药出口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例如美国要求采取系列措施保障本国药品供应链安全,减轻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料药依赖;印度为扶持本国原料药产业发展,发起了十余起对华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反倾销调查。我国企业对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受到打击,有些项目不得不暂停或取消。
最后,国内外监管趋严,企业面临着双重监管压力。国际方面,新的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IVDR)在2021年5月开始实施,新法规更加关注临床性能、加强医疗器械的可追溯性和提高对患者的透明度。总体来讲,法规趋严、程序严苛,申请欧盟CE认证公告机构排队的很多企业面临重新注册问题,将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成本增加、认证周期拉长及合规风险增大等问题;虽然美国FDA已于去年7月份恢复了正常的检查工作,但其仍然积压了大量海外药品生产检查项目,而FDA尚未大力推广远程检查方式,预计2022年检查排队情况仍无法得到根本缓解,这将造成我国部分药企开拓美国市场的计划受阻。国内方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监管法规愈发完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实施、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带量采购扩容、原料药反垄断等,对于企业的国内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便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我国政府政策的多重支持与引导、行业企业的牢固基础和抗风险韧性,都是推动我国医药外贸事业稳步发展的“定海神针”。2021年底和2022年初,《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相继发布,为我国医药产业升级发展指明了路径。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就支持外贸企业降低成本,营造外贸更加便利环境,促进外贸平稳发展提出了15条措施,也为我国医药贸易提供了更多助力。
我国已经提出了新时期新的发展方略,正在走向更深入、更高层次的改革,将生命健康问题进一步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医药医疗大健康领域迎来最好的黄金时代和爆发期,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政策支持,我国即时检测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体外诊断(IVD)市场容量持续增长,其中,子行业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已成为IVD行业内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约为93亿元;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规模将超过260亿元。凭借使用方便、检测快速等诸多优点,POCT产品的应用场景逐渐从中心实验室向基层医疗机构甚至C端(消费者、个人用户端)渗透。目前,国内外相关企业积极布局该赛道产品管线,市场竞争激烈,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在政策、技术、需求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POCT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契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发挥便捷优势 拓展应用边界
POCT是一种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开展的检测方式,具有快速、便利以及对操作者的要求较低等优势。
2004年,POCT概念及技术被引进我国。2015年,国内POCT第一股万孚生物上市。自此,资本市场的目光开始聚集,我国POCT行业快速发展。
从应用场所来看,传统生化免疫检测主要集中在医院检验科、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等中心实验室,而POCT则主要集中在各级医院急诊科、基层卫生院、家庭等,应用场景呈现小而散的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POCT的应用突破了空间限制,解决了大型诊断设备使用空间局限等痛点,实现了“去实验室中心化”,推动体外诊断技术走向诊所,甚至走向家庭。并且,POCT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如其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检测现场、海关检疫现场、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检验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不断拓展IVD行业的边界。
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仍在成长
我国POCT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仍由跨国企业主导。渤海证券数据显示,跨国企业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以罗氏、雅培、丹纳赫等为主;国内企业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
国际巨头多以并购方式获得高速发展。2014年4月,罗氏诊断耗资4.5亿美元收购IQuum公司,进军分子诊断POCT细分市场;2016年11月,西门子医疗宣布收购德国POC数据和开放连接系统方式提供商Conworx Technology;2017年4月,雅培以53亿美元收购体外诊断企业Alere,一跃成为全球POCT头部企业。
我国POCT行业尽管起步较晚,但增速较快,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POCT公司总数已超过200家,其中上市公司包括万孚生物、东方基因、明德生物、基蛋生物、奥泰生物、博拓生物、安旭生物等。值得关注的是,万孚生物是国内最早上市的POCT厂家,多年来专注POCT赛道,其产品线、营收、盈利能力等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达10%。此外,瑞莱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等公司正在上市准备期中。
尽管POCT赛道热度较高,但国内目前尚未发展到垄断、频繁兼并收购的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POCT市场偏向基层,仍有待发展;另一方面,该领域产品、技术众多,企业定位各异,寡头格局难以形成。
多重利好加持 发展前景可期
当下,多重利好推动我国POCT行业快速发展。
POCT技术的迭代升级推动行业天花板不断提升。POCT技术平台历经从定性到定量的迭代,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代POCT技术包括免疫层析、胶体金、干化学等,该类早中期技术迄今仍被许多企业采用;第二代POCT技术包括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微流控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使产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更上一层楼,例如,化学发光技术的应用使POCT产品兼具高灵敏度和便捷性;微流控技术的应用使检测所需的样本量缩小到微升或纳升级别;纳米金免疫层析法的应用使药物滥用检验、献血车现场检验成为可能。
由于POCT操作便捷,且不需要配备大型检测仪器,检测仪器一般价格较低,更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POCT产业将在基层医疗市场快速发展。
此外,“五大中心”建设也是POCT发展的绝佳机遇。近年来,国家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注重县级医院发挥县域内龙头作用,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以胸痛中心为例,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胸痛中心建设注册医院总数已超过5000家,约有2100家胸痛中心已通过认证。这些以危急重症为重点的中心建设,为促进心脑血管、感染类等疾病诊疗相关POCT设备快速放量提供了重要契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新冠病毒检测方式主要以核酸检测为主,POCT产品销售业绩来源主要是海外市场。其中,九安医疗拿下美国超百亿元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采购订单;东方生物全资子公司美国衡健的新冠病毒抗原自测试剂取得美国FDA EUA紧急使用授权,该公司是西门子医疗该抗原自测产品的指定授权供应商,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市场影响力。3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表示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目前,已有20多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以预见,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为代表的国产POCT产品将在全球市场释放更多增长潜力,我国POCT行业前景可期。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报)
 
三大巨头统治$900亿市场,霸主位置稳当牢固
近期,糖尿病领域相关药物消息不断。3月29日,诺和诺德的高剂量Ozempic(司美格鲁肽)2mg注射剂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3月14日,礼来长效胰岛素LY3209590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糖尿病用药市场一直由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三大跨国巨头领军。单看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行业集中度更高,2021年三大巨头11个主要产品销售额超117亿美元,在中国市场胰岛素集采之后,跨国药企压力不减。GLP-1受体激动剂近年异军突起,司美格鲁肽在短短4年销售额就翻了30倍,度拉糖肽2021年以64.72亿美元销售额艰难地守住了榜首位置。
三大巨头抢下$900亿市场,诺和诺德稳守“全球一哥”
近期,糖尿病领域相关药物消息不断。3月29日,诺和诺德宣布,美国FDA已批准Ozempic(司美格鲁肽)2mg注射剂上市。Ozempic是一款GLP-1类似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此前Ozempic已有0.5mg和1mg治疗剂量获批上市。3月14日,CDE官网显示,礼来的长效胰岛素LY3209590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据统计,2022年全球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将超过900亿美元,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糖尿病用药市场一直由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三大跨国巨头领军。
诺和诺德专注于糖尿病、肥胖药物的研发,多年来占领糖尿病领域的霸主位置。2021年诺和诺德的糖尿病业务营收达179.96亿美元(1131.97亿丹麦克朗),占公司总营收的80%,稳守糖尿病领域“全球一哥”的位置。其中,胰岛素收入为89.04亿美元(560.06亿丹麦克朗),GLP-1药物收入为85.21亿美元(535.97亿丹麦克朗),其他药物收入为5.71亿美元(35.94亿丹麦克朗)。在近日举行的资本市场日活动中,诺和诺德对外透露,公司对于糖尿病领域的目标是在商业化方面强化领导力,抢占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而作为与诺和诺德长期争夺龙头位置的礼来,目前还在奋力追赶。
2021年,礼来的糖尿病业务营收为131.88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的47%,在全球糖尿病领域营收排名第二。近三年,礼来的糖尿病业务营收占公司总营收比例有微降的趋势,2021年的占比与2019年相比下滑了3%。
赛诺菲的糖尿病药物管线与诺和诺德、礼来相比则薄弱了一些,其糖尿病主打产品仅有3款。甘精胰岛素(Lantus)是赛诺菲最重磅、也是最能与诺和诺德、礼来较量的胰岛素药物。赛诺菲的Lantus在2000年上市后销售额一路飙升,在2015年达到销售峰值76亿美元(63.90亿欧元),但随着礼来的甘精胰岛素类似物的上市,Lantus销售额开始迅速下跌,2021年销售额仅有29.6亿美元(24.94亿欧元)。
在国内,糖尿病用药市场目前也是由跨国药企主导,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三大玩家占据TOP3位置。米内网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诺和诺德在糖尿病用药的市场份额接近30%,是名副其实的霸主。赛诺菲凭借甘精胰岛素(Lantus)排在第二位,市场份额为8.33%。礼来糖尿病用药的市场份额为6.27%,排名第三。
11个畅销产品霸屏,集采加持压力不减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药物类型,据诺和诺德公布的数据,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糖尿病药物的40%左右。从全球来看,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行业集中度高,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的领导地位明显,2021年三大巨头的11个畅销产品销售额共计达117.65亿美元。
诺和诺德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管线丰富,二代、三代、四代胰岛素均有布局。2021年,速效门冬胰岛素(NovoRapid/NovoLog)收益最佳,营收达到25.34亿美元。重组赖脯胰岛素(Humalog)是礼来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中头牌产品,其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更短,2021年全球销售额达24.53亿美元。
赛诺菲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布局更倾向于少而精,三代胰岛素甘精胰岛素(Lantus)宝刀未老,2021年销售额为29.6亿美元,力压诺和诺德的速效门冬胰岛素(NovoRapid/NovoLog)。
从增速上来看,受到目前新型降糖药物的冲击,以及药物之间的激烈竞争,除了诺和诺德的Ryzodeg、Fiasp、Tresiba,三大巨头其余胰岛素及类似物的增速放缓,有的产品甚至出现了增速下降的情况。
2022年对于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业绩压力依旧不减,主要因为中国市场胰岛素集采带来了价格下降。
今年5月,第六批国家集采胰岛素专项将正式落地执行,在此前的竞标中,国内外药企积极参战,共有11家药企的42个产品中选。跨国药企一改化学药集采时的高冷态度,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BIOTON等4家跨国药企中选17个产品。这次集采从价降幅来看,诺和诺德降价约46%、礼来约10%、赛诺菲约8%。
据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数据,目前在国内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市场,仅诺和诺德一家企业就占据了约46%的市场份额,赛诺菲占据约15%,礼来占据约11%,三大跨国巨头合计占据了超过七成市场份额,剩余多家国内药企仅能分羹余下不足三成的市场。但第六批国家集采胰岛素专项落地后,国内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格局有可能发生改变,在甘李药业等国内药企的积极进攻下,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跨国药企的市场份额被抢食在所难免。
中国市场是诺和诺德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近日举行的资本市场日活动中,诺和诺德再次提到“中国仍是一个关键的战略机遇”。在集采落地实施之后,诺和诺德胰岛素的降价必将会对公司2022年全球营收及增速产生影响,资源重新分配以找到新的增长点是公司当前重要的思考。而礼来和赛诺菲做到了“以价换量”,或许可以保持甚至拉升原本增速不高的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销售额。
两大“重磅炸弹”销售飙升,寡头竞争还在继续
与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状况不同,近几年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异军突起,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用药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力。目前全球共有8款GLP-1药物获批上市,包括阿斯利康的艾塞那肽(Exenatide)、葛兰素史克的阿必鲁肽(Albiglutide)、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江苏豪森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赛诺菲的利司那肽(Lixisenatide)、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Liraglutide)和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和礼来的度拉糖肽(Dulaglutide)。
在诺和诺德和礼来的长效GLP-1药物面前,赛诺菲的短效药物利司那肽已被甩出了几条街,GLP-1药物市场主要是诺和诺德、礼来两大寡头之争。
礼来的度拉糖肽在2014年上市后,一跃成为GLP-1类药物的最强者,成功超越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但诺和诺德不甘示弱,其重磅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剂2017年成功上市,更被誉为“全球最好的糖尿病药物”,2019年诺和诺德还成功研发了口服的司美格鲁肽。
2021年,礼来的度拉糖肽全球销售额为64.72亿美元,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含注射、口服)合计全球销售额达到61.28亿美元,礼来暂时领先。从增速上看,司美格鲁肽上市4年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这两种重磅药物之间的差距仅为3亿美元,如无意外,2022年司美格鲁肽将超越度拉糖肽成为新一代GLP-1类药物销售冠军。
诺和诺德和礼来在GLP-1药物的竞争远未停止。
诺和诺德对司美格鲁肽有一系列的开发计划,多适应症扩展和多剂量研究双管齐下。目前,司美格鲁肽针对外周动脉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慢性肾病等适应症的研究已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同时口服司美格鲁肽25mg和50mg剂量产品也在临床III期阶段。
应对诺和诺德的强大攻势,礼来着重开发GLP-R/GIPR双靶点激动剂Tirzepatide以之抗衡。目前,Tirzepatide正被开发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从临床试验数据看,Tirzepatide的降糖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礼来已在去年10月向美国FDA提交了Tirzepatide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Tirzepatide若能成功上市,将会成为礼来的又一张王牌,据预测,Tirzepatide在2026年的销售额将接近50亿美元。
(信息来源:米内网)
 
我国IVD产品现状与趋势
体外诊断(IVD)作为医疗器械的第一大子领域,不论是从产品的方法学,还是应用场景,亦或是适应症角度来看都是纷繁复杂的。本文主要从现有产品的角度,通过宏观统计数据来反映IVD领域一部分的现状和趋势。
01 整体分析
体外诊断行业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已经形成了诸多细分领域,仅从技术分支上来看,化学发光、荧光免疫等免疫检测技术和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分子诊断技术正处在高速成长期。
从整体来看,发展最早、最成熟的生化诊断产品目前仍然拥有相当庞大的产品基数,但市场已是一片红海,门槛低、毛利率高,造成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格局,赛道已十分拥挤,市场增速不断下滑,已低于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而高速成长的免疫诊断已经后来居上成为IVD市场最大的细分领域。
从市场规模来看,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和分子诊断三大主流方向合计占比高达72%,其中免疫诊断占比高达38%,其次为生化诊断的19%和分子诊断的15%。
从产品来看,截至2022年2月28日,全国共有二类和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有效注册证31177个,其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和分子诊断产品分别占比38%、47%和3%。
我国历年新注册IVD试剂的细分产品占比情况清楚地反映出免疫诊断领域对生化诊断领域的赶超。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每年新注册的生化诊断试剂数量仍然超过免疫诊断,但是占全部IVD试剂的占比却不断下滑,至2020年已经完全被免疫诊断试剂反超。另一方面,分子诊断领域虽然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但是其较高的技术壁垒,仍然使得国产化产品的研发和上市的步伐较为缓慢。
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和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相关产品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以上三大领域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变化趋势。截至目前共有79个体外诊断产品被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和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其中包括11个设备和68个试剂。在68个试剂中,分子诊断试剂多达51个,占全部IVD试剂的75%,免疫诊断试剂和生化诊断试剂分别只有12个、5个。
02 三大细分领域产品现状
免疫诊断领域,化学发光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研发难度,是免疫诊断升级迭代的方向,正逐步替代酶联免疫成为主流技术。2021年全国共有新注册化学发光诊断设备67个,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上年同期增长71.8%。截至2022年2月28日,全国已有化学发光设备有效注册证243个,包括全自动设备186个、半自动设备19个,合计占比超过80%。
其中,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凭借磁微粒在外加磁场下可以全自动化清洗未结合的物质从而大幅提高检测效率的特点,而成为国内外化学发光产品的主要研发方向。在已获批的免疫诊断试剂中,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共3451个,占所有化学发光试剂的66.0%,占所有免疫诊断试剂的29.4%。
生化诊断领域,仪器方面目前市场已普遍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国共有生化分析仪注册证289个(不含单项检测仪器),其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注册证233个,占比超过80%。试剂方面,按照检测项目分类产品众多,其中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脂代谢检测、糖代谢检测、特定蛋白、心脏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凝血、微量元素检测等主要项目相应的二、三类试剂合计占比高达87%。单项检测试剂注册证排名TOP5的分别为葡萄糖(Glu)、肌酐(CREA)、补体C3/C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
分子诊断领域,目前全国共有17个国产基因测序设备注册证,试剂以基于PCR技术的产品为主,占全部分子诊断试剂的83%,其他方法学如恒温扩增法等产品仅占17%。
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需求激增,截至目前全国已有累计67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其中33个基于分子诊断方法,主要为荧光PCR法,占比69.7%。
03 趋势展望
体外诊断未来的技术发展,一方面因为新需求的层出不穷而在现有检验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检验项目,另一方面则因为原有技术的升级或新技术的出现而带来新的检验技术平台。
POCT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随着疫情防控、突发急救、个人健康管理等诸多应用场景下需求的不断增长,“即时、即地、便捷”的诊断方法成为检验医学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推动了POCT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家科技部专门发布了针对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应急申报指南,极大提升了市场POCT行业的关注度,而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和国家五大中心的规划建设也为POCT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精准治疗催化伴随诊断大发展。在靶向药及免疫疗法加快审批的大背景下,伴随诊断(CDx)以其指导临床精准用药的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肿瘤伴随诊断等领域,国内外已形成了高效有序的产业链条。
(信息来源:火石创造)
 
肝癌治疗药物及院内市场分析
4月7日是第73个世界卫生日,也叫“世界健康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卫生健康领域的认知。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熬夜、酗酒等都可能造成肝脏不可逆损害。本文结合PDB院内市场数据,来聊聊肝癌及其治疗药物。
肝以代谢功能为主,并扮演着除去毒素,储存糖原(肝糖),合成分泌蛋白、胆汁酸盐等重要角色。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原发性肝癌始于肝组织,在东亚地区比较常见,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A)三种不同病理学类型。
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占整体肝癌的75%-85%。HCC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肥胖。由于中国部分地区乙型肝炎患病率高的情况,中国肝癌的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ICC占10%~15%。肝脏分泌胆汁以助于分解脂肪,胆汁由肝脏中的胆管排除,ICC源发于胆管中。cHCC-CCA体内同时存在HCC和ICC,HCC和ICC的危险因素或致癌因子都可能引发cHCC-CCA。
中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2020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人数超过42万,占全球新发病人数约为45%。由于中国大多数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高达80%的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属不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晚期阶段,中国肝癌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2020年美国肝癌死亡率约为9.19/105,同期中国肝癌死亡率高达29.20/105,普及肝癌高危人群早筛,增加早期肝细胞癌诊断,对推动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非常重要。
HCC主要治疗药物
由于肝癌起病隐匿,首次诊断时只有不到30%的肝癌患者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系统治疗或称之为全身性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另外还包括了针对肝癌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保肝利胆和支持对症治疗等。
随着研究人员对药物及诊疗方案的不断探索,2022年1月1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在第“四治疗(五)系统抗肿瘤治疗”章节中推荐多种HCC疗法,包括7种一线抗肿瘤治疗和5种二线抗肿瘤治疗。
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是最早用于肝癌系统抗肿瘤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通过靶向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及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2007年SHARP研究的成功,奠定了索拉非尼在晚期HCC治疗中十余年的一线治疗地位,但索拉非尼的有效率不高,而且副作用很大,随着近年药物研发不断深入,索拉非尼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2017年7月,索拉非尼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从PDB全国样本医院药品市场销售数据来看,进入医保后索拉非尼放量明显,2018年的销量较2017年增长了3倍左右,销量定义为最小包装单位的销售数量。2019年医保到期后,索拉非尼续约谈判再次降价进医保,由此2020年的效量再创新高,为4373846片;2021年回落,较2020年峰值减少16.6%。
多纳非尼
2021年6月,国产创新靶向药多纳非尼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也是目前唯一单药总生存期优效于索拉非尼的小分子靶向药。与索拉非尼相比,多纳非尼能够明显延长晚期肝癌的中位生存时间,死亡风险下降17%;多纳非尼和索拉非尼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相似,但多纳非尼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多纳非尼研发生产企业为苏州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根据PDB全国样本医院药品市场销售数据,上市半年以来,多纳非尼销售额达46万元。2021年12月,多纳非尼纳入国家药品目录,预计2022年多纳非尼销售额将实现有效增长。
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
虽然PD-1/L1单抗单药疗效不明显,但联合用药方案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给晚期肝癌患者新的希望。2020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罗氏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
IMbrave150全球多中心Ⅲ期研究结果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较索拉非尼组均有明显延长,死亡风险降低34%,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5%。对于中国亚群人群,联合治疗组患者也有明显的临床获益,与索拉非尼相比死亡风险降低47%,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0%。并且联合治疗延迟了患者报告的中位生活质量恶化时间。
阿替利珠单抗
阿替利珠单抗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PD-L1单抗,它可以有效结合在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上表达的PD-L1,阻断其与PD-1和B7.1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抑制PD-L1,阿替利珠单抗可以激活T细胞,让它们进而攻击肿瘤细胞。
2016年5月,阿替利珠单抗被美国FDA批准治疗膀胱癌,此后,该药物在膀胱癌、尿路上皮癌、肝细胞癌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等疾病领域斩获多个适应症,其中一些适应症的治疗方案曾被FDA授予优先审评资格和突破性疗法认定。
2020年2月,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首次获批。从PDB全国样本医院药品市场销售数据来看,2021年阿替利珠单抗样本医院销售额为0.34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229.62%。截至目前,阿替利珠单抗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个疗程的治疗费用为131200元。
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是血管靶向药物,通过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药物之一,贝伐珠单抗被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2004年贝伐珠单抗获得FDA的批准,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人源单克隆抗体。
2019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齐鲁制药研制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安可达)上市注册申请。该药是国内获批的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截至2021年12月,国内已有7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竞争较为激烈。
2017年底,随着专利保护期将至、国内生物类似药即将上市,贝伐珠单抗原研通过医保谈判大幅降价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根据PDB全国样本医院药品市场销售数据,2018年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销量为505265支,较2017年同比增长204.6%,降价进入医保后实现了有效放量。
2019年12月,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以1266元/支正式进行挂网销售,较贝伐珠单抗原研最新中标价降幅约35%。凭借价格优势和强大的营销能力,2020年齐鲁制药一举抢占34%的院内市场份额,2021年进一步扩大至60%。相比之下,贝伐珠单抗原研市场份额由2019年的100%下降至2021年的31%,占比不到1/3。
小结
目前国内肝癌治疗药物仍以血管生成抑制剂为主,以PD-1/L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开始被用于肝癌的治疗。随着更多新靶点被发现,在未来,小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疗法的联合用药或成为肝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信息来源:医药地理)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4月13日快讯
地肤子:受疫情影响,亳州市场地肤子货源走势缓慢,价格疲软。现市场东北五星统货16元/kg左右,水洗货售价26元/kg左右。
水牛角:近期市场寻货商增多,受来货减少影响,市场货源较少,近期行情不断上调,现市场水牛角个子价多在29-30元/kg。
佛手:亳州市场佛手行情近期疲软,现市场四川货价格在62元/kg左右,广西货60元/kg左右,广东货72元/kg左右,市场走销不快。
麦冬:麦冬产新结束,新货陆续上市,行情平稳运行,现目前市场四川药厂货68-70元/kg,大统货75-78元/kg,优质选货80-85元/kg。
川芎:川芎开始产新,随着新货陆续上市,行情处于小幅震荡,目前亳州市场统货个子要价价在40-42元/kg。
茉莉花:市场茉莉花需求用量一般,货源小批需求为主,整体购销平稳,行情调整,现在市场茉莉花统货价格在50-55元/kg。
墨旱莲:市场墨旱莲来货量相对充足,近期需求走动一般,行情相对平稳,目前市场墨旱莲统货价17-18元/kg。
虎杖:市场虎杖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零散购销,行情暂稳,现市场虎杖统片价在9-10元/kg。
木槿花:近期货源零散消化,行情疲软,目前市场木槿花统货价格在53-55元/kg。
木槿皮:来货量不多,货源实际需求为主,购销一般,行情暂稳,目前市场木槿皮统货价格在37-38元/kg。
奶母果:咨询购货商家不多,货源零散成交,行情暂稳,目前市场奶母果统货售价17-18元/kg。
木棉花:寻货商家不多,货源零星需求为主,购销平稳,目前市场木棉花统货价格在9-10元/kg。
木通:市场木通来货量充足,近日需求不多,小批量货源成交,行情以稳为主,目前市场木通价在7-8元/kg,切片统货售价12-13元/kg。
木香:购货的商家不多,货源以实际需求为主,行情平稳,目前市场木香四川统货售价16-17元/kg,云南统货17-18元/kg。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2/4/15 20:06:43      阅读1785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