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协会地址 | 相关链接
欢迎光临 2024/5/3 22:02:07
网站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京药快讯 行业动态 国际资讯 经济分析 专题论述 为您服务 培训报名 分会园地 社会组织
工作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周报>>协会周报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信息周报
 

 

 

投资动向
环码生物宣布与辉瑞达成研发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环形RNA疗法的潜力
7月13日,环码生物宣布与辉瑞达成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环形RNA疗法的潜力。
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环码生物独有的环形RNA技术平台,结合辉瑞在制药行业的广泛专长及经验,双方携手深化对环形RNA技术的理解,共同促进环形RNA技术转化为药物候选分子。
环状RNA究竟是什么?
环状RNA(CircRNA)是真核生物中具有组织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表达模式的共价封闭内源性生物分子,其生物发生受特定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调节。到目前为止,CircRNA被报道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1976年,环状RNA(circRNA)首次被发现,但当时认为它们是细胞内mRNA剪接错误导致的副产物,经过了30多年的沉寂后,在2013年一鸣惊人,并迅速成为新一代明星分子。
2013年,《Nature》同期刊登两篇circRNA研究论文,指出circRNA是一类具有调控作用的RNA,可作为miRNA海绵,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此后,circRNA不再被认为是mRNA剪接的副产物,而是一类在正常细胞分化、组织稳态、疾病发展,以及免疫代谢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分子,同时,因其不受RNA外切酶影响,稳定性高。
多个领域已证明环状RNA治疗潜力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的几十年进程中,有关环状RNA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也证明了环状RNA在疾病治疗中的前景。
比如,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曾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种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三聚体受体结合域(RBD)的环状RNA疫苗(circRNA-RBD),该疫苗可以通过体外转录快速生成,且不需要核苷酸修饰,具有高度稳定性。研究团队利用编码RBD变体(K417N-E484K-501Y)的环状RNA疫苗成功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有效中和Beta变异株的抗体,表明环状RNA疫苗在抗击新冠变种病毒上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也曾发现,环状RNA会参与胃癌转移,相关研究成果以CircURI1 interacts with hnRNPM to inhibit metastasis by modulatingalternative splicing in gastric cancer为题发表在了国际期刊《PNAS》上。该研究首次发现环形核糖核酸(RNA)能够通过调控基因的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参与肿瘤的转移过程,进一步拓宽了环形RNA的作用机制。
除了以上的研究,环状RNA也被证明在心血管疾病、免疫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2020年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Cell》刊登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线粒体环状RNA调控肝脏免疫代谢性炎症新机制,研究团队构建了靶向线粒体环状RNA的纳米递送系统,实现了在体内外干预线粒体环状RNA,为靶向线粒体信号治疗代谢性免疫疾病提供新思路。
(信息来源: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美敦力康辉与华山医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产医融合创新平台
7月13日,美敦力康辉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神经科学产医融合创新平台”,同时为平台下设的常州技术转化中心揭牌。双方的合作将以临床需求为创新原点,全面部署神经科学创新生态建设,引领中国神经科学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大众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我国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患者对于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在“十四五”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的部署下,医疗行业全面践行创新驱动战略,神经科学也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机遇期。神经科学临床水平和本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打造中国神经科学与脑科学创新价值链、改善人民健康福祉,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聚焦临床未被满足的广大需求,结合不断涌现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疗法,积极促进神经科学“产医融合”、“医工转化”将进一步助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获得感,助力中国神经科学以更高创新水平融入全球医疗体系。
美敦力康辉与华山医院的合作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共享技术成果,共享资源服务,打造哑铃式双中心布局的“神经科学产医融合创新平台”。华山医院作为神经科学临床诊疗研发中心,专注于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研究、创新转化的学术交流、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等。常州技术转化中心则将依托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的临床客户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卓越研发中心、和创新孵化中心四大职能,利用世界级领先的研发及生产技术完成创新产品的验证、孵化,加速商业化进程,实现创新的临床落地和产业化,以本土创新解决临床挑战满足中国本土未尽的患者需求。未来,随着合作内容的不断深化和合作领域的持续拓宽,还有望将本土创新成果推向国际,造福更广泛的全球患者。
此次华山医院携手美敦力康辉共同搭建产医融合创新平台,是临床和产业领域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强强联合。华山医院领航中国神经科学发展数十载,通过牵头制定学科相关指南、共识,组织学术会议,建立基础实验室等,切实推动了全国神经疾病医学建设与高速发展。近年来,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的主体医院,华山医院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药物研发、手术器械研发及基础研究方面不断突破。
美敦力是全球医疗领域的创新领导企业,拥有深厚的专业经验积累与丰富的创新生态圈资源。美敦力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集团在中国拥有美敦力和康辉两大品牌,以持续的技术引进、强大的本土研发、高端制造、创新孵化和专业教育与服务等全面的本土能力为中国患者与医生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同时赋能本土创新价值链。
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聚焦脑血管疾病、颅脑占位性疾病、功能神经、颅脑创伤与神经重症等临床需求,在精准导航、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智能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方面形成多渠道资源联动,共促创新、共推转化、共建生态,为中国神经科学领域发展提升效率,注入新活力。
“中国神经科学发展的历程不足百年,但我国在神经系统疾病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美敦力携手勇立潮头,进一步拥抱科技前沿技术、启迪临床诊疗思维,培养更高价值的神经科学及医学人才,推动中国神经科学产业发展迈入新征程。”
“加速创新产品的研发与落地,助力创新项目的孵化与商业化是美敦力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华山医院携手共建神经科学产医融合创新平台,是美敦力对创新价值链的又一次全面战略布局,也将树立‘产学研医’协同模式的创新标杆。”美敦力副总裁、美敦力中国骨科与神外业务集团总经理于婧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本土能力建设,优化产学研医共创平台,促进本土创新生态圈的打造,与行业携手,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助力提升中国神经科学本土创新价值链,促进学科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美通社)
 
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与重药万维签署战略合作
7月11日下午,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北京生物样本库)与重药万维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昌平区生命科学园圆满举行。
重药集团北方销售总部副总经理何雯、重药万维(北京)医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梁久波、常务副总经理王凡等一行来访研究院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医药健康产业处处长靳、生命科学服务处处长杨薇薇、副处长张馨出席并见证签约,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总经理张雷、副总经理范可方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首先,张雷总经理对何雯副总经理一行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带领何雯副总经理一行实地参观了北京生物样本库,并对北京生物样本库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前运营状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张雷总经理表示重药万维是北京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希望未来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出彼此的优势,助力生物样本库和生物医药的创新发展。
处长首先对北京生物样本库和重药万维达成战略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生命科学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双方的强强联合能为生物样本的转化与利用和生物样本库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突破。
何雯副总经理首先对重药集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与北京生物样本库的战略合作可以将双方的协作网络覆盖至全国各地,共同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做出积极贡献。
梁久波书记表示,重药万维与北京生物样本库的战略合作只是一个开始,是起跑线,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全品类的医疗器械第三方服务等优势,与北京生物样本库在业务领域展开更为深度与长远的合作。
随后签约仪式上,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北京生物样本库与重药万维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告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是一家由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共同支持设立的第三方生物样本库公共服务平台,秉承北京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生物样本库十余年的发展成果,聚合众多临床样本专家的专业共识,致力于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发挥衔接样本资源持有者与研究者的桥梁作用,解决生物样本资源开发上下游信息不对称、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
研究院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昌平园区建立了2000生物样本库,最大存储规模达1000万份。研究院遵循CNAS-CL10:2020《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同时结合北京库过去十年的工作经验与教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物样本保藏质量管理体系,从人、机、料、法、环、控多个角度,实现生物样本保藏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并先后通过国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现场核查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现场评审。
重药万维(北京)医药有限公司为重药集团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在重药集团全国布局中担任北方销售总部的角色,前身为北京万维医药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注册资本10014万元,员工70余人,中心物流仓储面积6000余平方米,冷库容积800立方米,拥有北京市医疗器械三方物流资质与北京市商业公司中唯一的危化品(无水乙醇)经营许可。主营西药制剂、医疗器械及化学原料药的批发业务,是集药品、医疗器械批发和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商业企业。公司拥有数百家上游客户,销售网络全面覆盖北京市二、三级各类医疗机构,其中三级以上医疗机构覆盖率达95%(军队医院开户率10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覆盖率65%;以及一定数量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门诊部、军队医疗区等)。公司拥有专业营销团队和高效诚信的药品、器械销售及售后服务队伍,采取属地化管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信息来源:动脉网)
 
第一三共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全面深化心脑血管等疾病领域合作
7月18日,阿里健康与第一三共在杭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在此前合作基础上,全面深化心脑血管、风湿骨外科等疾病领域的合作,探索以患者为中心、以数字化为驱动力的创新型医药健康服务模式。据悉,此次合作是第一三共首次与国内电商平台达成战略签约。
第一三共作为一家具有120多年历史的原研型跨国集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将众多优秀的原研产品引入中国,并不断扩大在华事业。作为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之一,第一三共已经在中国成功建立了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内的业务机构。强化中国患者健康教育和提升药品可及性成为第一三共近年来的业务布局重点。阿里健康在患者教育、患者服务方面的突出优势,是第一三共看重并愿意长期深入合作的重要原因。
此次战略合作,第一三共将借助其在多种疾病治疗领域累积的国际经验、专业知识和创新医疗解决方案,与阿里健康在电商、大数据、健康管理、互联网医药健康等多个相关领域进行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双方共同为中国患者做好疾病管理相关科普教育,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药品可及性。
第一三共事业战略总部总经理刘澍表示:“第一三共坚持‘Innovation’‘Integrity’‘Accountability’的核心价值,不断推出创新药物,满足多种医疗需求。在药品可及性上,我们也希望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模式探索医药服务创新路径,为中国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自2021年以来,阿里健康与第一三共紧密合作,共同为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患者提供了医药健康服务。”阿里健康首席运营官沈涤凡表示,此次与第一三共达成战略合作签约,将基于阿里健康的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运营能力,结合第一三共多年以来的疾病治疗领域的深厚沉淀,持续探索数字化健康服务,研究疾病患者的诊后家庭场景的科学管理,共同帮助提升中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信息来源:中证网)
 
辉瑞与Flagship达成7亿美元合作!共同开发创新药物管线
Flagship Pioneering和辉瑞(Pfizer)宣布,两家公司已就创建新的创新药物管线达成合作。Flagship和辉瑞将投入总计1亿美元款项,在辉瑞核心战略兴趣领域内探索开发10个项目,以解决广大病患的未竟需求。根据协议,针对每个成功开发商业化项目,Flagship及其生物平台公司将有资格获得高达7亿美元的里程碑等相关款项。
自Flagship Pioneering于2000年推出以来,该公司通过其Flagship Labs部门,应用其独特假设驱动(hypothesis-driven)的创新过程,发起和培育了超过100家科学企业。目前有45家生物科技公司由Flagship培育而成,包括Denali Therapeutics、Moderna、Omega Therapeutics、Sana Biotechnology、Seres Therapeutics和Tessera Therapeutics等。
根据协议条款,Flagship和辉瑞将各自投入5000万美元款项,通过利用Flagship旗下40多家人类健康公司和多个生物技术平台,探索开发10个单一资产项目的机会。辉瑞将资助并有选择权收购每个选定的开发项目。Flagship及其生物平台公司将有资格获得每个成功商业化项目高达7亿美元的里程碑和特许权使用款项。
Pioneering Medicines是Flagship的一项战略举措,其将与辉瑞的研发领导层合作,主导项目探索进程,推动快速潜在产品组合的建立。开发重点将是解决辉瑞核心战略所关注领域内的未满足需求,包括广泛的患者群体和疾病,这些疾病具潜力从Flagship系列公司所开发的多样化技术平台和模式中获益。
这次合作是辉瑞加深其管线的另一举措。2022年5月,辉瑞斥资116亿美元收购偏头痛药物开发领导者Biohaven。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辉瑞于今年3月又斥资430亿美元收购专注于癌症治疗的Seagen,获得了其抗体偶联药物(ADC)库的访问权限。此外,辉瑞也对规模较小的公司进行投资,包括今年7月向基因编辑公司Caribou Biosciences与Nimbus Therapeutics计算药物发现引擎的投资。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资本竞合
英伟达5000万美元投资Recursion,共同加速AI药物发现
7月13日,Recursion宣布,英伟达(Nvidia)以私人投资公众股权(PIPE)的形式投资了5000万美元。Recursion同时宣布计划加快其生物学和化学的人工智能(AI)基础模型的开发,公司计划与英伟达合作,对该模型进行优化,并通过英伟达云服务将其送达给生物技术公司。
Recursion计划利用其庞大的专有生物和化学数据集,以加快在Nvidia DGX云上基础模型的训练,并可能在BioNeMo上进行发布,BioNeMo是英伟达用于药物发现的生成式AI云服务,具潜力提供先进的生物分子模型。Recursion预计将使用BioNeMo支持其现有和未来的合作伙伴以及其内部管线的开发。根据新闻稿,Recursion的生物和化学数据集超过23千万亿字节(PB),并拥有3万亿可搜索的基因和化合物关系。
Recursion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ris Gibson博士表示:“我们与英伟达的合作代表了两家优秀公司一起帮助解决药物发现这项世界上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有了我们强大的数据集和英伟达的加速计算能力,我们计划在生物学和化学中创建具突破性的基础模型。”
英伟达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先生表示:“生成式AI是发现新药物和疗法的革命性工具。我们很高兴能与Recursion世界级团队合作,他们正在利用Nvidia DGX和Nvidia AI软件进行数字生物学和化学的开创性工作,以加速开发生物分子生成式AI模型,促进生物医药公司的药物发现。”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CellCentric获辉瑞投资2500万美元,继续支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临床研究
7月14日,英国生物技术公司CellCentric表示获得辉瑞投资2500万美元,继续支持该药物的临床研究。
此外,辉瑞的肿瘤生物学副总裁Astrid Ruefli-Brasse将加入CellCentric的科学顾问委员会,而辉瑞全球产品开发副总裁兼多发性骨髓瘤开发主管Sriram Krishnaswami将担任CellCentric的顾问。
CellCentric成立于2003年,基于剑桥大学种系和表观遗传学研究主任Azim Surani的相关研究,他是最早报告表观遗传学现象的人之一。
其核心产品多发性骨髓瘤药物Inobrodib是从大约50个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不同潜在靶点中挑选出来,这些靶点驱动在癌症进展中发挥作用的基因表达;较早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项目则已授权给武田。
2018年,该公司从风险投资公司Morningside Capital Ventures筹集了2600万美元以将Inobrodib推向前列腺癌并开始扩展到其他适应症;2020年,该公司又筹集了3300万美元,并在200多名患者身上测试了该药物的多种适应症,包括实体瘤、晚期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多发性骨髓瘤暂为CellCentric研究重点。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癌症,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的克隆性增生,通常与血清和/或尿液中的单克隆成分相关,最常见的特征为骨痛和贫血。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卡非佐米、甲苯磺丁脲、来那度胺、泊马利度胺和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自CellCentric于去年在ASH大会上展示了Inobrodib的一些早期数据后,辉瑞就开始与其接触。Inobrodib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以胶囊形式口服,通过抑制p300/CBP来影响某些关键的癌症驱动因素,如IRF4、MYC和雄激素受体及其变体,这些因素对于血癌或前列腺癌的进展至关重要。Inobrodib对于p300/CBP具有高度结合特异性。
根据其公布的数据,迄今为止,已有26名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了Inobrodib单药治疗,其中7名患者最近接受了推荐的2期剂量和剂量方案(RP2D)。治疗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靶向毒性的严重程度为轻度或中度。
在接受RP2D治疗的患者中,7名患者中有6名血清游离轻链减少或稳定。一名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第二名患者表现出确认的部分缓解(PR);第三个目前有未经确认的PR。这三名患者在八个多月后仍在接受治疗。
在接受过大量治疗的RRMM患者中,已开始联合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进行剂量递增。尽管所有三名初始患者均对泊马度胺耐药,但在第一个治疗周期后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反应:1名VGPR、1名PR和1名MR(血清M蛋白下降34%)。
在这之后,CellCentric与多家制药公司接洽,探索性临床试验完成后如何规划关键研究,以及注册和商业化策略。并最终与辉瑞达成合作。
CellCentric的首席执行官Will West表示,下一阶段应该有至少20名患者接受推荐的2期剂量和方案作为单一疗法,还有大约30名患者接受Inobrodib加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
CellCentric正在进行的血液癌症试验(NCT04068597)涉及一系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但也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性白血病和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计划在12月9日至12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第65届ASH年会暨博览会上公布其扩展队列数据,包括Inobrodib作为单一疗法以及与泊马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疗法的试验数据。
(信息来源:生物谷)
 
一品红领投Arthrosi D轮融资
7月11日,一品红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瑞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500万美元对瑞生物(香港)有限公司增资,其中的2100万美元将用于参与Arthrosi Therapeutics,Inc.的D轮优先股融资。上述事项完成后,瑞生物(香港)将获得Arthrosi新发股份360.26万股。与此同时,公司关联方Guangrun Health Industry(Hong Kong)Co.Limited将出资3500万美元认购600.43万股,占比16.72%,其他D轮投资人认购1900万美元。融资完成后,Arthrosi公司估值达到2.09亿美元。一品红及其关联主体共持有Arthrosi公司43.4%股份。
公告显示,2023年初,一品红与美国Arthrosi公司合作研发的1类创新药AR882已完成为期12周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b期临床试验。
公告显示,Arthrosi是一家致力于代谢类疾病的创新药物研发的高科技公司,尤其专注于降尿酸药物的研发及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系列疾病开发,目前公司研发管线主要品种为治疗痛风的创新药物AR882。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市场风云
自身免疫病:千亿药王赛道风口再起
6月中旬,诺华35亿美元收购Chinook Therapeutics两款治疗IgA肾病的自免药物。受益于MNC(跨国药企)的背书,后者股价在当天直接拉升58%。
海外大厂与biotech交易的热度很快散去,然而余波一传到国内,对于苦创新药久矣的市场一下子打了一剂强心针。有着类似产品布局的云顶新耀,直接在两周内股价翻了一倍,仿佛诺华前脚35亿买Chinook,后脚就会揣着50亿来东方继续求药。
云顶的这款IgA药物是2019年从Calliditas引进的布地奈德缓释胶囊Nefecon,于去年九月份获得FDA加速审批通道,同时获得CDE的受理。“布地奈德”这个化合物是一类很常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慢性呼吸梗阻(也就是哮喘)领域用的已经很广泛了,如今设计成一种缓释剂型,能用在慢性肾病当中。
这两类疾病某种程度上都和人体免疫过度调节有关。而这背后,又能衍生出一个很大的治疗领域,即自身免疫病。
而就在前天,再鼎的合作对象、纳斯达克上市生物公司Argenx,旗下一款自免类药物,因斩获一项新的适应症,股价大幅拉升27%,使得自免这个治疗领域再次迎来高光。尤其是在肿瘤这个领域能被探索的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
自免是一个超级赛道,也经常被患者称之为“不死的癌症”。所谓“不死”,在于它病程足以横跨患者一生,多数情况不致命;所谓“癌症”,在于六亲不认的免疫系统杀红了眼,好不容易控制下来一不留意便又会再次大开杀戒,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病痛苦。
让自身免疫病药物销量能够紧随肿瘤药物其后的核心原因的其实只有一个——无药可医。无法被根治的特点让患者对自身免疫病药物有极强的用药意愿和极长的用药周期,除了一些基因疗法能针对的病种,大多数治疗药物都有可能在接下来陪伴患者一生。从药企的角度来讲,这使得自身免疫赛道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但国外已经火热的自免药市场反观中国国内仍是一片蓝海,在国外卖的火热的自免药在中国反而遇冷。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每年都位居第一药王修美乐,无论是原研还是国内的跟随者们,产品销量几乎都很难“入流”,和地佐辛、丁苯酞这样的“神药”不在一个数量级,也和最近几年火起来的大分子肿瘤药相去甚远。
由8000万中国自免患者撑起的、在未来国内有望突破百亿级别的市场,背后到底有什么特点?
-01-
治疗技术的迭代
新冠肆虐那两年,对于一些重症患者,第十版治疗方案加入了一款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大分子药物,托珠单抗。
这是一款白介素-6(IL-6)抑制剂,而后者作为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用于各类免疫杀伤。但当这种“杀伤”作用异常、或者是对机体本身的反噬作用比杀伤细菌/病毒/异常细胞更大时,就会导致一系列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错误杀伤),以及新冠重症下的细胞因子风暴(过度杀伤)。
免疫就是人体的“军队”,当免疫功能失控,就需要做一些调节。这和以PD-1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完全相反,后者是关闭免疫调控开关,解除(减小)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强化免疫效果,从而起到免疫杀伤作用。基于这种机理,所以PD-1类药物,其实也有报道提到能对一些病毒起到针对作用,比如肝炎病毒、HPV病毒。
绝大多数自免类药物都起的是“免疫抑制”的作用。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免疫抑制剂停留在“抗炎”等表面作用,比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以及甾体抗炎药,也叫做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泼尼龙)。
临床上还有一类常见的免疫抑制剂,比如嘌呤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叶酸类拮抗剂(甲氨蝶呤)等等,对一些自免疾病也有效果。
但上述几类药物,要么起效慢,要么起效快但副作用大。并且,大多数只能起到一些缓解作用,不能预防疾病进展,随着症状加深,疗效也越来越差。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成熟,一些针对具体靶点调控的机制慢慢浮出水面,自免领域也像肿瘤药一样,若干大分子、小分子靶向药渐渐登上舞台。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类比,上述传统药物类似于肿瘤治疗领域的“放/化疗”,如今的生物药便和靶向杀伤肿瘤类似,能从底层机理层面去干预免疫调控,起到更好的疗效。
不过,并不是说靶向药一出来,就完全没有传统抗炎药物的空间。比如,甲氨蝶呤直到如今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线用药,再比如,艾拉莫、芬戈莫德等和传统DMARDs一样起“泛抑制”作用的品类也是这两年出来的“重磅创新药”。
不过,自免领域目前已被探知且能成药的机理以及靶点,相比自免的疾病种类还差的很远,很多疾病目前仍无药可治。
但和癌细胞不一样的是,癌细胞杀完后,影像学上CR后,处理得当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自身免疫类疾病是人体本身免疫调节出了问题,人不能没有免疫功能,从具体的靶点上做完免疫抑制后,一旦停药,自免疾病会再起。这也是自免类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的原因。
而正因为这种“终身治疗”,和晚期肿瘤只追求OS的目标不一样,自免类药物对安全性的要求和肿瘤药不在一个数量级。
上个月,康诺亚的主打产品CM-310,对标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的IL-4抑制剂,因为一则补充临床的监管要求,股价直接大跌24.46%,就是因为原本寄希望快速审评通道来加速审批,如今会拖到6.30日之后,也就意味着无缘今年的医保谈判。
而监管的这份“谨慎”,和去年对恒瑞子公司瑞石生物的口服Jak 1抑制剂如出一辙——艾玛昔替尼于去年11月份提交了NDA申请,直到上个月才有新的进展。诺诚健华的BTK针对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被暂停,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免这个细分适应证里,剂量和安全性的平衡更难去做取舍。
这种特性决定了自免类药物,尤其是紧跟海外一线治疗药物的大分子靶向药物,在国内不会像肿瘤那样一个“揠苗助长”式的审批。
内卷没那么严重之下,国内在这个领域可以耕耘的东西也会多一些。而另一边,在“肿瘤病人”都快被找完的情况下,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制药行业,也开始把目光和资源开始往新的方向转移,自免这样一个技术壁垒、市场空间还算大的领域,开始越来越走进大众视野。
-02-
自免类药物竞争格局
自免类药物因为都是“抑制免疫”,所以针对几乎完全不同的疾病都可以用一种机理去处理。(但是实际用药需要有严格的临床数据验证)药王阿达木单抗,其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很大程度源于同样不断增长的适应症数量。
2002年12月,美国FDA首次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随后,陆续批准的适应症还包括: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化脓性汗腺炎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截至目前,阿达木单抗在全球范围内被批准的适应证已扩展到14个。随着适应症的不断拓展,这个品种一直在创造药物销售的奇迹。
此外,一个患者的全治疗周期里,大概率会因为耐药问题,会接触到不同的自免类药物,这种特性,某种程度上也拓宽了各种自免药物的治疗路径。
过去几年,自免类药物成就了不少MNC药企新一轮的增长曲线,比如强生的乌司奴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以及古塞奇尤单抗,成了新时代的“三驾马车”;艾伯维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阿达木,瑞莎珠单抗和乌帕替尼也在继续发力;诺华的销售主力除了诺欣妥外都是自免药物;赛诺菲,在度普利尤单抗上尝到甜头后,继续大力加码自免布局,于今年3月份29亿美元收购自免双创公司Provention Bio……
但是在国内市场就没那么乐观了。
2010年8月,CFDA首次批准阿达木单抗(商品名为修美乐)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而到目前为止,其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有三个,即类风湿关节炎(2010年获批)、强直性脊柱炎(2013年获批)和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2017年获批)。后面又增添了克罗恩病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以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适应症。
但因为价格问题,销量一直没有起色,修美乐原研上市的时候一针7600元,每月15200元。直到2019年进医保前,国内销售额最高仅为1.2亿元,据一位行业人士谈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生物类似药厂家做临床时买药贡献的。
2019年底,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公布,修美乐价格大跳水以1290元/支进入国家乙类医保,价格较之前下降了83%。许多行业人士判断修美乐价格的下降有望显著提高阿达木单抗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
但随之而来来的是,随着其核心专利的到期,国内生物类似药企业基本已经跟进完毕,除了最早的百奥泰,海正、信达、复宏汉霖、君实以及正大天晴的该品种均已获批。原研还没开始放量已经被围猎。
阿达木在国内卖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定价问题,医保之前,这种生物类制剂单支定价基本都在万元以上,以至于药占比的考核限制使得绝大多数生物类自免药物都只能走院外渠道。并且,疗程一般都是按半年和年来算,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承担其开销;
另一方面是认知的问题,一般的涂抹抗炎药以及激素类药物就能缓解,大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这类生物制剂带来的改善有多大,因此宁愿扛着,也不愿花特别大的“溢价”来为这种“看似改善不大的疗效”买单。
但环境总归会逐渐改善。支付端的问题,国家在一点点解决,况且海外市场摆在那里,在国内肿瘤市场日渐式微之后,自免类药物的开发不得不提上日程。
其中,康方生物在IL-12/23(AK101)、IL-17A(AK111)、IL-4Ra(AK120)等靶点药物均走进了临床阶段,其中属101进度最快,在银屑病适应证已经递交了NDA。
荣昌生物有一款靶向BlyS/APRIL(B细胞)的融合蛋白泰它西普,已经拿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证并进入医保,类风关和IgA肾病的适应证也都做到了关键临床;
恒瑞子公司瑞石的Jak 1抑制剂,有口服和软膏两款,其中前者已经在走上市流程,此外还有SHR1314(IL-17A)处于临床二期,SHR1703(IL-5)和SHR1819(IL-4R)处于临床早期;
云顶新耀和先声,发力方向都是传统抗炎以及激素类药物;和铂和再鼎分别引进了一款FcRn分子,前者提交完NDA,后者在前不久刚上市;君实除了阿达木的类似药之外,也布局了IL-17A和BlyS两个抗体药;三生除了依西那普生物类似药之外,也布局了IL-17、IL-5、IL-4R以及IL-1β等产品,但多为早期临床。
准上市公司荃信生物在IL类靶点几乎做到了全覆盖,其中最快的是IL-12/23产品,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适应证已经走到三期,并于2020年和华东医药合作,商业化提前做了布局。目前公司已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无论如何,自免领域在全球取得的荣光在国内还远未绽放。和肿瘤那种纯粹为了进度而赶的情况不一样的是,自免因其临床特性,对研发以及临床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相比之前的创新药,自免领域的泡沫要少很多。
而另一边,国内的支付环境和创新药供给侧都在一步步趋于成熟。自免类产品走向舞台重要,即使技术和资本的密度起来了,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把它一步步往前推上来的。
(信息来源: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市场分析
谁将挑战司美格鲁肽?
“减重之王”司美格鲁肽(Wegovy)横空出世,一举拿下超10亿美元市场订单,这之后,谁将与之抗衡?
减重效果明显,
现象级爆款药物出现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减肥药物包括罗氏的奥利司他、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
随着司美格鲁肽的上市,每周一次的皮下给药方式大幅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且减重效果明显,68周减重效果较安慰剂提升12.5%(14.9%vs2.4%),一时间成为减重市场的明星产品。
司美格鲁肽(Wegovy)是诺和诺德旗下一款GLP-1类似物,于2017年获FDA批准治疗2型糖尿病,2021年6月,FDA批准司美格鲁肽的减肥适应症。
2022年,即Wegovy上市后首个完整的商业化年度,Wegovy在减重适应症上斩获8.77亿美元。
而在2023年一季度,Wegovy更是实现6.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大涨225%。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的批准主要基于一项名为STEP的Ⅲ期研究。STEP研究主要评估每周1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2.4mg相比安慰剂对肥胖患者的治疗效果。
STEP研究包括多项试验,合计招募约4500例超重或肥胖成人患者,其中:
STEP1研究(辅助生活方式干预)在1961例肥胖或超重成人中比较每周1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2.4mg与安慰剂的68周安全性和有效性差异。
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组体重的平均变化为14.9%,PBO组为2.4%。与PBO相比,司美格鲁肽的胃肠道副作用更常见,但大多数为短暂性的,且在没有永久中止治疗方案或促使患者退出研究的情况下可消退。STEP1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对于肥胖患者有良好的减重效果。
STEP2研究(伴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在1210例肥胖或超重成人中比较每周1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2.4mg与安慰剂、司美鲁肽1.0mg的68周安全性和有效性差异。
结果显示,3个治疗组的平均体重估计变化显著,使用2.4mg司美格鲁肽为-9.6%,使用1.0mg司美格鲁肽时为-7%,而使用PBO为-3.4%。STEP2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对于伴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同样展现出良好的减重效果。
STEP3研究(辅助强化行为疗法)在611例肥胖或超重成人中比较每周1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2.4mg与安慰剂结合强化行为疗法的68周安全性和有效性差异。
在研究的前8周,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低热量膳食替代饮食,并在整个68周方案中接受强化行为治疗。参与者还被要求每周进行100分钟的体育活动,每4周增加25分钟,每周最多200分钟。
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强化行为治疗的患者体重较基线时降低16%,而安慰剂组体重下降5.7%。从STEP3的数据的角度,可以看到运动和饮食对于减重的效果,但有趣的是,强化生活方式对加强司美格鲁肽的药物效果似乎作用不大。
谁将挑战司美格鲁肽?
尽管司美格鲁肽(Wegovy)被誉为“减重之王”,但减重的效果仍有提升空间。
而为了争夺更大的市场空间,后来者无疑需要打败司美格鲁肽,宣告自身药物同类最佳(BIC,BestinClass)的潜力。
诺和诺德的CagriSema已经开启了与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试验,礼来的替尔泊肽紧随其后,一场好戏已经拉开序幕!
CagriSema
鉴于司美格鲁肽可能面临的潜在冲击,诺和诺德不愿轻易放弃减重这一庞大市场。
除了口服司美格鲁肽外,CagriSema则是诺和诺德布局的下一个重磅减重药物。
CagriSema是诺和诺德开发的一种组合疗法,由Cagrilintide和GLP-1R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组成。
2022年8月22日,诺和诺德披露了CagriSema的Ⅱ期研究,该试验旨在评估CagriSema固定剂量组合(2.4mg司美格鲁肽+2.4mgCagrilintide)与司美格鲁肽组(2.4mg)或Cagrilintide组(2.4mg)在2型糖尿病和超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表明,经过32周的治疗,CagriSema组患者减肥15.6%,司美格鲁肽组和Cagrilintide组体重分别减轻5.1%和8.1%,该结果表明CagriSema的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甚至有1+1>2的潜力。
目前,诺和诺德已启动CagriSema的Ⅲ期研究,对照组为司美格鲁肽、Cagrilintide和安慰剂,该研究拟纳入3400名受试者,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该研究。
替尔泊肽是礼来旗下一种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双受体道激动剂。
GLP-1和GIP都是属于肠促胰素,是通过人体胃肠道黏膜分泌的多肽,前者能够与胰岛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并影响胰岛素分泌,从而产生降糖的作用,还能够延迟胃排空和控制食欲,进而保持体重;而后者具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影响胰岛素释放、控制肠胃蠕动和排空等作用,可填补GLP-1受体激动剂作用。
2022年4月28日,礼来披露了替尔泊肽一项名为SURMOUNT-1的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2539名受试者,第72周时,不同剂量的替尔泊肽注射液(5mg、10mg、15mg)治疗组均展现了出色的减重效果,平均减重最高达22.5%(24kg)。
不难发现,替尔泊肽22.5%的减重效果较司美格鲁肽15%-17%的减重效果更佳,有望成为超越司美格鲁肽的重磅药物。
鉴于替尔泊肽优异的疗效,礼来于2023年4月启动一项名为SURMOUNT-5的Ⅲ期研究,而对照组正是司美格鲁肽,该研究拟纳入700名BMI≥30kg/m2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终点是72周受试者体重较基线的变化。
(信息来源:药智新闻)
 
 


运作管理
紧抓流程与数据做好精细化管理
做好药店精细化管理,可高效提升药店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益,保障药品质量与安全,为药店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虽是一个老话题,但在技术不断更迭的当下,其内涵在与时俱进,药店经营者在精细化管理时遇见的问题也不断更新。身居数字化浪潮,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工具的帮助下,药店精细化管理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系统流程宜再造
药店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流程与数据”,即“按流程做事,用数据说话”。数据系统是流程再造的重要支撑,流程是约束相关部门和人员协作达成某项跨部门工作的有效工具。在观察众多药店企业顾问案例后发现,由于互联网等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快,药店相关系统流程也应与时俱进。以电子问诊处方系统为例,为提高与现行政策匹配度,药店需重新制作药学服务销售流程,包括设计商品大约18个流程、门店运营25个流程、人事行政38个流程等。
流程更新后,经营者需对痕迹数据进行整理。值得注意的是,痕迹数据有经营数据和管理数据之分。销售额、毛利额、毛利率属于经营数据,库存天数、存销比、当月零销售库存金额等属于管理数据。但目前,部分药店对上述数据并未做严谨区分,部门墙和职能竖井问题无法解决,药店沟通成本居高不下自然不足为奇。
运营数据常梳理
除更新电子问诊处方系统流程、分门别类整理痕迹数据外,药店还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编写网上订单管理流程,互联网处方管理流程、网购药接待服务流程等。
商品管理与运营管理数据的汇集更新工作也不容忽视。如月度销售额前20%的品项数与金额、近效期占比、有效会员占比、价格带与毛利带二五三模型设置等。同时,经营者也可借助商品分析模型,灵活运用店内核心品种、主推品种、主力品牌、盈利品牌、调整品牌、替代品牌,找出商品问题点,从销售毛利经营结构分析月度起伏变化原因。
随着ERP与电子终端APP运行有效衔接,实时数据传输变得更为便捷。而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在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基础上,可对每个病种的医药信息进行修改完善。比如按照仓储物流中心现存品种进行病症归类登记,将对应常见病与常用药的销售结合。
(信息来源:21世纪药店报)
 


科技研发
信达生物公布玛仕度肽最新临床前研究结果
7月12日,信达生物公布了GLP-1R/GCGR双激动剂玛仕度肽(mazdutide,IBI362)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一项临床前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与司美格鲁肽相比,玛仕度肽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该结果在202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ADA)上以重磅研究摘要(LBA)的形式发表。
玛仕度肽是信达生物与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共同推进的一款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和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激动剂。作为一种与哺乳动物胃泌酸调节素(OXM)类似物,玛仕度肽除了通过激动GLP-1R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调节体重外,还可通过激动GCGR增加能量消耗增强减重疗效,同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玛仕度肽已经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较好的减重和降糖疗效,以及降低腰围、血脂、血压、血尿酸、肝酶及肝脏脂肪含量,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带来多重代谢获益。目前,玛仕度肽4mg和6mg在中国超重或肥胖(GLORY-1)受试者和2型糖尿病(DREAM-1和DREAM-2)受试者中的三项3期注册研究正在进行中。
本次信达生物公布的研究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姜宏卫教授发起,旨在探究玛仕度肽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潜在作用。研究在12周龄雄性大鼠中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分为高尿酸血症对照组、玛仕度肽皮下注射处理组(包括0.025mg/kg低剂量组、0.05mg/kg中剂量组和0.075mg/kg高剂量组)、司美格鲁肽0.05mg/kg皮下注射处理组和别嘌呤醇25mg/kg灌胃处理组,给药18天后观察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以及氧化应激和肾脏病理学形态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中,不同剂量玛仕度肽与高尿酸血症一线治疗药物别嘌呤醇均可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尿酸水平,降幅约50%,而司美格鲁肽组未观察到类似效应;玛仕度肽组和别嘌呤醇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下降,与高尿酸血症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司美格鲁肽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仅存在下降趋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玛仕度肽组氧化应激和肾脏病理学形态指标也出现一定程度改善,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据信达生物新闻稿介绍,该研究在动物模型中初步证明了玛仕度肽对血尿酸的调控作用,且可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激动有关。玛仕度肽降低血尿酸的机制还有待更多研究数据的分析和探索。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宏卫教授表示:“在临床试验中,我们观察到玛仕度肽具有降低受试者血尿酸水平的潜在功效。我们据此设计了该临床前研究以验证玛仕度肽对尿酸及相关代谢指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中,玛仕度肽能够降低血尿酸生化指标水平,同时改善氧化应激等指标,提示玛仕度肽在改善尿酸代谢方面具有一定潜力。我们将继续探究玛仕度肽降低尿酸水平的具体作用机制,并期待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玛仕度肽在改善尿酸代谢方面的疗效。”
信达生物临床副总裁钱镭博士表示:“玛仕度肽在1期和2期临床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优秀的减重和降糖疗效,同时为患者带来血压、血脂、肝酶和血尿酸等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多重获益。该临床前研究是玛仕度肽调控尿酸作用及机制的有益探索,其结果提示玛仕度肽相较其他GLP-1类药物具有潜在差异化功效。我们期待与更多内分泌代谢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进一步揭示玛仕度肽调控代谢的作用及机制,为玛仕度肽的临床开发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持。”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罗氏奥瑞珠单抗皮下注射III期研究成功
7月13日,罗氏宣布,OCREVUS(Ocrelizumab,奥瑞珠单抗)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和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PMS)的III期OCARINA II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Ocrelizumab是一种靶向CD20-阳性B细胞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这类B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细胞,被认为是造成髓鞘和神经元轴突损伤的关键因素。Ocrelizumab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被批准用于RMS和PPMS的疗法,全球已有超过30万例患者接受过治疗。
该研究性皮下制剂是将Ocrelizumab与Halozyme Therapeutics的Enhanze药物输送技术相结合而制成。Ocrelizumab每年两次、每次10分钟皮下注射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并扩大其在静脉注射能力有限或没有静脉注射基础设施的多发性硬化症中心的使用。
OCARINA II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Ocrelizumab皮下制剂以及静脉输注用于236例RMS或PPMS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影像学以及临床效果。主要终点是比较皮下注射与静脉输注的12周血清曲线下面积(AUC)。次要终点包括二者最大血清浓度(Cmax)、第8周和第12周时活性钆增强T1病变总数、第12周和第24周时新发或扩大的T2病变总和,以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果。
通过12周的药代动力学测量,Ocrelizumab皮下注射的效果非劣于静脉输注,二者在12周内控制大脑磁共振成像(MRI)病变活动方面具有可比性,安全性结果也一致。该研究的详细结果会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并提交给世界各地卫生当局。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恒瑞SHR-A1811联合抗肿瘤药物治疗晚期实体瘤获批临床
近日,恒瑞医药及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开展一项注射用SHR-A1811联合吡咯替尼等抗肿瘤药物在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效性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
研究发现,众多肿瘤中都存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异常,包括HER2基因突变、缺失、扩增及HER2蛋白过表达。大约20%的乳腺癌中可观察到由于HER2基因扩增和/或过表达导致的HER2信号激活,在其他实体瘤如胃和胃食管交界部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等也存在HER2过表达,发生率从2.5%至>50%不等[1]。临床上HER2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如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浸润性强,无病生存期短,预后差。近年来,HER2已成为肿瘤免疫生物治疗的理想靶点。虽在乳腺癌、胃癌等领域均有抗HER2靶向药物上市,但疗效有限;而HER2过表达胆管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领域尚无靶向药物上市,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因此,探索新型靶向及靶向联合治疗或可为HER2异常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据悉,注射用SHR-A1811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以HER2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可通过与HER2表达的肿瘤细胞结合并内吞,在肿瘤细胞溶酶体内通过蛋白酶剪切释放毒素,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除本次获批外,目前已开展多项I-III期临床研究,涵盖HER2表达或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晚期乳腺癌等。
吡咯替尼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口服HER1、HER2、HER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HER1/HER2/HER4靶向药。继2018年8月获得有条件批准上市后,于2020年7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全批准,2019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用于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22年,吡咯替尼获批第二个适应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用于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2023年,吡咯替尼获批第三个适应症,与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联合,适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阶段未接受过抗HER2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信息来源:药智新闻)
 
首个!70%完全缓解,创新CAR-T疗法展现积极临床结果
7月15日,生物制药公司Caribou Biosciences公司公布其正在进行的ANTLER临床1期试验剂量递增部分的长期随访数据。数据集包括所有16名接受剂量递增CAR-T疗法CB-010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B-NHL)患者。初步分析显示,接受治疗患者的总缓解率(ORR)达94%,完全缓解(CR)率达69%。根据新闻稿,CB-010是临床中首个具有PD-1敲除功能的同种异体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这是一种旨在通过限制CAR-T细胞过早耗竭来增强抗肿瘤活性的基因编辑策略。
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最常见的NHL。由于癌症复发或不产生应答的缘故,大约有30-40%的LBCL患者会需要进行第二线的疗法。
CB-010是一种使用Cas9 CRISPR混合RNA-DNA(chRDNA)技术工程化的同种异体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CB-010获得美国FDA授予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RMAT)、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
在所公布的ANTLER剂量递增试验中,评估三个剂量级别(40x106、80x106、120x106 CAR-T细胞)的CB-010在侵略性r/r B-NHL多种亚型患者(N=16)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截至数据截止日期,结果显示:
CB-010的耐受性一般良好,不良事件与自体或同种异体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一致;未在剂量级别2或3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在剂量级别1后只观察到一次DLT。
在施以单剂量CB-010治疗后观察到94%的总缓解率(15/16)。
69%的患者(11/16)达到完全缓解。
44%的患者(7/16)在≥6个月时达到完全缓解;迄今为止,最长的完全缓解维持了24个月。
在LBCL患者亚组(N=10)观察到90%的总缓解率(9/10),其中70%(7/10)达到完全缓解。50%(5/10)在≥6个月时达到完全缓解;迄今为止,最长的完全缓解维持了18个月。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葛兰素史克抗CCL17抗体在中国获批临床
7月14日,CDE官网最新公示,葛兰素史克(GSK)申报的1类新药GSK3858279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适用于成人慢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P)以及成人膝骨关节炎所致的中度至重度疼痛。公开资料显示,这是GSK在研的一款抗CCL17抗体,正在海外开展2期临床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CCL17是一种趋化因子,它在炎症和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CL17通过激活其受体CCR4,可能引起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聚集,释放炎症介质,从而导致神经损伤和疼痛感受的增加。此外,CCL17还可能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调节过程,并与疼痛感觉相关的通路有关。研究发现,在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患者中,CCL17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其在该疾病的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而在一些临床前研究中,阻断CCL17可减轻小鼠膝骨关节炎疼痛和关节疾病。大量研究在探讨CCL17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疼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希望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GSK3858279正是一种新型、高亲和力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CCL17。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GSK正在针对该药在海外开展两项2期临床研究,分别为:2期NEPTUNE-17研究,旨在评估GSK3858279对无法控制疼痛的慢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P)成人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靶标参与;2期MARS-17研究,在膝骨关节炎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成人受试者中进行,旨在评价GSK3858279的最佳有效和安全剂量。
据文献报道,DPNP又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症状,患病率超过50%。该并发症通常以感觉和运动神经元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末端感觉和运动异常,如灼热样疼痛和/或针刺样疼痛、袜套样分布的蚁走感等。DPNP通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为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致残性疾病,其中膝骨关节炎(KOA)患病率约占骨关节炎85%。据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膝骨关节炎患病率达8.1%,女性远高于男性。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关节炎患病人数将大幅增加,临床仍长期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膝骨关节炎疼痛往往也与抑郁症和睡眠不足有关,这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君实生物抗IL-17A单抗启动3期临床
7月16日,君实生物启动了一项临床3期研究,以评价皮下注射JS005注射液治疗成人中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公开资料显示,JS005是一款重组人源化抗IL-17A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此前已在2项分别针对中重度银屑病和强直性脊柱炎的2期临床研究中达到预期疗效结果。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银屑病形式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细胞会过度生成,从而引起炎症性鳞屑性斑块,可能会引起瘙痒或疼痛。研究发现,在所有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近四分之一的患者是中度到重度病例。IL-17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细胞因子,参与正常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它在斑块状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理中起关键作用。
根据君实生物早前发布的新闻稿,JS005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IL-17A单克隆抗体,它通过与IL-17A高亲和力结合,并选择性地阻断IL-17A与其受体IL-17RA/IL-17RC的结合,从而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起到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症状的作用。君实生物202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JS005分别针对中重度银屑病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两项2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锁库揭盲,疗效结果达到预期,安全性良好。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此次君实生物启动的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价JS005治疗成人中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受试者第12周时,达到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较基线改善至少90%(PASI 90)和静态医师全面评估(sPGA)评分为0或1的受试者比例是否均优于安慰剂。该试验主要研究者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计划在中国61家研究机构共计入组702例受试者。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新药上市
国内上市
复星医药引进的创新药盐酸替纳帕诺片在华申报上市
7月12日,复星医药引进的创新药盐酸替纳帕诺片(tenapanor)在华申报上市,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高磷血症。
Tenapanor是复星医药从Ardelyx许可引入的一款first-in-class口服肠道钠/氢交换体3(NHE3)抑制剂,复星医药获许可负责该款新药在中国内地、香港特区及澳门特区的独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等权益。
Tenapanor可以减少肠道钠离子吸收,增加肠腔内水分,促进肠道蠕动和正常排便的频率,2019年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成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此外,tenapanor还能抑制肠道细胞旁途径磷酸盐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磷。
2023年6月16日第68届日本透析医学会年上,复星医药口头汇报了tenapanor中国III期研究结果。TEN C-03-002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tenapanor治疗ESRD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纳入的1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接受tenapanor(30mg,每日2次)或安慰剂治疗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意向治疗分析(ITT)人群中tenapanor组对比安慰剂组在4周治疗期结束访视或提前终止访视时血磷水平较基线变化的差异。
在研究终点时,tenapanor组对比安慰剂组的血磷水平较基线变化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为-1.17mg/dL(95% CI:-1.694,-0.654,p<0.001),两组分别有44.59%和10.14%的患者达到了血磷水平<5.5mg/dL的目标。在年龄(<45岁、≥45~<65岁、≥65岁)、性别和基线血磷水平(<7.5mg/dL或≥7.5mg/dL)的亚组分析中,tenapanor组较基线血磷水平的降低都优于安慰剂组。接受tenapanor和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51.9%和41.1%报告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严重程度多为轻中度。该研究结果与既往美国、日本研究结果一致。
2022年11月17日,FDA心血管和肾脏药物专家咨询委员会(CRDAC)针对tenapanor召开会议,专家们最终以9:4的投票结果支持该药物作为单一疗法,10:2(1人弃权)的投票结果支持该药物与磷酸盐结合剂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慢性肾病透析患者高磷血症。
2023年4月18日,Ardelyx重新向FDA递交了tenapanor用于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上市申请并获FDA受理(见:与FDA battle成功,Ardelyx重新提交慢性肾病新药上市申请),PDUFA为2023年10月17日。该公司预计,在获得FDA批准后,该产品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优赫得®全球首个针对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靶向治疗在华获批
7月12日,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优赫得®(ENHERTU®,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单药适用于治疗既往在转移性疾病阶段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或在辅助化疗期间或完成辅助化疗之后6个月内复发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IHC 1+或IHC 2+/ISH-)成人乳腺癌患者。
优赫得®是由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联合开发和商业化的一款针对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
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2020年我国乳腺癌新发病例41.5万例,近12万患者死亡,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的18%。其中,约有一半患者被认为是HER2低表达。
此次获批是基于DESTINY-Breast04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该试验结果首次于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发布,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此项批准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2月已批准了优赫得®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
根据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显示,与化疗相比,优赫得®治疗组将HR阳性及HR阴性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0%(危险比[HR]=0.50;95%置信区间[CI]:0.40-0.63;p<0.0001)。通过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评估,优赫得®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9个月(95%CI:9.0-11.3),而化疗组仅为5.1个月(95%CI:4.2-6.8),死亡风险降低36%(HR=0.64;95%CI:0.49-0.84;p=0.001),接受优赫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4个月(95%CI:20.0-24.8),而化疗组为16.8个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GCP)主任徐兵河教授表示:“有约一半的乳腺癌患者是HER2低表达,HER2低表达在当前的乳腺癌诊疗中是比较新颖的领域。因此,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HER2治疗,对于重塑乳腺癌治疗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此次ADC药物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告别了HER2阳性和阴性二分法时代,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我们非常期待这一创新药物能够让更多中国乳腺癌患者从中获益。”
第一三共亚洲及中南美地区负责人尾公先生表示:继HER2阳性适应症后,此次优赫得®获批HER2低表达适应症,标志着HER2低表达患者首次有机会接受到抗HER2的精准治疗,将为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优赫得®将有可能成为中国HER2阳性及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一个全新标准治疗方案。
关于DESTINY-Breast 04研究
DESTINY-Breast04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开放标签、注册III期试验,评估优赫得®(5.4mg/kg)与医生选择的化疗(卡培他滨、艾立布林、吉西他滨、紫杉醇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已接受过一种或两种化疗方案的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HR阳性或HR阴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按2:1随机分配接受优赫得®或化疗。
DESTINY-Breast04的主要终点是基于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的HR阳性患者的PF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所有随机患者(无论HR状态如何)基于BICR的PFS、HR阳性患者的OS和所有随机患者(无论HR状态)的OS。其他次要终点包括基于研究者评估的PFS、基于BICR和研究者评估的反应持续时间和安全性。DESTINY-Breast04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多个中心招募了大约557名患者。该试验的更多信息,请访问ClinicalTrials.gov。
关于乳腺癌和HER2表达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有超过200万的乳腺癌患者,近68.5万例死亡。在中国,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癌症,2020年确诊乳腺癌病例已接近42万。2020年,中国乳腺癌死亡人数接近12万,约占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的18%。
HER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促生长蛋白,是乳腺癌肿瘤中表达的众多生物标志物之一。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和/或原位杂交(ISH)检测来确定HER2表达,IHC检测估计癌细胞上HER2蛋白的数量,原位杂交(ISH)检测计算癌细胞中HER2基因的拷贝数。HER2检测可提供整个HER2的IHC和ISH评分,HER2检测已日常用于转移性乳腺癌以确定适当的治疗策略。在过去,HER2阳性癌症是指HER2表达量为IHC 3+或IHC 2+/ISH+,而HER2阴性癌症是指HER2表达量为IHC 0、IHC 1+或IHC 2+/ISH-。然而,在所有乳腺癌中,约有一半是HER2低表达乳腺癌(IHC1+或IHC2+/ISH-)。在HR阳性和HR阴性乳腺癌中都会出现HER2低表达。
(信息来源:美通社)
 
默沙东抗生素组合在华申报上市
7月12日,默沙东的抗生素组合注射用亚西瑞来(亚胺培南500mg+西司他丁500mg+瑞来巴坦250mg)在华申报上市。根据临床试验进展,推测此次申报的适应症为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VABP)和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HABP)。
亚西瑞来的活性成分包含3种不同机制的抗生素,其中亚胺培南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瑞来巴坦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西司他丁则是膜二肽酶抑制剂。2019年7月,亚西瑞来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Recarbrio,适用于治疗选择有限或替代治疗选择的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和复杂性腹腔内细菌感染(cIAI)成人患者。2020年6月,亚西瑞来的适应症扩大至VABP和HABP。
公开信息显示,默沙东于2018年9月在欧盟、日本和中国开展了亚西瑞来的全球性III期临床试验(N=478),评估了亚西瑞来对比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辉瑞)治疗HABP和VABP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28天治疗相关的全因死亡率。该研究已于2022年7月完成,尚无相关结果披露。
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进行的III期RESTORE-IMI 2研究显示,亚西瑞来可将HABP和VABP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降低15.9%,非劣效于特治星(-21.3%)。
HABP和VABP均为住院患者易发的细菌性肺炎,前者指患者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未处于病原感染的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新发生的肺炎,后者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机械通气撤机、拔管48h内出现的肺炎。二者皆可引起发烧、发冷、咳嗽、胸痛和氧气需求增加等症状。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国内首款!瓴路药业CD19 ADC申报上市
7月13日,CDE官网显示,瓴路药业/ADC Therapeutics在研的靶向CD19抗体偶联药物(ADC)注射用泰朗妥昔单抗(Loncastuximab tesirine)上市申请获得受理,适应症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这也是国内首个申报上市的靶向CD19的ADC药物。
Loncastuximab tesirine是一款CD19靶向ADC,当该药物与表达CD19的肿瘤细胞结合时,会被细胞内化,随后释放吡咯并苯二氮杂二聚体(PBD)细胞毒素。PBD通过与DNA小沟结合,形成强效的细胞毒性DNA链间交联,导致DNA复制停滞,阻断细胞周期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本次上市申请是基于II期OL-ADCT-402-001研究的积极数据。OL-ADCT-402-001是一项开放性、单臂的II期研究,旨在评估Loncastuximab tesirine单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国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主要终点为总体缓解率(ORR),次要终点为缓解持续时间(DOR)、完全缓解(CR)率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等。
2023年4月,瓴路药业宣布OL-ADCT-402-001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并证明了Loncastuximab tesirine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数据与全球关键临床ADCT-402-201的结果一致。
此外,瓴路药业目前正在中国开展另一项评估Loncastuximab tesirine联合利妥昔单抗(Lonca-R)对比利妥昔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R-GemOx)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确证性III期ADCT-402-311研究,这也是Loncastuximab tesirine的全球确证性III期注册临床试验。
Loncastuximab tesirine已于2021年4月获FDA加速批准上市,单药治疗此前至少接受过2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DLBCL成人患者,包括非特定类型的DLBCL、低分化淋巴瘤引起的DLBCL和高分化B细胞淋巴瘤引起的DLBCL。该药物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治疗DLBCL的靶向CD19的ADC药物。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GSK长效HIV疗法卡替拉韦在华获批上市
7月13日,药监局官网显示,GSK和ViiV Healthcare的卡替拉韦(卡博拉韦、cabotegravir)注射液和卡替拉韦钠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HIV。这是一款完整长效HIV疗法,可使感染者用药天数由365天缩短至12天。
卡替拉韦(商品名:Vocabria)是一款HIV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最初由Shionogi开发,长效注射剂由ViiV Healthcare开发。它每两个月注射一次,对整合酶耐药突变的活性比拉替拉韦、埃替拉韦更高。
该药最早于2020年12月在欧盟获批用于治疗HIV-1感染,随后在美国上市,曾被FDA授予用于HIV暴露前预防的突破性疗法资格。
卡替拉韦通过与利匹韦林联用,每月只需注射一次,可用于病毒已得到抑制且稳定的患者,替代传统的抗病毒疗法。卡替拉韦/利匹韦林(Cabenuva)将用药频次从一年365次降低到12次。
在全球16个国家1100例受试者中开展的关键III期ATLAS和FLAIR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48周的治疗期间,每月臀部肌肉注射一次持续病毒抑制效果与每日口服抗病毒药物相当。预防HIV感染的IIb/III期试验HPTN083结果显示,在男性参与者中,每两月注射卡替特韦vs.每日口服FTC/TDF预防HIV有效率提高66%,HIV感染率为0.41%vs.1.22%。参与临床研究受试者中,有90%受试者表示与之前接受每日口服疗法相比更喜欢每月注射1次的疗法。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罗氏first in class眼科双抗新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
7月14日,CDE网站显示,罗氏的眼科双抗法瑞西单抗(faricimab)新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注册分类为2.2类。此前,CDE于今年4月11日亦受理了法瑞西单抗的2.2类上市申请。罗氏于今年2月公布了法瑞西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或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HRVO)继发黄斑水肿的III期临床积极结果。因此,推测这两次申报的适应症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和CRVO/HRVO继发黄斑水肿。
法瑞西单抗是罗氏开发的一款靶向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2022年1月,法瑞西单抗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Vabysmo,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此前,2022年8月,罗氏也在中国提交了该产品用于治疗DME和wAMD的上市申请。
罗氏针对BRVO和CRVO/HRVO分别开展了一项全球性III期临床试验。BALATON纳入了553例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COMINO纳入了729例CRVO/H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旨在评估Vabysmo(6mg,前20周每月1次)对比阿柏西普(2mg,每2个月1次)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组患者在接受20周的治疗后(研究的第一部分),继续在第24~72周接受个性化治疗间隔(PTI)方案(研究的第二部分)。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24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评分相比基线的变化。
研究表明,与阿柏西普组相比,Vabysmo组患者的视力持续改善。具体表现为:
BALATON研究:第24周时,Vabysmo组患者的视力改善16.9个字母,阿柏西普组改善17.5个字母;Vabysmo组患者的中央子域厚度(CST)降低311.4μm,阿柏西普组降低304.4μm;Vabysmo组34%患者无视网膜血管渗漏,阿柏西普组这一比例为21%。
COMINO研究:第24周时,Vabysmo组患者的视力改善16.9个字母,阿柏西普组改善17.3个字母;Vabysmo组患者的中央子域厚度(CST)降低461.6μm,阿柏西普组降低448.8μm;Vabysmo组44%患者无视网膜血管渗漏,阿柏西普组这一比例为30%。
RVO是导致失明的第二大常见原因,根据血管阻塞的部位其可分为BRVO和CRVO两种,其中前者占80%以上。HRVO则是CRVO的一种变体。视网膜静脉发生阻塞后,血液回流受阻,视网膜血管发生渗出,并发黄斑水肿及视网膜内出血,导致视力下降。全球约2800万成年人(主要是60岁及以上成年人)受RVO所累。现有疗法主要为激光治疗、抗VEGF治疗及手术治疗。
目前全球共4款眼部注射制剂用于治疗RVO,分别为阿柏西普(再生元/拜耳)、康柏西普(康弘药业)、雷珠单抗(罗氏/诺华)和Ozurdex(艾伯维),其中除Ozurdex外均为VEGF/VEGFR靶向药物。
据罗氏2022年财报,法瑞西单抗的年销售额为5.91亿瑞士法郎(按去年平均汇率算约6.19亿美元)。如此亮眼的销售表现与其不俗的疗效密不可分。wAMD药物的用药频率为每2月1次(阿柏西普)或每3月1次(布西珠单抗),而法瑞西单抗可以将用药频率降低至每4月1次。不过,再生元/拜耳已开发了阿柏西普的新规格(8mg),同样可将注射频率降低至每4个月1次(见:每4个月一次!拜耳在欧盟提交阿柏西普8mg上市申请)。
此外,Kodiak开发的新型偶联药物KSI-301可能会是Vabysmo的强力竞争对手,其可将治疗间隔延长至每6个月1次,目前已完成一项III期研究(见:6个月注射一次!眼科新型VEGF抗体生物聚合物偶联物一项关键III期研究成功)。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全球上市
阿斯利康/赛诺菲长效RSV抗体获FDA批准上市
7月17日,阿斯利康/赛诺菲共同开发的长效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体Beyfortus(Nirsevimab)获FDA批准上市,用于预防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LRTD)。该药物适用于新生儿和在第一个RSV季节出生或进入第一个RSV季节的婴儿,以及在第二个RSV季节仍易患严重RSV疾病的24个月以下儿童。Beyfortus将在即将到来的2023-2024 RSV流行季之前在美国上市。
Nirsevimab由阿斯利康和赛诺菲联合开发,其能够通过单剂注射保护从出生至24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免受RSV疾病侵袭。
2023年6月8日,FDA抗菌药物咨询委员会(AMDAC)以21票赞成、0票反对的一致投票结果认为:Nirsevimab在预防RSV下呼吸道疾病(LRTD)方面具有良好的获益风险特征,适用于即将进入或在第一个RSV感染季期间出生的新生儿和婴儿。此外,委员会还以19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支持Nirsevimab对24个月以下的儿童有利的获益风险,这些儿童在第二个RSV季节仍然容易感染严重RSV疾病。
2022年11月4日,Nirsevimab在欧盟迎来全球首批,用于新生儿和婴儿,帮助他们在首个RSV流行季到来时预防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这是首个且唯一、可广泛应用于婴儿人群的单剂次被动免疫制剂,包括足月或早产的健康婴儿,或健康状况特殊的婴儿。
RSV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老年人和婴儿均为RSV易感人群。据统计,2019年全球约10.1万名儿童(0~5岁)和2.6万名成年人死于RSV感染。然而至今尚无针对所有婴儿和老年人的预防方案,现有治疗药物也仅限于缓解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来RSV领域捷报频传。5月3日,GSK宣布其RSV疫苗Arexvy(RSVPreF3 OA/GSK3844766A)获FDA批准上市,用于老年人群体预防RSV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疾病(RSV-LRTD)。该产品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RSV疫苗。5月31日,辉瑞宣布其RSV疫苗ABRYSVO(RSVpreF,PF-06928316)获FDA批准上市,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人群预防RSV-LRTD。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Ambrx旗下PSMA ADC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7月19日,Ambrx宣布ARX517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接受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去势抗性前列腺癌(mCRPC)。
ARX517是Ambrx利用其遗传密码扩增(expanded genetic code)技术开发的一款潜在同类首创ADC,由全人源化的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抗、不可裂解连接子和AS269(一种有知识产权且有效的微管抑制剂)组成。PSMA在mCRPC中高表达(>89%),已被证明是一种可成药的治疗靶点。
Ambrx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I/II期临床试验(APEX-01,N=150),旨在评估ARX517在至少接受过两种前列腺癌疗法后疾病进展的mCRPC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ARX517是目前唯一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PSMA ADC。
Ambrx首席执行官Daniel J.O''Connor表示,计划在今年秋天的一个重大医学会议上展示APEX-01的最新初步数据。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德琪医药:美国FDA授予希维奥®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
近日,德琪医药合作伙伴KaryopharmTherapeuticsInc.宣布,希维奥®(塞利尼索片)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MF)的快速通道资格认定。该项资格认定的适应症范围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继发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骨髓纤维化和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骨髓纤维化。
2023年6月,Karyopharm启动了一项旨在评估每周一次60mg塞利尼索联合芦可替尼治疗未经JAK抑制剂(JAKi)治疗的MF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的III期关键性临床研究(XPORT-MF-034)。德琪医药计划在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等亚太区域参与此项研究。该项研究的主要数据将于2025年公布。
快速通道资格旨在加速用于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药物的开发和评审,以加快这些药物的上市进程。快速通道资格所带来的权益包括与FDA评审组的频繁沟通以及在符合相关标准条件时获得优先评审和滚动评审资格的机会。
德琪医药拥有希维奥®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东盟十国权益。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希维奥®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和MF等不同疾病领域的多种联合疗法。
(信息来源:药智新闻)
 
 


行业数据
亳州市场7月20日快讯
黄芩价格:近期货源走销稍快,行情坚挺运行。现山西统货价格在32-33元/kg,药厂货28-29元/kg。
枳壳价格:枳壳产地正在产新,价格坚挺小幅上扬,市场走销一般。现亳州市场江西货统个23-24元/kg。
覆盆子价格:近期产地货源走销较快,市场行情再次上扬。目前亳州市场不包检货145-150元/kg,包检货160元/kg左右。
茵陈价格:市场茵陈货源充足,购销一般,行情平稳。目前市场绵茵陈甘肃统货售价17-18元/kg,东北统货15-16元/kg,切片售价在18-20元/kg不等。
淫羊藿根价格:目前需求不大,咨购商家不多,行情平稳。目前市场仙灵脾东北统货30元/kg左右,四川统货27-28元/kg,切片货要价38-45元/kg。
忍冬藤价格:市场忍冬藤走动一般,行情平稳。目前市场忍冬藤要价在3-3.5元/kg。
肉豆蔻价格:市场肉豆蔻购销一般,货源走动以实际购销为主,行情平稳。目前市场肉豆蔻广西统货要价在65-70元/kg。
肉桂价格:最近需求不大,行情暂时平稳。目前市场肉桂板价格在23-24元/kg,桂皮统货价格15-16元/kg,桂碎货售价12-13元/kg。
乳香价格:近期需求不大,行情稳定。目前市场乳香统货价在30-35元/kg,乳香珠售价在55-60元/kg不等。
合欢皮价格:市场合欢皮货源充足,最近咨询购货的商家不多,行情转稳。现在市场统货售价15-18元/kg不等。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7月20日快讯
火麻仁,受低价影响,关注商家较多,近期货源有批量走销,现市场火麻仁带壳货价在16元,去壳一般货价在30-35元之间,食用级货价在40-43元之间。
蜂房,近期市场来货量不大,商家关注力度高,近期行情稳步上涨,现市场大眼蜂房统货价在750元,选货价在850-900元之间。
覆盆子,近期产区货源走销顺畅,行情不断上扬,市场商家多按需购进,现市场覆盆子统货价格在150元,包含量货价在155-160元之间。
延胡索,前期行情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近期货源正常购销,价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延胡索统个价在135-140元之间,包检货价在145元。
竹黄,市场销量不大,近期货源处于正常购销状态,商家关注力度一般,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竹黄因质量不等售价在80-90元之间。
蝼蛄,可供货源处于充足状态,商家关注力度一般,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蝼蛄统货价在50元,预计短期内行情不会有大的变化。
细辛,受生产不易恢复影响,前期关注商家较多,行情表现坚挺,但近期由于淡季影响,货源走销减缓,持货者喊价略显疲软,现本地细辛净货价在260-270元之间。
吴茱萸,今年产区长势可以,市场货源处于正常购销状态,价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吴茱萸多售价在55-60元之间。
鸡骨草,受来货量减少影响,近期价在坚挺中运行,现市场鸡骨草大叶货切好的售价在18-20元之间。
枳壳,近期受来货成本抬高影响,持货者喊价高于前期,现市场枳壳合格统个价在24-25元之间。
穿山龙,今年新货产出有量,近期货源正常购销,行情表现一般,现市场穿山龙个价在12.5-13元。
杠板归,市场走销量不大,商家关注力度一般,行情与前期保持平稳,现市场杠板归冷背行零售价在10元。
(信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2023/7/22 14:31:37      阅读1948次)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公众号

Copyright 2003-2016 percentred by Beijing Pharmaceutical Professi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ICP备案号:京ICP备110160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