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医药与IMBiologics签署产品独家许可协议
8月15日,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韩国IMBiologics corp.签订了产品独家许可协议,获得IMB两款自身免疫领域的全球创新产品IMB-101及IMB-102在包含中国在内的37个亚洲国家(不含日本,韩国和朝鲜)的独家许可,包括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权益。中美华东将向IMB支付600万美元首付款,200万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最高不超过3.075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最高两位数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涉及IMB拥有的2款自身免疫领域全球创新生物制剂。IMB-101是靶向OX40L和TNFα的双特异性抗体,参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和浆细胞分化,以及自身抗体产生,维持免疫稳态平衡,目前IMB-101正在美国进行临床Ⅰ期研究,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IMB-102是靶向OX40L的单抗,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潜在适应症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瞄准自免领域未被满足需求 引入两款全球创新生物制剂
自身免疫已成为全球除肿瘤之外最受产业界关注、投入研发资源最多的疾病领域之一。凭借疗效好、安全性高、重症及耐药患者起效明显等诸多优势,生物试剂(包括单抗、双抗等)逐渐成为自免类疾病的主流治疗方式。有数据显示,2020年生物制剂占美国自身免疫及过敏性药物市场的60%以上,但在中国市场仅约为10%,生物制剂在中国的渗透率拥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由于自免类疾病种类繁多,且疾病发生机制复杂,为临床治疗带来诸多挑战,加上患者基数相对较大,目前该治疗领域还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亟待解决。
此次华东医药收购的两款自免生物制剂的拟开发适应症分别为类风湿关节炎(RA)和特应性皮炎(AD)。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及抑郁症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RA的患病率为0.42%,患者总数约500万,男女比约为1:4。随着RA患者病程的延长,残疾率升高。RA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亦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特应性皮炎也称特应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属于常见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由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特应性皮炎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根据《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近20年来我国AD患病率迅速增加,2014年调查显示,我国1—7岁城市儿童AD患病率12.9%,1—12月婴幼儿AD患病率达30.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患病人数约3,450万。
本次引进两款创新生物药IMB-101和IMB-102,有望针对性满足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需求,并将进一步扩充华东医药在自身免疫领域的产品管线,与其现有产品形成有效协同和迭代,提升公司在自身免疫领域核心竞争力。同时,除已有适应症外,IMB-101和IMB-102还具备开发其它潜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未来其市场空间有望得到持续拓展。
IMB-101最早由HK-InnoN和Y-Biologics(2家韩国公司)共同研发,并于2020年授权给IMB全球独家许可权益。2023年,IMB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递交IMB-101的IND申请并获得批准,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在动物模型上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IMB-101正在美国进行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Ⅰ期研究。目同靶点双抗全球目前仅2款在研产品,另一款是赛诺菲的SAR442970,处于临床Ⅱ期,拟用于治疗化脓性汗腺炎,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IMB-102是靶向OX40L的单抗,潜在适应症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据了解,目前同靶点单抗全球仅有5款在研产品,进展最快的是赛诺菲的amlitelimab,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处于临床Ⅲ期研究阶段。除特应性皮炎外,赛诺菲还在探索amlitelimab治疗哮喘、化脓性汗腺炎、斑秃、系统性硬化症等适应症的潜力。
全面布局自免领域 差异化优势剑指“王者宝座”
自身免疫领域是华东医药重点发展的三大核心治疗领域之一。近年来,公司不断围绕自身免疫领域进行深入布局,引进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同时持续提升自身创新研发能力。公司现有产品及在研产品适应症涵盖移植免疫、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复发性心包炎、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等适应症,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呼吸、移植等疾病种类,是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种类覆盖最全的医药公司之一。目前,公司在自免疾病领域已拥有生物药和小分子创新产品10余款。同时,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自主开发的多个全新靶点和生物学机制的免疫疾病早期项目,均在顺利推进中。
就在2024年7月,华东医药引进了荃信生物的QX005N产品。据公告显示,QX005N是由荃信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以人IL-4受体α亚基(IL-4Rα)为靶点的创新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对2型炎症过敏性疾病发挥治疗作用。据悉,QX005N注射液是中国IL-4Rα靶向候选药物中适应症获得IND许可最多的产品,已在国内获得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12-17岁青少年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7项IND许可,目前,QX005N注射液针对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及结节性痒疹的两项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均在入组中。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引入的全球首创自免新药注射用利纳西普(ARCALYST)也处在上市冲刺关键阶段,是FDA批准的唯一一款适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治疗复发性心包炎药物,在国内被列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目录。注射用利纳西普治疗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CAPS)以及治疗复发性心包炎的上市申请分别于2023年11月以及2024年3获得NMPA受理,有望于年内陆续获批上市。CAPS和复发性心包炎都是罕见病,在国内面临巨大的未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此外,华东医药还搭建了外用制剂研发平台,目前公司在外用制剂领域已拥有十余款产品产品适应症覆盖特应性皮炎、斑块状银屑病、脂溢性皮炎、软组织损伤、骨伤、烧烫伤等,科室覆盖皮肤科、骨科、风湿科等,已拥有外用制剂产品研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一体化的全链条能力。
由于上述部分外用制剂同样覆盖自身免疫适应症,可以与华东医药自免产品形成协同效应,尤其是在银屑病治疗领域对银屑病,公司目前已布局生物制剂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口服小分子药物环孢素软胶囊、单方外用制剂ZORYVE®乳膏和ARQ-154(罗氟司特泡沫剂)以及复方外用制剂Wynzora®乳膏,有望为儿童及成人银屑病患者带来更多用药选择,形成银屑病治疗黄金组合实现全周期全人群覆盖。其中华东医药与荃信生物合作的乌司奴单抗注射液有望于年内获批。
华东医药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临床需求和患者为先,与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合作,积极推进在研及引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公司在自身免疫领域的差异化布局及领先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来源:智通财经)
基石药业与恒瑞医药就阿伐替尼达成商业化合作
近日,基石药业宣布与恒瑞医药达成协议,将精准治疗药物泰吉华(阿伐替尼片)在中国大陆区域的独家推广权授予恒瑞医药。除授予恒瑞医药的独家推广之外,基石药业将继续拥有泰吉华在中国大陆的研发、注册、生产、经销等权益。
根据协议条款,基石药业将获得3500万人民币首付款,同时泰吉华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收入仍将纳入基石药业财报,恒瑞医药后续将从基石药业收取服务费。
泰吉华是一款强效、高选择性、口服针对KIT和PDGFRA突变的激酶抑制剂,已于2021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PDGFRA D842V突变)的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GIST成人患者。泰吉华(300mg)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上市注册申请已在2024年6月获NMPA批准,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将实现国内供应。
在商业化方面,基石药业已经通过广泛的医生教育以及诊断和治疗标准化,推动形成了针对目标疾病的精准药物治疗模式。目前,泰吉华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进一步提高了该产品的可及性及可负担性。此外,泰吉华以其临床优势,获得国内外多项指南的推荐,包括2023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2胃肠间质瘤病理诊断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疗指南,2023 NCCN胃肠间质瘤指南,2023 NCCN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指南等。
泰吉华由基石药业与合作伙伴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合作开发。基石药业与Blueprint Medicines公司于2018年达成独家合作和授权协议,获得了泰吉华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信息来源:生物谷)
甫康药业与复宏汉霖就汉奈佳®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8月19日,甫康药业与复宏汉霖宣布达成战略合作。甫康药业自主开发的首个产品马来酸奈拉替尼片授权复宏汉霖在中国的商业化独占权利以及在约定海外国家和地区的独家谈判和附条件许可权。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商品名:汉奈佳®)于2024年6月28日获得NMPA批准上市,用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成年患者在接受含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之后的强化辅助治疗。
复宏汉霖将于近期全力推动汉奈佳®步入商业化进程,与其自主研发的曲妥珠单抗汉曲优®(美国商品名:HERCESSI™,欧洲商品名:Zercepac®)实现序贯治疗,有望进一步降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和10年复发风险,为患者带去治愈希望。
甫康药业创始人、董事长沈孝坤博士表示:
“感谢复宏汉霖公司团队的信任和支持,两家公司产品管线具有非常好的协同作用,汉奈佳®携手汉曲优®强强联合,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未来在复宏汉霖的支持下有望全面布局美洲、欧洲以及众多新兴国家市场。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Right6D+AI技术平台,公司还在不断拓展该产品在肺癌、胃癌等肿瘤的2.4类新药临床适应症开发,进一步加速为全球患者带来创新治疗方案。“
复宏汉霖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发展官曹平表示:
“乳腺癌是复宏汉霖深耕领域之一,此次与甫康药业就汉奈佳®达成商业化合作,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乳腺癌治疗产品管线,并与管线中现有产品汉曲优®形成协同,助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复宏汉霖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余诚表示: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能够在HER2阳性乳腺癌强化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产品的引进是复宏汉霖对于患者多元化、个性化治疗需求的积极响应。凭借公司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体系和团队的卓越执行力,我们将加速推进汉奈佳®的市场拓展和临床应用,让更多患者获益。”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230万。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20%-25%,这类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等特点。
(信息来源:张江药谷)
又一ADC达成超10亿美元License-out合作,来自普众发现!
8月20日,普众发现和Adcendo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就一种新型、高度差异化的靶向组织因子(Anti-TF)的抗体偶联药物(ADC)——ADCE-T02(普众发现研发代号AMT-754)达成许可协议,Adcendo将获得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而普众发现将保留在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根据协议的财务条款,普众发现将获得数千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在达成后续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时,将收取总计超过10亿美元的总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全球(不包括大中华地区)净销售额的个位数至低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
组织因子(TF)在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食管癌、头颈癌和胃肠道癌等过度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受限,因此是备受看好的ADC靶点之一。
ADCE-T02是一种新型、差异化的靶向TF的ADC,采用了T1000-exatecan连接子-有效载荷平台。其独特的抗体设计能够减弱对凝血通路的影响。同时,T1000-exatecan连接子-有效载荷技术平台经研究证明,能够放大“旁观者效应”、提高连接子稳定性,并具备克服耐药性机制的潜力。
普众发现在新闻稿中指出,这些差异化的特性有望转化为更高的临床治疗响应率、更长的疗效持续时间以及更好的安全性,拥有更优异的治疗窗口。
目前,ADCE-T02已在澳洲申报进入临床试验,预计将于近期申报美国IND。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Abata获BMS战略投资,加速推进自体Treg疗法进入临床
8月15日,Abata Therapeutics宣布获得Bristol Myers Squibb的股权投资,本次投资为Abata的Treg(调节性T细胞)细胞疗法提供了资金支持,助力其ABA-101项目加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Abata专注于利用Treg疗法来应对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Treg细胞在调节免疫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能够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和组织损伤。Abata通过精准调控Treg细胞,开发了具有组织特异性、强大且持久的两大领先项目,ABA-101和ABA-201,分别针对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MS)和1型糖尿病。这两种疾病均为组织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7月,Abata首款TCR-Treg候选药物ABA-101的IND申请获美国FDA批准,预计今年年底启动针对进行性MS的1期临床研究,而ABA-201正在进行IND-enabling研究。ABA-101是Abata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的TCR基因嵌入到患者自身的Tregs中,使这些Tregs能够精准识别并靶向疾病部位的组织特异性抗原,从而在局部发挥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同时避免全身性免疫抑制带来的副作用。此外,由于使用的是自体Tregs,大大降低了排斥反应的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TCR修饰的Treg细胞疗法(TCR-Treg)成为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改造Treg细胞,使其具有更强的靶向性和特异性,从而在不引发过度免疫反应的同时,有效地抑制疾病相关的免疫反应。在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基础上,BMS的此次投资无疑是对于Treg细胞疗法前景的高度认可。同时,BMS的加入不仅为Abata带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更将其在细胞疗法领域的经验资源引入到Abata的研发项目中,进一步助力其加速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内对于Treg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现阶段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这一领域布局,或有布局的意向,如毕诺济生物、伯汇生物、泽安生物、伟德杰生物以及普米斯生物等。
(信息来源:医麦客)
融资超24亿元!AOC疗法biotech今年股价狂飙400%
8月19日,致力于提供新型RNA疗法(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s™)的生物制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宣布已完成先前宣布的8,418,000股普通股的承销公开发行,其中包括根据承销商完全行使其购买额外股份的选择权而出售的1,098,000股,公开发行价为每股41.00美元。在扣除承销折扣和佣金以及其他发行费用之前,Avidity从此次发行中获得的总收益约为3.451亿美元(约24.63亿元)。此次发行中出售的所有股份均由Avidity出售。
Avidity打算将此次发行的净收益,连同现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用于资助其临床项目的开发,推进与其AOC平台相关的研发,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Avidity Biosciences利用其专有的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平台(AOCs™)设计RNA疗法,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寡核苷酸疗法的精度结合起来,能够递送给以前无法达到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以靶向以前RNA疗法无法治疗的疾病,并更有效地针对疾病的潜在遗传驱动因素。
该公司有三个临床阶段开发项目:AOC-1001用于治疗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AOC-1044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和AOC-1020用于治疗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病。
8月,Avidity Biosciences宣布,在研抗体偶联寡核苷酸疗法delpacibart zotadirsen(del-zota),在适合接受外显子44跳跃疗法治疗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44)患者中进行的1/2期临床试验EXPLORE44中获得积极数据。Del-zota显著提高患者抗肌萎缩蛋白的生产,最高达到了正常水平的54%。此外,del-zota使肌酸激酶水平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与基线相比减少超过80%。Avidity公司表示,将与美国FDA展开讨论,寻求加速批准这一疗法的最佳途径。
2024年6月12日,Avidity公布了旗下AOC药物delpacibart braxlosiran(AOC 1020,del-brax)在面部肩关节肌营养不良(FSHD)患者中的1/2期FORTITUDE™试验初步积极数据,将FSHD患者肌肉组织中DUX4调控基因平均减少超过50%;所有接受del-brax治疗的参与者受DUX4调节的基因减少了20%以上;新型循环生物标志物和肌酸激酶平均降低25%或更多Avidity计划2025年上半年启动关键三期临床试验。受此消息影响Avidity Biosciences当天股价大涨33%。
AOC是一类抗体与寡核苷酸偶联合成的新型药物。通过将单抗和寡核苷酸偶联,达到有效的靶向治疗能力,具有精准靶向和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目前全球布局AOC疗法的公司较少,除Avidity外,国外还有Tallac Therapeutics的TAC-001处于I/II期临床,Dyne Therapeutics的DYNE-101处于I/II期临床,Denali Therapeutics的DNL310处于II/III期临床,Gennao Bio的GMAB-7001处于临床前阶段。
国内AOC领域以伽进生物、民为生物、吉盛澳玛等企业正在针对DMD等疾病进行药物开发,其中迦进生物是国内首批从事小核酸偶联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其抗体偶联PMO分子已经在临床前的DMD动物模型上取得了积极结果,单次给药后在mdx小鼠的腓肠肌中将全长dystrophin恢复到健康组织水平80%。
(信息来源: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近日,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01、在哪些方面展开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一心堂和华为云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使能平台建设、大健康产业、智慧门店、创新业务共创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在创新业务共创方面,依托华为云数字人、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盘古大模型等技术优势和资源,在智慧门店、智能宣发、销量预测、数字化供应链等方面进行联合技术探索应用合作。在面向消费者的各种场景上,双方携手探索高效且智能的零售全场景服务方案,为消费者与加盟者创造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消费新体验与服务新场景。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华为自身在终端产品领域的硬实力(手机、穿戴设备、平板等)及相关配套软件能力(如运动健康APP、数据授权开放管理),结合一心堂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双方将形成一套合适的大健康场景方案及大健康产业合作平台。
国务院近期发文《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对数字化赋能、构建智慧门店提出了相关部署工作。
与华为云合作的连锁药店,一心堂并不是第一家。
去年12月,柳药集团与华为云、上海润达医疗围绕智慧药房、智慧医院、智慧医疗云等展开深入合作,通过“智慧医疗云”赋能旗下桂中大药房,应用智慧检验、智慧随访、智慧患教、数字人健康宣教等AI场景,为药店终端客户提供检测报告辅助分析、数字化陪护疗养、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
更早之前,咸阳百姓乐大药房董事长王篪就做好了前瞻性的数字化布局。2021年,咸阳百姓乐与华为全面战略合作,引入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构建新零售体系。董事长王篪认为,在运营管理更多运用科技技术,线上线下紧密融合,用数字化指导零售,实现稳步增长。现如今其智能化系统运营也是咸阳百姓乐加盟招商的亮点之一。
可见,市场同质化竞争和强监管压力下,药店圈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细分赛道上,逐渐加大了投入。
02、数字化转型行业渗透并不广泛
对于头部连锁来说,优化服务和业务流程是降费增效的一环,他们进行数字化转型积极性更高。
2019年开始,老百姓大药房开始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业务布局、组织架构,其数字化转型主要聚焦在运营、采购、物流、营销、数据治理等方面。获得腾讯投资后,老百姓大药房的数字化转型明显提速。在数智化工具帮助下,其新零售业务快速发展,2023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约20亿元,同比增长38%。O2O外卖服务门店达10,663家,24小时门店达626家。此外,老百姓大药房利用数字化赋能慢病管理,其慢病与健康管理中心累计为1200多万人建档,6600多万人次使用门店的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心率等自测智能设备。
在数字化赋能和专业化服务相结合方面,大参林也做了不少布局。大参林自研数字化工具,为患者打造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与服务,并获得2023年度全国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标杆案例奖。同时,大参林POS自研、财务数智化、人力共享中心、品罗万象、分销与加盟协同、数据安全、商品数智化、智慧供应链等十余项公司级数字化项目,支撑着旗下超万家门店的高效运营。
此外,益丰、健之佳、漱玉平民等连锁企业也在打造贯穿前中后台的数字化智能体系上不断深化,特别是聚焦布局医药电商或借助医药电商开展O2O等新零售业务。
虽然,当前大多数连锁药店企业已开启数字化转型进程,但整体仍处于初期转型阶段,行业渗透并不广泛。意识转变、人才不足、成本投入、迫于盈利生存等因素,都制约着广大药店数字化的推进进程。
03、行业变革大势所趋
不过,成功入局医药零售领域的科技公司也从侧面带动着药店行业进行变革。
京东健康应用自营、线上平台和全渠道布局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在零售药房和医药大健康生态间架起桥梁,对接各类商业生态,利用场景创新能力获客导流。2023年,京东健康发布面向医疗健康行业的大模型“京医千询”,这是其在与药店数字化服务融合方面,继续向智慧医疗技术方面的延伸。
前文提到的华为云,入局线下药店之前早已布局智慧医院,专注于慢病管理和智慧医疗平台的智云健康签约了数万家医院。此后,在医疗领域其触手延伸得更深远。不单是药店端,华为云AI业务针对制药领域,也早有落地应用。近期,华为开始进军中医药领域的新闻又引起了多方讨论。
百度2023年发布的灵医大模型,展示的医-患-药全场景应用及解决方案,也为药店、诊所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
可以预想未来,AI等数智化变革将加速向药店渗透。
连锁药店对数字化的需求深度,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过去十几年,各连锁药店的业务运营主要靠传统的单体系统。2022年前后疫情冲击下,O2O迅速发展,绝大多数企业在此推动下都深刻体会到POS系统支持峰值的体验和大业务量下供应链精益化运营的支持存在的差距。因此,2023年一些连锁药店先后将传统单体系统升级到支持弹性的云原生管理软件。
当下,数字化变革正驱动医药产业的全面升级。数字化转型是连锁药店应对市场竞争、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服务的关键举措。随着处方外流、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将是药店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连锁药店亟需向数字化转型,谁抢先完成转变,谁就占据了先发优势。对实力稍弱的腰部连锁而言,主动与行业大咖进行全面深入合作,借力AI、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自身业务,一方面能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顾客体验,进而转化为业绩增长;另一方面,能提高数字化战斗力,快速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化。
(信息来源:药店经理人)
基因泰克关闭肿瘤免疫学部门,梦想家与时代眼泪
基因泰克本身,率先生产出人胰岛素、生长激素,并研制出超级重磅药物赫赛汀,奠定了其在生物科技史上的领先地位,并启发了一代人。
四十年后的今天,生物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内资本市场也迎来了一波生物科技热潮。众多资本和科学家纷纷投身其中,许多人都怀揣着打造“中国版基因泰克”的梦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版基因泰克”可能正在孕育之中,而基因泰克本身却处处显露出衰落的迹象。
日前,罗氏子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向Fierce Biotech证实,基因泰克的部门正在经历一系列调整,包括关闭肿瘤免疫学部门,将其与分子肿瘤学研究合并,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机构。同时,肿瘤免疫学灵魂人物Ira Mellman也将离任。
过去几年,从位于南旧金山的“梦工厂”的关闭,到肿瘤免疫学部门的终结,基因泰克正在变得越来越精简;同时,从Alexander Hardy到Ira Mellman,基因泰克的核心人物也在逐渐离去。
当下,关于罗氏将如何对其基因泰克部门进行激进变革的具体细节尚不明确。但核心矛盾,或许可以概括为:
在并购biotech看起来更具性价比的当下,大型制药公司是否还应该维持类似于学术界的早期转化研究组织?
基因泰克可能抗争过,也妥协过,最终,它会不会留给我们,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时代洪流中逐渐退场的故事?
01、开启一个时代
从0到1,基因泰克创造了无数传奇。
现在看来,DNA重组技术无疑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但在基因泰克成立的20世纪70年代,这项技术是否能够应用于药物研发还无人知晓,同时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它还面临着政策、专利等多重挑战。
正是由于DNA重组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斯万森的失业。1975年,当时27岁的斯万森在一家风投公司工作,负责监控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但幸运总是眷顾那些坚持不懈的人,斯万森最终联系到了科学家伯耶。
作为DNA重组技术的共同发明者之一,伯耶当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克隆了复杂动物基因,并证明了这一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他们一拍即合,从实验室讨论到一家小酒吧,深入探讨重组DNA及生物学的未来,无意中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正如上文所述,基因泰克率先生产出人胰岛素、生长激素,并研制出超级重磅药物赫赛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资本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更能凸显其在行业中的地位。
1980年10月14日,成立仅4年的基因泰克以每股35美元的价格上市,发行价比预期高出5-10美元。
上市钟声敲响后仅一分钟,基因泰克的股价就从35美元飙升至80美元,创造了华尔街历史上挂牌首日涨幅最快的纪录。
当天,基因泰克的股价一度达到89美元,最终以71美元收盘,市值达到5.32亿美元。虽然在当今的美股市场,对一家尚未有收入来源的公司进行百亿美元的估值可能已成为常态,但在当时,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然而,与后来罗氏对基因泰克的收购估值相比,上市首日的表现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2009年,罗氏以470亿美元收购了基因泰克剩余的40%股份,对应的估值为1063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换算,超过了人民币7000亿元。
被收购后,虽然基因泰克不再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出现,但许多人都认为,作为罗氏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基因泰克的传奇仍将继续。
只是,目前来看,这个愿景可能遭遇了挑战。
02、持续的巨震
“基因泰克在过去10多年的衰落令人感到难过,”生物技术行业投资者Brad Loncar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确实,情况看起来如此。
自从基因泰克被罗氏并购后,罗氏拥有了两个早期研发部门:一个是基因泰克发起的名为gRED的部门,另一个是罗氏原有的pRED部门。
当时,这家瑞士公司坚持认为基因泰克的研发应保持独立。罗氏的时任首席执行官塞弗林·施万(Severin Schwan)曾表示,gRED和pRED只有在“我的尸体上”才会合并。
核心逻辑在于,如果gRED和pRED被置于同一领导下并进行整合,可能会丧失大量的文化和思维多样性,这对公司的创新精神将是非常不利的。
虽然合并至今尚未发生,但gRED的地位似乎在逐渐削弱。
最近,罗氏子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向Fierce Biotech证实,gRED的肿瘤免疫学将关闭,并与目前由Frederic de Sauvage领导的分子肿瘤学研究合并,形成一个统一的癌症研究机构。
除了肿瘤学的重组外,基因泰克的人类病理生物学和OMNI反向翻译小组的发现职能也将转移到研究生物学的免疫学和神经科学部门。
换句话说,基因泰克的部门正在经历精简。
随之而来的是人事变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Mellman的离任。Mellman自2007年起加入基因泰克,被任命为肿瘤学部门的负责人,并后来成立了一个专注于癌症免疫学研发的团队。
他的许多研究集中在癌症免疫学中的PD-1/L1机制、TIGIT和树突状细胞上。除了Tecentriq和tiragolumab,Mellman还因引领罗氏进入细胞疗法领域,以及指导罗氏与BioNTech在后者的mRNA个性化癌症疫苗上的合作而备受赞誉。
现在,随着罗氏战略的调整,Mellman选择离开。这一变动被部分人士视为基因泰克的重大震动。
基因泰克核心管理人员的离职已不是新闻。更早些时候,基因泰克的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Hardy也选择了离开。在此之前,Alexander Hardy曾被视为罗氏制药业务CEO最有可能的继任者。
此外,被视为保持基因泰克完整结构象征的“梦工厂”——南旧金山工厂,也已于去年关闭。
这些迹象,似乎都预示着基因泰克的衰落。
03、核心的矛盾
在当前大型制药公司越来越注重效率的背景下,gRED的调整可能确实反映了时代的必然趋势。
尽管同时保留gRED和pRED对创新可能有益,但这种做法也存在问题,例如相同作用机制的项目可能会并行开发,导致资源分散。
例如,在抗CD20 T细胞接合剂的开发领域,pRED产生了Columvi,而gRED产生了Lunsumio;前者现在被批准用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而后者则被单独开发用于滤泡性淋巴瘤。
更重要的是,gRED似乎已不再拥有过去的辉煌。gRED研发中心曾是Tecentriq和Polivy等药物的幕后推手,尽管它在ADC药物开发方面并没有像阿斯利康和默克公司那样取得显著成就。
在TIGIT药物的开发上,gRED也面临挑战: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决定启动大规模的关键tiragolumab项目。在2020年gRED的一次投资者活动中,Mellman在谈到癌症免疫学时,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TIGIT上。尽管曾有一线希望,但最终在TIGIT项目上,罗氏遭遇了重大挫折。
在这种背景下,罗氏对gRED进行调整并不令人意外。
未来,如果罗氏决定合并gRED和pRED,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
不过,此次基因泰克的调整,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或许是,大型制药公司,是否还有必要维持像gRED这样的大型早期转化研究组织。毕竟,看起来,从小型企业收购资产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Drug Discovery Toda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从2010年到2020年,FDA批准的同类首创药物中,只有14%的同类抗癌药物是由大型制药公司独立开发的。
换句话说,大部分创新实际上来自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这并不奇怪,因为药品行业比的是创新能力,是发散性竞争,在这方面,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
基因泰克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而自豪,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在当前的制药行业中,大药厂创新的真正来源是什么,以及大型制药公司应如何平衡内部研发与外部合作,以保持其竞争力。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肾病治疗赛道火热:国内外药企争相布局,蓝海市场谁将胜出?
在肿瘤、免疫赛道“内卷”不断的当下,中外药企加速进行差异化布局,而肾病领域也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
近日,诺华宣布,FDA加速批准Fabhalta(iptacopan,伊普可泮),用于降低患有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简称IgA肾病)且病情有快速进展风险的成人蛋白尿。这些患者通常尿蛋白与肌酐比(UPCR)≥1.5g/g。
这两年,诺华在肾病领域布局不断。在去年6月,诺华就宣布以最高35亿美元收购生物制药公司Chinook Therapeutics。Chinook股价当天暴涨58%,而该项交易最重要就是Chinook旗下的两款处于临床开发后期的治疗罕见严重慢性肾病药物,此举带动了资本对IgA肾病市场的关注。
在跨国药企加速肾病市场布局之际,本土药企也动作频频。今年4月10日,福泰制药宣布,将以约49亿美元收购Alpine Immune Sciences,以获得后者治疗肾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而Alpine布局的管线中,Povetacicept在IgA肾病(IgAN)中显示出潜在的同类最佳疗效,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3期临床。另外,用于透析和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磷血症治疗的碳酸司维拉姆干混悬剂海诺欣®日前宣布正式上市,这是国内第一个获批的碳酸司维拉姆干混悬剂,智云健康宣布旗下子公司将负责独家商业化运营。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肾病领域患者群体庞大,亟需更多的创新疗法。从过往一年来跨国药企的大手笔收并购中不难看出,聚焦肾病药物研发、商业化的企业,其潜力和价值正在被市场重新评估和认识。
“过去几年,新药研发扎堆肿瘤、免疫等领域,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肥胖、脱发、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创新药企竞逐的新赛道,有望诞生重磅单品。”该分析师说。
肾病市场临床需求旺盛
一众药业掘金肾病市场也是由于,长久以来,肾病一直缺乏治疗方法,无数患者因得不到有效干预而过早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丧失劳动能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12月9日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慢性肾脏疾病已上升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存在发病率高,起病隐匿,知晓率低的现状。2023年4月1日,JAMA intern Med发布了我国第六次CKD流调报告,最新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CKD患病率为8.2%。
中国CKD患者中,只有10.0%的患者知晓。另外,1.84~2.46/百病人/年,心血管并发症为首因,预测2016~2040年全球导致过早死亡原因CKD跃升至第5位。在治疗层面,CKD干预手段少、费用高昂,预测到2030年,全球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人增至544万例。
另外,高磷血症作为慢性肾脏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影响患者预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陈靖教授表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大约为1.4亿,仅限成人,不包括儿童。当病情发展至肾功能不全阶段,尤其是晚期,大约有10%的患者会出现高磷血症。这意味着,1.4亿成人患者中有10%即1400万人患有高磷血症。即便经过治疗,仍有75%的患者未能达到治疗标准,因此,至少有1000万人需要持续用药。
在我国,过去由于缺乏其他药物选择,仅能使用碳酸钙作为钙磷结合剂,其他药物要么价格昂贵,要么进入医保体系的时间较晚,因此普遍采用钙磷结合剂,导致降磷效果不尽如人意。碳酸司维拉姆是国内外指南和规范一致推荐的CKD高磷血症一线磷结合。但在临床中,由于碳酸司维拉姆片剂体积较大、日服用片数多,导致很多患者难以足量足疗程服用,尤其是吞咽困难的患者。严重影响了血磷达标率,增加不良预后的风险。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磷达标率处于较低水平,是广大肾科医生普遍面临的难题。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透析患者的磷达标率逐渐与国际接轨,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与国际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即我国的透析患者磷达标率约为40%,与国外的达标率相当。”陈靖说,我国有100万血液透析患者,但还有许多未进行透析的患者,他们同样需要治疗。即使在终末期透析阶段,透析良好的患者可以存活30年。然而,这些患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高磷血症的风险,因此必须通过药物进行干预。
在药物治疗层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肾内科倪兆慧教授表示,以IgA肾病为例,这是一种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无需特别治疗,但随着肾功能恶化,患者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高磷血症。磷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大部分通过食物摄入后在肠道吸收。正常情况下,磷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完成。然而,当肾脏功能受损,排磷能力下降,高磷血症便成为显著问题。
“这与高血压的治疗类似。患者可以通过低钠盐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血压,但通常还需要药物治疗。就像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一样,高磷血症患者也需要持续的药物治疗。”倪兆慧说。
临床需求催生了市场规模。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也显示,全球IgA肾病治疗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5.67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1.96亿美元,CAGR达16.1%,中国市场则是从0.37亿美元增至1.09亿美元,CAGR达24.6%。
加速药物市场掘金
IQVIA分析指出,依据目前DKD治疗方案及临床选择比例,中国DKD患者治疗药物年花费在500~5000元不等,依患者禁忌症以及疾病进展风险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由于现有方案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效果仍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中晚期CKD肾脏衰竭进展快于其他CKD细分,患者对于标准方案信心不足,约60%患者主动寻求中药治疗。
一项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调研结果显示,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在糖尿病治疗支出基础上,DKD患者愿意额外支出每年6000元用于治疗DKD,而未患有DKD但存在肾脏保护需求的糖尿病患者愿意额外支出每年4500元。
综合上述患者规模和药物费用测算,中国2022年DKD药物市场规模达180亿元。受糖尿病患者增长带动,预计未来10年复合年增速约15%,至2032年DKD药物市场规模近600亿元。
CKD药物在过去10年中发展较慢,与较为成熟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相比,疾病药物市场仍未充分开发。FDA对于CKD临床替代终点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药物的研发,预计未来10年将是CKD市场发展的黄金期。
根据公开信息,FDA近日加速批准上市的诺华肾病药物Fabhalta治疗9个月后蛋白尿水平较起始降低了44%,而安慰剂组仅降低了9%。此外,与安慰剂相比,Fabhalta治疗使患者蛋白尿显著减少了38%。
目前,诺华还有另外两种IgA肾病疗法正在进行后期研究。一种在研口服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atrasentan已于2024年夏季获得FDA备案批准;一种在研皮下注射抗APRIL单克隆抗体zigakibart目前正处于3期研究。
除了诺华,全球更多药企也在加速这一赛道掘金。今年5月底,日本企业Asahi Kasei Corporation就宣布拟以111.64亿瑞典克朗(约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alliditasTherapeutics AB,作为其在医疗保健领域国际扩张计划的一部分。此要约收购比Calliditas在5月27日的收盘价溢价约83%。
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Biogen、Vertex Pharmaceuticals(福泰制药)等跨国药企也纷纷大手笔布局IgA肾病领域。而在国内市场,恒瑞医药、荣昌生物、翰森制药等药企也在竞速研发。
例如,5月17日,荣昌生物宣布,泰它西普(BAFF&APRIL双重抑制剂)治疗IgA肾病的国内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患者入组。目前,泰它西普预充式注射液在国内外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在国内,除此次完成入组外,预充式注射液剂型和冻干粉针剂型的桥接试验已启动。在海外,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干燥综合征、IgA肾病等适应症的国际Ⅲ期临床,均使用预充式注射液。
5月14日,恒瑞医药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SHR-2173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恒瑞医药方面称,该产品能够通过靶向异常激活的免疫细胞,发挥抗炎和抑制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望降低自身抗体水平,改善IgA肾病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此外,恒瑞医药尚有两款IgA肾病治疗药物(补体系统靶向治疗)进入2期临床。
上述分析师表示,在投入方面,企业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包括明智的资金分配和多元化的研发项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以应对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当下,无论是跨国药企还是本土药企都需要寻求创新,以开发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差异化的产品更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提高盈利回报的机会。”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2024年全球Biotech投融资面面观:赢者通吃
8月8日,《Nature Biotechnology》刊发的一篇专题文章分析了2024年生物技术公司投融资的变化。在进行多维度的投融资数据分析以及采访行业知名的投资人、创业者和企业家后,文章指出,2024年至今Biotech的投融资变化是显著的。
首先,黎明似乎不远了。2024年迄今为止,Biotech公司的IPO数量仍然很少,但筹资总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2023年的总体水平。而且,2024年生物制药风险投资的总额有望超过新冠疫情大流行前,也就是2019年的水平。
其次,赢者通吃。Biotech投融资市场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具体表现在Biotech的融资轮次变少,但是单轮融资金额变大;资金越来越多向减重、自免、神经精神疾病等热门领域的临床阶段公司集中,少数公司拿到了市场上大部分的钱;越是资金充沛的投资机构,在当下的环境里投资机会越多且回报越高。
文章也分析了欧洲和中国的情况。特别提到了西方投资者对中国创新态度的转变,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已经从追随者转向了创新者,现在,中国成了他们的“机会储藏库”,当然他们也在顾虑背后的地缘政治风险。医药魔方对该文章进行了整理,供行业参考。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当下的Biotech融资可能也是如此。
好的一面是,蓬勃发展的创新、强劲的并购活动,以及私有Biotech公司融资规模达到2015年来的最高水平。
坏的一面是,根据Sofinnova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Antoine Papiernik的说法,目前是他所见过的最糟糕的风险投资募资环境,二级公开市场长期低迷,而谨慎、挑剔的风险投资人难以筹集到自己的新资金,大多数Biotech公司都陷入了一个持久的下行周期。
三年前,Biotech从创纪录的融资高峰开始下滑,现在它成了一个财富差异巨大的行业。“富人”指的是那些拥有临床阶段资产的公司和投资人,或者拥有光鲜履历的的管理团队,他们更容易成为大型制药公司的收购目标。“穷人”则是那些处于早期阶段的Biotech,他们的公司在拿到概念验证数据之前就停摆了。
总部位于荷兰Naarden的风险投资公司Forbion的管理合伙人Sander Slootweg表示,只有处于正确发展轨道的投资人和公司才能吸引到资金、人才。
在过去14个月里,Forbion的被投公司从大型药企发起的60多亿美元收购中获得丰厚收益。身处热门赛道且拥有丰富经验的团队能够获得超大规模的融资,比如2024年3月,由Prometheus Biosciences前首席执行官Mark McKenna创立的免疫炎症初创公司Mirador Therapeutics就筹集了4亿美元(Prometheus Biosciences于2023年被默沙东以108亿美元收购)。以神经精神病学为重点的Seaport Therapeutics首轮融资就筹集了1亿美元。该公司由Karuna联合创始人Daphne Zohar创建和运营(Karuna在2023年底被百时美施贵宝以140亿美元收购)。专注在癌症领域的Synnovation Therapeutics公司在一月份筹集了1.02亿美元的A轮资金,该公司的管理团队曾在Incyte公司任职,积累了开发激酶抑制剂的丰富经验。
那些拿不到钱的Biotech公司和投资人,包括处于早期阶段的的公司、新创立的公司和一些运气不太好的的公司,他们必须精简裁员、以不那么有利的条件进行再融资,或者选择合并或关闭。欧洲种子融资机构和生物技术建设公司Home Bioscience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vid Schilansky表示:“早期创新想要融资非常有挑战。”
新的曙光或许正在出现。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Rapport Therapeutics在6月份IPO,筹集到了1.74亿美元。这是为数不多的上市项目,排队等待上市的队伍正在延长。2024年Biotech公司的IPO仍然很少,但今年上半年的筹资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和2023年。风投基金正在加紧支持早期创新,整个生物制药风险投资全年预计达到280亿美元(图2b)。这个数字不会超过泡沫般的2020年或2021年,但如果从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来看,这仍代表着健康的增长。
事实上,一些风投机构正在募集新的资金。Flagship Pioneering在7月份招募到了36亿美元的资金。2024年6月,专注于生物技术的基金Foresite Capital完成了9亿美元募资。SEC提交的文件显示,Arch Venture Partners也在筹资数十亿美元。据投资银行Stifel称,假设风险投资机构在今年剩余时间继续以这个速度筹集资金,到2024年将有200亿美元的新增生物技术专项基金。这个数字低于2021年310亿美元的峰值水平,但与前十年相比仍然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
与此同时,根据安永最近的一份报告,大型制药公司还有大约1万亿美元可供支出,在公开市场依然吃紧的情况下,这些公司成了生物技术公司最好的朋友。一些制药巨头迫切需要填补巨大的创新产品缺口,因为包括默沙东K药在内的畅销药品在十年里将失去专利保护。诺和诺德和礼来则从减重/糖尿病产品的销售中获得了大量现金。Papiernik说,那些“与大型制药公司的战略保持一致的Biotech公司有很大的成功机会。”
最后,利率现在似乎持平或呈下降趋势。自2021年底以来,利率的上升让投资者们不愿意投资生物技术等高风险资产。“如果你是一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试图筹集资金,你会感觉不太好,但事情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伦敦投资公司ICG生命科学主管Allan Marchington说,“我们正在爬出低谷。”
赢者通吃,贫富差距拉大
Biotech公司融资数量变少,但规模变大了。根据Endpoints的数据,2024年以来,拿到融资的Biotech公司平均每轮融资(不包括种子融资轮)接近9000万美元,今年迄今为止,至少有50家公司已经筹集了1亿美元的资金。
“赢家通吃”这种局面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偏爱后期项目。这与大型制药公司的选择如出一辙,它们在肥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病学等竞争激烈的领域寻找临床阶段的资产,因为这些市场的规模足以填补老药留下的收入缺口。医药市场上的买家也希望得到明确的临床差异化证据,这要求风投机构要向自己的被投公司投入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资金。
风投机构Abingworth的执行合伙人Tim Haines表示,“现在更多的风投机构会选择临床阶段资产,而非临床前资产。如果二级市场仍然脆弱,这一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2019年的情况正好相反,选择临床前和平台公司的风险机构要比选择临床阶段公司的机构更多。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导致了交易规模变得更大,因为管理数十笔规模较小的交易过于耗费资源。
诺和诺德和礼来GLP-1R激动剂引领的减重市场淘金热正在吸引更多投资人:Metsera是一家2024年4月成立的公司,拥有一系列获得临床研究许可的肥胖资产,并获得了由Arch Venture Partners和People Health Partners牵头的2.9亿美元种子轮和A轮投资。Hercules CM NewCo从贝恩公司、RTW公司和Atlas风险投资公司拿到了4亿美元,用于开发它们从中国license in获得的基于GLP-1靶点的资产。6月中旬,Third Rock Ventures推出了其孵化的公司Marea Therapeutics,吸引了1.9亿美元的融资(A轮和B轮),用于开发由诺华公司授权的ANGPTL4靶向抗体,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目前已经处于的临床II期。
成立不久的Rapport Therapeutics凭借强生授权的一款治疗癫痫发作的临床阶段资产崭露头角,几周内该公司就募集到了1亿美元的A轮融资和1.5亿美元的B轮融资,因为大家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兴趣重燃,该公司创始团队则来自Cerevel Therapeutics(现隶属于艾伯维)。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VectorY Therapeutics公司筹集了1.38亿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将其腺体相关病毒(AAV)递送抗体推向临床,治疗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VectorY由联合创始人Sander van Deventer管理运营,他也是基因治疗公司uniQure和风险投资公司Forbion的联合创始人,正是Forbion创建了VectorY并主导了融资。
对于潜在买家来说,免疫学是另一个能赚大钱的领域。总部位于伦敦的风险投资公司Medicxi于2024年2月组建了6家专注于免疫皮肤病的投资组合公司,外加1亿美元,创建了Alys制药公司。炎症和免疫学“吸引了制药公司的巨大兴趣,”合伙人Francesco de Rubertis说,因为这个该领域有多种适应症和路径,“肥胖是热门话题,但是如果你还不是这个领域的玩家的话,要想突破就难得多了。”
种子轮膨胀
A轮融资越来越少但是金额越来越大,这意味着种子轮同样如此。Novo Seeds驻哥本哈根的管理合伙人Søren Møller解释道:“我们需要在种子项目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资金,以确保我们的公司在吸引后续资金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Third Rock的情况也差不多:“我们让孵化的公司停留在内部的时间更长了,所以当他们宣布成立时,他们的项目已经更接近成功。”Third Rock 合伙人Jeff Tong表示。(Third Rock2020年孵化了Marea,2024年才正式对外公布,这家公司致力于探索新的心脏代谢药物。)
当然,并不仅仅以是手握临床阶段资产的公司能拿到了更大的种子轮。合适的平台加上合适的团队,也可以拿到大的种子轮融资。今年2月,Orbis Medicines基于大环化合物的平台技术吸引了Novo Holdings和Forbion 280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比典型的800万至1200万欧元的种子轮的规模更大。Orbis的口服大环药物以4或5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支架为基础,可以广泛用于多个疾病领域。他们的灵活性和靶向精确性也吸引了那些开发ADC和放射配体疗法(RLTs)的公司。
当今投融资市场格局分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投入更多资金的投资者希望支持久经考验的团队。Orbis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成员、洛桑联邦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副教授Christian Heinis也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Bicycle Therapeutics的幕后推手。该公司的环状肽,结合了生物制剂和小分子的特性,这帮助Bicycle公司筹集了今年最多的资金一超过5亿美元。
投资者同样赢者通吃
Foresit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im Tananbaum在宣布新基金的声明中说,对于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人来说,现在是最好的Biotech投资时机之一。那些资金充沛的投资机构有很多选择,不管是交易市值低于现金的上市公司,或者现金流已经枯竭的私人公司。
“我刚投资了一家处于临床中期的公司,估值低得离谱,”一位风险投资人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数据非常好,但公司内部已经没有钱了。”
准备支持后期阶段企业和早期创新者的投资者,在疫情后的低迷期受益匪浅。在过去三年中,Abingworth筹集了近10亿美元,用于临床合作开发,代表其他制药公司或生物技术公司将临床资产推向审批阶段。几年前,Sofinnova和Forbion也筹集了成长基金,以支持可能获得更快回报的后期资产。像Flagship Pioneering或Arch Venture Partners这样的头部机构已经筹集到或正在筹集新的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像Novo Ventures这样拥有常青基金的公司也可以照常运营。
在当今以临床资产为中心的大环境下,这些策略正在获得回报。Forbion的成长基金II(于2023年关闭)投资了专注于肥胖的Versanis Bio,该公司于2023年被礼来(Eli Lilly)以近20亿美元收购;Sofinnova 的交叉基金于2023年初为专注于内分泌的Amolyt Pharma共同主导了一轮1.38亿美元的私募融资,这是这家生物技术公司在2024年3月被阿斯利康以8亿美元收购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这些退出意味着两个投资机构都可以将资金返还给他们的LP,这样他们就更有可能进行再投资。否则,他们可能只能继续青睐风险较低的资产。
总体而言,随着新的、更大型的投资公司进入这一领域,Biotech的投资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Abingworth、Sofinnova和其他欧洲风险投资公司(如Life Science Partners)现在都由大型资产管理集团全资或部分控股。投资银行高盛在1月份筹集了6.5亿美元的资金,高盛的一位资深人士另外筹集了8亿美元投资于生物技术行业。所有这些都可能意味着投资基金规模和融资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不同Modality的热度存在显著差异
投资者“只关注临床资产”,但如果是类似ADC这样热门赛道中的公司,可以不用受此限制。
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Tubulis今年3月筹集了1.39亿美元,用于推进其以癌症为重点的ADCs资产的概念验证。(1/2a期卵巢癌试验的第一位患者于6月份接受了药物治疗)。处于临床前阶段的Pheon Therapeutics在2024年5月筹集了1.2亿美元。投资者也看到了大型制药公司对ADC的浓厚兴趣。2023年以来,以ADC为重点的并购和合作达到了数百亿美元,其中包括辉瑞以430亿美元收购Seagen,以及艾伯维以100亿美元收购ImmunoGen。今年,强生公司以20亿美元收购Ambrx,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ProfoundBio。
RLTs(放射性配体疗法)是另一个热门领域。诺华公司已经上市的用于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Lutathera(lutetium-177 dotatate),以及用于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Pluvicto(lutetium-177 vipitide tetraxetan)的阳性数据已经引起了对RLTs的一些特性的关注。它们不太容易产生典型的耐药机制,因为一些辐射会粉碎DNA双链,使得基因组改变的空间很小,这些改变可以使癌细胞无法躲避有毒射线。由于同位素可以通过核成像工具进行追踪,因此RLTs还有一个特点,可以的直观的看到治疗效果。
新的同位素和共轭化学物质正在推动一个不断扩大的RLTs管线和以及相关的投融资活动。
“我们本以为已经解决了生产和规模化的问题,但我们还没有做到”,基因疗法公司SpliceBi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quel Vila-Perelló在4月份的一次会议上说。Illumina Ventures负责人兼欧洲业务主管Arnaud Autret补充称:“这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人工智能继续横扫整个生物制药领域——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新的modality,但是有望改变从药物设计到患者选择和护理服务的一切,并推动更广泛的投资热潮。Xaira Therapeutics公司的目标是用人工智能颠覆药物研发,该公司于2024年4月吸引了联合孵化器Arch Venture Partners 和Foresite Labs以及其他十几家投资者的10亿美元A轮投资,创下历史新高。Xaira董事总经理兼联合创始人Robert Nelsen表示,这是Arch历史上最大的首轮融资。Xaira与其说是一家生物技术初创公司,不如说是顶尖科学家、药物开发商和颠覆性平台的联盟。
人工智能也在吸引科技投资者进入生物技术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蛋白质设计公司EvolutionaryScale于2024年6月由前Meta科学家创立,从技术投资者那里筹集了1.42亿美元的种子资金,其中包括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风险投资部门。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用于医疗保健研究和药物发现的公司在2024年筹集的风险资金有望超过2021年以外的任何一年。
中间派的艰难选择
对于大多数Biotech公司来说,也就是那些没有拿到超过平均水平的种子轮或A轮融资的公司来说,这是一段艰难的时期。许多寻求B轮或C轮融资的公司被迫接受低于之前轮次的估值,尤其是在它们缺乏概念验证数据的情况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风投机构会亏损,以及为什么这些风投机构的LP不愿意为新基金出资。Syncona公司管理合伙人Roel Bulthuis说:“投资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项目的投资者仍然非常挑剔。”
这种介于初创和临床验证之间的中间地带的项目,是创新药投融资泡沫期遗留下来的最严重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还没有消失。直到2024年初,一些投资者还拥有充足的储备资金,可以通过过桥融资来保护他们的被投项目。Sofinnova公司的Papiernik说:“如今,储备金越来越少。在新冠大流行发生后不久,只有二级生物技术公司的股价会出现估值调整,而现在估值调整已经渗透到了一级市场的生物技术公司,因为空空如也的资金库迫使投资人对私人融资进行清算。”现有的投资者会接受较低的估值,以维持公司的运营。一些公司可能会合并投资组合公司。不是所有人都能活下来。
“是时候做出选择了,市场出清工作还没有完成。”Papiernik说。
尽管困难重重,但资深专业投资者大多认为,应该进行裁员。2024年4月,Atlas Venture的Bruce Booth表示,很高兴看到今年第一季度初创企业数量有所下降,他指出,当有限的人才分散到太多公司时,就会损害行业。他在自己的Life Sci VC博客上写道:“把稀缺的高素质人才集中到更少的公司,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产业风险投资拯救欧洲
一些人担心,从长远来看,风险投资向更大基金和更短投资周期的转变可能会造成损害。Syncona的Bulthuis说:“投资人有了其他选择——更先进的公司,更低的估值,这就把资金和注意力从现在就需要资金的早期公司身上吸引走了。这个问题在欧洲尤为严重,因为欧洲缺乏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的孵化基金(尽管有例外,比如和Forbion合作的BioGeneration Ventures、Novo Holdings旗下的Novo Seeds或Syncona)。”
不过,产业风险投资正在挺身而出。“当资金减少时,我们的电话就会响起来”,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默克公司(merk KGaA)旗下的风险投资公司M Ventures的董事总经理Hakan Goker表示,“企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是一种周期性的恋情”,但随着机构投资者向后期转移,制药公司的投资部门对于公司创建和早期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
2024年1月,M Ventures和AbbVie Ventures与Sofinnova一起参与了总部位于德国科隆的Disco Pharmaceuticals的2150万美元种子资金融资。Disco公司的技术可以大规模识别癌细胞表面蛋白,为新兴的ADC和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开辟新的靶点。2024年3月,总部位于瑞典隆德的临床前免疫疗法公司Therapeutics募集到3780万美元,这笔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和政府基金,这也是欧洲早期投资的另一个中坚力量。5月,BMS Ventures加入了Astellas Venture Management和其他非制药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行列,成为英国NeoPhore公司临床前扩大融资轮的最新参与者,该公司的小分子新抗原生成药物被认为是下一代癌症免疫疗法。
Lilly Ventures和Novo Ventures由于其母公司在减重市场上拿到的泼天富贵,在支持早期生态系统方面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Novo Ventures可以从母公司Novo Holdings获得常青资本,该公司也是诺和诺德的所有者,自2024年1月以来,该公司已向生物技术领域投入3亿美元。(Novo Holdings隶属于诺和诺德基金会,诺和诺德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医疗保健投资者之一)。
2024年上半年,欧洲生物制药公司和平台公司筹集了22亿美元,有望超过除2021年以外的所有年份。Forbion公司是少数几个拥有专门成长基金的欧洲投资者之一,该公司的高级合伙人Vanessa Carle认为,这正是欧洲与美国差距最大的地方。欧洲需要更多的成长型基金,因为“当美国投资者来到(欧洲)时,他们往往需要一个欧洲的领头投资者来帮助驾驭当地的融资和研发环境。”
Tech-bio吸引美国投资者前往欧洲
美国投资者纷纷来到欧洲。许多人被生物科技革命吸引到伦敦等新兴中心,Flagship Pioneering公司和OrbiMed公司都于2023年在伦敦设立了中心。总部位于伦敦的LabGenius公司正在利用机器学习设计和生成新型抗体,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James Field说:“伦敦正在成为ML/AI药物研发公司的真正中心。”2024年5月,M Ventures领投了其4460万美元的B轮融资。
美国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Recursion的5亿美元IPO是2021年二级市场第二大上市融资,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在伦敦国王十字路口开设办事处,因为该地区集中了技术、生物和化学领域的跨学科人才。Alphabet旗下的谷歌和DeepMind、默克公司、阿斯利康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都在步行范围内;欧洲蓝筹投资者如Sofinnova公司也在这里设立了分支机构,该公司于2023年底推出了2亿美元的数字医药基金。
英国政府正积极推动伦敦作为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中心的崛起,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2023年底,英国政府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与Flagship Pioneering合作,共同寻找创新机会,与英国生物库等国家数据储存库合作,并为Flagship公司寻找生产基地。欧洲各国政府正在加大力度促进当地生物技术的发展。
自大流行以来,欧洲各国政府加大了推动本地生物技术行业的力度。法国、德国和英国已经实施或宣布相关计划,将从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那里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当地的生物科学创新者,有效地鼓励他们扮演类似于风险基金有限合伙人的角色。法国在2019年推出的Tibi 1计划为支持后期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公司的私人基金注入了近216亿美元;2023年宣布的Tibi 2计划将增设早期风险企业投资。德国的一项类似计划正在提供重要的锚定基金,德国医疗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这些基金支持当地的中小型企业。
意大利的生物技术和风险投资生态系统则更加落后。"但新冠疫情凸显了本地研发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着赶超其他国家的压力",总部位于米兰的XGEN Venture公司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Paolo Fundarò 说。
Fundarò和一个曾经管理一家家族投资公司的团队在2022年成立了XGEN,这是建立本地风险投资的更广泛行动的一部分;XGEN已经筹集了1.73亿美元,计划筹资2.16亿美元,主要投资于意大利的生物技术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专注于癌症疫苗的Nouscom是首批投资项目之一。
XGEN的有限合伙人包括欧洲投资基金和意大利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CDP风险投资公司。据Fundarò称,这些公司是大多数欧洲风险投资基金的基石有限合伙人,尤其是首次成立的基金。
欧洲投资的另一中坚力量——家族办公室的资金,其数量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长。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Dolby Family Ventures是Progentos Therapeutics公司6500万美元A轮融资的投资者之一。总部位于瑞士Zug的Occident公司是德国Tubulis公司的早期投资者,管理着Schützenhöfer家族的财富。Strüngmann兄弟是德国BioNTech公司的早期投资者;Bertarelli家族建立了Serono公司,该公司于2007年被默克公司收购,Bertarelli家族通过B-Flexion公司继续投资生命科学领域。
中国:一个机会储藏库
中国的生物技术行业和西方同行面临同样的困境。IPO处于停滞,经济危机损害了风险投资(图6b)。但是,随着中国生物制药从追随者转向创新者,对于愿意且能够驾驭地缘政治风险的西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机会储藏库”,Medicxi的de Rubertis说。
中国Biotech资产的质量正在提高,但与美国同类资产相比,它们的估值仍然偏低,部分原因在于缺乏本土资本的支持。这对在拥挤的市场中寻找资产的西方投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恒瑞医药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的Hercules CM Newco公司;今年1月,葛兰素史克以10亿美元收购的的Aiolos Bio公司的临床2期资产,用于治疗哮喘的抗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单克隆抗体也来自恒瑞;Genmab新的ADC部门ProfoundBio虽然总部设在西雅图,但由一位中国科学家共同创立,并在中国开展研发活动。
2024年4月,Medicxi领投了总部位于上海的D3 Bio 6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该公司处在临床2期的新一代KRAS-G12C抑制剂可能会超越Mirati Therapeutics公司(已经被BMS收购)的Krazati(adagrasib)。de Rubertis说:“尽管存在政治风险,但我们对这种分子非常感兴趣,所以想投资。”
风险很大。其最突出的表现是《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旨在限制或切断与中国公司在生物技术等国防敏感领域的联系。该法案尚未在国会获得通过,但专家们预计它将获得通过。西方公司已经在研究如何与药明康德(也是D3 Bio的股东)这样的大型CDMO公司脱钩。
尽管如此,西方投资人发现很难忽视Genmab首席执行官Jan van de Winkel在最近《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国创新”。2020年,RTW在上海成立了箕星药业公司,该公司将西方资产授权给中国市场开发。RTW合伙人Peter Fong在2023年12月的一次活动上说:“中国的创新正在赶超西方”。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将技术引入中国并建立一个全球研发中心的机会,这样当中国的创新与西方的创新相媲美时,我们就会出现在那里。”
其他人则在密切关注。Forbion的Slootweg表示,“我们积极寻找中国的资产”,这些资产可能会改善代谢性疾病、炎症和免疫学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现有作用机制。
新的黎明
鉴于2023年的惨淡前景,大多数人同意Novo Ventures的Naveed Siddiqi的观点:“现在的情况比去年这个时候好多了。”好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少数被选中的ーー不管是生物技术公司,还是投资者,他们在正确的领域工作,拥有需要的经验,拥有比以往更多的现金和遍布全球的丰富机会。由于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继续考验着投资者的信心,其他人仍然面临着困难时期。
随着生物技术从黑暗过渡到黎明,欧洲的公司可能会比美国的一些公司更有韧性。Forbion公司的Slootweg说:“我们更善于在困难情况下生存。欧洲公司习惯了很难或根本无法上市的公开市场,而且更加依赖并购。”
它们可能不得不继续更加努力地吸引投资。意大利风险投资公司Panakès的合伙人Rob Woodman认为,融资规模越来越大,选择也越来越多的趋势标志着“根本性的转变”。“在欧洲,一轮8000万美元的融资已经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了”。
这对一些欧洲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这些公司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将投资者,特别是美国投资者从价格诱人的美国上市公司中吸引过来,对其他公司来说,这就不是好消息了。
尽管如此,随着复苏势头的增强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投资者的资金闸门可能会进一步打开。Siddiqi预测,“到那时,资金就会重新涌入生物科技行业。我们不应该只盯着后视镜。”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创新药世界,最不缺的就是颠覆的故事。
从百济神州超越恒瑞医药,成了创新药一哥,再到国产CAR-T、ADC的强势崛起,颠覆不断。
在创新药阵营,一批不入流的药企,竟然也开始能做出药了。这,可能才是颠覆的。
比如去年底横空出世的百利天恒,以83以美元的交易总额,创下ADC全球第一大BD。人们诧异,四川一家小仿制药企也能做出全球独一份的管线?
再比如,最近被热捧的香雪制药,其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学研发的TCR-T疗法TAEST16001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有望成为首个上市的TCR-T。香雪制药也从一个老牌中成药企业摇身一变成为先进细胞疗法的龙头公司,只是炒作下的暴涨来得快去得也快。
创新药领域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人、想法和技术,也还有一大堆炒作。正因此,割裂与颠覆感也与日俱增。
只不过,炒作归炒作,行业归行业,香雪制药们到底是怎么炼成的?在这背后,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创新”?
01、创新药最颠覆
当创新成为产业主旋律,转型成了所有传统药企的当务之急。
然而,传统与创新的对立,仿制与原创的鸿沟,大多数人认为,传统药企已经掉队,无论企业大小,包括老大哥恒瑞医药都难逃致命一问:一个做仿制药的怎么做得出创新药?
尤其是,2018年国产的PD-1的上市和两大交易所对未盈利生物药企的开口,整个资本和产业端,一起将创新药行业推向最顶峰,创新药领域一时风光无两,而传统药企一度成了最落寞的存在。
实际上,在创新药研发领域,传统药企慢了一拍,但并不意味彻底失去机会。
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大药企的转型,比如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与石药集团等这些老牌劲旅,虽并非一帆风顺,但却顺理成章,因为他们有钱有人有资源。
颠覆则始于,百济神州超越恒瑞,成了创新药一哥。
2022年,前者的创新药收入首度超过后者。这意味着,国内创新药市场的龙头老大易主了。年轻的百济神州,还在飙进,或许很快整体营收就将超越恒瑞医药。
一批biotech新面孔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正在爆发的小核酸药物领域,成立于2021年的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了首付款1.85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41.65亿美元的合作,共同开发多款心血管siRNA药物;
2020年成立的宜联生物,则凭借其新一代ADC的故事,先后与罗氏、BioNTech达成合作。
新一代biotech的研发成果开始出现,在市场预料之中,因为它们本就是为创新而生。
真正的颠覆或许是,一批不入流的药企,竟然也开始能做出药了。
前有2023年横空出世的百利天恒。12月12日,百利天恒研发的双抗ADC药物BL-B01D1,以高达83亿美元的总交易额license out给百时美施贵宝。
这不仅创下国内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的首付款纪录,也一举刷新了全球ADC单药交易总价的纪录。
百利天恒是谁?在此之前,它的标签更多是“一家四川仿制药企”。
后有A股新晋细胞疗法龙头香雪制药,借着海外首款TCR-T疗法上市的东风,11个交易日涨幅达227.5%。
其子公司香雪生命科学研发的TAEST16001注射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有望成为中国首款上市的TCR-T细胞治疗药物。
香雪制药是谁?在此之前,它的标签更多是“抗感染中成药企”。但这一次,香雪的逻辑变了,从一个老牌中成药企业摇身一变成为先进细胞疗法的龙头公司。
回过头来看,香雪制药们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02、香雪们是怎么炼成的
先来看香雪制药。
作为一家老牌中药企业,它既没有其他大药企雄厚的体制内资源,也没有任性买买买的家底,一个靠中药材和口服液的公司,是如何摘得首个国产TCR-T疗法桂冠的?
故事还要从2012年说起。当年,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大牛李懿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建立了研究平台,但仍需要找企业落地。
李懿在牛津大学创立的Avidex任职时,发明了TCR的引导进化技术并以此分离优化出了全球第一个人源高亲和可溶性TCR,打通了TCR由科研走向临床的关卡。得益于这一关键技术突破,TCR-T龙头公司Immuncore逐渐从牛津大学孵化的一家早期生物技术公司发展为拥有多个临床阶段产品的公司。
回国后,在机缘巧合下,李懿结识了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二人商定在香雪制药内部成立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建立实验室。
从2013年开始,香雪制药拉来以李懿和龚海平为首的科学家,这才有了后来做TCR-T的香雪生命科学。
在外界报道中,香雪制药付出的代价是,5年1.8亿资金用于TCR-T项目的推进。其中,TAEST16001进展最快,根据其在今年ASCO会上展示的壁报数据,截至2024年4月,8名受试者者入选TAEST16001的II期临床试验,最佳缓解率为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9个月。
从行业层面看,TCR-T龙头公司Immunocore、月初刚刚推进全球首个TCR-T疗法获批上市的Adaptimmune,以及香雪生命科学,这三家的研发团队在10多年前其实是一家,也就是李懿供职过的Avidex。
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走在一线的几款TCR-T产品,都只是当时从学界转化出来的几项技术在不同的国家和企业同时走向落地。
所谓TCR-T,从机制看与CAR-T大同小异。而相比于CAR-T,TCR因为更类似于人体中的天然T细胞(CAR只是片段),不仅安全性更好,并且通过TCR-CD3复合物向胞内传递刺激信号,因此,TCR-T不光能够识别肿瘤表面的抗原,更能够识别肿瘤内部的抗原。也是因此,TCR-T更适合应用于实体瘤治疗。
即使是前景广阔的领域,也需要实际成果来证明其价值。CAR-T疗法之所以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像艾米丽这样的成功案例,随后多款产品陆续上市,开启了细胞治疗的新时代。
TCR-T疗法虽然理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至今还没有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产品。
回到12年前,不是很多企业愿意拿出上亿的资金,并且每年持续输血,去押注一个未来不是很确定的赛道。香雪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目前公司超过70%的负债率,与济川药业等同行20%左右的负债率相比,要高出不少。
再来看百利天恒。
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1996年,做仿制药起家。当年百利天恒的前身百利药业成立,在创始人朱义的带领下,推出了首款仿制药利巴韦林颗粒,一度成为大单品。
朱义的职业生涯也“不同寻常”,本科学的无线电,后来是复旦大学生物物理硕士、川大企业金融博士。做过房地产,成立百利药业走仿制药路线后,带着销售队伍在一线拼杀。
而在药品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的影响下,公司仿制药业务营收逐年下滑,亏损更是不断加大。没人会相信这样的仿制药企会在创新药领域闯出名堂。以至于,其与BMS的交易宣布后,还有人问,百利天恒是谁?
而早在2008年,朱义已开始涉足创新药。遗憾的是,折腾几年后,多个项目全部宣告失败。
但他并没有放弃做创新药,2014年,其在西雅图成立了一家聚焦肿瘤类药物研发的创新药企——Systimmune.LTD,并组建研发团队。
当时,朱义写了一份公司未来十年规划的手稿:双抗、多抗、ADC药物。当时,TDM1上市并未引起业界的关注,ADC药物在美国正处于低谷,而他却提出要去做双抗ADC。
大家认为,单抗ADC毒性问题都暂时没有解决掉,双抗ADC的不确定性只会更高。但朱义认为,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无非是需要时间和投入:如果出现了风险,就去加强风险承受能力;资源不够,那就再去思考怎么把资源找回来。
2023年6月,百利天恒在ASCO会上汇报BL-B01D1的首个人体临床I期研究数据。BL-B01D1,正是在2014年不被看好,但百利天恒研发的双抗ADC。
结果显示,在可进行疗效评估的139例患者中,中位随访4.1个月时,整体ORR为45.3%,其中EGFR突变型NSCLC的ORR达到63.2%、EGFR野生型NSCLC患者的ORR为44.9%、NPC患者的为53.6%。
正是这样的数据,促成了其与BMS的合作。
03、撕掉“标签”
在市场眼中,中国仿制药企转型,真正顺畅的路径,或许只有一个。
那就是,做成一个巨无霸,在拥有非常多的资源之后,去并购一个已经成型的创新药体系,或者license in真正的创新药,但绝大多数仿制药企的体量都不够。
而质疑规模较小的传统药企转型,最大的论据就是,国外新药研制动辄耗时十年,花费十亿美金,一个仿制药企,一年利润只有几千万人民币,凭什么去做真正的创新药?
客观来说,这样的质疑是合理且正常的。但也正是这种固化的思维方式,增加了创新药领域的割裂感和颠覆感。
比如,无论香雪制药还是百利天恒,都让我们看到,不入流的药企,居然也能做出创新药了。
不可否认,香雪制药的股价大涨背后是一波基于预期的炒作,之后临床结果如何,尚不可知,炒作的暴涨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实际上,其临床数据也遭到了部分业内人士质疑,比如样本量为何这么少?8名患者又是如何筛选的?在海外样本量增加的前提下又能否复现一样亮眼的数据?
一切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百利天恒此前公布临床数据后,也曾被质疑。而当其与BMS达成合作后,又被视作国内创新药领域的一匹“黑马”。同样是一款药,在获得大药企背书后,市场的态度迅速发生转变。
这背后,更多是“标签”的作用。与其直接判断药物本身价值,不如看看是谁做的、谁投的、谁买的,基于这样的“标签”更易得出新的、被认可的结论。
尽管谁做的、谁买的固然重要,但即便是顶尖的研究人员也无法违背行业的客观规律;顶级的跨国药企,也无法保证每个项目、每笔交易的成功率。
或许,我们是时候去“标签”化思考,正确看待“创新”这件事了。
在所有领域,很多时候别人觉得做不到的事情,真正下定决心去做,也不一定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就像今年奥运会打破欧美人垄断的运动员们,游泳界的潘展乐、网球queen郑钦文等。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创新药领域。这里没有想当然,也没有不可能,更多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
回归创新药研发逻辑,当下香雪制药、百利天恒所呈现出来的成绩,本质上,更多的是10年前开始创新布局的一个结果;而决定它们3年、5年后如何的关键因素,则是当下的布局与投入。
无论biotech还是传统大药企、小药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既需要钱、人和策略,更需要前进与坚持。更何况,创新本就是一场发散性竞争。
药品研发并没有绝对的中心,核心取决于产品疗效。而决定疗效的,是不同的原理和技术路线,没人可以垄断、预设结果。
因为,药无定数。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AI制药极限推演:晶泰科技们的当下与未来
8月8日,Recursion宣布与Exscientia达成收购协议,交易金额为6.88亿美元。这两家企业是分别在2013、12年成立的AI制药元老。这一AI制药界最大的并购案,预示着AI制药行业在继续沉淀。
纵观Exscientia的发展和商业模式,从靶点发现到药物临床的自有管线开发,让这家初代AI制药企业注定面临更长的战线、更高的成本和风险;同时,Exscientia在D轮前的8年间仅融资1亿多美金,似乎错过了最好的成长机会。它在最早的几条管线经历关停、临床遇挫后终于躺平在沙滩上,现有管线移交Recursion。
看起来,Recursion可能成为大赢家。
合并之后的新公司,预计在未来18个月内,进行10次临床数据读出。只要其中某一次临床数据超预期,可能就会成为AI制药的“奇点”时刻。并且,现有的合作,还能给新公司在未来两年内带来约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合作期间超20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的分成。也正因此,市场对这起并购交易持谨慎乐观态度。
制药本就是长周期的赌局。按行业“十进一”的临床成功率计算,首个可以成功上市的AI药物分子可能早已经进入临床,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令人唏嘘的是,初代元老Exscientia,则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走下了牌桌。
01、期望没有崩塌
大家都在等待AI药物成功上市的“奇点”,但这不是检验AI制药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创新药九死一生,在逆摩尔定律的趋势下,只会越来越难。这一趋势下,药企对AI有更朴素的期望:创新,增效,降本。
事实上,AI技术平台创造产生创新分子的能力,早已得到了验证。波士顿咨询(BCG)的一项近期发表在《Drug Discovery Today》的研究报告表明,AI分子已经展示了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临床成功率:
AI生成的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中,成功率高达80%-90%,而在以往,成功率仅为50%,AI在设计或识别具有药物特性的分子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BCG预测,总体上新药的研发成功率将从目前的5-10%提高到9-18%。
AI制药在研发效率提升方面,肉眼可见。按照BCG报告的说法,AI赋能下制药行业可以将研发周期缩短约50%,换句话说,研发效率实现翻倍。
无独有偶,麦肯锡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生成式AI在药物发现早期阶段,每年能够创造150-280亿美金的经济价值,核心逻辑就在于能够显著提升效率,包括不局限于:
大分子设计速度提升超过三倍;
化学化合物活性模型性能最多提高2.5倍;
在识别新线索所需时间上的速度提升超过四倍(从数月缩短至数周)。
也正因此,过去十年里,每年使用AI发现的分子数呈指数级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这表明药企正真金白银地为AI买单,将AI分子输送进昂贵的临床实验,不断通过监管审批和临床数据一步步获得验证。
事实上,寒意依旧,但市场对于AI制药的期望,并没有坍塌。
从英伟达去年以来一口气投10多家AI制药企业,到今年Xaira开局即为王者的1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看起来产业界仍坚信AI制药蕴含巨大机会。
资本市场也不例外,AI+机器人药物和新材料研发平台晶泰科技作为港交所18C第一股成功上市,股价逆势上涨,并于日前被纳入恒生指数(9月9日生效),也论证了市场对晶泰科技的期待。
当然,整体来看,如今市场对企业的评估也更加谨慎和理性。随着AI领域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与生物技术的持续融合,AI制药在退烧中优胜劣汰,平台的起点也在提高,技术与商业模式持续演化。
AI+Biotech的技术在继续升级、复合化。就当前而言,虽然距离赢下比赛仍有许多变量,但换把好枪一定可以提高打靶成绩。
与此同时,国内biotech领域的后起之秀也正在迅速露头,带着更新的技术和更具野心的管线,比前辈们更早拿到里程碑数据,在行业对AI技术的质疑声中加快发展脚步。
而中国AI赋能创新药起步更晚,但冰山一角已经浮出水面。随着时间推进,AI赋能的管线也将越来越多地披露。
02、让“光”继续飞
以Exscientia为代表的初代AI制药企业及一些失败的管线命运,并不会影响行业对AI制药技术未来前景的共识。核心逻辑在于,我们对AI制药的观测和认知,存在“滞后”。
如果将药物管线比作星辰,目前我们观察到的仅是数光年之外最初的尘埃,这些尘埃或许已经孕育出新一代的恒星,而它们的光仍飞在路上,地球观测结果还需要时间。仅凭最早的管线结果就对AI制药下定论,是不全面的。
BCG的研究发现,自2015年以来,已有75个由AI发现的药物分子进入临床试验,其中67个分子截至2023年仍在临床试验中,这意味着答案只揭晓了很小一部分。
在传统药物研发中,平均每10个进入临床管线的分子中,只有1个能够成功上市。即便是按照这个比例,首个能成功上市的AI药物分子也已经进入临床。更何况,AI技术还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
实际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通过AI技术平台赋能,持续取得超预期的进展。
自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成功敲钟上市以来,从希格生科、剂泰医药,到莱芒生物、默达生物、溪砾科技,五家与其有研发合作的AI生物科技企业或是披露管线里程碑进展,或是顺利拿到用于将管线推进临床的高额融资。
其中,进展最快的剂泰医药,于6月份刚刚完成1亿美金的C轮融资,累计融资近3亿美金,首个小分子三期临床正在进行,mRNA管线也将在今年进入临床。希格生科和默达生物则分别在6月和7月宣布管线获得FDA的IND批件、儿科罕见疾病资格认定,即将迈入临床阶段。莱芒生物则凭借IIT临床数据拿下5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补充融资,其正在进行IND申报的代谢增强型CD19 CAR-T细胞治疗(Meta10-19),以1%-5%的极低剂量就成功使20余位实体瘤、血液瘤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并出院。而这四家公司,分别成立于2020-21年。
对于仅成立3年左右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这些成果绝对是亮眼的成绩,也是晶泰科技作为AI制药平台的有力验证。
AI+Biotech的组合,前途日益清晰。不自营管线的晶泰科技,持续向临床输送药物分子,一再证实平台产出创新骨架、理性设计药物候选的实力——不仅拿下辉瑞、礼来等全球排名前20药企中16家的研发订单,也在与创新企业挑战全新靶点、实现临床转化中,交出不错的成绩。大药企有更高的交付要求,而早期生物科技公司试错的机会成本更高。作为横跨多个疾病领域、药物模式的研发平台型企业,意味着晶泰科技的技术与平台需要经过更严苛的考验。
未来,由AI参与的潜力分子的诞生,速度还有可能会越来越快。
药物研发的生物学挑战和工程技术挑战构成一个二维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当中,晶泰科技的核心能力更多地体现在工程技术方向,在解决药物研发分子设计及活性优化、化学合成中,如果能将创新能力与合成路径设计转化为工程学问题,就可以尝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定位上,晶泰科技以量子物理、AI和机器人的研发平台切入,帮企业解决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器”的问题。药企客户则承担生物学和医学挑战,选定靶点、制定研发目标,以及后续的开发、临床、上市策略。
对于AI制药企业来说,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以更低成本、更高的通量拿到高质量、结构化的数据。
晶泰科技以平台为定位,进行广泛合作的好处,是AI+机器人相互验证、相互知会的平台具有成长性:用高精度、结构化、真实世界的正负样本数据不断喂养算法。自动化实验室产生的大量标准化数据,持续反馈给智能模型,实现研发的“小步快跑”迭代,解决AI药物研发的数据短板问题,最终转化为平台分子创新、化学合成的效率和交付能力。
换句话说,晶泰科技对抗医药研发“反摩尔定律”的破局之策,是借助AI和机器人的验证回路最终形成正反馈:
“研发合作企业越多-技术越好、边际成本越低-研发合作企业更多”。
03、超预期回报或提前兑现
当越来越多的AI分子进入临床开发环节,产业预期的兑现或许会提前降临。
正如上文所说,AI分子上市是必然结果,但并非一定要一家企业把AI分子送上市,才算是AI制药模式的成立。在拿到AI新分子后,无论企业是选择自己继续推进管线临床还是与大药企进行收购或授权交易,都可以获得相应甚至足够丰厚的回报。
只要其在临床中拿出潜力数据,就有可能获得大药企的青睐,阶段越晚,药企获得的回报越高。2022年底,AI制药Saas平台薛定谔持股的Nimbus,就将尚处于临床2期阶段的NDI-034858出售给武田,交易达60亿美元,首付款更是达到40亿美金。
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
正如上文提及的晶泰科技,其合作伙伴希格生科、剂泰医药,到莱芒生物、默达生物、溪砾科技等一系列里程碑节点的实现,实际上也意味着晶泰科技距离收获节点越来越近,并且回报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在众多新靶点、新机制的重病领域,已经卡住身位。
默达生物有望成为自免领域的超新星。作为全球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治疗领域,以11年连续蝉联“药王”的Humira修美乐为代表,自免市场的热度居高不下。默达生物则专注新一代免疫代谢机制的疗法研发,在晶泰科技的加持下,全面投入自免FIC管线的研发,在研的3条管线项目中首个一期临床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在澳大利亚开展。其对标的同类型企业Rheos Medicine和Sitryx已经分别与罗氏、礼来建立价值8亿和9亿美元的研究合作协议。修美乐专利悬崖之后,多个新兴的免疫代谢疗法正加速奔赴临床,以期成为自免市场中的下一个重磅药。
希格生科的首创新药sigx1094作为首款获得IND的弥漫性胃癌(DGC)靶向药,对应的是约20亿美元的市场。Sigx1094通过希格类器官模型的活性评估,有望早日弥补全球弥漫性胃癌的治疗空白。胃癌有效疗法稀缺,因此市场对突破性药物的预期向来较高,参考仅能覆盖不到20%胃癌患者的Zanidatamab,市场给出的销售峰值预期已经超过20亿美元。
而sigx1094针对的DGC,患者比例更高(占所有胃癌病例的30%)、患者预后更差(五年生存率不足10%),理应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另外,sigx1094还在临床前展现出治疗巢癌、三阴性乳腺癌及等恶性肿瘤的潜力。
莱芒生物则可能成为下一个“传奇”。国内获批的CAR-T产品共有5款,价格在99万-129万之间。而莱芒生物的极低剂量CAR-T以1%于常规治疗的剂量实现了更好的疗效,生产成本和周期具有明显优势,有机会后来者居上,让莱芒生物的CAR-T售价进入医保的射程范围,解决CAR-T疗法的“天价”挑战。同时,极低剂量也使得其毒副作用足够低,可拓展更多适应症。目前儿童白血病可用的CAR-T疗法仅有诺华的Kymriah一款,并未进入中国。而莱芒生物代谢增强型CAR-T的首例儿童恶性血液瘤患者已在治疗后完全缓解并出院,值得持续关注。
溪砾科技瞄准的是下一代基因疗法与罕见病的交叉赛道,管线聚焦渐冻症等多种无药可治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相关罕见病与癌症。其针对遗传性疾病开发的“可口服的基因疗法”给药难度低、患者可及性高,且治疗相对可逆、风险较低。据悉,溪砾科技与晶泰在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合作上已形成管线成果,随着近期3000万美元A轮融资的完成,将向临床推进。
剂泰医药则兼顾小分子与mRNA两大市场,自研和合作管线双管齐下。与晶泰同样出自MIT,剂泰医药由美国工程院院士、连续成功创业的科学家陈红敏参与创立,已成功打造全球领先的AI药物递送平台,并在肝靶向领域拥有BIC实力,递送效率超越行业巨头20倍以上。基于当前核酸药物的蓬勃发展,其平台应用前景可期,公司自研管线也进展顺利。
尽管新药临床研发仍有不确定性,但上述企业如果能够实现突破性进展,晶泰科技将会兑现服务费之外的超额收益。这也体现了Recursion、晶泰科技所代表的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性感。
分子交付后,直至药物转让或成功上市,还可以收取可观的销售分成,分享合作方豪赌之下的丰厚胜利果实。对于深度合作的创新企业,晶泰科技还有可能追加投资,通过早期的风险共担与附加值更高的研发服务,参与管线的后续销售分成。
这些野心勃勃的FIC、BIC背后,AI制药正持续兑现其商业价值,帮助这些初创生物医药企业突破新靶点、拿到FDA批文和理想临床数据,接下来,AI管线可以在关键里程碑待价而沽,大药企扩充临床管线,创新公司也能在动辄几亿美金的交易中实现回血。
质疑AI制药的声音,总在强调AI分子尚未获批上市。但上市不是唯一的商业化目标,AI赋能获得IND、进入临床一至三期的管线已经可以达成高额交易。而溪砾科技3000万、剂泰医药1亿美金的融资,也再次验证了AI制药所创造的价值。
不论来自大厂还是创新药企,AI制药管线仍在前仆后继地奔向临床,而广泛押注的晶泰科技,也在静待其药物研发业务兑现服务费之外的超额收益。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GLP-1药物持续火爆:糖尿病风险直降94%,体重减23%,药企竞相淘金新热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的治疗和管理需求随之增长,减重药物的应用已成为长期体重管理的重要治疗手段。相较于传统减重药物,新型GLP-1类减重药物具有明显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
8月20日,美国礼来公司在官网发布消息称,旗下明星GLP-1药物替尔泊肽将患有糖尿病前期和肥胖或超重的成年人进展为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降低94%。此外,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替尔泊肽可以在整个治疗期间带来体重的持续减轻,在患有糖尿病前期、肥胖或超重的成人中,服用15mg剂量的成人体重平均下降22.9%,而安慰剂组的体重平均下降2.1%。
根据公开信息,礼来替尔泊肽2022年5月在美国获批用于糖尿病治疗,2023年11月8日在美国获批用于减重治疗。今年5月在我国获批糖尿病治疗适应症,7月在我国获批减重适应症。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GLP-1的市场规模未来将会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肥胖症方面,该市场是刚刚打开,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肥胖市场需求旺盛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65.3%,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呈上升趋势,肥胖症防控已刻不容缓。
肥胖不仅影响个人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此外,肥胖还与较高的死亡风险相关,2019年我国因肥胖死亡率约为每10万人40.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4%,肥胖已成为第八大死亡风险因素。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于淼教授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是超重或肥胖的首选治疗方式,而患者遵循医嘱和建议的程度,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普遍存在疗效不佳、患者难以坚持等问题。经生活方式干预仍无法有效减重可考虑药物治疗。
在我国,大众对手术的接受度较低,且治疗成本高,存在短期或长期并发症的问题,仅有0.013%的肥胖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减重药物是长期体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减重药物疗效相对不足,不良反应较大,难以满足各种临床需求。随着新型减重药物的出现,从医学诊疗方面对于肥胖的长期管理带来了新希望,更适用于广泛的人群。
自2023年起,基于肠促胰素的减重药物陆续获批上市。今年6月,诺和诺德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正式在我国获批上市,7月,礼来的GIP/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穆峰达)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长期体重管理适应症。另外,去年两款国产GLP-1药物也获批上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体重管理,分别是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和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8日,《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内分泌学学术会议(2024 CSE)上正式发布,对新型减重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了相应的诊疗规范,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以适应肥胖症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GLP-1类药物销量表现突出
随着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GLP-1类药物的市场表现尤为强劲,预计2030年全球GLP-1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从国际市场看,诺和诺德和礼来目前是GLP-1市场的两大玩家。
分领域看,诺和诺德在糖尿病和肥胖护理业务营收181.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GLP-1类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达到104.54亿美元,肥胖症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37%至36.20亿美元,诺和诺德在全球GLP-1类糖尿病药物市场和全球肥胖药物市场分别占据56%和91%的份额。
司美格鲁肽作为诺和诺德的旗舰产品,仍是营收创收最大贡献者。司美格鲁肽在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已达到129亿美元,占据诺和诺德同期总营收的三分之二,有望在今年冲击“药王”宝座。其中降糖注射药物Ozempic销售额约为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口服降糖药物Rybelsus销售额约为1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减重注射药物Wegovy销售额约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74%。
此外,礼来的替尔泊肽也表现出色。2024上半年,礼来在糖尿病和减重领域总收入130.076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这主要得益于作为全球首款且唯一的GIPR/GLP-1R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总收入66.58亿美元。其中,降糖用替尔泊肽Mounjaro收入48.974亿美元;减重用替尔泊肽Zepbound收入17.606亿美元。
在强劲的市场表现的推动下,礼来将2024年全年营收指引上调30亿美元至454亿美元至466亿美元之间。
替尔泊肽在市场的快速渗透,尤其是在减重领域的显著效果,使其成为司美格鲁肽在GLP-1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值得一提的是,替尔泊肽以其双靶点的设计(GIPR/GLP-1R)在临床试验SURMOUNT-3中展现出了更好的减重效果,相比之下,单靶点的司美格鲁肽在STEP 1试验中的表现较为一般。
临床数据显示,在每周一剂持续时间为68周的临床试验中,2.4mg的司美格鲁肽使用者平均减重14.9%,而在每周一剂持续时间为72周的临床试验中,10/15mg的替尔泊肽使用者平均减重21.1%。而SURMOUNT-3试验显示,患者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12周+72周的替尔泊肽治疗后,体重减轻达26.6%。
这表明,双靶点、多靶点可能会成为GLP-1药物差异化的突破口。
如何寻找市场新增长?
在GLP-1类药物销售旺盛的背后,产能供应成为制约市场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因素。为应对这一挑战,药企主要采取扩大内部产能、委托CDMO进行外包生产以及收购产能的策略以解决。
礼来日前对表示,已经投入了18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工厂和现代化及优化现有工厂,采用最新技术来增加我们的生产能力,这些投入需要时间才能完全投入运营。目前,礼来共有7个工厂正在增加产能或正在建设中,有望实现今年早些时候设定的预期——在2024年下半年将我们的肠促胰素类药物的产量至少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1.5倍。
方正证券分析指出,礼来替尔泊肽所有剂量均从FDA的药品短缺数据库中删除,表明供应得到了改善。
在跨国药企加速产能扩充之际,本土竞争形势日益激烈。国内药企如恒瑞医药、众生药业、博瑞医药等正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国际药企合作,积极布局GLP-1类药物市场,至少9款由中国公司自主研发或引进权益共同开发的GIPR/GLP-1R双靶点新药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例如,华东医药目前商业化及在研产品达到20余款。尤其是在以“减肥神药”之名风靡全球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靶点药物领域,公司已构筑了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的差异化管线,其中多款已处在临床Ⅱ期。不过,华东医药最近也披露,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与其美国合作方美国vTv Therapeutics LLC已签署项目终止确认函,中美华东决定终止口服GLP-1药物TTP273项目的后续研发。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外药企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一方面,通过开发新适应症来拓宽GLP-1类药物的应用范围,如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心血管疾病及阿尔茨海默症等。目前,司美格鲁肽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试验已进入3期阶段,而替尔泊肽也在慢性肾病治疗方面处于2期临床试验。
另一方面,开发多靶点协同药物,这也是未来GLP-1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上述券商分析师指出,相较于GLP-1单靶药物,多靶点药物在减重效果上有一定优势。从药理上看,双重激动剂或三重激动剂能够同时激活多个受体,通常能够产生比单一受体激动剂更显著的协同效应,在适应症拓展方面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随着更多GLP-1类药物的上市,预计2030年中国GLP-1的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尽管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制药巨头在GLP-1药物市场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对于本土药企来说仍有机会。
前述分析师进一步指出,在GLP-1出海的规划上,需要对目标市场监管的要求及商业化模式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选择适合公司产品出海的商业战略。在前期研发时期,需要明确相应监管临床试验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临床试验规划,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可能相关经验较少,需要和具有跨国经验的CRO团队进行合作研发;在商业化规划中,本土公司也需要寻找具有海外销售经验及渠道的公司进行商业化的合作。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2024上半年实体药店市场分析:零售规模2986亿元,同比下降3.7%
米内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实体药店中,2024年上半年零售规模(药品+非药)达29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3.7%,低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增速。化学药中的重病、慢病用药销售额同比增长明显,中成药的感冒止咳类需求同比明显减少。
总体分析:2024年上半年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为2986亿元,同比下降3.7%
米内网零售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为488亿元,较上月下滑2.9%。与2023年6月相比,零售规模(药品+非药)虽然仍是同比下滑,但下降的幅度持续收窄,为1.8%。
品类市场分析:药品增长乏力,器械、保健品、饮片明显下滑
2024年1-6月,药品占药店销售的81.5%,较2023年同期上升了5.1个百分点。除药品外,饮片、器械、保健品和其它类别产品的份额与去年同一时间段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从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累计增长率来看,药品略有增长,仅为2.7%,其它类产品均呈负增长,器械下滑幅度较大,同比下滑了37.2%,保健品的销售额下降30%,中药饮片下滑幅度相对较小,为12.1%。
2024年6月,中国实体药店药品零售规模为395亿元,规模较今年5月减少了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0.7%的增长,实体药店的药品市场也呈现需求低迷之势。
2024年6月,中国实体药店中药饮片零售规模为37亿元,较今年5月增长了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呈下滑之势,下降了8.5%。2024年1-6月,中药饮片累计规模为218亿元。
2024年6月,中国实体药店医疗器械零售规模为23亿元,比今年5月减少了2.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明显收窄,只有0.7%的降幅。2024年1-6月,医疗器械累计规模为141亿元。
2024年6月,中国实体药店保健品零售规模为20亿元,规模与上月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24.2%的降幅。2024年1-6月,保健品累计规模为122亿元。
2024年6月,化学药TOP20品类销售规模较上月下滑了4.2%,而同比增长了1.3%,份额仍为79%。总的来看,化学药TOP20品类的增速高于药品总体增速。
相对而言,化学药TOP20品类中,同比增速高于10%的品类有4个,分别是: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血脂调节剂和糖尿病用药,与上月高增长的类别一致;同比降幅超过10%的化学药类别有3个,分别是:咳嗽和感冒用药、维生素类和性功能障碍类药物。创新生物药与慢病用药需求持续增加,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用药需求有所萎缩。
从环比增长的数据来看,化学药TOP20品类中,仅有4个类别为正增长,但增幅较小,均在10%以内,增速最快的是止泻药、肠炎用药,环比增速为3.8%。
2024年6月,中成药TOP20品类份额为82.5%,销售规模较上月下降了3.2%,与同期相比下降了9.8%,市场对中成药的需求明显减少。
与去年同期相比,呈正增长的中成药品类仅有4个:安神补脑药、补气用药、胃药和补血用药;同比降幅超过10%的品类有8个:清热解毒用药、感冒用药、咽喉用药、脑血管疾病用药、健胃消食类、止咳祛痰平喘用药、风湿性疾病用药和肠道用药。
与今年5月相比,中成药TOP20品类中,有5个呈正增长,其余均为负增长。其中,正增长超过10%的品类有:祛暑剂和脑血管疾病用药,增长率均超过30%。
(信息来源:米内网)
随着医改深入,我国医药行业的生存规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往企业依靠仿制药、辅助用药争夺市场的策略已然行不通,传统药企谋求转型、新兴药企迅速崛起,创新求变正在我国医药行业如火如荼地展开。
而在这个医药行业格局重塑的时代,机会、风险和时间窗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何理解创新的底层逻辑,制定合适的创新策略以期在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比肩MNC(跨国药企),是本土药企需直面的问题。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全球研发中心CEO王兴利表示,“老牌药企大部分都是仿制药出身,向创新药企转型需要一个迭代的过程。虽然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我国本土药企中未来一定有能成长为国际化的跨国药企。”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需要医保支付支持以反哺研发;第二,需要药监机构支持具有创新性的药物开发流程,包括AI在临床试验中的使用;第三,源头创新离不开高校支持,从晋升机制到鼓励教授加入企业,也需要政策支持。”王兴利补充。
从宏观环境上看,随着今年国务院推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各地方政府紧随其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王兴利分析,“每个地方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产业,例如成都的先天优势是核工业,可以大力吸引核药公司。充分利用聚集效应打造差异化,在人才招聘、资源利用等方面也能相互借力。”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全球研发中心CEO王兴利
选择合适的创新策略
创新药的研发历来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性。据统计,2022年全球创新药的研发平均成本为22.84亿美元,平均临床试验周期为6.74年。从I期临床到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仅为7.9%,意味着药企需要至少布局12款药物中才有1款可能成功。选择合适的创新策略至关重要。
“创新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选择。企业要平衡所有的条件做出抉择,包括企业规模、强项、资源、能力、投资者接受度等。”王兴利直言,复星医药也是如此,在早期,经验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布局生物药和细胞治疗领域都是在得到海外同行认证过的路径后才做的,同时也要聚焦国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复宏汉霖是复星医药打造的港股18A上市企业中第一个盈利的创新药企,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5.46亿元,已经上市了5款创新产品,其中3款已在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上市。此外,复星医药还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落地了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今年6月,复星医药宣布拟私有化复宏汉霖,对此,王兴利解释,“复星医药正在逐步整合战略性的创新资源,将更聚焦不同团队、技术平台和治疗领域。唯有聚焦,才能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研发真正的高价值药物。”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八成聚焦在创新药上。其中,在疾病领域主要聚焦肿瘤、炎症免疫及慢病、CNS方面的机会性布局。在王兴利看来,尽管此前在肿瘤领域布局显得过重,我们未来也会持续在肿瘤板块发力,但也会聚焦选择更多创新性强,价值大、风险高的产品开发,“在非肿瘤领域的研发投入也将逐渐增加,希望未来占比达到50%左右。”
事实上,在全球新药研发重点领域中,抗肿瘤领域药物历来占比最大,靶点集中也是新药研发“内卷”的主因之一。据统计,2023年,全球TOP10大型制药公司中,有8480种治疗肿瘤的药物正在研发,占所有研发药物管线39.8%,同比增长了9.1%。
“因为肿瘤高发,从新药开发到基础研究,在中国的药企,大约超过70%~80%的资源铺在肿瘤的研发上。与之相比,作为全球前十位死亡因素‘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老龄化进程中影响逐步扩大的老年痴呆等疾病,在中国的流行病数据上也同样呈现上升趋势,也是头号杀手,但是在药物研发布局上仍有差距,存在极大的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拥有巨大市场增量空间。”王兴利表示。
目前,复星医药也在扩建研发团队,“通过这个团队,一方面进一步建设自主创新研发管线,另一方面也在BD(商务合作)时对于潜在的产品标的进行科学与临床需求的评估。”王兴利解释,“当自研管线不足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时,可以通过BD的方式来补充实现。”
王兴利强调,“内外部的研发在疾病领域与治疗技术平台的选择上将保持一致,主要选择立项或者引入的标准为是否为有治愈性潜力的产品。无论是技术平台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初心都是为病人服务,目的都是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健康、更高质量的长久生活提供医药保障。”
近年来,BD成为本土药企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药企就创新药达成了31项不同类型的授权合作。从合作药物的研发阶段来看,2期临床前的药物占到了33%;2/3期临床阶段的药物占到了39%;此外还有4款已获批上市的药物。
相互“陪跑”与容错机制
创新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但我国整体创新转化能力与全球最前端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主要掣肘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从2019年开始,我国连续三年专利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但真正转化为产品,走到临床一线的非常少,转化率可能徘徊在2%至5%之间。
纵观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与全球先进国家一样,源头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医院,药企则是行业发展壮大有力的推动者。在创新驱动下,如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壮大有机衔接起来迫在眉睫。
“药物研发从靶点发现、验证完成、化合物筛选、临床选择,到注册及市场销售,链条之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每个节段都很强非常挑战。所以合作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王兴利强调,各节点主要参与者的分工合作有助于打开创新研发的壁垒。
具体来看,医生最了解患者的临床需求,将信息反馈给高校可以孵化创新思路;企业作为资源集中地,具有高度的药物开发能力,与医生建立强联系确定药物细分适应症和治疗方案;医药开发属于强监管行业,监管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也是同等的重要。通过合作,可以更细致全面了解病人的需求,医药创新开发的需求,共同实现创新,缩短药物开发时间。
在与高校的合作方式上,据王兴利介绍,“例如一个新产品、机制或靶点,大学科研用了5年的时间做到了领先的水平,可是等到企业要进行转化的时候才发现从药的商品化开发角度又缺少一些必需的早期实验内容,再返工做就耽误了领先的时机。如此也需要高校‘打开一扇门’,让企业在高校早期研究时就参与进来。”
“这种例子在欧美比比皆是,总结诺华、辉瑞、罗氏等MNC的经验,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需要时间和科学的积累,也需要政策导向和支持。”王兴利表示,“这种创新转化模式,我国尚处于早期阶段,目前国家基金委已开始设立转化项目,相信未来我国在科研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上均会有提升。”
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是一个闭环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大学、资本的共同参与。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活力,鼓励原创药物的研发,为原创性新药商业化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努力营造一个鼓励源头创新的制度环境以及创新生态,在此过程中,王兴利强调鉴于药物创新研发的自然属性,健全容错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跨国药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机制可以容错。”王兴利表示,“新药研发需要科学判断和一定的机会性。但此前我国的基金没有足够容错机制,不能接受出现项目失败的情况。而当研发团队不被允许失败时,有时候就会选择创新性较低,采用非正常研发渠道,走捷径以保证不失败。如此低创新性必然导致低价值产品。”
“出海”与国际化,本土药企如何成长为MNC?
近年来,复星医药相继上市了汉利康、汉曲优、汉斯状、奕凯达等重磅药物,今年一季度,汉曲优“出海”再突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截至目前,其已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惠及逾20万全球患者。
王兴利强调,在区分“出海”和国际化层面,“以前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更多是把产品卖出去就不管了,这就成为卖货的,会沦为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把产品卖出去,更要具有把产品开发出去的能力。日本、韩国等目前发展较好的跨国公司,也都曾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才成为了今天的国际巨头。当然,这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是个过程。”
去年国产创新药的出海数量持续增长,被业内称为是中国药企“出海”元年。去年年底,更是有MNC以84亿美元引进本土创新药企双抗ADC,创下我国创新药授权“出海”首付款新纪录。中外药企密集BD合作,被认为是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研发创新得到海外市场认可的表现,也是我国创新产品走向国际的方式之一。
王兴利分析,一方面,MNC之所以能出资如此之多授权引进管线,因为他们覆盖全球市场,最终的销售收入能够反哺研发投入。但我国本土药企在中国市场以外的能力非常小,产品价值往往无法最大化,因此也无法在研发或授权引进上投入太多成本。
另一方面,将创新半成品销售给MNC,最终获利的一定是将其销售到市场上的MNC,创新药企因此也错失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机会,“这是创新药周期长带来的挑战,无论是资源、创业者还是系统,现阶段仍无法承受漫长的等待,并且在这过程中还存在极高的失败率。”
“企业创新也有赖于创新文化和土壤。”王兴利解释,“创新没有等级之分,大家一定是平等的,管理有级别,不同的职业承担不同的责任。MNC最大的特征之一是人才来源于全球,不同国家的人才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开展工作,要创新,工作环境的文化也要国际化。”
在构建全球化企业的过程中,“第一,需要一个运营团队,制药最大的要点是依赖标准化流程,但这并不代表不给创新自由度。第二,是需要专业化能力,这与人才来源有关。第三,目前我国整体研发能力较弱,是因为时间不够。”王兴利认为,我国本土药企距离成为MNC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假以时日,一定有企业能够走出来并成为MNC。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连锁药店即将面临“淘汰赛”?头部正积极寻求增量
当前,医药零售行业已开启“万店时代”。截至2023年年末,大参林门店数量高达1.4万家,其后的是老百姓,门店数量为13467家,此外,益丰药房、一心堂门店数分别达13250家、10225家。
进入2024年,连锁头部虽仍在跑马圈地,但扩张速度已有所放缓。以大参林为例,今年1—3月,大参林净增门店841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超过半数。在扩展策略上,该公司强调要在“前期投入、资金占用、扩张速度、利润等指标间取得平衡,进一步扩张规模的同时确保公司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两季度,药店闭店数量逐季递增,2024年一季度、二季度,分别闭店6778家、8792家,虽然上半年整体药店数量仍增长1.5万家,但是这一增速已经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低。
对此,业内认为,在同质化竞争和强监管的压力下,整个医药零食行业即将开启“淘汰赛”,未来行业的洗牌和行业并购将会加速。
实际上,随着行业内卷加剧,不少药店已经有所承压。例如,一心堂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2亿元至3.4亿元,同比出现32%至48%的降幅。公司直言,上半年大量新开门店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加,以及竞争环境的加剧,老店同比销售下滑,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与一心堂类似的还有健之佳,其表示,上半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幅趋缓,无法覆盖门店费用的刚性增长,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
在当前医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药店如何寻求增量是关键,不少头部已经开始尝试探索。随着《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发布,慢病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中国慢病人口已超过3亿,未来人数还将持续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药店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目前,包括益丰药房、健之佳、一心堂、老百姓等药店均已经在慢病领域开展实践。
其中,益丰大药房就在慢病管理领域积极探索,近年来不断完善增强信息化系统和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向居民提供专业便捷的慢病管理服务。在线下零售药店方面,益丰大药房致力于打造品质慢病服务场所,并在多家门店设置了慢病管理专员,还可以依托于完善的数字化系统与会员管理体系,为顾客进一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例如,在线上方面,益丰药房借助一些服务方式,直达顾客痛点,满足了他们的在线健康需求。在线下,则致力于打造品质慢病服务场所。
(信息来源:制药网)
近日,深圳零一生命科技,一家专注于人体微生态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技术平台型公司,官宣其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新药AD101的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即将启动Ⅰ期临床试验。
AD101是由零一生命自主研发的的一款全球First-in-Class小分子原创新药,是零一生命原创新药业务的核心产品之一,其IND获批是零一生命皮肤微生态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药物主要作用于临床证实的炎症性皮肤病治疗靶点——芳香烃受体(AhR),可高效调节Th2及Th1型免疫应答,并促进皮肤屏障功能蛋白如FLG的表达,同时其还作用于组胺H1受体(传统过敏症靶点)等其他潜在靶点。
AD101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强效治疗AD的活性,药效优于其他多种已上市外用药物。由于AD101来源于人体皮肤共生菌群的代谢产物,因此具有优异的安全性以及与良好的皮肤相容性,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其系统暴露和局部刺激/过敏风险均极低,有成为婴幼儿用药的潜力。作为一个非激素类、安全有效的局部外用创新药,AD101不仅对轻中度AD具有单独成药的潜力,还具有与系统性治疗方法如生物制剂等联合用于中重度AD治疗的可能,有望在提升疗效及应答率的同时不增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开发前景。
零一生命皮肤微生态研究历程
零一生命创始团队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在2016年创业之前,创始团队已在肠道菌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并在包括CNS及其主要子刊在内的高水平国际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
基于前期的经验,创始团队预测皮肤菌群方面的转化和应用可以更快产生突破。因此在2016年创办零一生命后,团队便与皮肤研究领域,尤其是炎症性皮肤病研究方面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两家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联合启动了一系列皮肤微生态创新性研究项目。
过去八年间,三方通过持续的良性合作,在皮肤微生态领域共发表了12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总影响因子达到135.8,包括Immunity、Cell Host & Microbe、Allergy、Cell Reports Medicine等。这些产学研联动项目不但深度扩展了特应性皮炎AD研究的理论基础,还产生了数个针对AD以及瘙痒、痤疮等炎症性皮肤疾病的潜在First-in-Class候选创新药物,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
1、2019年2月发表于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的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AD患者皮肤、肠道和口腔菌群的特点1。该项目不仅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等方式揭示了AD患者皮损的关键细菌物种,还鉴定出了其中一个关键微生物代谢功能改变在AD中的作用。结合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团队找到了其中最为关键的小分子物质AD101(原型分子),并利用基因敲除、RNA干扰等技术揭示了它在角质形成细胞上的作用靶点2,以及通过动物模型验证了其拮抗AD炎症应答的作用。2020年12月,研究团队发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分子可通过朗格汉斯细胞(LC)调控皮肤炎症,从而在维持皮肤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
2、2021年10月,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等技术,团队全面系统地描绘了人类朗格汉斯细胞(LC)在表型和功能上的异质性,揭示了LC的分化轨迹以及关键调控分子,阐明了不同LC亚群在静息和疾病状态下的功能差异4。鉴于LC介导了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一发表于Immunity的成果为本领域研究微生物与皮肤相互作用及其在皮肤发育、炎症应答等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
3、2022年7月,团队首次揭示了AD患者皮脂腺脂质的成分特征,发现皮脂腺的功能失调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机制,为探究AD防治策略提供了“皮脂腺-皮肤菌群”轴的新思路5。利用靶向代谢组、基因敲除等手段,团队深入研究了以皮脂为底物的皮肤菌群代谢物对皮肤炎症的影响,解释了其中一个核心代谢物减轻AD炎症的作用及机制,并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局部外用该小分子可显著减轻AD患者的皮肤炎症和瘙痒评分6。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运用钙成像、电生理、在体微型双光子成像等手段发现了该小分子可以减轻瘙痒这个AD主要临床症状7。该研究2024年发表于Allergy,不但首次揭示了皮肤菌群对AD瘙痒的调控及机制,也为后续开发针对瘙痒的微生态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候选药物。
4、2023-2024年间,团队揭示了表皮葡萄球菌与痤疮丙酸杆菌两大主要皮肤微生物的菌株多样性在AD中的作用。团队利用宏基因组学、培养组学、转录组分析、基因工程等多种不同的手段,探索了健康人群与AD患者表皮葡萄球菌的菌株异质性,以及特定菌株在治疗AD中的作用8。另外,针对从健康皮肤、AD患者和痤疮患者皮肤分离的痤疮丙酸杆菌(C.acnes)菌株,团队开展了全球范围内为数最多的全基因组、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序以及功能研究,首次从单菌株层面揭示了C.acnes的基因和功能异质性,该研究于2024年6月以封面文章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 9。这两项高精度的单菌株群体分析不但为研究人员理解皮肤微生物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极大地充实了零一生命的皮肤菌株库,方便后续针对痤疮和AD筛选活体生物药及创新小分子药物。
5、团队还发现并证实人体肠道菌群对AD的影响。研究团队观察到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除了皮肤微生物之外,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也可通过影响炎症通路、免疫稳态以及肠-脑-皮肤轴,来调控痤疮、AD以及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团队的前期研究也发现了人群肠道菌群在AD中的改变,因此利用动物模型研究了益生菌干预肠道微生物治疗AD的机制,发现其可以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肠道中的丁酸盐水平,进而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s)的增加,最终达到AD症状的缓解10。这一研究揭示了零一生命旗下因微品牌多个皮肤益生菌产品的作用机制。
同时,联合研究团队在人群层面研究了环境暴露因子与肠道微生物、AD的发生及IgE水平的关系,阐述了卫生相关的居住环境与AD的IgE水平有关,首次揭示了内源性AD和外源性AD在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上的不同11。基于这一研究,团队随后开展了一项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IT)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于2023年12月发表于Cell Reports Medicine,该研究在群落和个体微生物层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AD患者在AIT过程中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在组成和功能上的变化,揭示了菌群影响AIT疗效的因素12。未来有望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为AD的有效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零一生命研发管线与展望
八年磨一剑。零一生命研发团队围绕着皮肤疾病与微生物的研究,从皮肤生物学特征、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菌群在皮肤病中的作用、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从皮肤、肠道、口腔等多种角度深度阐释了微生物与皮肤疾病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零一生命也成功建立了全球领先的人体微生物资源挖掘和分析平台HoloBioXTM,并集成了庞大的、具中国人群代表性的微生物菌株库和细菌衍生代谢物库。
前期的大量研究工作不但为公司后续加速开发基于人体微生物的创新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支持,也为管线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向。
零一生命创新药物管线
未来五年内,零一生命除了在皮肤微生态领域持续围绕AD、脱发、痤疮等疾病展开系统性研究,在肠道微生态领域也将陆续推出围绕IBD和肥胖等疾病的管线,将前期积累的理论转化开发为更多革命性、且高度安全有效的全球首创新药、护肤品原料和食品原料,以中国原始创新服务世界各地患者和用户的需求。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挑战奥希替尼!艾力斯启动伏美替尼肺癌伴脑转移患者Ⅲ期临床
8月16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艾力斯登记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以评估伏美替尼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对比阿斯利康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脑转移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伏美替尼是艾力斯开发的一款第三代EGFR-TKI,是第三款在国内获批上市的三代EGFR-TKI。该药已获NMPA批准治疗两项适应症,分别为:用于治疗既往经EGFR-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以及用于具有EGFR外显子19缺失(19DEL)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伏美替尼是艾力斯的核心产品,也是其主要收入来源。Insight数据库显示,自上市以来,伏美替尼的销售额也是逐年上涨。2023年,该药的销售额为19.72亿元(约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37.68%。得益于伏美替尼的亮眼表现,艾力斯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也实现了155.14%的增长至20.18亿元。由此看出,伏美替尼贡献了艾力斯2023年近98%的营收。
而根据艾力斯2024第一季度财报,得益于伏美替尼一线NSCLC适应症被纳入医保,报告期内伏美替尼销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这也使得艾力斯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7.4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8.65%。
但在肺癌领域,第三代EGFR-TKI的治疗潜力远不止前述获批的适应症。目前,艾力斯正在快速挖掘其伏美替尼的临床潜力,以扩大其临床适用范围。根据艾力斯2023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去年研发投入3.13亿元,同比增长加63.26%,而研发投入的主要用途就是开展伏美替尼的临床研究。
除了前述获批的2个适应症,艾力斯还正在积极开展伏美替尼治疗各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其中包括:
针对接受根治性切除伴或不伴辅助化疗后的EGFR突变阳性II-IIIA期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
用于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阳性、含铂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用于一线治疗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
用于具有EGFR PACC突变或EGFR L861Q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用于具有EGFR或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
伏美替尼与FAK小分子抑制剂IN10018联用治疗晚期NSCLC;
伏美替尼与抗体偶联药物(ADC)RC108联用治疗晚期NSCLC。
伏美替尼的临床试验
艾力斯本次启动的是一项随机、开放、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为吴一龙教授,将在国内54家医疗机构开展,计划国内入组300例患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1)在安全导入期,评估不同剂量伏美替尼联合含铂化疗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转移性非鳞NSCLC伴脑转移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在随机对照期,比较伏美替尼联合含铂化疗对比奥希替尼单药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转移性非鳞NSCLC伴脑转移受试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从艾力斯对伏美替尼的投入和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不难看出,其对伏美替尼的治疗潜力和市场前景抱以了非常高的期待。
不过,目前国内第三代EGFR-TKI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除了艾力斯的伏美替尼,国内已获批的第三代EGFR-TKI还有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倍而达药业的瑞齐替尼、圣和药业的瑞厄替尼。
其中,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第三代EGFR-TKI,该药已在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多个肺癌领域适应症,包括单药疗法用于EGFR突变NSCLC一线、EGFR T790M突变阳性NSCLC二线、早期EGFR突变NSCLC辅助治疗,以及联合化疗用于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在国内,奥希替尼也已获批4项适应症,是目前获批适应症最多的三代EGFR-TKI。
适应症的不断拓展也使奥希替尼的销售额逐年上涨。Insight数据库显示,2023年,奥希替尼全球销售额达57.99亿美元,在距首次获批8年后依然取得6.5%的增速。2024上半年,奥希替尼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全球销售额为3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第三代EGFR-TKI的市场潜力由此可见。
面对如此大的蛋糕市场,当前许多国内企业也是在竞相研发,希望能在国内市场中分一杯羹。究竟哪家的国产三代EGFR-TKI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奥希替尼在国内市场中相抗衡,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首款双抗ABC进入III期阶段
8月16日,clinicaltrials网站显示,Kodiak Sciences开发的IL-6/VEGF双抗生物聚合物偶联药物KSI-501(Tabirafusp Tedromer)启动了首个III期临床(DAYBREAK)。该药物是第一款进入III期阶段的IL-6/VEGF靶向药物。
DAYBREAK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三臂、双盲、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n=675),旨在评估5mg KSI-501与5mg KSI-301(Tarcocimab Tedromer)对比2mg阿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治疗48周内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评分的变化。
KSI-501和KSI-301是Kodiak Sciences基于其抗体生物聚合物偶联药物平台(ABC)开发的两款产品,其中前者靶向IL-6和VEGF,后者靶向VEGF-A。
基于此平台开发的ABC产品具有较长的半衰期,有利于降低注射频率;润滑性高,可以更好地穿透组织到达靶标;并且可以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靶标,从而展现更强的疗效。
KSI-301是Kodiak Sciences管线中开发进度最快的产品,至今已完成5项III期研究,适应症涵盖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Kodiak Sciences计划再完成一项III期研究后便提交KSI-301的上市申请。
目前,眼科领域获批的创新生物制剂共5款,包括雷珠单抗、布西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和法瑞西单抗,这些药物均为VEGF靶向药物。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Incyte抗CD19单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III期研究成功
8月15日,Incyte宣布tafasitamab(坦昔妥单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的III期inMIND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该试验评估了tafasitamab (Monjuvi)的疗效和安全性,tafasitamab(Monjuvi)是一种靶向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Fc修饰细胞溶解CD19抗体,或安慰剂与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联合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n=654),评估了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FL患者1-3a级或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结、脾脏或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FL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关键的次要终点是总体人群的PFS以及FL人群的完全缓解(CR)率和总生存期(OS)。
结果显示,该试验达到了FL人群PFS显著延长的主要终点,并且达到了总体人群PFS显著延长以及FL人群CR率提高的关键次要终点。此外,在次要终点方面,盲法独立中央审查委员会(BICR)与研究者评估的结果一致。安全性方面,没有观察到的新安全性信号。
基于以上积极结果,Incyte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提交tafasitamab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抗CD20免疫疗法或化学免疫疗法的FL患者。
Tafasitamab是Xencor开发的一种Fc结构域经过修饰的人源化抗CD19单抗,该结构域通过凋亡和免疫效应机制介导B细胞裂解,包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DCP)。2010年6月,MorphoSys从Xencor处获得了tafasitamab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2020年1月,Incyte又与MorphoSys达成协议,获得了该药物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2024年2月,双方达成了新的协议,Incyte获得了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tafasitamab的独家权益。
Tafasitamab于2020年7月在欧盟首次获批上市,商品名为Minjuvi,用于联合来那度胺二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包括由低级别淋巴瘤引起的DLBCL以及不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条件的患者。
FL是最常见的惰性或生长缓慢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形式,约占NHL病例总数的13%-26%。目前,全球已有19款疗法获批用于治疗FL,其中大部分为三线治疗方案。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正大天晴HER2双抗ADC进入III期阶段
8月19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正大天晴开发的HER2双抗ADC启动了首个III期临床试验,成为第2款进入III期阶段的HER2双抗ADC。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平行对照临床试验(n=542),旨在评估TQB2102(7.5mg/kg,每3周1次)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紫杉醇、紫杉醇白蛋白、卡培他滨)在HER2低表达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TQB2102是正大天晴自主研发的一种靶向HER2两个非重叠表位ECD2及ECD4的ADC,由人源化HER2 IgG1双抗通过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偶联而成。TQB2102静注入血后,抗体部分与HER2阳性肿瘤细胞表面ECD2、ECD4结合,ADC复合物经细胞内吞并转运到溶酶体,连接子经酶切后释放出小分子药物,导致DNA损伤和细胞死亡。
目前,全球共37款临床在研HER2 ADC,其中3款为HER2双抗ADC,包括TQB2102、JSKN-003(康宁杰瑞)和KM501(康明百奥)。JSKN-003是最早进入III期阶段的HER2双抗ADC,其III期研究于2023年12月启动。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近日,上海医药控股子公司南通常佑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舒更葡糖钠原料药收到NMPA颁发的《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获得批准生产。
舒更葡糖钠主要适用于拮抗罗库溴铵或维库溴铵诱导的神经肌肉阻滞。最早由默沙东公司研发,于2008年在欧盟上市。2022年9月,南通常佑向国家药监局递交舒更葡糖钠原料药技术审评申请并获受理;近日,南通常佑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本次舒更葡糖钠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表明该原料药符合国内药品注册的有关规定要求,可以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同时为公司后续产品开展原料药申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信息来源:上海医药)
阿斯利康PD-L1单抗新适应症中国申报上市,治疗卵巢癌
8月16日,CDE官网显示,阿斯利康在国内递交了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度伐利尤单抗是一款PD-L1抑制剂,此前已在国内获批3项适应症。Insight数据库推测,该药本次申报的新适应症可能为:治疗新诊断的晚期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患者。
度伐利尤单抗目前已在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内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在国内,该药此前已获批3项适应症,分别用于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2019年12月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2021年7月获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2023年11月获批)。
根据度伐利尤单抗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进度,Insight数据库推测其本次申报的新适应症可能为:联合奥拉帕利、贝伐珠单抗和铂类化疗用于治疗新诊断晚期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无肿瘤BRCA突变)患者。
在2023年ASCO年会上,阿斯利康曾公布了DUO-O III期临床研究中期分析结果。DUO-O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III期研究,在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开展,旨在评估在初诊非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继度伐利尤单抗+含铂类化疗+贝伐珠单抗后予以度伐利尤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DUO-O III期临床研究中期分析数据显示(NCT03737643、CTR20210499):
与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相比,奥拉帕利+度伐利尤单抗+化疗+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可使疾病进展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37%,中位PFS分别为19.3个月和24.2个月。
而在同源重组缺陷(HRD)阳性亚组患者中,与化疗和贝伐珠单抗单独治疗相比,奥拉帕利+度伐利尤单抗+化疗+贝伐珠单抗联合可使疾病进展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51%,中位PFS分别为23.0个月和37.3个月。
在对HRD阴性亚组患者进行的探索性分析发现,与化疗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相比,奥拉帕利+度伐利尤单抗+化疗+贝伐珠单抗联合使用的疾病进展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了32%,中位PFS分别为17.4个月和20.9个月。
在2024年6月举行的欧洲肿瘤学会妇科肿瘤年会(2024 ESMO GC)上,研究人员又公布了DUO-O III期临床研究的更新数据。更新数据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在度伐利尤单抗+卡铂/紫杉醇+贝伐珠单抗随后进行度伐利尤单抗+卡铂/紫杉醇+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可继续改善患者的PFS。
在非BRCA基因突变HRD+人群中,中位PFS为45.1个月,这是迄今为止在这些患者一线治疗中观察到的最长PFS,并且具有相关的良好OS趋势。非BRCA基因突变HRD+和非BRCA基因突变意向治疗人群(ITT)中的PFS2均有所改善。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诺诚健华奥布替尼片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受理
8月21日,CDE显示,诺诚健华奥布替尼片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受理。Insight数据库推测,该药本次申报的新适应症可能为:初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另外,诺诚健华今日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奥布替尼上半年销售额实现了30%的增长至为4.18亿元。
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研发的一款不可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2020年12月,奥布替尼在国内获批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以及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2023年4月,奥布替尼又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根据诺诚健华今日发布的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奥布替尼2024年Q2销售额为2.53亿元,去年同期为1.70亿元,同比增长49%;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4.18亿元,去年同期为3.21亿元,同比增长30%。
根据奥布替尼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Insight数据库推测,该药本次申报的新适应症可能为:初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在2023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诺诚健华公布了奥布替尼、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和抗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OFCG)一线治疗CLL患者的临床试验(cwCLL-001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19例患者完成了3周期的OFCG治疗并可评估。75%(15/20)的患者达到外周血MRD阴性,57.9%(11/19)的患者达到骨髓MRD阴性,ORR和CR/CRi率分别为100%(18/18)和38.9%(7/18)。
16例患者完成6个周期,其中14例可评估,并且在第4至6周期期间无论采用何种策略均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缓解,外周血MRD阴性率和骨髓MRD阴性率分别为100%和85.7%,ORR和CR率分别为100%和57.1%(8/14)。
安全性方面,大多数AE是轻微且可耐受的。最常见的AE(任何等级≥10%)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这些患者未发生3级以上的出血或心血管AE。总体而言,OFCG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是OFCG方案在TN CLL患者(包括有不良因素的患者)中表现出快速、深度的分子缓解,且安全性良好。
除了上述试验,诺诚健华还在进行一项评价奥布替尼对比苯丁酸氮芥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处置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随机、对照、开放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201980、NCT04578613)。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IRC和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微小残留病灶(MRD)等。
此外,奥布替尼已经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r/r MCL),目前已经完成患者入组,预计今年下半年向FDA递交NDA上市申请。在国内,诺诚健华正在开展奥布替尼单药或者联合用药的多中心、多适应症临床试验,如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CD亚型等适应症。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翰森制药阿美乐第四个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8月19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宣布,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新适应症上市申请(NDA)获NMPA受理,用于含铂根治性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这是阿美乐在我国提交的第四个适应症上市申请。在该适应症上阿美乐已于2024年8月9日被NM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本次适应症上市申请基于HS-10296-304研究的临床试验数据。这是一项随机、对照、双盲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甲磺酸阿美替尼对比安慰剂用于含铂根治性放化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时间、发生死亡或远处转移的时间(TTDM)、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以及安全性等。
阿美乐是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TKI类创新药。2020年3月,阿美乐获批用于既往经EGFR-TKI治疗进展且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2021年12月,阿美乐获批一线治疗具有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目前一线及二线两个适应症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7月,阿美乐用于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阳性的NSCLC成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NDA获NMPA受理。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期,恒瑞医药全球首仿药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获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在美国获得该品种仿制药批准的厂家。
根据美国相关政策,从药品上市之日算起,恒瑞医药的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会是美国市场上唯一的该品种仿制药,将享有半年的市场独占权;且据悉其原研相关剂型2023年在全球拥有将近40亿元市场规模,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营收可期。
然而,恒瑞医药全球首仿药在美成功上市的背后,是中国仿制药市场所面临的复杂挑战。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仿制药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
下一个目标
目前,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七成,但随着国家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仿制药价格大幅降低,重复、低端仿制药将逐步被市场淘汰或被优质产品替代,仿制药市场规模将逐步下降。在此背景下,随着国内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参与国际竞争是必然趋势。
据悉,恒瑞医药此次在美国获批的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神经疼痛的药物,其独特的脂质体载体可以保护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该药品最早由美国Pacira公司研制,2011年在美国获批上市,因其技术壁垒高,上市十年来尚无仿制产品成功上市。
所谓高端仿制药制剂,是指市场上相对不常见、技术门槛较高、工艺较复杂且市场前景较大的仿制药制剂,比如脂质体、脂质纳米粒、纳米乳、长效缓释微球、系统给药的吸入剂等。高端仿制药不仅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企业参与数较少,还能“拓展国际高端市场”,是仿制药企业在激烈的仿制药市场竞争中重要的布局方向。
回顾发现,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不是恒瑞医药第一款高端仿制药,其在高端制剂开发方面已经颇有经验。药智数据显示,2022年1月,昂丹司琼口溶膜(口溶膜制剂)在国内获批上市;他克莫司缓释胶囊(缓控释制剂)于2022年6月在国内获批上市,于2024年1月美国FDA批准上市,也是中美双首仿高端制剂仿制药。此次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在美上市,是恒瑞医药迈向高端制剂国际化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中国仿制药市场进入调整期
当前,我国仿制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企业竞争加剧。
一方面,集采后仿制药市场有所调整。药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达12100亿元,同比增长2%,目前市场规模稳定在12000亿左右。与此同时,我国药品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改变。2016-2023年期间,仿制药的市场份额持续走低,在整体药品市场中从83.4%下滑至77.8%(图1)。
另一方面,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2017年首次有品种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在之后的几年中,过评品种及企业数量不断提升,仿制药市场竞争加剧。药智数据显示,2023年,仿制药品种申报ADNA数量达2877个,同比2022年增长74%。
在仿制药市场规模趋于稳定、份额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品种申报数量持续增长,一方面说明国内仿制药市场仍存在大量潜在的机会,另一方面说明在集采和医保控费的双重影响下,仿制药企业间的竞争加剧。
此背景下,发展高端仿制药制剂,拓展海外市场不失为医药企业在仿制药板块谋求发展的一个好方向。
全球仿制药市场保持增长趋势
据Mordor intelligence和毕马威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为440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6642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32%。其中,美国目前为全球头号仿制药市场,2019年的销量渗透率高达约90%,至2023年,这90%销量的仿制药市场预计达到约4150亿美元的价值。
全球仿制药的驱动因素,一方面来源于多个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即将到期,为仿制药创造了较大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慢性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患病率也不断攀升。因此,全球医药市场对仿制药的高需求将持续促进全球仿制药市场的增长。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以拓展新的增长点。美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市场之一。通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取得突破,企业将可能获得显著的收入增幅,以期实现以仿养创、长足发展的战略需求。
(信息来源:药智新闻)
葛兰素史克:Blenrep(belantamab mafodotin)治疗骨髓瘤上市申请获欧洲受理
近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Blenrep(belantamab mafodotin)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受理,与硼替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联合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二线治疗。
Blenrep曾在2020年通过FDA加速批准通道上市,单药用于r/r MM患者的后线治疗,成为首款获批上市BCMA ADC药物。但是,随后因明确验证性Ⅲ期临床DREAMM-3试验(Blenrep单药VS泊马度胺+地塞米松)失败,GSK在2022年11月启动该药在美国的撤市程序。本次GSK提交的是Blenrep联合疗法二线治疗r/r MM,有望让该药起死回生,重新叩开监管的大门。
GSK自2022年成功剥离健康消费部门(CHC)后,将目光聚焦生物医药四大核心治疗领域:传染性疾病、HIV、免疫学/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学等。其中前三个领域是GSK的优势和主要收入来源领域,而肿瘤学是GSK正在加码和增长最快的板块。根据GSK近日发布的2024半年报,上半年GSK总营收152.47亿英镑,其中肿瘤学产品销售额增长了一倍多,达到6.29亿英镑。
而肿瘤学,被GSK给予厚望的便是ADC,以及ADC与其PD-1抗体Jemperli(dostarlimab)的联用方案。目前在血液瘤领域,GSK已有BCMA ADC新药Blenrep,而在实体瘤领域,由于此前缺少布局,GSK选择license in方式快速组建实体瘤ADC管线,先后从Mersana、翰森制药引进HER2 ADC药物XMT-2056、B7-H4 ADC药物HS-20089和B7-H3 ADC药物HS-20093,为未来的实体瘤治疗管线增添了重要筹码。
首款BCMA ADCGSK预计销售峰值将达到30亿英镑Blenrep是一款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ADC,抗体采用协和发酵麒麟子公司BioWa的POTELLIGENT技术,通过去岩藻糖增强ADCC活性。ADC构建方面,采用非裂解linker偶联auristatin F毒素,Linker从Seagen授权引进。
2020年,Blenrep通过FDA加速批准通道上市,用于r/r MM患者的五线及以后治疗,紧接着,该适应症也获得了欧盟委员会(EC)有条件上市许可。
Blenrep的首次批准是基于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DREAMM-2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均为复发性或难治性,且之前接受过多种治疗方案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Blenrep 2.5mg/kg或3.4mg/kg。
结果显示:Blenrep(2.5mg/kg,Q3W)单药治疗的总缓解率(ORR)为3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尚未达到,但在病情缓解的应答患者中,有73%的患者DoR大于6个月。虽然是后线治疗,但Blenrep上市五个月就为GSK带来4300万美元的收入,2022年Blenrep的全年销售额为1.43亿美元。
不幸的是,2022年11月,GSK宣布其验证性临床Ⅲ期DREAMM-3试验失败,未达到临床终点。这是一项“头对头”的优效性试验,研究对比了Blenrep单药与泊马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PomDex)的疗效。结果显示,Blenrep组比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1.2个月和7个月,虽然Blenrep组更长,但不显著。
同年12月,Blenrep撤出美国市场。不过,GSK并没有停止这款药物的开发,其在欧盟的销售也仍旧继续。在2024 ASCO大会上,GSK公布了DREAMM-7试验的最新临床数据。结果显示,相较于标准疗法,“Blenrep+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PFS延长了近3倍(36.6个月VS13.4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0%。
另外,在DREAMM-8更新临床数据中,Blenrep+泊马度胺+地塞米松组相对于对照组也表现出显著意义的统计学及PFS获益。中位随访21.78个月时,Blenrep+泊马度胺+地塞米松组的12个月PFS率为71%,对照组为51%。
基于DREAMM-7和DREAMM-8临床试验的结果,2024年7月,GSK再次提交了Blenrep(belantamab mafodotin)的上市申请,并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受理,与硼替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联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的二线治疗。
如果获得批准,Blenrep联合疗法有望改变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格局。GSK也对Blenrep重返市场充满了信心,在其最近的投资者会议上,GSK提出了Blenrep的销量峰值可能会达到30亿英镑的豪言壮志。
(信息来源:药智网)
覆盖HER2超低表达乳腺癌!Enhertu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8月19日,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宣布Enhertu(德曲妥珠单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用于单药治疗接受过至少一种内分泌疗法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IHC 1+或2+/ISH-)或HER2超低表达(IHC 0)乳腺癌成人患者。
EMA此次受理主要是基于III期DESTINY-Breast06研究的积极结果。该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对照临床试验(n=866),评估了Enhertu(5.4mg/kg)与标准治疗(卡培他滨、紫杉醇、紫杉醇白蛋白)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HR阳性、HER2低表达或HER2超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HR阳性、HER2低表达人群经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评估的PFS,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HER2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以及总人群的PFS和OS。
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Enhertu组患者的中位PFS相比标准治疗组显著延长(13.2vs.8.1个月,HR=0.63,P<0.0001),OS达到12个月的患者比例更高(87.0%vs.81.1%,HR=0.81),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也更高(57.3%vs.31.2%)。
HER2低表达人群亚组(n=713)的趋势与总人群一致。Enhertu组患者的中位PFS相比标准治疗组显著延长(13.2vs.8.1个月,HR=0.62,P<0.0001),OS达到12个月的患者比例更高(87.6%vs.81.7%,HR=0.83),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也更高(56.5%vs.32.2%)。
HER2超低表达人群亚组(n=153)的趋势同样与总人群一致。Enhertu组患者的中位PFS相比标准治疗组显著延长(13.2vs.8.3个月,HR=0.78),OS达到12个月的患者比例更高(84.0%vs.78.7%,HR=0.75),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也更高(61.8%vs.26.3%)。
据估计,HER2阳性(即HER2高表达)患者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5%-20%,而H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约有60%-65%呈HER2低表达,另有25%可能呈HER2超低表达。内分泌疗法被广泛应用于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早期治疗,但该疗法在接受过二线治疗的患者中的疗效往往有限。
目前,Enhertu是唯一一款获批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疗法。HER2超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尚未有针对性疗法获批。
(信息来源:医药魔方)
黑胡椒:目前愿意出货的商家多要价在45-47元。
白豆蔻:现市场原装统货价格在45元左右。
香砂:目前市场开口5%的要价28元左右。
市场僵蚕:广西统货售价130-140元左右/千克,四川统货售价155-160元左右。
市场薏苡仁:大粒货价在9-10元左右/千克,国产小粒货售价在12-12.5元左右。
市场槐米:一般统货18-19元不等,选货质量不一售价在25-28元不等。
市场白术:小统130-135元左右,大统要价150元左右,统片售价150-160元左右/千克,选片售价180元左右。
市场知母:安徽知母统片30-35元左右/千克;野生货35元左右,河北知母售价35-40元不等。
市场姜黄:进口统货12-13元/千克,四川统货24-25元。
市场夏枯球:一般统货价17-18元/千克,选货大小质量不一售价在25-30元左右。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8月22日快讯
蕲蛇:统货报价在1800元。
三棱:现市场浙江货报价在20元,江西货报价在13元。
黄柏:双面黄丝报价在90-100元不等,带皮丝报价在37-40元之间。
辽藁本:个报价在75元上下。
附子:现市场挑拣过大片的小统货报价在50-55元之间,统货价格在70元上下,精选大片价格在85-90元之间。
关黄柏:现市场关黄柏因质量不等在65-75元之间。
钩藤:现市场含钩95%的货价格在150上下。
牛黄:天然牛黄报价在165万元。
防己:报价在240元上下,切片多报价在290元上下。
桂枝:中粒货报价在8-9元之间,桂枝尖报价在11-13元之间不等。
片姜黄:统片报价在15元上下。
葛根:一般葛根丁报价在11-13元之间。
(信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