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中医药、博奥晶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8月27日,博济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杏林中医药与博奥晶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中药创新药研发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据悉,博奥晶方建立的分子本草技术平台,将现代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创建了中药分子功能基因表达实验数据库和中药智能组方高性能计算系统,提出了中药科学内涵阐释的理论体系和创新中药开发路径。而博济医药表示,中药研发服务一直是公司的特色业务领域。此次合作可以充分整合双方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根据协议显示,基于前期成立的合资公司及业务合作基础,双方拟将合资公司打造成为中药创新药项目筛选的落地主体和实践载体。其中,博奥晶方致力于将其在中药领域的专业垂类大模型,以及分子本草数据库的应用能力赋予该合资公司,帮助合资公司构建临床前中药研究和创新能力;博济医药将发挥其中药临床能力为合资公司承接的中药创新项目提供服务,为中药创新提供完整链条闭环。
(信息来源:制药网)
Retension:完成A轮1040万美元融资
8月21日,Retension Pharmaceuticals宣布完成A轮1040万美元融资。Retension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开发针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创新疗法。该公司的主要候选药物RTN-001是在赛诺菲的全球独家许可下开发,为一款第二代PDE5抑制剂。与早期用于勃起功能障碍的PDE5抑制剂不同,该产品被设计优先分布于心血管组织,从而有望克服第一代PDE5抑制剂在高血压领域的局限性。在此前包括265多名受试者的多项临床试验中,该药耐受性良好,显示出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用于启动RTN-001的一项2期临床研究,针对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仍不受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Sun Pharma:向Pharmazz投资1500万美元
8月21日,Pharmazz公司宣布和Sun Pharma签署一项协议,Sun Pharma将向Pharmazz投资约1500万美元,支持其完成sovateltide治疗急性脑缺血患者的关键3期研究。同时双方将扩大此前签署的许可协议,Sun Pharma将拥有sovateltide在印度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的商业化权利。Sovateltide是一种高选择性内皮素B受体激动剂,可增加血流量,显示抗凋亡活性,保护神经线粒体,促进神经血管重塑。Pharmazz公司专注于发现、收购、开发和商业化针对重症监护医学的治疗方法,产品类型包括肽和其他小分子药物。该公司正在开发三种针对多种重症监护适应症的新型药品,主要产品centhaquine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第二种化合物Sovateltide用于治疗脑缺血性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第三种化合物正在开发中,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消除阿片类药物耐受。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超10亿元!信立泰从尧唐生物引进一款临床前碱基编辑药物
8月26日,信立泰药业发布公告称,拟与尧唐生物(YolTech Therapeutics)签订协议,获得后者拥有的在研PCSK9靶点的碱基编辑药物YOLT-101于中国大陆区域的独家许可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注册、生产、商业化销售等。YOLT-101为尧唐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PCSK9的碱基编辑药物,目前拟开发的适应症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信立泰将根据交易进度和研发进展情况,以自筹资金付款,其中首付款及研发里程碑款总金额最高不超过2.05亿元。如该产品获批上市销售,若产品净销售额(以连续12个月计)首次达到协议约定数额,信立泰支付销售里程碑款,销售里程碑累计最高不超过8.3亿元。同时,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信立泰根据会计年度净销售额按一定比例支付尧唐生物销售提成。
尧唐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基因编辑药物。YOLT-101由包裹在脂质纳米颗粒(LNP)中的碱基编辑器(YolBE)和引导RNA(gRNA)组成。该产品通过LNP介导的肝脏靶向作用,经肝脏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介导的内吞进入肝细胞,释放碱基编辑器和gRNA,两者形成YolBE-gRNA复合体,靶向PCSK9基因特定序列,在特定位点进行碱基编辑,从而关闭基因表达,抑制PCSK9对LDLR的降解,增加LDLR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结合,从而有效清除血液中LDL-C,以期最终达到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目的。
目前,YOLT-101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并在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研究)中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已有的临床前数据显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YOLT-101实现了一次给药长达近两年的LDL-C大幅度降低。
根据信立泰公告介绍,YOLT-101作为PCSK9碱基编辑药物,可在DNA水平编辑PCSK9基因的单个碱基,降低靶蛋白表达。如能研发成功,将显著提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提供更便捷的全新治疗选择。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暴雷”的Biotech,开始另起炉灶
分子胶被视为不可成药靶点的救赎,也成了万春医药的新希望。
今年3月份,万春医药的股价“起死回生”,月涨幅超过168%。核心原因在于,其子公司Seed Therapeutics分子胶项目带来的想象空间。
去年以来,分子胶再度站上风口。包括BMS、罗氏、默沙东、诺和诺德等大药企相继与海外biotech达成分子胶技术平台/项目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超百亿美元。
8月初,Seed牵手卫材,双方就新型分子胶的开发,达成了15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尽管未披露首付款,通常这也意味着首付款并不高,但卫材还领投了Seed的A3轮融资。
2400万美元的融资,约等于1/3个万春医药。考虑到控股权等因素,Seed此轮的投后估值,超过万春医药的市值,也是大概率事件。
换句话说,万春医药相较于Seed可能已经出现了折价现象。
或许,市场正在回过味儿来。
01、万春的新希望
2021年,万春医药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
先是8月份,其核心FIC管线普那布林宣布在非小细胞肺癌二三线患者(2L/3L NSCLC)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中达到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临床结果发布次日,万春医药的股价便凌空大涨176%。
当时的结果显示,与标准治疗多西他赛相比,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在OS主要终点和ORR等多项次要终点都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差异。
半个多月后,恒瑞医药便与万春达成一笔13亿元的重磅交易,拿到普那布林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
这也被市场看作老大哥的BD策略转变。言外之意,极其重视普那布林这个“当头炮”项目。
转眼9月20日,万春医药在ESMO会议上公布普那布林三期临床的数据细节,当天股价大跌33%。核心在于,包括入组患者及一些关键数据不准确,整体临床数据不及市场预期。
12月1日,普那布林在美国上市申请遭到FDA拒绝。消息一出,万春医药股价暴跌61%。此后股价长期徘徊在退市边缘。
一年多后,普那布林在国内的新药上市申请也未获批准。至此,普那布林的预期彻底幻灭,万春医药也陷入了人生低谷。
好在,分子胶火起来了。
今年3月份,万春医药的股价“起死回生”,月涨幅超过168%。核心原因在于,其分子胶项目所带来的想象空间。
没错,除了普那布林,万春医药还有分子胶,只不过放在了子公司Seed Therapeutics里面。
按照介绍,万春医药的创始人黄岚是世界上首位解构HECT E3类型的科学家,她与泛素化靶向蛋白质降解系统的发现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一起带领团队经过十余年持续开发积累,通过对分子胶类药物结构的利用和改造构建出独特的化合物,开发出了靶向蛋白降解(TPD)类产品管线。
2020年11月,Seed还与礼来达成了7.9亿美元的合作,其中首付款1000万美元。显然,由于管线过于早期,礼来更多是在进行一种押注,花小钱买一张分子胶的门票,即使未来不成功,损失也不大。
这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毕竟,万春医药的核心在于FIC管线普那布林,在海外分析师眼中,其有机会成为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金的“重磅炸弹”。
但是,它却暴雷了。
02、开始“脱壳”了?
分子胶被视为不可成药靶点的救赎,也成了万春医药的新希望。
所谓分子胶,顾名思义像胶水一样的小分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与一种称为E3泛素连接酶的酶结合,改变其表面形状,使其能够与目标蛋白结合。一旦形成三者结合,E3连接酶就会在蛋白质中添加一条泛素分子链,从而触发细胞的蛋白质降解系统,将目标蛋白质分解。
分子胶利用了细胞内天然的过程,迫使原本不会相互结合的蛋白质与E3连接酶发生作用,从而实现对疾病相关蛋白质的降解。
如此一来,就解决了药物靶点不可成药的难题;由于致病靶点被裂解,自然也不会存在耐药性的问题。
2023年以来,包括BMS、罗氏、默沙东、诺和诺德等大药企相继与海外biotech达成分子胶技术平台/项目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超过百亿美元。
拥有分子胶发现平台的biotech,正在成为大药企眼中的香饽饽。
而与其他主要以“E3为中心”的分子胶公司不同,Seed构建的RITE3平台以“蛋白靶标为中心”,使用新型E3连接酶连接蛋白靶标。由于所选E3与蛋白靶标之间存在可检测的弱基础相互作用,其高通量筛选的结合剂命中率更高。
在今年5月份的研发日上,万春医药重点介绍了Seed的研发进展。
其拥有6个自主的开发项目和2个与礼来合作的项目,使用了5种新型E3连接酶,作用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和病毒疾病;并预计2025年初将RBM39提交IND,今年底开发用于症的口服Tau降解剂的先导分子。
8月6日,Seed再次宣布,与卫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多个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领域的新型分子胶降解剂。
根据协议,Seed负责临床前靶点筛选,包括E3连接酶的选择和分子胶降解剂的鉴定,卫材将拥有开发和商业化此次合作衍生化合物的独家权利。如果卫材根据战略研究合作行使其专有权,Seed有权获得高达1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同时,卫材还领投了Seed的A3轮融资,首轮融资金额为2400万美元,预计四季度完成。
对比来看,万春医药当前总市值不过7600万美元,截至2023年底,账上现金更是只有800万美元左右。
而Seed的A轮融资,就达到2400万美元,约等于1/3个万春医药。考虑到控股权等因素,Seed此轮的投后估值,超过万春医药的市值,也是大概率事件。
换言之,万春医药较Seed或许已经形成折价。而这一次Seed的利好消息,也并没有如几个月前那般,提振万春医药的股价。
或许,市场正在回过味来。
03、“暴雷”后的抉择
向来,市场更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考虑到万春医药账上有限的资金储备,显然不足以支持,其在分子胶领域投入更多。并且,当前的融资环境及其失利过往,也很难支持其完成融资。这种情况下,公司选择“另起炉灶”也不难理解。
而趁市场火热之际,推出Seed,独立完成融资,不必受过往“拖累”,顺利拿到资金,继续推进临床研究。而随着Seed的临床获得新进展,未来继续完成高额融资,甚至独立IPO,也不无可能。
万春医药是否拆分公司尚不可知,但在Seed的发展预期下,市场显然会有这种潜在担忧。毕竟,控股型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向来不受待见。这或许是,经历二季度连续上涨后,万春医药股价又跌回原形的核心原因。
分拆出去的资产价格提升可能会对母公司的市值形成一定的正向反馈,但大概率在牛市才会充分反馈,这可能是投资者在分拆的过程中为数不多能够获益的好处。
相反,带来的负反馈却可能持续增加。一方面,假如子公司成功上市,将分流市场资金,以后买单独的子资产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子公司分拆出去后,资金能够回流到母公司最直接的途径是分红派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指望创新药企分红,显然不现实。
这其实会涉及到一个新的议题,那就是“暴雷”后的biotech,应该如何抉择。
创新药企的核心在于创新,在于开发出具有临床价值的项目。不管是因为缺钱导致管线推进不利,还是管线临床失败,对于biotech来说,几乎都是致命的问题。
当然,折戟之后再度爬起的案例也有。进入2024年,我们也看到了,只要有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临床数据还是技术平台得以保留,biotech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
典型如Novavax与Curevac,同为新冠失意者,一度濒临退市,但又各自凭借技术、产品,等来了“白衣骑士”,拿到资本从头再来。
国内biotech也正在BD层面全力以赴,希望为自己寻找重新开始的机会。
如果一家丰厚的资金底蕴和管线机会的创新药企,也不太可能会被一两次失败击溃。但目前看,这并不属于万春医药和大多数中小biotech。
好在,万春还有seed。
有技术的biotech不太可能会死,但它们可能会“脱壳”。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自免奇迹的“第一”乌龙
8月27日,IL-17A单抗领域上演了一场美丽的误会。
中午,智翔金泰便传来喜讯,宣布其全人源抗IL-17A单抗——赛立奇成功获批上市,并自豪地宣称这是国产同类产品中的首个。
然而,事后发现,喜悦的气氛并未独占,因为在同一天,恒瑞医药的IL-17A单抗产品夫那奇珠也获得了上市批准。
不过,恒瑞医药也闹了乌龙,宣称其产品为国内首个,并表示这将打破同类进口药物的长期垄断局面。
同一天两款IL-17A单抗的上市,导致了这一误会。当然,这也反映出国内药企对这一领域的高度期待。
司库奇尤单抗作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其上半年全球销售额接近30亿美元,并且仍在快速增长。
在中国,司库奇尤单抗也打破了自免药物市场的局限。今年5月份,诺华表示,司库奇尤单抗已经覆盖超国内超50万患者,过去一年新增了20万患者,因此被誉为国内自免市场的奇迹。
IL-17A单抗领域存在巨大的国产替代潜力,这也就难怪智翔金泰和恒瑞医药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不过,要想真正成为该领域的“第一”,只靠“快”是远远不够的。
01、重磅炸弹的期待
市场之所以对IL-17A单抗给予高度关注,核心在于该类药物在银屑病治疗领域具有显著的疗效和重要地位。
目前,医学界对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它是由一系列复杂的、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的多因素炎症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合来看,白细胞介素23(IL-23)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相关的免疫途径,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也正因此,对症治疗的IL⁃17A单抗,例如司库奇尤单抗,能够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体现在三个方面:
快速清除皮损,获得更高PASI应答率。CLEAR研究中,司库奇尤单抗及早用于初治患者,PASI应答率最高。PUREregistry研究显示:相比使用过其他生物制剂再换用司库奇尤单抗的患者,早期使用司库奇尤单抗可获得更高的皮损清除率。
早期干预可改变病程,改善预后。STEPIn研究显示:与接受nb-UVB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司库奇尤单抗的早期治疗可实现银屑病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清除。
早期干预降低银屑病合并症风险。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的风险明显低于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
尽管银屑病治疗领域存在多种竞争产品,但IL-17A单抗以其快速起效等特点,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3年,司库奇尤单抗的全球销售额已达到49.8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司库奇尤单抗的全球销售额达到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显示出其仍在高速增长的态势。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国产IL-17A单抗的获批上市自然备受市场期待。
02、赶上了“好时候”
对于国产IL-17A单抗来说,可谓是恰逢其时。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对IL-17A单抗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其核心原因在于,长期以来,IL-17A单抗在国内市场是一片空白。
早期,跨国公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定价昂贵,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致命性疾病,对于价格敏感的患者来说,负担过重。
同时,由于市场回报有限,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MNC并未进行广泛的医生和患者教育,导致市场认知度不足。
然而,近年来,MNC加大了对国内患者的教育力度,并采取主动降价策略以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从而加速了该领域的普及。
2020年,IL-17A单抗在银屑病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2.6%;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增长至18.7%。这也意味着,国内IL-17A单抗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
当然,IL-17A单抗市场空间的挖掘可能还远未结束。一方面,作为传统治疗手段的乳膏、激素等药物,市场份额仍超过40%。换句话说,IL-17A单抗的市场份额仍有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患者治疗渗透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是银屑病患者数量众多的国家,患者总数超过600万,其中约60%的患者患有中重度银屑病,症状更为明显。
但2022年国内银屑病市场规模仅为14.4亿美元,市场规模相对有限。这表明,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尚未接受到充分治疗。教育更多的患者,让他们接受更好的药物治疗,既是国内药企的责任,也是巨大的市场机遇。
基于这一逻辑,国产IL-17A单抗显然是赶上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03、一场对实力的考验
当然,要想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这无疑是对企业实力的严峻考验。
一方面,需要面对大型跨国药企的激烈竞争。在国内,目前已有3款进口IL-17A单抗获得批准,分别是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礼来的依奇珠单抗和优时比的比吉利珠单抗。
对于跨国大药企,尤其是诺华来说,拥有两大竞争优势:
首先,价格优势显著。为了确保大多数患者能够负担得起,司库奇尤单抗的价格经过多次调整,从最初进入医保的1188元/支降至870元/支。
这使得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的患者每年自费支出大幅降低。在北京地区,患者一年仅需自费2784元,月均费用不到300元。
凭借这一价格优势,司库奇尤单抗迅速成为众多银屑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其次,渠道能力优势明显。银屑病药物的推广需要强大的商业化渠道下沉能力,因为患者分布极为分散。司库奇尤单抗的成功推广不仅依靠一线城市,更得益于在下沉市场的广泛覆盖,例如诺华支持的“千县无银”项目,旨在推动市场下沉。这也极大地增强了司库奇尤单抗的市场渗透力。
另一方面,还要与国内选手掰手腕。
除了恒瑞医药、智翔金泰等,国内还有10款IL-17A单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涉及康方生物、百奥泰等企业。
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如三生国健Ⅲ期临床已经成功,且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展现了更好的疗效优势,另外还拥有渠道优势,显然将成为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因此,尽管IL-17A单抗获批上市,但恒瑞医药、智翔金泰等企业的股价表现并不突出。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还需在定价策略和商业化能力上做足功课,确保能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重磅产品出海之后,这家18A biotech还有更多期待
进入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出现了新的迹象:一批企业开始缩减管线维持生计,另一些企业则依靠BD创出另一番天地。
当一众Biotech还在盈利的苦海中挣扎的时候,亚盛医药不仅成功上岸,而且造血能力越来越好。8月22日,亚盛医药公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营收8.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这是自2009年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
基于亮眼的业绩表现,亚盛医药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8月22日半年报发布后,亚盛医药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上涨,26日涨幅接近13%,成为港股医药板块领涨股。26日亚盛医药收盘价达32.4港元,创一年内新高,公司总市值突破百亿港元大关。
外界可能会觉得这是一场偶然的逆袭。但所有的偶然都是有必然性的。
外界最关心的亚盛医药能否持续造血,答案其实就隐藏在这份半年报里。
中国原研药走向世界
2024年上半年,亚盛医药公司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63亿元人民币。业绩大幅改善当然要归功于核心产品三代BCR-ABL TKI药物奥雷巴替尼。
在国内市场,自去年3月1日正式医保落地,2023年底新适应症获批,奥雷巴替尼增长趋势明显,于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环比增长120%,且未来有望持续为公司提供稳定的业绩增长。
外界更加关心亚盛与武田制药进行的BD交易。今年6月14日,亚盛医药与武田签署了一项独家选择权协议,创下了国产小分子肿瘤药领域对外BD的新纪录。
武田开出的条件相当丰厚,除了1亿美元(人民币7.2亿元)的选择权付款,还有选择权被行使后的,最高12亿美元(人民币86.4亿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及额外潜在里程碑付款,总交易额13亿美元(人民币93.6亿元)。同时,亚盛还将获得基于耐立克海外销售的双位数递增分成。总计13亿美元的交易额,创下了国产小分子药物对外BD的新纪录。
武田显然是很喜欢奥雷巴替尼,不仅开高价获得选择权,还以7500万美元获得亚盛医药7.73%的股份,成为亚盛医药第二大股东,入股价格较交易宣布前20个交易日收盘均价溢价25.12%。对亚盛医药来说,目前已收到选择权付款人民币7.2亿元和股权投资款5.4亿元。
截至7月初,亚盛医药现金总额达到18亿元,有实力进一步推动在研产品的全球临床开发。
奥雷巴替尼是全球第二个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解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去的。如今与武田达成合作,为其全球商业化的成功增添了极大的确定性。
武田对第三代BCR-ABL抑制剂有些执念,全球首个三代药泊那替尼就是武田的产品,但鉴于安全性问题,这一产品的销售不算好,而且到2026年就将面对专利悬崖的问题。亚盛的奥雷巴替尼应该是武田在全球能找到的最好品种,武田管线得以扩充,团队和资源也能够实现无缝衔。
据东吴证券的分析预测指出,作为具有“Best-in-class”潜力的产品,奥雷巴替尼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峰值有望突破10亿美元大关,成为下一个国产十亿美元分子。
下一个重磅产品已箭在弦上
亚盛医药手中的“王牌”不仅只有奥雷巴替尼,下一个潜在重磅炸弹APG-2575也已箭在弦上。
APG-2575对标的是艾伯维重磅药物维奈克拉,这是一款Bcl-2抑制剂,是细胞凋亡领域最重要的一个靶点,可用于血液瘤和实体瘤的治疗,在免疫等领域也呈现潜力。
全球目前唯一获批的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去年营收22.88亿美元。这绝对不是Bcl-2抑制剂的天花板。因为维奈克拉并不完美,存在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及血细胞减少的临床风险。
与此同时,APG-2575具备best-in-class潜力,在多项单药或联合其他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中,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安全性和疗效,尤其是安全性方面更是优势明显。在今年的ASCO年会和EHA年会上,APG-2575有多项临床进展入选,展现了在多个血液肿瘤领域的治疗潜力。
从进度来看,APG-2575是继维奈克拉之后目前全球临床进度最快的产品,有望今年就复发/难治(R/R)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适应症在中国递交NDA,成为国产首个、全球第二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
亚盛医药更大的野心在于将这款药物推向CLL/SLL领域的前线治疗。目前,APG-2575联合阿斯利康的BTKi抑制剂阿可替尼一线治疗初治CLL/SLL患者的注册III期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
而在全球层面,去年8月,APG-2575获美国FDA批准开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治疗的CLL/SLL患者的全球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成为APG-2575国际化进程的一项重大里程碑,开启向全球市场进军。
此外,亚盛医药还在布局,拓宽该品种的适应症。目前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方面,都有注册III期临床获批。
而APG-2575的潜力不限于此,其在多个血液肿瘤适应症领域具备强劲的临床潜力。此次半年报显示,APG-2575已获批在中国、美国、澳洲及欧洲进行多项Ib/II期临床研究,涉及C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AML、多发性骨髓瘤(M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等。
凭借潜在的巨大商业化价值,APG-2575在获批上市后,将成为亚盛医药实现常规性盈利的关键一环。此外,在奥雷巴替尼之后,APG-2575的海外权益BD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望为亚盛医药带来更为丰厚的收入。
持续向国际化叙事迈进
从创立之初,亚盛医药就已瞄准全球市场。在接受采访媒体采访时,亚盛医药董事长多次表示“亚盛始终坚持两点:一是真正的原创;二是瞄准全球市场。”
纵览亚盛医药管线,包括APG-2575、APG-1252、APG-115在内的多款产品均采用了全球注册、全球临床、全球商业化的策略。目前,亚盛医药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16项FDA和1项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2项FDA快速通道资格以及2项FDA儿童罕见病资格认证,这些都是亚盛医药全球化版图的基石。
这些产品在多领域的治疗潜力不断得到探索和验证,多项临床进展接连在各大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披露,亚盛医药的产品创新力与全球临床开发实力得以逐步展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下好全球化这盘大棋。亚盛医药早早布局全球专利、以国际标准做临床试验,同时建立海外团队。截至2024年6月30日,亚盛医药在全球拥有520项授权专利,其中超七成专利为海外授权。
除了管线研发维度的全球化进程,在资本运作领域,亚盛医药也已经开始了全球化运作。2024年6月,亚盛医药正式启动美股上市的筹备工作。如果顺利,亚盛医药将成为第四家实现港美两地上市的创新药企,为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更好融入全球生物医药资本市场铺路。
凭借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亚盛医药的价值显露,成为港股18A板块中屈指可数的股价涨幅为正的公司。
这证明了,虽然中国医药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港股18A市场虽然整体低估,行情不断起起伏伏,但对于如同亚盛医药一样,真正具备价值的Biotech企业,市场不会埋没其价值。
(信息来源:健识局)
头部药企瞄准细分赛道
暑假期间,不少医院的眼科门诊迎来一波就诊小高峰。“暑假期间通常是眼科门诊的旺季。最近一周大概每天接待300名左右患者,以青少年居多。”一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眼科医生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许多家长对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离焦镜等产品关注度提高,多种方式联合使用防控近视亦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业内人士表示,低浓度阿托品年均用药费用仅约为OK镜的30%,之前因为以院内制剂的方式销售有一定市场认知,此外低浓度阿托品可以与OK镜、离焦镜等联合使用,预计低浓度阿托品上市后将迅速放量。
多渠道防控近视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近视专科门诊,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正在候诊,通过询问,发现不少家长选择多种方式联合使用防控近视。“我发现上学期她经常眯眼睛看东西,带她检查果然有点近视外加散光,但是孩子还小而且近视度数不高,目前是配OK镜加滴低浓度阿托品。”一位正在候诊的家长说。
“我家孩子带了九个月的框架眼镜,今天复查分别涨了25度、50度,目前刚开始用低浓度阿托品,还在考虑要不要配OK镜。”一位年轻女士表示。“我家孩子班上的小朋友用OK镜的比较多,孩子现在近视度数虽然不高,大概150度,但为了控制近视发展,已经配了OK镜,同时滴低浓度阿托品。”另一位孩子刚上初中的家长表示。
“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方式主要有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离焦镜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联合使用。同时还需要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前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眼科医生表示。
针对低浓度阿托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静表示,低浓度阿托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防控目前也是一大热点,其有效性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同样它的安全性也受到关注。长期使用阿托品也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反应如畏光、过敏反应等。“OK镜和低浓度阿托品两种方式可以联合,但不是必须的。临床有部分研究表明两种方式的控制效果优于单一的方式,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需要使用两种方法来控制近视。”张静说。
低浓度阿托品获青睐
低浓度阿托品又被称为“近视神药”。公开资料显示,浓度较高的阿托品可以使眼睛内的睫状肌松弛,同时散大瞳孔,常用于眼科睫状肌麻痹验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
今年3月,兴齐眼药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药品注册证书》。“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阿托品的渠道布局工作,我们将根据市场开发情况做出滚动销售计划。目前生产线运行顺利,产品上市时是一条线,现在已经新增了三条。”公司在5月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
兴齐眼药还透露,目前公司开展的“不同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0.02%/0.04%)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按照临床试验方案进行随访。
同时,多家上市公司在该领域衔枚疾进,欧普康视、恒瑞医药等多家企业研制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已经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欧普康视在8月17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0.01%和0.02%浓度)仍在三期临床试验的入组阶段,三期临床管理交给第三方机构在做,目前反馈是已入组部分但尚未全部完成。
根据恒瑞医药8月21日披露的半年报,公司研发的阿托品(HR19034滴眼液)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兆科眼科在2023年年报中称,公司NVK002目前定位为在中国经临床验证可治疗近视加深的后发药品,可能以0.01%及0.02%两种浓度推出。“目前公司低剂量阿托品临床试验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
“目前市面上低浓度阿托品的浓度为0.01%,0.02%和0.05%浓度的院内制剂并不上市流通,只在部分医院内当作处方药使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国家政策加大推进青少年近视防控力度,低浓度阿托品可有效防控近视。到2026年,我们保守预计阿托品市场规模为52.9亿元,乐观预计阿托品市场规模为203.9亿元。”西南证券分析称,由于阿托品年均用药费用仅为OK镜的30%,有更多家庭可以支付,同时阿托品之前以院内制剂方式销售,有一定市场认知,此外阿托品可以与OK镜、离焦镜等联用,预计阿托品上市后将迅速放量。兴齐眼药的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于今年3月11日获批,近年内有望享受行业红利。
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加剧
除了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亦被广泛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多个角膜塑形镜新产品获批加剧了品类内部的竞争,而功能性框架镜等新品类的涌现也对角膜塑形镜的客户产生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欧普康视是内地首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角膜塑形镜产品注册证的生产企业。根据公司近日披露的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欧普康视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13.21%;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4.42%。
具体来看,公司硬性角膜接触镜上半年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下降2.72%,毛利率达88.32%。对此,欧普康视表示,主要原因一是高端消费持续疲软,二是减离焦框架镜(成本较低、零售点多、管控较松)等近视防控产品分走了部分潜在用户,三是角膜塑形镜品牌增多造成竞争加剧。
8月21日,爱博医疗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68.54%;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27.49%。近视防控产品中,“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收入同比增长6.89%,“普诺瞳”“欣诺瞳”离焦镜收入同比增长86.78%。
综合性眼科产品生产商昊海生科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集团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产品线共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下降2.44%。视光终端产品涵盖角膜塑形镜及其配合使用的润眼液产品、功能性框架镜等产品,报告期内,视光终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352.62万元,同比下降2.26%,主要由角膜塑形镜产品的收入下降导致。
研发方面,公司表示,在近视防控及屈光矫正领域,第二代房水通透型PRL产品的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高透氧巩膜镜及新型超高透氧(DK180)角膜塑形镜产品已完成注册检验,并分别于2024年7月及8月进入临床试验。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PBM为什么向上游制药扩张?
过去10年,美国医疗市场的主题是垂直整合,保险公司持续并购或新建药品福利管理公司(PBM)、专科诊所、医生集团、信息化厂商与零售药店。但这些并购仍然集中在各类服务场景,总体是围绕着终端销售,并未进入上游。不过,从去年以来,PBM公司已经开始进入上游制药领域,其扩张的意图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药品收益,而是为了在生物类似药市场竞争提前布局。
从2016年开始,专利过期的生物药越来越多,但美国市场的很多到期生物药并未迎来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原因是专利丛林(patent thickets)和有偿支付协议(pay-for-delay agreements)阻碍了获批的生物类似药上市。但随着《通胀削减法案》(允许政府直接与药企进行价格谈判)通过之后,由于规定有仿制药的原研药可以免于谈判,所有药企改变了策略,不再阻碍生物类似药上市。而且,美国医保局CMS推出新规在2025年取消了可互换标签。2025年,Medicare Part D的所有生物类似药替换不再明确要求CMS的提前批准,而此前这一原则仅适用于可互换的(interchangeable)生物类似药。
随着生物类似药的各类限制解除,美国市场将迎来生物类似药的快速增长时期。不过,由于PBM是价格的主要掌控者,其更会偏好高标价高回扣的药品,从而为自己获取更多收益。但是,由于美国大部分大型企业是自保的,他们虽然可以向PBM公司要求rebate返还,但由于在高标价下,员工要支出更多自付部分,健康福利的吸引力被打了折扣。因此,很多企业更希望采取低标价低回扣的模式。
根据Employee Benefit Research Institute(EBRI)在2023年的调研报告显示,从1996-2022年,私营企业工作人群的自保覆盖率从46%上升到55%,2022年,超过74%的拥有1000名员工以上的企业选择了自保模式。
在2023年早些时候,BSCA(加州蓝盾)与由40家医院联合成立的仿制药公司Civica Rx达成协议,以160美元/月的价格采购前列腺药物阿比特龙的仿制药,而CVS在药品目录中的强生生产的原研药高达3000美元/月。由于CVS不愿意将仿制药纳入报销,与BSCA僵持了5个月,最终导致BSCA在2023年合同到期后不再与CVS续约。
因此,PBM公司需要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这推动了药企在同一个产品下推出两种不同的价格,一种是高标价高回扣,另一种则是低标价低回扣。但由于PBM在低标价低回扣的药品上获利甚少,整体的收益将面临明显的减少。自建药企将生物类似药的所有获益都归入PBM体内就成为了合理的选择。
2023年,最大的PBM公司CVS宣布其成立了一家专门的生物类似药公司:Cordavis,主要与药企联合提供生物类似药。Cordavis提供的第一款生物类似药是山德士生产的修美乐仿制药Hyrimoz。由于Hyrimoz实行多价格策略,但受到CVS在其全渠道对原研进行替代,截至二季度,高标价和低标价的Hyrimoz及Cordavis推出的无品牌的修美乐生物类似药在整体修美乐的处方量已经超过20%。
2024年,另外两家PBM巨头也宣布了其生物类似药公司计划。Cigna旗下的PBM公司Evernorth于2024年4月宣布通过其子公司自有品牌分销商Quallent Pharmaceuticals去生产修美乐的仿制药。不过,Evernorth将与两款产品合作,分别是Alvotech和Teva的Simlandi以及Boehringer Ingelheim的Cyltezo。
而联合健康旗下的PBM公司OptumRx准备推出生物仿制药采购商和自有品牌制造商NUVAILA。虽然NUVAILA没有明确马上就要推出修美乐的生物类似药,但医保谈判药品强生的Stelara已经被列入目标。
随着PBM向上游延伸,一个大型PBM只绑定1个生物类似药产品或将成为主要的商业模式,这对稍晚进入市场的其他生物类似药会带来明显的影响。由于3大PBM公司掌控了80%的市场份额,其他生物类似药将难以获得足够的市场回报。不过,从之前生物类似药的竞争态势来看,一般只有前3款进入市场的产品才能获得优势的市场份额,而之后进入市场的就很难获得竞争优势,原因也在于各自与3大PBM公司进行了绑定。
因此,由于在生物类似药替代模式上,PBM开始与药企进行深度绑定并共同生产,生物类似药如果要在美国获得市场规模,必须要寻求在美国生产并与PBM进行全面的合作。当然,药企与PBM的整合在1990年代末就被禁止了,此次PBM自设药厂的潮流是否会被监管审视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
(信息来源:村夫日记LatitudeHealth)
不要高估印度CXO
在地缘政治因素的作用下,看上去,印度的CXO们正迎来泼天富贵。
几十年来,印度制药业一直被誉为“世界药房”,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特别是在仿制药领域的领先地位,控制着全球超过20%的仿制药供应量。
正因如此,在推行“China+1”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开始寻求将印度纳入其供应链,以实现来源的多样化。
《经济学人》报道称,除了中国,印度是此类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包括野村证券等分析师,也认可CXO产业转移的逻辑存在。
作为当事人,印度CXO自然希望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响应“China+1”战略,吸引海外客户。
然而,印度老铁们真的能够实现逆袭?这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01、得天独厚的资源
印度CXO承接产业转移的红利,看上去顺理成章。
对于CXO产业的发展,最为核心的两个要素是:工程师红利+价差优势。
首先来看工程师红利。近年来,印度高等院校数量快速扩张。2018-2022年间,印度大学数量由903所增加至1168所,增幅为30%;而学院数量由39050所增加至45473所,增幅为16.4%。
这也使得,印度成为全球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研究生规模全球第一。2019年,印度研究生注册人数为424.2万人,美国为305万人,中国研究生在校人数为273.5万人。
可以说,印度的硕士烂大街。在印度CXO企业Syngene的科学家中,80%拥有硕士及博士学历,其中硕士占比达到71%,博士达到9%。而在同业中国公司中,药明康德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36%,康龙化成为34%。
所谓的价差优势,指的是人员工资和基础设施的成本较低。
而对于临床CRO来说,印度在临床开发方面同样拥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因为有大量以前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患者资源可供选择。
种种得天独厚的资源加持下,印度CXO被寄予厚望不难理解。但是,话又说回来,印度CXO的起步并不晚,甚至要早于国内,但却并没有抓住全球创新药大发展的机遇崛起。
眼下,印度CXO就能如愿以偿吗?
02、质量稳不稳定?
众所周知,印度以其强大的仿制药生产能力,有着“世界药房”的称号。但印度制造,在创造一个个神话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个个的丑闻。不断涌现的质量和监管法规问题,令FDA对“世界药房”万分警惕。
一切皆有因果:监管不给力。
虽然FDA十分上心,揭露了许多关于印度制药公司的系统性数据欺诈和cGMP违规问题,但印度监管机构对这些问题却置若罔闻。
在态度方面,印度监管机构似乎普遍不愿追究印度制药业成员的责任,而是一团和气地“闷声发大财”。
诺华印度公司前VC和医学博士Ranjit Shahani曾表示:“尽管法规存在于纸面上,但实际执行起来却非常受阻。”
与此同时,高质量人才也存在一定的水分。海通证券认为,我国的“工程师红利”是在认可药品专利保护、完盖的基础建设、人人生而平等的背景下所特有的显著优势。
而由于印度高等教育产业的快速扩张,人才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存在疑问。
诸多因素导致,要想寻找印度CXO合作,合规与质量问题,成为了药企必须考虑的问题。
核心在于,一旦CDMO出现问题,药企可能受到FDA的出口限制。而药企所面临的也无非两个选择:转移至合规工厂或整改完成。
但这两个选择,均耗时费力。因为审核等程序,若将生产转移至旗下另一家合规的工厂,大概需要6-9个月时间;而药企在原有工厂上解决FDA的警告问题,可能需要2-3年,这无疑会给后来者创造超车的机会。
而临床环节的服务,合规问题更是不允许出任何差错,这直接关系着药物临床的成败。
CXO作为全球专业分工的产物,价值在于在能否“多、快、好、省”地助推客户完成新药的上市。而在药企追求合规的大背景下,印度CXO能否接住破天的富贵,显然还有待验证。
除此之外,自身规模不够的硬伤,更是决定了它们现在要想崛起,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03、印度CXO还太小
除了合规问题,高端产能稀缺,大规模产品响应、交付能力不足,也极大限制着印度CXO产业的发展。
因为没能竞争过中国CXO企业,印度企业现在还处于规模较小发展的阶段。印度的CDMO公司在收入规模、员工人数、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均与国内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以CDMO的营业收入规模为例。
与药明康德一样,主打CRDMO一体化模式的龙头企业Syngene,年营收不过4亿美金。规模不足,对于这些CXO企业来说,是天然劣势。
毕竟,CXO是一个绝对重资产的投入产业。国内CXO之所以崛起,除了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给力。毫不夸张的说,国内CXO的融资,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处于绝对领先的。
而印度企业,没有这一优势,缺乏大规模产能扩张所需的资本和资源。这些公司通常依赖于有限的资金来源,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扩大运营规模。
对比之下,国内CXO产业已经在发展中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并在全球比较中脱颖而出。这种体系性的优势一旦建立就很难被颠覆。
尽管面临着国际局势的困扰,但并不会改变行业发展趋势。在追求效率、全球分工的趋势下,我们需要警惕国内CXO行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但也不要高估了印度CXO。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创新药出海热潮下的冷思考
全球生物医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发展,创新药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中最重要的细分领域已成为各经济体科技竞争的战略要地。随着基础科学的飞速进步、政策和人才红利的不断释放,我国创新药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成为创新药临床试验管线占比第二的国家,批准上市的创新药数量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2023年,我国创新药国际化迎来新一轮爆发,本土创新药中诞生了第一个“十亿美元”的重磅单品,多款创新药实现海外自主上市,对外授权交易热度不减,全球医学年会上中国声音明显增多。
然而近年来,外部环境起伏不定、行业内竞争压力加剧、投融资环境遇冷也使得创新药“出海”并非一路坦途。医药的长期主义离不开国际化。有必要弄清创新药出海热潮为何出现在当下?出海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出海趋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出海大潮下,如何将创新成果掌握在自己手中?本文将回答以上问题。
创新药出海热潮为何出现在当下?
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开始,我国创新药行业与国际全面接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创新药企业已成为全球医药领域中最重要的参与者。随着新药研发投入和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将创新产品卖出合理价格,收回研发投入,保障企业创新循环发展成为当下行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相较于国内,海外尤其是发达市场的支付能力更强,支付体系更加多元。2023年,发达市场药品支出规模约为1.3万亿美元,占全球药品支出比重的80%左右,其中品牌药(创新药)在发达市场占比约为75.8%,且预计到2028年支出规模将仍以6-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
特别是美国,作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领头羊,创新药的销售额占比近80%,远超国内市场规模。庞大的市场容量、对创新药的高度接纳和成熟的市场机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创新药企业参与到出海浪潮之中,产品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选项”。
目前,国内创新药出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主出海、借船出海(对外授权交易)和合作出海。综合来看,不同的出海模式对企业和产品有着极为不同的要求。自主出海能够给予企业产品放量销售最大的想象空间,但对企业海外临床试验、上市申报、商业化等诸多方面有着严格要求。
以自主出海最为成功的泽布替尼为例,其研发企业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拥有40个办公室及9000多名员工,海外临床和商业化能力在国内Biotech中首屈一指。而借船出海模式相对更加灵活高效,即使处于研发阶段的管线也可以度让海外商业化权益获得首付款,为Biotech带来部分早期收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研发投入和风险。相比之下,合作出海则更近似于战略投资模式,转让企业通过与受让企业共同开发,实现共担成本,共享收益。
回顾国内创新药行业发展历程,出海热潮出现在当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研发实力已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一方面,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和上市数量稳居全球第二。Pharmaprojects公布的《2024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回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中国的药品研发管线6098条,占全球研发管线的26.7%。2023年,国内批准上市创新药40个,5年内累计批准创新药138个,年复合增长率超63%,上市审批效率持续增强,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另一方面,创新药管线交易热度持续增强。2023年国内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共96起,同比增长60%,其中不乏(共18起)超10亿美元的重磅交易。跨国药企的频繁“扫货”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国内创新药研发实力已经走在全球前列。
二是本土支付能力有限,倒逼企业拓展新市场。我国在人均医疗支出水平、医保支付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整体上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相对有限。2022年,医保对创新药支出481.89亿元(2019年59.49亿元),仅占当年医保支出的1.96%。而据美国国家卫生健康费用(NHE)数据,2022年美国药品费用支出约5800亿美元,占医疗总支出的13%,其中80%的费用支出均来自于创新药。
除支付能力不足外,国内创新药定价机制尚不完善,药物平均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从全球前25畅销药的平均相对价格来看,中国药品价格仅为美国的1/10,欧洲国家的1/2左右。2023年10月27日在美获批的中国本土创新药特瑞普利单抗,其在美售价每瓶8892.03美元,是该药物(同规格)在中国的33倍。和黄医药的抗肿瘤新药呋喹替尼,美国价格也达到了中国价格的24倍。
三是行业投融资遇冷,企业需要通过授权交易回笼资金,维持正常的现金流。2023年,国内创新药领域投融资事件数共519起,投融资总额约为129.16亿美元,剔除并购后融资总额98.35亿美元,同比下降40.83%,平均融资额度仅0.19亿美元,已跌回至2017年的水平。2024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投融资并未明显转暖,募集金额约为55.39亿美元,剔除并购后融资总额32.28亿美元,同比下降28.84%。
国内多数Biotech面临现金流压力,即使已在港股18A上市的Biotech,若保持研发投入不变,也有数十家企业的账面现金不足以支撑度过今年,而未上市的Biotech则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加之IPO政策性收紧,在研发投入持续不断的情形下,越来越多企业首先要解决“活下去”问题。对外授权既可以通过度让未来海外商业化权益获得首付款,帮助企业大幅减少了现金流的压力,又能在“寒冬”下解决企业管线瘦身的问题,保障部分核心管线的持续投入。
创新药出海面临哪些问题和隐忧?
自2023年起,国产创新药出海数量持续增长,多款创新药海外上市成功,对外授权数量和交易及规模再创新高,但也需要注意到,出海盛况背后的隐忧。
一是当前创新药出海路径主要依赖海外商业化权益的转让,实现自主出海的企业仍是少数。创新药出海的最大价值依然是走海外临床、自主上市和销售的路径。然而实现自主出海,走通商业化道路的企业和产品仍是少数。截止2024年7月末,在海外上市的国内创新药仅8款。而自2023年到2024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共149起,其中近70%的交易涉及转让海外商业化权益,选择合作开发的仅占22.8%。
对外授权模式本质是依靠出售管线,大幅度让未来收益,换取当期现金,以延长创新药企业生存时间。尽管对挣扎着生死边缘的Biotech是生存下去的希望,但对国内创新药产业难言利好,对外授权必然意味着创新成果不能全部保留在自己手中。
二是投融资遇冷背景下,管线价值难以体现,国内创新药企业似乎变成海外生物医药资本的研发服务商。近两年,不乏国内优质管线被海外Biotech低价收购后,转而获得数倍的融资。2024年1月,GSK宣布14亿美元(10亿美元首付款和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收购Aiolos,其资产价值集中的核心管线——用于治疗成人哮喘的单克隆抗体AIO-001是去年8月从恒瑞引进的,交易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仅为2500万美元。
此外,今年6月上市的Alumis,其核心管线来自海思科子公司的一款TYK2抑制剂(ESK-001)。2021年3月,Alumis以总金额1.8亿美元(首付6000万美元,潜在交易1.2亿美元里程碑)买下海思科的TYK2抑制剂所属专利和权益。凭借此管线,Alumis在3年时间累计融资7.39亿美元,融资金额已经远远超出其引进资产的潜在总成本。
三是仅靠对外授权的首付款,不足以支撑Biotech的长期发展。一般来说,一笔创新药的交易总金额包括:首付款、开发里程碑、开发费用支持、商业里程碑、商业支持和最终的销售分成。管线卖方可以快速拿到的是首付款,一般约占总金额的15%左右,而后续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实现起来则较为困难。从2000年开始,美国每年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区间在20-60款之间,但全球药品授权交易数量由41起飙升至2023年的913起。2019-2023这五年间,美国获批上市药品数量占全部授权交易比重均为未超过10%。
对比两个数据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授权交易也难以成功推动药品上市。即使不考虑后续销售分成,仅里程碑付款的实现率也十分有限,据并购金融服务公司SRS Acquiom数据,2023年药品交易中里程碑款项的实现率仅为22%。整体来看,依靠对外授权交易短期内可以解决Biotech的现金流困境,但难以支撑起创新药行业的中长期发展。
四是高含金量项目被转让殆尽后,行业创新成果的持续产出将难以为继。当下对外授权的企业多是在国内创新药行业投融资火热时成立。从2023年到今年上半年对外授权交易首付款TOP20的数据看,8家未上市的创新药企业均成立于2018-2021年,此时正值创新药行业投融资快速增长的时期。
随着国内创新药投融资趋冷,未来2-3年具备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产出势必趋缓。加之跨国药企对管线的要求极为苛刻,达成交易的项目均为Biotech的核心管线。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跨国药企参与的对外授权交易中标品种中,一半以上的管线研发进度位于全球前三,超1/3的管线具备成为同类最优(BIC)甚至同类首创(FIC)的潜力。当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业以出售核心管线来维持生存时,也意味着后续本土企业将更难产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原研药品。
创新药出海发展趋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当下中国创新药出海是国内Biotech面临融资压力、本土大型药企海外商业化能力不足、跨国药企主动应对专利悬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未来创新药出海将主要呈现以下三个趋势。
一是“借船出海”仍将是一段时间内的主要模式。对外授权交易既是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和业绩压力的主动出击,也是国内企业全球化能力不足的被动选择。已在海外上市9款药物,2023年披露销售额约为28.33亿美元,仅泽布替尼成为突破十亿美元的大单品。目前,国内多数创新药企业尚不具备全面的海外临床和商业化实力。短期来看,对外授权依旧是国内创新药企业解决现金流压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拓展新市场的主要模式。
二是“合作出海”将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制药巨头也参与到出海的热潮中。相较于Biotech主要为解决资金压力,大型药企则更希望以“合作出海”的方式,在解决海外商业化能力不足的同时,更大程度的参与到海外商业化体系建设中。恒瑞医药的NewCo模式(即将公司核心产品的海外权利授权给海外成立的新公司,同时引入海外基金,搭建国际化管理团队)为创新药企业出海打开新的思路。
2024年5月,恒瑞医药将CLP-1产品组合许可给Hercules,除首付款、后续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外,恒瑞还获得19.9%的Hercules股东权益。NewCo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相当比例本土企业在海外权益;而海外的管理运营团队在临床、审批上市、商业化等方面的路径更加清晰,推动核心项目进展的确定性较高。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合作出海”的新模式,截止2024年8月,已有四家本土企业采取NewCo的模式出海。相较于传统的对外授权模式,新的模式在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市场准入、资本使用效率等诸多方面展现出优势,伴随着出海成熟度的不断提升,未来创新药出海的模式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态势。
三是“自主出海”将成为本土创新药企业的最终目标。创新药企业想要实现良性循环,需要商业化成功的产品在为自身研发投入和失败管线买单的同时,也要能支撑后续新管线的研发投入。仅靠出售海外权益的首付款难以支撑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只有自主实现产品海外商业化才能最大化发掘自研产品的收益。从研发国际化,到临床运营国际化,再到商业化国际化,自主出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通过探索更加灵活高效模式,不断提升自身全球化的能力,最终走通自主出海的道路。以恒瑞医药的出海为例,新模式不单是为了掌握更大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海外商业化路径,为实现自出出海打下坚实基础。
出海大潮下如何将创新成果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药国际化的成功是海外上市后合理的销售收入反哺企业研发投入,而非仅靠对外授权交易为主导的出海模式。本土良性的产业生态既是支持创新药国际化、全球化的根基,也是确保创新药的“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关键,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投融资机制,建立全方位覆盖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药是需要持续重金押注创新才能得到回报的行业,创投资金“募投管退”各环节的不断优化是保证创新药产业“源头活水”的关键。目前,国资基金已经成为我国创投市场中人民币基金的主要出资方,出资金额占比超七成。
因此,一方面,要优化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的考核、免责机制,率先将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培育为耐心资本,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确保国资基金敢于投早、投小、投创新。另一方,要构建多元化的退出机制,进一步拓宽退出渠道。
2015-2016年是我国政府引导基金设立的高峰期,按照引导基金平均7年的投资退出周期来看,近年来引导基金退出问题严峻,而传统退出渠道收窄又进一步加剧了退出压力。只有健全多元的退出机制,才能推动各类创投资金“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确保更多创新成果在国内落地。
二是优化对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企业的支持政策,鼓励创新药自主出海。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是创新药出海的必要前提,目前出海最成功的产品都建立了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发数据。即使是对外授权交易,也难以依赖国内临床数据线性外推,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管线交易则更有保障。
目前,支持创新药国际化的政策细则多数停留在有临床试验结果或是已在海外注册和实现销售后才可获得相应补贴;而实际情况则是企业在开展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可能就面临着资金压力,已注册上市并实现销售的产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就可快速放量形成销售收入,对于补贴的需求相对则有限。
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支持创新药产业国际化的政策,对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重磅药品设立更加合理的分阶段支持细则,助力创新药企业打通海外研发、临床、上市到商业化的关键堵点。
三是鼓励BD交易“内循环”,探索本土BD交易新模式。2023年,中国境内医药BD交易数量54起,约为对外授权交易数量的56.25%。一方面,国内传统制药企业偏重本土市场,对创新产品海外商业化权益的收购意愿不足;另一方面,相较于跨国药企,多数本土企业开出的管线价格也不具备竞争力。
故而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考迪哲医药与无锡高发的合作新范式,即以BD交易的模式新建公司,迪哲医药将部分管线授权给新公司,通过技术入股,引进无锡高新区1亿元的投资,补充流动资金。在解决企业研发困境的同时,保住创新成果留在本地。
四是发挥银行、险资等“大钱”作用,设计创新型产品,支持Biotech在对外授权交易中获得更多话语权。目前,受限于国内投融资环境,多是Biotech在对外授权交易中的话语权不足,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产品上市后的销售分成受到严重影响。作为联合出海的典型案例,传奇生物拥有产品上市后50%的利润分成(多数Biotech销售分成仅个位数,远小于50%),其谈判底气源于母公司金斯瑞生物的资金支持。
实际上,跨国药企在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等多方面具有较为敏锐的判断,可以全面评估管线的质量,有意向的管线均具备相应的潜力。因此,建议银行、保险等低风险偏好资金,设计推出适合BD交易的创新型产品,在Biotech与跨国药企谈判的窗口期,给予Biotech一定的授信额度,帮助优质Biotech谈成更有话语权的BD交易,保障国内企业在后续商业化中获得更多收益。
五是优化创新药定价机制,给予创新产品合理的价格预期。我国的创新药定价机制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纳入医保后的放量销售和未纳入医保的自主定价一直是多数企业面临的两难选择。实际上,本土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外的价格,一些国家和地区药品上市要求享受本土首发价格或参考本土定价。
(信息来源:同写意)
本土药企如何做好商业化布局?
8月27日,翰森制药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翰森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65.06亿元,同比增长约44.2%。净利润约27.26亿元,同比增长111.5%;每股基本盈利约0.46元,同比增长约111.4%,每股派息20.10港仙。
报告期内,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业绩约达50.32亿元,同比增长约80.6%,占营收比例上升至77.4%;研发开支约11.96亿元,同比增长约28.7%。
此外,翰森制药已累计引入11个合作项目,其中9个处于临床阶段,2个进入商业化阶段。另外,翰森制药寻求自有管线产品的对外授权许可取得突破,已完成2项对外授权许可,其中,翰森制药授权GSK出海的在研产品HS-20093(B7-H3 ADC)近期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从财报可以看到,2024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在创新药研发、商业化和企业运营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坚定聚焦“自主研发+对外合作”双擎驱动战略。
对此,有券商医药分析师表示,在全球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许多创新药企选择走向国际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份额。同时,跨国药企通过收购或合作的方式获取新的技术和产品,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这样的市场态度和行为是在当前全球化的医药产业环境下,各方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合理行动。”上述分析师说。
本土药企加速创新
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6月,翰森制药7款上市创新药,包括阿美乐®、豪森昕福®、孚来美®、恒沐®、昕越®、圣罗莱®及迈灵达®,连同其对应的9个适应症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基于当前的市场布局,2024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收入约50.32亿元,同比增长约80.6%,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77.4%。
分领域看,报告期内,翰森制药在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其它疾病领域分别录得收入约44.75亿元、7.01亿元、7.33亿元、5.97亿元,占收入比分别约为68.8%、10.8%、11.3%、9.1%。
如此不难发现,肿瘤领域仍是翰森制药核心优势领域。根据公开信息,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首个中国原研三代EGFR-TKI阿美乐®在第三、四个适应症(辅助治疗NSCLC、用于Ⅲ期不可切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之后的维持治疗)上市申请(NDA)先后获NMPA受理。此前,阿美替尼已获批二线治疗EGFR T790M+晚期NSCLC、一线治疗EGFR+晚期NSCLC两个适应症,均为国产首家获批。
一直以来,肿瘤领域是中外药企布局关键领域。IQVIA分析指出,新兴生物制药公司(年销售额低于5亿美元、研发支出低于2亿美元的公司)在2023年占据了60%的肿瘤管线,比2014年的33%几乎翻了一番。大型制药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在肿瘤管线的份额有所下降,占全部试验的28%,低于2014年的59%。
不过,本土创新药企在肿瘤领域的投入布局较为稳定。在过去两年中,肿瘤临床试验的启动量下降了9%,其中来自新兴生物制药公司的试验的增长保持平稳,而大型制药公司则下降了20%。
除了肿瘤,根据财报,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款PEG化的GLP-1RA周制剂孚来美®在糖尿病肾病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临床数据显示,孚来美在降低血糖、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患者的空腹血糖、体重、血压和血脂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改善。这也被认为是翰森在加速开拓的新增长。
加速BD合作成趋势
在聚焦创新布局的同时,加速BD合作也成为翰森今年上半年重点。
根据财报,翰森制药在2024年通过强化自主研发与协同对外合作,持续深耕肿瘤板块,加速布局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自免等领域。
另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翰森制药共达成多项BD合作,加速创新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市场推广。报告期内,3月与普米斯就HS-20117(EGFR/c-Met ADC)药物在全球合作区域内扩大合作;4月与荃信生物达成合作,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开发和商业化HS-20137单抗;8月获得麓鹏制药LP-168(BTKi)非肿瘤适应症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权益。此外,翰森制药也在积极探索自有管线产品的对外许可机会,已授予葛兰素史克(GSK)HS-20089(B7-H4 ADC)和HS-20093(B7-H3 ADC)的海外独占许可权利。
创新药企这两年把更多精力放在BD合作上,背后原因究竟如何?对此,前述分析师表示,BD数量的增加是积极的信号,反映了中国本土创新的速度和临床价值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且得到跨国药企更多的认可。
“BD并不是生物科技公司没有资金或人才以自建商业化团队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对于生物科技公司而言,BD合作是公司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前述分析师指出,在研究了全球1000家生物科技公司发现,其中203家有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其余797家公司的产品都还在临床前或临床开发阶段)。对于这203家生物科技公司,只有67家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化团队(其中24家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个区域建立了团队),其余的136家生物科技公司都是通过对外授权交易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
“生物科技公司和biopharma公司有不同的价值链布局和核心能力,可以最大化整个行业的价值创造。对于生物科技公司而言,自建商业化团队、自建生产基地并不是默认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产品组合规模和经验的局限性,自建商业化营销和生产能力可能会是效率较低的选择。”该分析师进一步称。
不过也需要注意,如果在考量了外部合作的路径之后,生物科技公司选择自己推动商业化,除了通过招聘行业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组建团队之外,应充分利用科技和数字化赋能。
上述分析师强调,在传统的大型医药企业,推动数字化赋能全渠道营销是很复杂的“工程”,但是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开始看到转型的业务成效。生物科技公司如果决心自己布局商业化,更需要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更高的效率把创新产品的信息更精准地触达医生。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东南亚医药出海,谁真赚到钱了?
医药出海东南亚的讨论高峰,大约是在2023年底。2023年中国药企出海东南亚的方式全面开花,金斯瑞、药明生物、康哲药业相继在新加坡投资建设或收购工厂,君实生物与康联达宣布将通过合资公司Excellmab于东南亚9国对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进行合作开发和商业化,康方生物的PD-1产品派安普利单抗则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交给了新加坡当地公司,复宏汉霖的PD-1产品H药也于当年底在印尼正式上市。
2023年本就是中国药企license-out繁荣兴起的一年,向西看、向南看,各处都充满了机会。尤其是“下南洋”,和欧美市场相比增长速率快、空白领域多、竞争对手少,申报不会像面对FDA、EMA那样复杂,似乎是个不错的掘金之地——毕竟license-out早中期管线只是少数Biotech能做到的事情,而将完整产品卖到欧美更是少数Biopharma才能琢磨的事情。
东南亚实地考察也提上了很多药企高管的议程,东南亚各国当地的政府机构、医药公司与医疗机构,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来客。有些反馈是:发现进入东南亚市场实操起来难度不小,虽然有吸引力,但是短期内不再考虑。有些反馈则是:东南亚市支付能力仍然有限,销售渠道复杂,不好赚钱。
这背后的事实是,东南亚出海,看似比欧美简单,却非易事。或者说,成功出海东南亚目前仅是少数公司能做到的事情。
隐形门槛
中国医药企业出海东南亚的期待,首先来自于整个市场的增长前景:2023-2027年以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医药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8%,高于发达市场的2.5%-5.5%。东南亚市场无疑是未来全球医药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MNC早已在东南亚布局,对于MNC来说,东南亚是巨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一个生产交叉口,例如新加坡,帕博利珠单抗、雷珠单抗、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等高品质生物药品都在新加坡进行生产,有超过15家MNC在新加坡设立工厂。
有些MNC仅将东南亚地区视为其全球市场策略中的一小部分,直接出口产品到东南亚,并且价格维持较高水平。例如在新加坡,K药的价格通常在每剂8000到12000新加坡元之间(约6000到9000美元);在马来西亚,K药的价格通常在每剂10000到15000马来西亚令吉之间(约2100到3200美元)。而在更多其他东南亚国家,PD-1尚未进入,治疗以化药为主,留给肿瘤创新药的发展空间巨大。
这也是为什么经历过严重内卷的国产PD-1将东南亚视为出海宝地,一方面价格显然占优势,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国家在药品注册过程中都可接受外国临床数据,批准上市之路相对顺利。
但是,一款药物的成功出海,更多指的是成功在海外商业化,即“通过出售药品形成规模化的收入和稳定的盈利”。除此之外,合作开发、获得批准、甚至起步进入销售阶段,都暂时谈不上成功。
商业化之路上,品牌力是中国药企最大的隐形门槛之一。坦白来说,中国制造的药品,其品牌认知在东南亚市场并不高。去年康哲药业附属公司与康龙化成和君联资本共同参股的PharmaGend在新加坡收购工厂,关键考量就是新加坡生产中国药品可以帮助提升产品接受度与影响力,以更好地进入东南亚和其他海外医药市场。
业内人士对动脉网称:“大部分中国公司的国际化进程还处于非常早期,也很难在短期得到投资回报。事实上,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仍然不认可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CPP),这成为了中国药企的出海阻碍之一。在严格而高度监管的医药行业,产品质量、安全和合规性是至关重要的,并最终决定了品牌价值。”
从药品本身延伸,是中国药企的品牌吸引力还不大。许多公司声誉度低,没有名头,公司前景也不明朗,因而在招聘时很难找到高质量的人才。
再加上东南亚是一个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地区,在语言、商业惯例和沟通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对于习惯了集中整合市场的中国药企来说较难以适应。
谁在拿结果?
当很多公司的东南亚出海仍在试水阶段,已经有公司在拿结果。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的中国药企,是一家老牌公司:绿叶制药。
与全球制药巨头们相比,无论从体量、还是发展历史来看,绿叶制药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绿叶在国际化上一直很有风格。2009年,绿叶通过收购新加坡WBM医药商业公司,打通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营销网络。
随后的15年间,随着绿叶产品线——尤其是CNS、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用药的不断扩容,以及在东南亚本土销售团队的扩张,绿叶制药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跨国药企”。目前绿叶制药在亚太市场(注:不含中国内地、日本)拥有多款产品,并组建了一支数十人规模的团队,在东南亚地区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等10个国家。
绿叶制药真正理解这个复杂的市场。很多中国药企对于东南亚市场存在误解,要么认为东南亚和国内“太近”,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较多的国家,但现实中沟通起来仍然存在鸿沟;要么认为东南亚与国内的发展阶段相距“太远”,但实际上是印尼、越南等国家的市场成熟度正在快速提升,医疗基础设施与医疗支出都在快速增长。
东南亚国家(不含新加坡)医药市场成熟度对比
“我负责的国家与地区中,各地医疗支出占GDP百分比差别很大,从低至2-3%到高达9-10%,这种巨大差异反映了经济状况、政府政策和医疗体系改革。”绿叶制药(国际)亚太区副总裁Andy Siow介绍道,“在东南亚地区做生意,需要充分了解文化差异,从宗教、道德、行为,到基本的交流方式,甚至不同国家的公共假日、祷告时间。”
Andy Siow自2019年起在绿叶制药负责亚太地区商务业务。身为马来西亚华人,此前他为拜耳、雅培、勃林格殷格翰等MNC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商务拓展,并曾在东南亚地区的医疗机构担任CEO,善于链接不同成熟度的市场。几年时间内,Andy Siow为绿叶在碎片化的东南亚地区织造了现在的营销网络,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8个东南亚国家。
印尼是绿叶制药和Andy Siow在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战场。伴随着过去20年内印尼经济5-6%的持续增长态势,印尼人均GDP已在2023年超过4900美元,正式宣告进入印尼20年来发展最好的时期。尽管目前印尼医药市场仍以低价仿制药为主,但已初步具有对创新药品和高端生物药品的支付可能性。这意味着,拥有庞大人口的印尼医药市场迎来升级的最佳时刻。
据Andy Siow介绍,随着印尼对中国药品态度转变,以及在逐案审核的基础上印尼越来越多地接受中国CPP,中国药企在印尼的机会正在增加。
这种监管的开放性也为绿叶制药打开了进入印尼的大门,让绿叶能够充分参与这个转型中的巨大市场:从消化及代谢、心血管、抗感染药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正在变为CNS、肿瘤创新药等引领增长。
“我们需要向监管部门展示中国药品如何能够满足印尼的医疗需求,尤其是符合欧美标准的品种,”Andy Siow表示,“在此过程中使用当地语言交流,有助于绿叶制药与当地政府部门和KOL建立密切关系。由于理解印尼的种种文化细节,我们的沟通和合作往往很顺畅。”
CNS和肿瘤是绿叶制药产品矩阵中的强项领域。以精神分裂症为例,精神分裂症在印尼的患病率约在0.3%到1%之间,考虑到印尼的人口基数,以及逐渐提升的诊断率,市场相当可观。凭借这一市场洞察及绿叶制药与Andy Siow在当地的广泛积累——包括监管机构、分销网络以及供应商,绿叶制药的思瑞康目前是中国药企在印尼、乃至东南亚地区销售最为成功的药品之一,思瑞康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起效快、具有良好耐受性和依从性,由绿叶制药从阿斯利康买下。
根据印尼政府的政策,如果药品在印尼本土生产,或与印尼本土公司有合作伙伴关系,则可能会采取额外的定价策略。这会导致与单纯的进口产品相比,与印尼公司合作的外国制药公司更获得有利的价格定位。
“尽管思瑞康价格较高,但仍然得到了公立及私立医疗机构KOL的广泛认可。”Andy Siow说到。
在这一疾病领域,绿叶制药在印尼当地及整个东南亚市场,已经能与强生等MNC展开竞争。
与之共同提升的是绿叶制药的影响力。绿叶制药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积极投入学术交流、医疗人员培训与患者教育活动中。绿叶制药已经召开了六届亚太地区独立精神病学研讨会,每年邀请来自11个国家的上千名医生、专家与专业人士参加,讨论包含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MDD)、广泛性焦虑症(GAD)等话题。
经过数年经营,绿叶制药成为正在跨过那道品牌“隐形门槛”的公司。截至2024年,绿叶制药在亚太地区有多款产品在售,包括两款CNS产品,1款肿瘤产品,以及一款降脂中药Hypocol——由新加坡工厂生产。
尊重新兴市场
东南亚医药市场经常被看作“20年前的中国”:规模较小,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快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来自中国的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可以与MNC在高端用药市场分一杯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价格合理的中国产品进入看起来空白的、“可负担的创新市场”就能取得成功。出海卖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物力、人力,相比单纯卖技术或原料,难度高出几个量级。
例如君联资本所投资的印尼生物医药公司ETANA,近期其从信达生物及沃森生物技术转移的贝伐珠单抗和PCV13疫苗完成本土化规模生产,并获得印尼药监局批准上市。由于印尼出台TKDN本土化政策,达到40%的印尼本土产药品,那么其他相同的进口药物将被禁止进入印尼基本药物清单。TKDN高评分下的本土化产品贝伐珠单抗和PCV13疫苗获批后,将有机会进入印尼医保并独享印尼市场。对这一药物领域的抢先占据,其背后是ETANA积攒多年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注册能力,其早期建设经历了漫长而巨大的投入。
据ETANA CTO史秋明博士介绍:“我们从2014年前后开始筹建ETANA,在当地完全没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的情况下花费了两年时间招兵买马,又经历了建设生产基地、寻找供应商、与监管机构沟通标准和法规等一系列复杂而关键的步骤,终于才在2018年推出首个商业化产品。”
“以PCV13疫苗为例,我们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产品本地化的冲刺阶段,半年内完成了试验批、工程批和验证批的生产,获得GMP生产许可证及三个月的稳定性试验等全部流程,最后整理提交所有报告并正式获得印尼药监局上市许可。”
在组织与人力上的投入,在东南亚地区显得更加复杂,对于很多想要落地在此的公司,即便是组起一个还算凑合的团队,也很难串起来自世界各地、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凝成有效的向心力。
绿叶制药在东南亚地区的团队耗费了数年形成了当前数十名员工的规模,尤其是近几年的扩张,大部分关键职位由Andy Siow将赛诺菲、辉瑞、灵北等跨国药企的地区负责人招聘而来,凭借多年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经验,Andy Siow为绿叶组建了一支相当具有竞争力的团队。
其根本在于绿叶制药对于海外市场的态度与重视——视东南亚地区为有增长潜力的、可贡献营收的新兴市场,而不是一个出海的替代或补充选项,因此长期投入并注重当地团队运营。
“我们和总部的合作是无缝对接的,绿叶总部经常提供战略指导,资源调配也相当充分,曾经支持我们在90天内完成马来西亚团队和办公室的建立。品牌管理和公关团队确保了我们在各个市场的一致性,供应链团队则帮助我们应对东南亚地区的物流挑战。合规培训、财务规划、法律指导等方面,总部也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Andy Siow总结道。
东南亚市场,总是和“掘金”一词联系在一起。但在东南亚市场想获得成功,深刻了解是必需的前提。比如东南亚的监管环境可能是相当棘手的。在东南亚地区,欧美日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同。由于东南亚的医疗体系深受这些国家的影响,符合欧美标准的品种更合适东南亚出海:出口新加坡的产品要求必须至少在两个以上国家上市(包括原产国),还有的国家要求原研国的IND批件,甚至要求FDA、欧盟获得批件。
因此可以看到新型医药企业康联达Rxilient,重点融汇欧美标准品种,在当地注册并以合理的价格推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其引进东南亚市场的君实PD-1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是首个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批准上市的中国公司开发的PD-1单抗;以及引进欧美创新药,包括获得美国FDA及欧洲EMA批准的首个非节段型白癜风的治疗药物芦可替尼乳膏等。
而对于了解东南亚真实市场情况与当地文化,更多企业的问题在于,认知仅停留在“东南亚市场碎片化”等表面特征上,站在局外透过文化镜片审视、旁观这个市场,却未成为真正的参与者。
相关投资人对动脉网表示:“中国药企处于出海东南亚初期阶段,不管是想要获得订单还是利润,都要case by case地去探索,最重要的是先走出去。”
但走出去赚钱之前,先尊重它。
(信息来源:动脉网)
汇宇制药:HYP-6589片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汇宇制药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汇宇海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HYP-6589片(项目研发代号为“HY-0006”)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据介绍,HYP-6589片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汇宇海玥开发的高选择性SOS1小分子抑制剂,其注册分类为化学药1类创新药。HYP-6589为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临床试验适应症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目前已上市的KRASG12C抑制剂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阿达格拉西布(Adagrasib)以及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均普遍存在耐药现象,SOS1作为RTK-RA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调节枢纽,SOS1抑制剂可以与KARS抑制剂、EGFR抑制剂联用发挥协同增效、克服耐药的作用,具有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潜力。
公司提示,由于药品的研发周期长、审批环节多,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防范投资风险。
(信息来源:制药网)
“合成致死”新靶点!丹擎医药PARG抑制剂获批临床
8月22日,CDE官网最新公示,丹擎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DAT-2645片获批临床,拟用于携带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功能缺失突变和/或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DDR)通路中其他缺陷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的患者。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丹擎医药开发的一款PARG抑制剂,它通过合成致死的机制特异性地杀伤携带特定DNA损伤修复缺陷的肿瘤细胞。
聚ADP核糖水解酶(PARG)与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作用于相同的信号通路,在DNA损伤修复应答和DNA复制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DAT-2645正是丹擎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全新结构的、高选择性的口服小分子PARG抑制剂。
据丹擎医药新闻稿介绍,DAT-2645的适应症包括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子宫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常见癌症,并且有望拓展PARP抑制剂无效的适应症和解决PARP抑制剂耐药的痛点,具有潜在的“广谱治疗性”的临床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全球尚无PARG抑制剂获批上市。
今年6月,DAT-2645在美国获批临床。据悉,丹擎医药将在中国和美国开展多中心,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1期临床试验,用于评估DAT-2645单药治疗携带BRCA1/2功能缺失性突变和/或同源重组缺陷(HRD)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丹擎医药是一家致力于DNA损伤修复机制研究,为患者开辟新型精准肿瘤靶向疗法的创新驱动型公司。根据丹擎医药公开资料,除了PARG抑制剂,该公司管线中还包括了其他几款靶向“合成致死”靶点的新药,靶点包括了Polθ、WRN等等。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又一款ADC癌症1类新药获批临床,由普众发现研发
8月23日,CDE官网公示,普众发现申报的注射用AMT-676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根据普众发现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抗CDH17抗体偶联药物(ADC),也是一款泛胃肠道肿瘤在研药物。
普众发现(Multitude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ADC药物开发的临床阶段公司。近日(8月20日),该公司刚刚宣布就靶向组织因子(Anti-TF)的ADC产品ADCE-T02达成一项超10亿美元国际授权合作。
钙黏蛋白17(CDH17,又称CA17)是近年来胃肠道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新兴靶点。研究表明其在多种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消化系统肿瘤中。CDH17是钙黏连蛋白家族中的成员,在超过50%的胃、胰腺、肝脏、食管至结直肠肿瘤组织中可检测到,为人类胃肠道肿瘤形成和癌症转移的致癌驱动因子之一。
通过公开渠道查询,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针对CDH17的创新药获批上市,但有多款创新产品正处于1期临床研究阶段,包括了CAR-T产品、双特异性抗体、ADC等药物类型。
AMT-676是普众发现在研管线中的一款ADC产品。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信息,普众发现此前已经在澳大利亚启动了一项首次人体1期临床研究,评估AMT-676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最大耐受剂量(MTD)/推荐2期剂量(RP2D)、安全性、耐受性、抗药物活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免疫原性。
根据公开资料梳理,普众发现公司目前已有数个ADC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不乏靶向全新靶标的ADC。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正大天晴双抗1类癌症新药获批2项临床
8月24日,正大天晴的TQB2825注射液获批两项临床研究,针对适应症为拟联合免疫化疗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等。公开资料显示,TQB2825注射液是一款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拟开发治疗血液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血液肿瘤,常见于B细胞。CD20抗原在许多B细胞恶性肿瘤上表达。公开信息显示,TQB2825通过特异性结合CD20阳性靶细胞和CD3阳性T细胞,将免疫T细胞招募至靶细胞周围,激活T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杀伤。2021年7月,TQB2825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拟用于CD20阳性血液肿瘤的治疗。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一项评估注射用TQB2825在CD20阳性血液肿瘤受试者中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注射用TQB2825在CD20阳性血液肿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如有)或最佳生物剂量(OBD)以及2期推荐剂量(RP2D)。次要目的包括:评估注射用TQB2825在CD20阳性血液肿瘤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治疗复发/难治CD20阳性血液肿瘤的初步有效性,免疫原性,以及在CD20阳性血液肿瘤受试者中的药效动力学(PD)特征。
此次TQB2825再次获批两项临床,意味着这款双抗新药即将开展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翰森制药3款1类癌症新药获批临床!PARP1抑制剂和ADC联合疗法
8月23日,CDE官网最新公示,翰森制药的3款1类癌症在研新药获批临床。分别为:HS-10502片,联合恩扎卢胺或联合瑞维鲁胺或联合醋酸阿比特龙片(II),或联合阿帕替尼或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或联合多西他赛或联合伊立替康脂质体或联合HS-20093或联合HS-20089或联合HS-20089+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注射用HS-20089,联合HS-10502片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注射用HS-20093,联合HS-10502片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公开资料显示,HS-10502是一款PARP1特异性选择性抑制剂。注射用HS-20089和注射用HS-20093分别是靶向B7-H4和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葛兰素史克(GSK)已经获得翰森制药授权,获得这两款ADC产品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的全球独家权利。
HS-10502:一款PARP1特异性选择性抑制剂
PARP抑制剂是利用肿瘤的DNA损伤反应(DDR)缺陷开发的靶向疗法,目前已经获得监管机构批准治疗携带DDR缺陷的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类型。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多款新一代PARP1特异性抑制剂,专门针对PARP1设计。由于不抑制PARP2的活性,其毒性比其他PARP抑制剂低,由此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以及和靶点的结合力与疗效。
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翰森制药已经于2023年6月启动了HS-10502治疗实体瘤的1期临床研究,目的是评估HS-10502在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或同源重组缺陷(HRD)阳性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和疗效。该研究计划入组318名受试者,预计于2026年结束。
注射用HS-20089:靶向B7-H4的ADC
B7H4是新近发现的B7家族成员之一,为一种在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的细胞表面蛋白,可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测。研究表明,B7H4在三阴性乳腺癌(74%)、卵巢癌(77%)、子宫内膜癌(94%)和胆管癌(89%)中最常见,而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限。此外,B7H4独立于PD-L1表达,通常在PD-L1阴性肿瘤中高表达,展示出区别于PD-1/L1的另一种免疫逃逸机制。这表明针对B7H7通路的疗法有望对PD-L1阴性/难治性患者发挥作用
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研究人员正在开展HS-20089的2期临床研究,针对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以及多项实体瘤1期临床研究。根据翰森制药公开资料介绍,1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出该产品在晚期实体瘤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并且对三阴性乳腺癌具有令人鼓舞的疗效。
注射用HS-20093:B7-H3靶向ADC
B7-H3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抗癌新靶点。作为B7家族的一个跨膜蛋白,B7-H3在多种癌症中经常过度表达。研究显示,靶向B7-H3的抑制剂包括抗体、ADC、放射免疫疗法等,是一类新的抗肿瘤药物。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多款以B7-H3为靶点的新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进入2期或3期临床研究阶段,其中翰森制药的HS-20093是进展较快的产品之一。
注射用HS-20093由全人源化的B7-H3单抗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有效载荷共价连接而成,该产品目前已经进入针对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ARTEMIS-008),以及正在中国进行多项用于治疗肺癌、肉瘤、头颈癌及其他实体瘤的1期和2期临床研究。近日,该产品还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复发或难治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治疗。
本次翰森制药这获批新的临床研究默示许可,意味着其即将开展PARP1抑制剂联合B7-H4靶向ADC,以及联合B7-H3靶向ADC的新的临床探索。期待这些新的探索能早日取得突破,为疾病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吉利德科学申报,ADC新药戈沙妥珠单抗在中国再获批临床!针对子宫内膜癌
CDE官网近日最新公示,由吉利德科学申报注射用戈沙妥珠单抗再次获批一项临床研究,适应症为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抗PD-1/PD-L1)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注射用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英文商品名:Trodelvy)是一款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TROP2在许多实体瘤中高表达,是ADC药物研发的热门靶点之一。戈沙妥珠单抗的设计是将拓扑异构酶抑制剂SN-38通过一款可水解的连接子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在一起。这种组合能够将活性药物成分递送到表达Trop-2的细胞和微环境。
目前,戈沙妥珠单抗已在美国获批多项适应症,包括三阴性乳腺癌,HR+/HER2-乳腺癌和尿路上皮癌(mUC)等。与此同时,针对肺癌、头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在中国,戈沙妥珠单抗最早于2022年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戈沙妥珠单抗有三项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它们分别包括:单药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晚期或不可切除的转移性乳腺癌和IV期乳腺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戈沙妥珠单抗用于PD-L1高表达(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50%)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子宫内膜癌是全球第二常见的妇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上升。虽然早期或局限性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患者预后良好,但晚期、转移/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到20%。
此次注射用戈沙妥珠单抗再次获批临床,意味着这款ADC新药即将在中国开展针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传奇生物卡卫荻(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
8月27日,传奇生物在中国南京正式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细胞治疗产品卡卫荻(通用名: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获得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既往接受过至少三线治疗后进展(至少使用过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卡卫荻于2020年8月成为首个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的品种。
卡卫荻是一种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经基因修饰的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产品,一次性静脉输注给药。卡卫荻具有独特的CAR结构,由两个靶向BCMA的纳米抗体串联构成,在体内与表达BCMA的骨髓瘤细胞结合,诱导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清除骨髓瘤细胞。
此次获批是基于在国内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确证性Ⅱ期临床研究CARTIFAN-1(NCT03758417),旨在评估卡卫荻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三线治疗(包括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和至少一种免疫调节剂)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CARTIFAN-1(NCT03758417)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研究。基于中位随访37.29个月的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接受卡卫荻治疗的有效性分析的58例患者中,总缓解率(ORR)达到87.9%,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达到86.2%,完全缓解(CR)或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sCR)达到79.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32.5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0.1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未达到。
CARTIFAN-1 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陈赛娟院士表示:“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浆细胞肿瘤,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患者终将面临复发,且随着复发次数增多,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患者的缓解质量更差,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越短。对于中国MM患者来说,西达基奥仑赛的获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创新、安全可控的有效的疗法。西达基奥仑赛在临床开发研究中已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多线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的MM患者中能产生早期、深度且持久的缓解,以及更长的PFS生存获益。这对于骨髓瘤患者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我们期待这一新型治疗方案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改变目前的骨髓瘤患者治疗格局。”
传奇生物首席执行官黄颖博士表示:“作为一款诞生于中国的原创新药,卡卫荻如今在中国上市,惠及中国患者,我们感到无比荣幸。未来,我们将秉持追求治愈的理念,拓展临床研究领域,不断提高产品可及性,使这款创新产品造福更多患者。”
(信息来源:氨基观察)
药明巨诺倍诺达®新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获NMPA批准
8月27日,药明巨诺宣布,NMPA已批准其靶向CD19的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倍诺达®(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用于治疗经过包括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治疗在内的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治疗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许可。
这是倍诺达®递交的第三项上市许可申请,也让倍诺达®成为首个在中国批准用于治疗r/r MCL患者的细胞治疗产品。倍诺达®曾于2022年3月被NMPA授予治疗r/r MCL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并于2023年12月获得优先审评资格。
MCL是一种高异质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无治愈措施。MCL患者以老年男性患者为主,诊断时多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虽近年来治疗方案有所发展,从传统化疗转变为新型靶向药物如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等,改善了部分r/r MCL患者的预后,但绝大多数患者仍会进展或复发,且治疗失败的患者总体生存期(OS)较短(6—10个月)。因此,仍需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新策略,以突破目前r/r MCL治疗的局限性。
本次新适应症上市批准是基于一项将倍诺达®用于治疗r/r MCL中国成人患者的单臂、多中心、关键性临床研究的结果。这项在中国开展的II期单臂开放研究纳入了接受过靶向CD20抗体、蒽环类或苯达莫司汀、BTKi治疗后的r/r MCL患者。患者在清淋化疗后接受了100×106 CAR+T细胞。
截至2023年8月7日,已完成59例患者的回输;基于59例可进行疗效评估的患者,瑞基奥仑赛展现了良好的临床反应,实现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R)(最佳ORR为81.36%,最佳CRR为67.80%),重度(≥3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6.8%,重度(≥3级)神经毒性(NT)的发生率为6.8%。
(信息来源:张江药谷)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新适应症在中国申报上市
8月26日,CDE官网最新公示,诺和诺德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尚无具体适应症信息披露。由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已先后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长期体重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司美格鲁肽正在更多适应症领域进行临床开发。根据公开资料,推测本次申报上市的适应症可能为用于降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或超重的成人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该项适应症于今年3月获美国FDA批准。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长效GLP-1类似物,它与天然GLP-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4%的同源性,能起到GLP-1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0.25、0.5和1.0mg已经于2021年4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商品名为诺和泰,Ozempic);2024年6月,司美格鲁肽2.4mg注射剂(商品名为诺和盈,Wegovy)在中国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查询,诺和诺德还开展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多项3期临床研究,包括:一项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研究(FLOW研究),评估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肾损害进展的作用;一项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研究,评估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功能能力的影响;一项国际多中心(含中国)3期临床研究,评估司美格鲁肽对非肝硬化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受试者的影响。
在国际范围内,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Wegovy用于降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或超重的成人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在临床研究中,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含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接受司美格鲁肽的受试者中发生此类事件的比例为6.5%,而安慰剂组中这一比例为8%。
今年5月,诺和诺德在欧洲肾脏协会(ERA)会议中公布了Ozempic于FLOW临床3期试验的最新结果。分析显示,Ozempic达试验主要终点与所有次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该产品可使患有慢性肾病(CKD)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18%,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降低20%。根据此前新闻稿,诺和诺德计划于2024年向美国和欧盟递交Ozempic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今年8月,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在一项针对超过4000位具有心力衰竭病史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肥胖患者的预定分析显示,Wegovy能够改善患者发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等相关事件的风险,无论患者的心力衰竭亚型为何。这项研究结果支持Wegovy被安全地应用于各类心衰患者。
(信息来源:医药观澜)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申报上市
8月26日,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上市申请获得NMPA受理,为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
国内市场上,以智飞生物代理默沙东的四价/九价HPV疫苗占据主导地位,万泰、沃森的二价HPV疫苗也已经上市。2023年,默沙东/智飞四价HPV批签发1034万支,九价HPV批签发3655万支。万泰生物未披露具体数据,但疫苗销售额腰斩至39.6亿元,沃森生物二价HPV批签发738万支,与2022年基本持平。随着存量市场加快被消耗,国产二价HPV进入价格战阶段,一些地方价格跌至百元以下。前不久,成都所四价HPV疫苗申报上市。国产九价(万泰、瑞科、博唯、沃森、康乐卫士)、11价(成都所)、14价(神州细胞)的HPV疫苗也在后期临床阶段,万泰生物率先实现九价HPV疫苗申报上市。
(信息来源:医药笔记)
慢病创新里程碑!恒瑞首个自免创新药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
近日,恒瑞医药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批准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安达静®)上市,用于治疗适合接受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该产品是公司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上市的首个创新药,也是中国首个获批的本土自主研发重组抗IL-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将打破同类进口药物的长期垄断局面,为银屑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至此,恒瑞医药获批上市的创新药达17款。
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目前无法根治,其负面影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据统计,我国银屑病患者约700多万,其中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占比高达57.3%,估算有近400万人1-3。目前临床亟需皮损清除率高、起效快、疗效持久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新手段。
生物制剂靶向IL-17A治疗银屑病,在理论上能够快速起效的机制优势,已得到大量临床数据的充分证实4-6。夫那奇珠单抗是人源化抗体,具有0.8%鼠源成分,保留了来自鼠源的6个CDR区,同时具有“创新结合表位”,从而保证了对IL-17A的高亲和力,能实现与IL-17A精准结合,高效靶向阻断IL-17A通路;同时较低的鼠源成分,也降低了潜在的免疫原性7。
此次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是基于一项在全国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III期研究(SHR-1314-301)8,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夫那奇珠单抗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同时,夫那奇珠单抗在中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作为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恒瑞医药多年来持续围绕临床急需进行创新研发,累计研发投入超400亿元,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7款创新药、4款2类新药,另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3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除了深耕传统优势的肿瘤领域,公司还积极开辟新赛道,在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血液疾病、疼痛管理、眼科等多个领域进行广泛布局。在自身免疫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布局,公司已有10余款产品在研。除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外,夫那奇珠单抗目前还开展了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等临床研究,其中成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已进入上市申报阶段。
未来,恒瑞医药将继续立足民生需求,争分夺秒推进创新药研发,努力研制出更多的新药好药,服务健康中国,惠及全球患者。
SHR-1314-301研究是一项在全国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III期研究,旨在对夫那奇珠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共纳入690例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按2:1分成夫那奇珠单抗组(240mg Q2W*3+240mg Q4W)和安慰剂组(12周时转为夫那奇珠单抗240mg治疗,每2周一次,即第12周、14周和16周连续3次给药,之后每4周给药一次)8。主要研究终点为12周PASI 90的受试者比例以及第12周达到静态医师全面评估(sPGA)0/1的受试者比例(sPGA 0/1应答被定义为sPGA评分为0[清除]或1[几乎清除])。关键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第12周PASI 75/PASI 100的受试者比例、sPGA 0的受试者比例等。研究结果显示:
夫那奇珠单抗组第12周PASI 75应答率达93.6%;PASI 90应答率为76.8%,PASI 90应答中位时间仅8.3周(95%CI,8.1-8.3周),sPGA 0/1应答率为71.8%,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在皮损完全清除方面,夫那奇珠单抗也展现了突出的优势,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达到36.6%,sPGA 0应答率为38.2%,同样都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夫那奇珠单抗组在12周内PASI评分较基线变化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PASI评分较基线的下降百分比均值在第2周时已达50%以上。根据Kaplan-Meier法估算,夫那奇珠单抗组核心期达到PASI 75的应答中位时间仅4.3周(95%CI,4.1-4.4周),安慰剂组未达。总体来看,第12周之后,夫那奇珠单抗组PASI评分较基线的百分比均值下降趋于平缓,第28-52周均可维持在97%以上。
安全性方面,夫那奇珠单抗组核心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且感染发生率低,无受试者因为注射部位反应而停止治疗或终止研究。此外,夫那奇珠单抗密集期仅需注射3次,全年注射14次9,注射便捷性高。
(信息来源:恒润医药)
全球足迹,复宏汉霖汉曲优®新增加拿大获批
8月22日,复宏汉霖宣布,公司商务合作伙伴Accord Healthcare Inc.(Intas子公司,“Accord”)于近日收到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通知,由复宏汉霖自主开发、生产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美国商品名:HERCESSI™,欧洲商品名:Zercepac®)获批准于加拿大上市,商品名为Adheroza,用于早期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及转移性胃癌的治疗。
汉曲优®是在中国、欧盟、美国获批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分别于2020年7月、2020年8月和2024年4月获得欧盟委员会、中国NMPA和美国FDA批准上市。截至目前,汉曲优®已成功于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阿根廷、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48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惠及逾20万名患者。
此次汉曲优®在加拿大获批主要基于复宏汉霖递交的全面的分析结果、临床前比对研究及临床比对研究数据。复宏汉霖针对汉曲优®(美国商品名:HERCESSI™,欧洲商品名:Zercepac®)开展了一系列的头对头比对研究,包括质量对比研究、临床I期和国际多中心临床III期研究等。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汉曲优®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高度相似。
汉曲优®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环节遵循国际最高标准,其生产基地及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由中国NMP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美国FDA、PIC/S成员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和巴西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局(ANVISA)等药监机构及公司国际商业合作伙伴进行的多项实地核查及审计,获得中国、欧盟和美国GMP认证。复宏汉霖在上海建有三个生产基地,现有48,000升商业化产能,已实现全球产品常态化供应,全面覆盖中国、欧洲、东南亚、拉美、中东北非。公司亦持续推进产能扩增,有望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市场需求。
围绕汉曲优®,复宏汉霖前瞻性地开展了国际商业化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携手全球商业合作伙伴Accord、Abbott、Eurofarma和KGbio等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全面布局美国、加拿大、欧洲以及众多新兴国家市场,覆盖全球约10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将继续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汉曲优®以及其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全球上市进程,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信息来源:佰傲谷BioValley)
全球首款!创新眼药水疗法获欧盟批准上市
8月27日,SIFI公司宣布,欧盟委员会已批准Akantior(polihexanide)上市,用于治疗12岁以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AK)青少年和成人患者。新闻稿指出,Akantior是欧洲首个获批用于治疗AK的疗法。
AK是一种极为罕见、严重、进行性并威胁视力的角膜感染。它可能导致视力低下、潜在的失明甚至失去眼球,通常需要单次或多次角膜移植。它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其中大多数是年轻或中年软性隐形眼镜佩戴者。患者报告难以忍受的疼痛和极度的畏光,症状缓解之前很少能正常工作或生活。
Akantior(0.08% polihexanide)是一种抗阿米巴聚合物,可作用于原生动物棘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囊体。它作为单药治疗的滴眼液使用,采用单剂量容器包装。欧盟委员会和美国FDA均已经授予其治疗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孤儿药资格。
此前公布的3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接受Akantior单药治疗的患者中,84.8%的患者中位治疗时间为4个月时达到AK疾病和相关炎症消失的标准。只有3%接受治疗的患者在3期临床试验中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此前的研究显示这一患者群体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比例在25%以上。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亳州市场8月29日快讯
生地黄:统货多要价在15.5元左右。
草果:云南统货价46-47元。
黑胡椒:58货多要价在47-48元。
高良姜:统货要价23-24元左右,统片售价在27-28元左右。
红景天:价格大花统货110-120元左右/千克,选货大小质量不一售价150-200不等,小花统货售价50-60元不等。
芡实带壳:统货价在17-18元,芡实统货38-40元左右,两瓣货售价37-38元,碎粒20-25元不等。
黄芪:一般统片售价在27-28元/千克,中片售价35-45元,选货大小质量不一售价60-100元不等,黄芪35丁售价17-18元,58丁售价24-25元。
厚朴:购销一般,新货即将上市,库存货源供应暂时充足,正常购销行情平稳,现在市场厚朴带皮统货售价13-14元,去皮货售价17-18元。
厚朴花:统货价在50-55元左右/千克。
(信息来源:康美中药网)
安国市场8月29日快讯
莲子:一般统货报价在43元上下,选货报价在50元。
秦艽:个子因质量不等多在60-63元之间。
四川产手掌参:统货报价在850元,选货报价在1100元。
石见穿:野生个子报价在14元。
木瓜:个子报价在15-15.5元,切好的饮片报价在17.5元。
苦参:0.4饮片货报价在23-24元之间,大选片报价在28-30元之间。
山绞股蓝:报价在20元上下。
四川产姜黄:个多报价在24-25元之间。
粉性土茯苓:统货报价在40元上下,零售价相对高。
紫花地丁:个子价格在7.5元上下。
北败酱:报价在6元;南败酱报价在5元。
白果:一般个报价在6.5元上下。
(信息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我们的客户——
提升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持续长远的收益
|